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形态结构
脊髓外包3层被膜,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脊髓有两个梭形膨大部,上方的称颈膨大,下方的称腰骶膨大。脊髓表面有6条平行的纵沟,前面正中较明显的沟称前正中裂,后面正中较浅的沟为后正中沟,这两条纵沟将脊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脊髓的前外侧面有1对前外侧沟,后外侧面有1对后外侧沟。此外,在颈髓和胸髓上部,后正中沟和后外侧沟之间,还有一条较浅的后中间沟,是薄束和楔束在脊髓表面的分界标志。
内部结构
由围绕中央管的灰质和位于外围的白质组成。在脊髓的横切面上,可见中央有一细小的中央管,围绕中央管周围是呈H形的灰质,灰质的外围是白质。中央管为细长的管道,纵贯脊髓全长,内含脑脊液,向上通第四脑室,向下在脊髓圆锥内扩大为一梭形的终室。
灰质
脊髓灰质是神经元胞体及突起,神经胶质和血管等的复合体。灰质内的神经细胞聚集成群或分布呈层。将脊髓灰质共分为10层,灰质从后向前分为9层,分别用罗马数字Ⅰ-Ⅸ表示,中央管周围灰质为第Ⅹ层。
Ⅰ层
又称边缘层,薄而边界不清,呈弧形,与白质相邻,内有粗细不等的纤维束穿过,呈松散的海绵状.故称海绵带。内含大、中、小型神经元,此层在腰骶膨大处最清楚,胸髓处不明显。层内有后角边缘核。接受后根的传入纤维,发出纤维参与组成脊髓丘脑束。
Ⅱ层
占据灰质后角头之大部,由大量密集的小型神经元组成,此层几乎不含有髓纤维。此层接受后根外侧部传入纤维的侧支及从脑干下行的纤维,发出纤维主要参与组成背外侧束,在白质中上、下行若干节段,与相邻节段的Ⅰ-Ⅳ层神经元构成突触。
Ⅲ层
与Ⅱ层平行,所含神经元胞体略大,形态多样,细胞密度比Ⅱ层略小。该层还含有许多有髓纤维。
Ⅳ层
较厚,细胞排列较疏松,其大小形态各异,有小圆形细胞、中等的三角形细胞和大型星形细胞。
V层
是一厚层,占据后角颈部,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可分为内侧部和外侧部。内侧部占2/3,与后索有明显的分界。外侧部占1/3,细胞较大,染色明显,位于上下前后纵横交错的纤维束之间,形成所谓的网状结构,接受来自于皮肤、肌肉和内脏传入的细纤维。
Ⅵ层
位于后角基底部.在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处最明显,分内、外侧两部。内侧1/3含密集深染的中、小型细胞;外侧2/3细胞疏松,由较大的三角形和星形细胞组成。
Ⅶ层
主要位于中间带,向后内侧可延伸至后角基底部。此层含有一些明显的核团,包括胸核、中间内侧核和中间外侧核。此层的外侧部与中脑和小脑之间有广泛的上、下行的纤维联系。
Ⅷ层
在脊髓胸段,横跨前角基底部,在颈、腰骶膨大处局限于前角内侧部。此层由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细胞组成,为脊髓固有的中间神经元。接受邻近层的纤维终末、对侧Ⅷ层来的联合纤维终末以及一些下行纤维束的终末。
Ⅸ层
为排列复杂的核柱,位于前角的腹侧,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组成。
Ⅹ层
位于中央管周围,包括灰质前、后连合,某些后根的纤维终于此处。
白质
脊髓白质的神经纤维包括传入纤维、传出纤维,上行纤维、下行纤维和脊髓固有纤维,组成不同的纤维束,具体以如下:
上行纤维束
又称感觉传导束,主要是将后跟传入的各种感觉信息向上传递到脑的不同部位,包括薄束、楔束、脊髓小脑束、脊髓丘脑束、内脏感觉束等。
下行纤维束
即运动传导束,起自脑的不同部位,直接或间接止于脊髓前角或侧角。管理骨骼肌的下行纤维束分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前者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后者包括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等。
脊髓固有束
脊髓固有束纤维局限于脊髓内,其上行或下行纤维的起始神经元均位于脊髓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