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经的准确位置图

本文由有来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概述

  • 胃经是足阳明胃经的简称,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也是经络中分支最多的一条。

  • 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胸部、腹部、腿外侧靠前的部位,首穴是承泣,末穴是厉兑。

经脉循行

胃经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柱外侧,进入上齿龈内,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沿着发际,到达前额。此外,足阳明胃经还有支脉,具体如下。

足阳明胃经走向图

面部支脉

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脏。缺盆部直行的脉,经乳头,沿乳中线下行,向下挟脐旁,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

胃下口部支脉

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再由此向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2趾外侧端(厉兑穴)。

胫部支脉

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跗部支脉

从足背上的冲阳穴分出,进人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常用穴位

地仓

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指寸)。主治口面部病症。常用于口眼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

颊车

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主治牙齿及面部病症。常用于牙关开合不利、疼痛,颊肿,齿痛,口眼斜。

下关

足阳明、少阳交会穴。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主治牙齿、面部、耳部病症。常用于下颌关节脱位,面肿,齿痛;耳聋,耳鸣;口眼歪斜。

天枢

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治胃肠及妇科病症。常用于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月经不调,痛经。灸治小儿慢性消化道症状。

足三里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主治胃、脾、肠病症。用于胃脘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等症。强壮保健要穴,并常用于保健灸。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等腹部手术的针麻用穴。

丰隆

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主治痰证、脾胃病症。常用于痰饮证;头痛,眩晕,咳嗽,气喘、痰多;下肢痿痹。

内庭

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头面、胃肠病症。常用于齿痛,咽喉肿痛,鼻衄,口眼歪斜;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泄泻;足背肿痛。

足阳明胃经常用穴位图

功能主治

本经腧穴主治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临床主治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发高烧、出汗、头痛、脖子肿、咽喉肿痛、牙齿痛,或口角歪斜,精神方面容易受到惊吓、狂躁,吃得多而且容易饿,胃胀、腹胀;膝盖肿痛,乳腺、腹部和大腿部、下肢外侧、足背、足中趾等多处疼痛。

参考文献

[1]陈金水,范恒,等.中医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22-224.

[2]徐瑛责任编辑,(中国)成向东.零基础学艾灸[M].青岛出版社,2019:22-23.

[3]谢文英.揉揉手捏捏脚.治好全身老毛病[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86-87.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