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01:47

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方法

梁帅胰胆外科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三甲全国第15
2天后有号
挂号

肝豆核状变性的最佳治疗方法是肝脏移植,将病肝切除后换成正常肝脏,从而恢复铜蛋白代谢功能,避免肝功能衰竭。若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进行移植,则只能使用护肝药物对症处理或延缓病情,如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等。但无法解决根本性问题,药物治疗效果远不如手术。

肝豆核状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分为脑型和肝型。若为肝型时表现为肝脏对铜蛋白的利用不良,继而导致肝脏纤维化、肝功能损害及减退,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病人出现死亡。该病发生后预后通常不佳,病人通常在20多岁时因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2023-05-16浏览6197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肝胆外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李书剑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83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方法
肝豆状核变性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驱铜治疗、保护肝脏,肝豆状核变性是可以治疗的疾病,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就越好,发生严重损害的概率就越低。如下所示:1、饮食调理:一定要低铜饮食,不能吃高铜和含铜比较丰富的食物;2、驱铜治疗:把多余的铜通过螯合剂排出体外,常用的是青霉胺、锌剂以及二巯基丙磺酸钠药物;3、保护肝脏:很多患者肝功能的异常、肝酶不好,所以也要注意保肝治疗。这类患者不能饮酒,平常也要注意休息、保护肝脏功能、定期检查。如果是特别严重、有比较明显的肝脏损害、年龄轻的患者,提倡做肝移植。
汪涛主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三甲
肝豆状核变性怎么治疗
"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会导致肝硬化、基底节损害。针对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平时要避免进食含铜量比较高的食物,同时可以使用驱铜的药物减少体内的铜蓝蛋白。  如果有震颤或者肌强直,可以口服苯海索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有严重脾功能亢进的患者,需要行脾脏切除术,严重肝脏功能代谢的时候可以考虑肝移植的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主要是在于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
梁帅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三甲全国第15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分为脑型、肝型和其他脏器的类型。脑型为铜盐代谢异常,铜积蓄与脑内,造成脑功能损害;肝型为铜代谢功能障碍,引起铜积蓄于肝脏,导致肝功能衰竭;其他类型可引起肾脏、肺脏等重大器官功能障碍。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主要为限制铜的摄入,其次为使用调节铜代谢的药物。肝豆状核变性属于遗传性疾病,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因其取决于铜代谢的基因缺失。所以病人会在20-30岁时出现死亡。肝豆状核变性最佳的治疗手段为肝脏移植,只有把缺乏铜代谢调节的病肝切除,更换为正常的肝脏,才能有效地恢复功能。
邢文军副主任医师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三甲
肝豆状核变性怎么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也称为威尔逊病,肝豆状核变性的原因,主要是患者铜代谢障碍而引起的相关性疾病,属于一种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性疾病。一般患者会表现出早期的肝硬化以及以基底节病变为主的脑部病变。临床上患者会有锥体外系的症状,如肌震颤,以及患者出现癫痫的情况。患者在出生后早期,有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肝硬化,那么其最有特征性的改变为出现角膜色素环。对于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来说,首先患者需要饮食控制,注意饮食当中少进食含铜量较高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以及鱼、虾,还有坚果类食物。另外患者需要必要时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二巯基丙醇以及葡萄糖酸锌等药物进行积极的治疗。"
石红婷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
肝豆状核变性怎么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主要是由于铜代谢异常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因此此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减少铜的摄入,同时增加铜的排出。减少铜的摄入,首先应限制含铜多的饮食,比如应限制患者食用过多的坚果、巧克力、豌豆、蚕豆、玉米、蘑菇、贝类、螺类、鱿鱼、动物的肝血等。另外是增加铜的排出,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D-青霉胺是本病的首选药物,成人的常用量为每天1.0-1.5g,分3-4次口服,但此药也会引起过敏,服用此药首先应予以青霉胺皮试,阴性者才能予以服用,同时服用此药还应注意补充足量的维生素B6。另外就是对症支持治疗,比如对有震颤和肌强直的患者,可以给予安坦或者金刚烷胺口服,也可以予以美多芭或者息宁口服,如果有严重的脾亢进患者,还可以给予脾切除手术治疗。"
王伟红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三甲
肝豆状核变性怎么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尽量避免进食含铜高的食物,如肝脏、巧克力、干果、坚果等,以减少铜的摄入。 二、加速铜的代谢,临床上常用的两种药,如青霉胺和曲恩汀胶囊。前者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首选药物,曲恩汀适用于对青霉胺耐药的治疗,也可加用锌剂可以减少铜的吸收。 也有些病人经过上述治疗后仍会出现肝衰竭或者肝硬化,可以考虑亲体肝移植。如果明确存在不适症状并且长期未见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孙庆利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三甲全国第14
如何正确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铜缺乏性疾病,大量的铜沉积在体内造成相应的临床症状。治疗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辅助以驱铜饮食。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的是青霉胺或者二巯丁二酸、二巯丙醇等,也可以同时服用锌剂来加速铜代谢。饮食上应该也比较重要,饮食上主要采用的是驱铜疗法,尽量避免含铜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还有小海鲜,如牡蛎、田螺等,干果类、干豆类都含有铜比较高,尽量避免。还有的蔬菜含铜也比较高,如蘑菇、菠菜、油菜等,炒菜时尽量不要用铜制的餐具、食具。此外,还可以补充维生素B6、锌或者钙等。"
王雅晶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六医院三甲
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治疗
"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主要以驱铜药物为主,驱铜即阻止铜吸收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两大类药物:\n一、络合剂:能强烈促进体内铜离子排出,如青霉胺、二巯丙磺酸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二巯丁二酸等。\n二、阻止肠道对外源性铜吸收的药物:如锌剂、四硫钼酸盐等。\n青霉胺是本病的首选药物,属于强效的金属螯合剂,在肝脏中可与铜形成无毒复合物,促使其在组织沉积部位被清除,减轻游离状态铜的毒性。本药口服易吸收,药物副作用有恶心、过敏反应、重症肌无力、关节病,少数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李书剑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83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类铜代谢异常的疾病,是明确的遗传病。通常此类遗传病比较奇怪,其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亲和母亲都是携带者,孩子是纯合子或者复合杂合突变。由于调控人类铜代谢的基因即ATP7B基因突变,导致人体不能够把食物中摄取的铜或者身体内的铜及时排出,导致铜沉积在肝脏和脑部的豆状核而发病。
李书剑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83
肝豆状核变性新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新的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条:1、保护肝功能:在新的一版的肝豆状核治疗指南当中,明确指出肝豆状核变性中肝功能的保护,对于患者的预后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当出现不可逆的肝性脑病,甚至严重的肝硬化、肝衰竭时,患者的预后就不太理想。所以早期保肝降酶,避免应用肝毒性的药物是治疗该病的关键;2、强力排酮:新的治疗指南当中指出需要应用比较强有力的趋酮、排酮的治疗方案,可以采用经典的青霉胺方案,以及二巯基丙磺舒或者二巯基丁二酸等排酮方案进行排酮,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需要检测尿酮,进而根据尿酮排出的情况,调定排酮药物的应用量。当尿酮逐渐降低,甚至达标的时候,疾病控制相对较好;3、新型药物:新型的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目前已经上市。目前最有前景的药物,包括曲恩汀,该药比青霉胺疗效更好,且副作用更少。但目前国内还未上市,还需等待一段时间;4、基因治疗:基因治疗也在研究当中,目前还处在科研的阶段未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