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松果体呈扁圆锥形,形似松果
松果体以柄附于第三脑室顶的后部
松果体是产生褪黑素的主要器官
松果体位于大脑内,胼胝体压部和上丘脑之间,上丘脑缰连合的后上方,以柄附于第三脑室顶的后部。
松果体以柄附于第三脑室顶的后部。柄向前分为上、下两板,两板之间为第三脑室的松果体隐窝,上板内有缰连合、下板有后连合。松果体的血管丰富,血流量大,同时受多种神经支配。
松果体为内分泌腺,具有内分泌功能,且临床影像学上常把松果体作为颅内定位标志。
松果体能合成和分泌褪黑素、生长抑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P物质、脑啡肽和内啡肽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调节机体昼夜节律、睡眠、情绪、性成熟等作用。
松果体在人体胚胎形成5周左在开始形成,7~8 岁发育达到顶峰。16 岁以后,松果体出现钙化,在头颅X线片中可视及,可作为颅内定位标志。
松果体的饮食养护可通过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实现,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做到少食多餐,多吃富含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西红柿、芹菜、黄瓜及橙子、苹果、香蕉等新鲜蔬菜水果,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肉等。
松果体的运动养护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跳绳、游泳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还应注意避免久坐不动、长期剧烈运动。
松果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护,如养成良好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定期检查等。
松果体合成和分泌的褪黑素具有日节律性和季节律性,日间分泌量少,夜间分泌量可高达日间的10倍。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松果体正常分泌褪黑素。
注意疏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紧张、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不要凡事追求完美。
注意自己是否有松果体失调症状,建议定期做筛检。
松果体是人体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对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物节律、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许多代谢过程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当出现松果体疾病时,其形态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对比一下健康松果体和不健康松果体的区别。
正常松果体色灰红,呈扁圆锥形,形似松果,长5~8mm,宽3~5mm,厚约4mm。
松果体肿瘤可侵犯邻近结构,而邻近结构的肿瘤也可侵犯或推移松果体,难以鉴别原发部位,故称松果体区肿瘤,可见松果体区出现异常增生肿物,改变松果体正常位置,或有松果体膨大表现。
随着年龄增长,松果体出现钙质沉着症,即脑砂呈同心圆结构。一般认为松果体钙化出现过早(如<6.5岁)或直径>1cm者应视为异常。在肿瘤与钙化并存时,可见松果体钙化被吞灭或包绕。
由松果体隐窝衍变而来,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水样均匀低密度影,边缘光滑,可有或无囊壁强化。
松果体受损后,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表现、眼部异常表现以及性早熟或青春期延迟,具体如下:
瘤体增大脑导水管,使第三脑室及四叠体变形,造成脑积水,颅内压升高,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视盘水肿、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也有患者出现痉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眩晕、昏厥、脑神经麻痹、意向性震颤、耳鸣等。
当肿瘤侵犯第三脑室底部时,可出现尿崩症和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状,当肿瘤累及下丘脑时可出现嗜睡、多食、肥胖或厌食、消瘦等症状,也可出现烦渴、多饮或少饮、高钠血症。
表现为眼球向上运动麻痹,两眼不能上视,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性早熟是继发于松果体肿瘤对下丘脑的压迫及破坏或者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导致。松果体实质瘤多引起青春期发育延迟,松果体绒毛膜癌伴有血浆HCG水平升高,出现性早熟。少数情况下,松果体瘤会引起青春期延迟,提示褪黑素抑制促性腺素分泌。
松果体受损后可抑制内分泌调节功能,而影响松果体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松果体是合成褪黑素的主要器官,日间分泌量少,夜间分泌量高,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可影响松果体正常分泌功能,从而抑制内分泌调节作用。
先天因素可导致松果体发育不全,不能起到正常内分泌调节作用,此类情况较为少见。
松果体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有无异常症状进行判断,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多与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引起的脑积水,颅内压升高有关,应警惕松果体肿瘤的发生。此外,如果出现性早熟、嗜睡、多食、肥胖或厌食、消瘦等症状,可能提示松果体肿瘤已累及下丘脑。出现以上不适症状,建议到神经内科就诊,明确诊断。
松果体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两类。
松果体肿瘤可见脑脊液hCG-β、AFP水平增高。
对诊断生殖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最有价值。因这两种肿瘤细胞易脱落,出现在脑脊液内,如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病理细胞,即可明确诊断。
是松果体区肿瘤的首选检查,可做增强及冠状面扫描。CT引导活检可于病灶局部获取组织,明确病理诊断。
增强MRI检查对诊断松果体区肿瘤最有价值,可明确肿瘤的大小、血供情况和质地,同时可了解肿瘤与周围解剖结构和第三脑室的关系,明确脑积水的程度。如果肿瘤不规则生长,提示具有侵袭性。
[1]王庭槐.生理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72-373.
[2]薛耀明,肖海鹏著.内分泌与代谢学[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8:75-76.
[3]丁文龙,刘学政主编.系统解剖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65.
[4]邵水金.人体解剖学.第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