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指由骨、软骨及其表面被覆的黏膜和皮肤构成的腔隙。
正常鼻腔顶部窄、底部宽、前后狭长,鼻腔前后径平均值上部最大者为35mm,下部为75mm;内外径平均值,顶部为3.5-5mm,底部为12-23mm。
鼻腔位于面部中央,颅底与口腔顶之间,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向前借鼻孔通外界,向后经鼻后孔通鼻咽部。
鼻腔以鼻阈为界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鼻前庭内面由皮肤覆盖,富含皮脂腺和汗腺,生有鼻毛。固有鼻腔是鼻腔的主要部分,分为顶壁、底壁、内侧壁和外侧壁4个壁。
顶壁
呈穹隆状,前段倾斜上升,为鼻骨和额骨鼻突构成,后段倾斜向下,即蝶窦前壁,中段水平,为分隔颅前窝的筛骨水平板,板上多孔,故又名筛板,容嗅区黏膜的嗅丝通过抵达颅内。
底壁
即硬腭的鼻腔面,与口腔相隔,前3/4由上颌骨腭突构成,后1/4由腭骨水平部构成。
内侧壁
即鼻中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和上颌骨腭突组成。
外侧壁
由上颌骨、泪骨、鼻甲骨、筛骨(内壁)、腭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鼻腔外侧壁从下向上有三个呈阶梯状排列的长条骨片,分别为上、中、下鼻甲。每一个鼻甲的下方与鼻腔外侧壁均形成一个间隙,分别称为上、中、下鼻道。
鼻腔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保温调湿去尘、产生嗅觉和共鸣等。
保温调湿去尘
鼻腔中的鼻毛对空气中较大的粉尘颗粒有过滤作用,鼻黏膜纤毛运动可使吸入鼻内的小颗粒尘纤排出,从而维持呼吸道清洁。鼻甲黏膜下有海绵状血窦,可对吸入的空气加温加湿,保护呼吸道免受刺激。
产生嗅觉
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中有嗅觉感受器,因此鼻腔具有感受气味的功能。嗅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空气中有气味的化学物质,即嗅质。人类对不同嗅质具有不同的嗅敏度,即使同一个人,嗅敏度也有较大的变动范围。有些疾病如感冒、鼻炎等,可明显影响人的嗅敏度。
共鸣
鼻腔还有共鸣的功能,通过鼻腔共鸣,发音可以更加洪亮悦耳。
鼻炎
可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
急性鼻炎:鼻腔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肿胀,下鼻甲充血、肿大,总鼻道或鼻底有较多分泌物,初期为水样,继发细菌感染后逐渐变为黏液性、黏脓性或脓性。
慢性鼻炎:以慢性单纯性鼻炎为例,可见鼻腔黏膜充血、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富有弹性,分泌物较黏稠。
萎缩性鼻炎:表现为鼻黏膜萎缩、嗅觉减退或消失和鼻腔大量结痂形成,严重者鼻甲骨膜和骨质亦发生萎缩,黏膜萎缩性改变可向下发展延伸到鼻咽口咽喉咽等黏膜。
鼻中隔偏曲
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临床类型有C形、S形或呈尖锥样突起(骨棘或矩状突),或呈由前向后的条形山脊样突起。
鼻前庭囊肿
囊壁上皮多为纤毛柱状上皮、立方上皮或扁平上皮,内含丰富的杯状细胞。囊液为黄色或棕色,黏液性或浆液性,若发生感染则呈脓性。囊肿多呈圆形,大小不一,邻近骨质可受压吸收,形成圆形或盘状凹陷。
鼻腔恶性肿瘤
以上皮源性癌肿为主,其中未分化癌和鳞状细胞癌占80%以上。鼻腔恶性淋巴瘤可表现为黏膜粗糙不平稍隆起、肿胀、糜烂、坏死或浸润,但无明显肿块。
[1]柏树令,应大君,等.系统解剖学(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22-123.
[2]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魏能润.耳鼻咽喉科学(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7-18.
[4]王庭槐.生理学(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