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01:09

IgA肾病如何分级

林克宣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三甲
主页

IgA肾病的分级主要是根据病人肾活检的病理结果来判断,要看整个肾小球硬化占的比例有多少。一般现在的分级是Lee氏分级,Lee氏分级是1-4级,级别越高,说明肾小球的硬化越多,病人预后比较差。所以像这一类病人需要肾脏病理的医生来进行病理分级,来确定他肾脏病理病变的情况,他的病变越严重,分级的级别越高。

2023-03-31浏览209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肾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智淑清主任医师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三甲
iga肾病分级
"IgA肾病的分级是以光学显微镜下肾小球肾间质损害的程度进行分级,有Lee分级和牛津分级。Lee分级分为五级:\n1、Ⅰ级肾小球大多数正常,轻度系膜增宽,不伴细胞增生。\n2、Ⅱ级肾小球局灶系膜增殖和硬化,肾小管和肾间质无损害。\n3、Ⅲ级肾小球呈弥漫性系膜增殖和增宽,可以见到小的新月体,以及局灶性肾间质水肿和肾小管萎缩。\n4、Ⅳ级肾小球病变呈重度弥漫性系膜增生和硬化,全部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和间质浸润。\n5、Ⅴ级及肾小球病变更为严重,新月体形成大于45%,肾小管和肾间质病变更为严重。\n牛津分类法采用M、E、S、T四项指标,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IgA肾脏病理诊断标准,四项指标的所指是M系膜细胞增殖,E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S局灶节段硬化,T肾小管萎或者间质病变纤维化等是预测预后最主要的因素。"
南蕾副主任医师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三甲
IgA肾病如何分级
IgA肾病的分级包括Hass和Lee两种,均有五级,一级的肾小球、系膜、肾小管、基底膜改变较为轻微,若为第五级,可有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发生。临床中,针对IgA肾病的分级需借助肾脏穿刺活检结果判断。此外,不同医院采取的分级标准不同,患者若怀疑自己患有此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及分级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造成病情延误。
智淑清主任医师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三甲
IgA肾病的分级
"IgA肾病Lee分级可以分为以下五级:\nⅠ级、表现为肾小球绝大多数正常,偶尔可以出现轻度的系膜增宽,伴有细胞增生,肾小管和肾间质没有病变,\nⅡ级、肾小球可以呈现局灶的系膜增殖和硬化,肾小管和肾间质损害不明显。\nⅢ级、肾小球病变出现弥漫性的系膜增生和增宽,可以见到小的新月体,肾小管和肾间质可以出现局灶性水肿以及细胞浸润。\nⅣ级、肾小球病变呈重度弥漫性增生伴硬化,部分肾小球出现全球的硬化,可以见到新月体,而肾小管出现萎缩,肾间质浸润明显。\nⅤ级、肾小球的病变更为严重,出现大量的新月体,超过45%,肾小管和肾间质病变更为严重,临床会出现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大约经过短期内可能会进入肾功能衰竭。"
王建文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三甲全国第73
IgA肾病的分级方法
IgA肾病分级方法如下:1、Lee分级,需通过肾穿刺活检,结合病理学检查分级;2、肾脏包括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可以根据不同部位的病变特征进行分级;3、通过临床因素,如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进行综合性评分,从而进行分级。总之,IgA肾病分级对临床用药、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指导意义。除与病理检查相关外,还与较多临床因素相关。
刘红亮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
IgA肾病Lee分级
"IgA肾病Lee分级分为五级,具体如下:\n1、一级肾小球病变:绝大多数正常,偶有轻度的系膜增宽,伴或者不伴有细胞增生,小管间质改变正常。\n2、二级肾小球病变:肾小球局灶系膜增殖和硬化>50%,罕见小的新月体,小管间质改变正常。\n3、三级肾小球病变:弥漫系膜增殖和增宽,偶尔局灶节段,偶见小的新月体,球囊粘连,小管间质改变,局灶间质水肿,偶见细胞浸润,罕见小管萎缩。\n4、四级肾小球病变:重度弥漫性系膜增殖伴有硬化,部分或者全部肾小球硬化,可见新月体<45%,小管间质改变,小管萎缩,间质浸润,偶见间质泡沫细胞。\n5、五级肾小球病变:病变类似于第四级,但更严重,可见新月体,新月体>45%,小管间质改变类似于第四级,但更严重。"
彭涛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甲全国第24
iga肾病hass分级
IgA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它的特点是肾脏病理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A沉积。Hass分级分为五级: Ⅰ级只是出现轻微的肾小球系膜增生,没有新月体。 Ⅱ级出现类似局灶节段硬化的表现,伴有系膜轻度增生。 Ⅲ级局灶节段硬化超过了50%,可以见小新月体。 Ⅳ级新月体可以增多,但是不超过50%。这个时候可以出现肾小球的硬化,但是不超过40%。 Ⅴ级是晚期也就是最后期,出现了慢性肾小球肾炎化,出现了40%以上肾小球硬化,可以有40-50%以上的肾小管、肾间质的萎缩,这个时候可能血中出现肌酐的升高。
李庆平主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三甲
IgA肾病李氏分级
"IgA肾病李氏分级一共分为五级,具体如下:\n一、1级:患者的肾小球绝大多数正常,偶尔轻度系膜增宽,伴或者是不伴细胞增生,肾小管、肾间质没有改变,李氏分级中这一级最轻。\n二、2级:患者肾小球是局灶系膜增生和硬化小于50%,有罕见的新月体,肾小管和间质无损害。\n三、3级:患者的肾小球呈弥漫性膜增殖和增宽,偶见小新月体、肾小管和间质改变,出现局灶性肾间质水肿,偶尔见到细胞浸润,罕见肾小管萎缩。\n四、4级:肾小球病变呈重度弥漫性系膜增生和硬化,部分或全部肾小球硬化,可见新月体小于45%。\n五、5级:肾小球病变的性质类似4级但更严重,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小于45%,肾小管和肾间质病变类似于4级,但更为严重。"
智淑清主任医师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三甲
iga肾病的牛津分级标准
"IgA肾病采用牛津分级用MEST评分,判定IgA肾病的肾小球、肾小管、毛细血管的病变程度,其中M代表肾小球的系膜增生。如果发现肾小球系膜增生比较明显,可以平衡为M,而毛细血管内增生用E来评分,在病理活检上看到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就采用E来评分。\nS代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如果在肾活检的标本中,看到肾小球的硬化、球囊粘连,就使用S标记。T代表的肾小管和间质的纤维化,如果发现结节和纤维化存在就标定位T,一般来说是与Lee分级基本相对应。Ⅰ级表示轻微病变,Ⅱ级轻微病变伴有少量的间断性系膜增殖,Ⅲ级局灶增生,节段硬化而少于50%的肾小球出现改变,Ⅳ级是弥漫性的系膜受害,伴有增殖和硬化,到Ⅴ级就是弥漫性的硬化型肾小球肾炎要累及80%以上的肾小球。"
智淑清主任医师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三甲
IgA肾病lee氏分级
"IgA肾病根据肾小球病变的程度以及肾小管和肾间质的改变分为5级:\nⅠ级,肾小球绝大多数正常,没有明显的系膜增生和基质增多,以及细胞增生等,肾小管和肾间质基本没有病变。\nⅡ级,肾小球可以出现局灶的增殖硬化,肾小管和肾间质没有明显损害。\nⅢ级,肾小球出现了弥漫性的系膜增生和增宽,可以见到小的新月体,肾小管和肾间质可以出现局灶性的水肿,偶尔可以见到细胞的浸润。\nⅣ级,肾小球呈重度弥漫性增生和硬化,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肾小球的全部硬化,可见新月体,肾小管出现萎缩,肾间质有细胞的浸润。\nⅤ级,肾小球的病变性质更严重,新月体形成超过50%,以纤维新月体为主,肾小管和肾间质病变更为严重,有肾小管的萎缩和肾间质的纤维化。"
杨彦芳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IgA肾病的Lee氏分级
IgA肾病的Lee氏分级,是指肾脏病变的人群通过肾穿刺活检,免疫荧光提示有IgA及补体C3,在系膜区的糖块样沉积。根据病理损害轻重,将IgA肾病分为5级。1、Ⅰ级:肾小球改变很轻或接近于正常,肾小管、肾间质没有病变,称为IgA肾病Lee氏Ⅰ级;2、Ⅱ级:病理改变很轻,主要表现有局灶轻度的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增生,小管及间质病变很轻,称为IgA肾病Lee氏Ⅱ级;3、Ⅲ级:有弥漫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系膜基质增生,偶见球囊粘连,或者是小的细胞纤维体形成,小管有空包变性,间质病变比较轻,称为IgA肾病Lee氏Ⅲ级;4、Ⅳ级:病理改变比较重,有重度的弥漫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增生,有肾小球的球性硬化,有<45%的肾小球出现新月体,有肾小管、肾间质比较严重的病变,称为IgA肾病Lee氏Ⅳ级;5、Ⅴ级:比IgA肾病Lee氏Ⅳ级,病理改变更重,除严重的系膜细胞、系膜基质增生外,有比较多的或者全部的肾小球硬化,有>45%的肾小球出现新月体改变,肾小管、肾间质病变比较重,称为IgA肾病Lee氏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