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01:44

幻想是精神病吗

曲姗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咨询

幻想不是精神病,而是一个表现,是人思维的过程。童年时期孩子都很容易幻想,这并不是异常的症状,但某些特殊的情况,可能会时导致出现特殊症状,如妄想性幻想等。

幻想的表现可能会出现在某些疾病里,通常一过性的症状,多数是一个中性的描述,或思维过程的名词。

一些需要文学创作的职业,也容易产生幻想,这一类并不一定是症状。精神病是一大类病,不能和表现划等号,病是一个人全方位的损害,有症状、功能损害、疾病周期、疾病发作时间。

大部分情况下,幻想是常规的思维过程,可能很多时候并不是病理表现。

2023-03-16浏览77425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李婷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三甲
幻想精神病如何治好
"没有幻想精神病的诊断,幻想精神病是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常见的以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可能还会见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以及精神发育迟滞,或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治好要对症去处理妄想的精神症状,选用抗精神病的药物,比如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舒必利、奋乃静、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另外也有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比如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对妄想的症状,缓解效果不错,3-5天就可以起效,大概1个月,妄想的症状就可能明显地缓解,甚至消失。但是这类疾病的治疗要足剂量、足疗程,治疗需要2-5年的时间,坚持服药,不要过早的减量或停药。也可以辅助心理疗法,也就是跟患者沟通和交流,鼓励、安慰、支持、理解患者。也可以帮助患者出主意,解决生活中发生的困难、挫折,提高患者的自尊心、自信心,均有助于精神病的恢复。"
李旸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幻听幻想是不是精神病
幻听是一个医学术语,通常指客观不存在的声音,主观能够感受到,此种症状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现幻听症状时,需详细询问患者发生该项症状所处情景及症状、患病频率、听到的声音内容,了解这些有助于帮助确定是否处于疾病状态。部分正常人群入睡前意识不完全清楚时,可出现入睡性幻觉,不能作为疾病诊断标准。故幻听需根据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诊断。幻想并非医学专业术语,需根据精神症状明确是否为精神问题。
方利伟主治医师
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级
经常幻想会得精神病吗
经常幻想可能与患者的性格基础有关系,患者可能是感情丰富、容易幻想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又和精神疾病中的神经症类患者的性格基础达到契合的状态。 神经症类患者的性格通常就是爱幻想、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的同时又容易受到暗示,所以经常幻想不会患重性的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比如脑损害所引起的明显的幻觉妄想,但是容易患神经症之类的疾病,比如强迫症、焦虑症或者是抑郁型的神经症,爱幻想的人群的容易出现精神疾病。 如果患者处于这种性格基础特点,就需要建议尽可能的改正,尽可能减少独处、想象的时间,可以把时间用来打发做其他的爱好,比如跑步、看书或者找朋友聊天,尽可能的减少幻想,消极的暗示、过度的幻想都是不正常的。
何悦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经常幻想会得精神病吗
幻想不是导致精神病的直接原因,精神分裂症前期、前驱期会出现脱离现实的幻想,但不具有典型的临床意义。要明确经常幻想的类型,如是否脱离现实、是否为精神疾病的幻想,若经常幻想的症状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如只是日常幻想未达到重性精神疾病的症状,可做心理咨询。若天生思维和联想较快、想法天马行空,不影响日常生活,患精神病的机会较少。
曲姗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经常幻想是病吗
经常幻想并不一定是病,比如儿童可能喜欢幻想,沉浸在游戏中,对于故事情节生发联想与幻想,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另外职业因素使人们经常幻想,比如编剧、艺术创作者、画家等,可能因为职业需要会经常幻想,所以并不一定是病。判断疾病要看症状,抑郁可能会出现反复检查开关、感觉被人跟踪、频繁有声音等。幻想并不是病理学症状,还要明确是否存在功能损害,是否会使职业、人际、家庭、学业受到影响来判断,而幻想通常并不会对职业、社交、学业造成影响。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经常幻想怎么办
"如果经常幻想,应该使用以下方法解决:1、应该学会关注当下,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停止幻想,因为无论是任何时候,爱幻想、爱做白日梦都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只有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好好学习、好好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努力工作,才能获得充实的人生。也应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发展兴趣爱好,只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较多,才能让自己增加与现实社会的连接,减少经常幻想的问题,比如读书,尤其是读世界名著,也可以喝茶,舒缓身心,也可以听音乐,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宁静下来,也可以多出去走一走、逛一逛、看一看风景等。2、应该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增加人际交往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融入社会当中,还要积极、有效的寻求家人、朋友的理解和帮助,才能让自己获得幸福感、安全感等。3、也应该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对于严重的爱幻想的人,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无论是哪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都是可以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以及适合自己的心理治疗的方法。"
曲姗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经常幻想损害大脑吗
经常幻想不会损害大脑,大脑活动与较多因素有关,幻想较主观,正常生理性活动不会对大脑有损害。但要看幻想背后,有无其他伴随情况。比如单纯只是幻想,还是伴随其他问题,比如情绪变化、认知能力变化、记忆力变化、注意力变化等伴发情况。有时可能是病,比如抑郁、强迫、创伤应激等,可能都跟脑有影响。单纯幻想是生理活动,就与思念、怀念、回忆相同,是人正常的思维过程而已,是中性思维活动,没有好坏之分,不会对人体、对脑有不好影响,也不会对脑有好的影响。要观察伴随的其他问题,比如是否有过分情绪变化,是否只去幻想某一件事情,而不能正常干其他事情,影响其他功能。社会任务承担情况是否有变化,通过判断有无其他伴随问题,才能知道心理活动是否对脑有影响。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喜欢幻想是病吗
"喜欢幻想不一定是病,因为笼统的表述喜欢幻想与现实情况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的人描述自己喜欢幻想,所描述的状况、程度可能存在很大的区别,对性质的判断也会存在明显差别。\n有一部分人喜欢幻想不一定是病,特别是儿童、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在思维发展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比较容易出现幻想性的思维活动,想象与自己相关的场景、形象或者某些方面的内容,这种生理性活动肯定不是疾病。如果已经过了发展的年龄,长成成年人甚至到青年期,还长时间沉迷在幻想的氛围中,这个情况下要高度警惕,有可能是精神疾病的表现。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评估和建议。\n喜欢幻想的人要注意清淡饮食,不要喝浓茶、咖啡等易引起兴奋的药物,还需要力所能及的工作,劳逸结合。幻想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应注意控制症状,坚持服用药物,减少复发。"
张国富主任医师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什么是幻想型精神分裂症
在精神病学里面没有幻想型精神分裂症这种专业的分法,是老百姓自己的叫法。精神分裂症70%以上的患者都会有一些幻觉妄想。所谓幻觉就是本来没有的东西,患者感觉有,比如听到有人说其坏话,听到耳边有人议论自己。妄想就是总觉得有人害自己,会在饭里下毒,会背后给自己使绊子或者觉得家里面装了摄像头,会到处找,给人感觉就是病人是不是有幻觉,所以叫幻觉型精神分裂症,专业说法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比如以幻觉、妄想为主。这种病人的治疗相对而言效果比较好,一般用奥氮平或者利培酮,对阳性症状反应比较明显的药物治疗很快就会控制病情,一般一个月以后会有明显的效果。
李佳副主任医师
海南省人民医院三甲
幻想强迫症的表现
幻想强迫症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专业术语把它称作为强迫观念。强迫观念是指反复闯入患者头脑持续存在的思想、观念、表象、情绪冲动或者意向。对患者来说没有现实意义,违反个人意愿。强迫观念可以有许多表现形式,具体如下:1、强迫思维:强迫思维就是以刻板的形式反复闯入患者头脑的观念、表象或者冲动思维,他们的内容常常让人觉得痛苦,内容也常常为暴力、猥亵或者毫无意义的内容,患者往往试图抵制它,但是并不成功;2、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经常对常见的事物、概念或者现象反复思考,刨根问底,明明知道没有现实意义,但是还是不能控制,例如反复想人为什么会说话,地球为什么会是圆的等;3、强迫性怀疑:患者对自己的言行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需要进行反复检查、核对,例如怀疑自己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怀疑自己没有关好门等;4、强迫性对立观念:患者头脑里出现观念或者看到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对立的观念或者词语,例如想起和平就马上想到战争等;5、强迫联想:当患者看到、听到或者想到某些事物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联想令人不愉快或者不祥的情境,例如看见有人抽烟就想到火灾等;6、强迫回忆:患者经常在头脑里不由自主地、反复呈现经历过的事情,无法摆脱,觉得很痛苦;7、强迫意向:患者经常体会到强烈内在的冲动,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但是其实并不会转变为真正的行动,例如站在高处就想往下跳等。对于强迫观念,患者明明知道没有必要经常要去忽略,压抑,或者是用其它的思想动作对抗它,但是往往没有办法摆脱。所以当患者有强迫性观念的时候,经常觉得痛苦和焦虑。也有患者抵制并不明显,或者随着病程的进展,抵制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