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共收录2位医生
肌肉注射部位有哪些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肌肉注射部位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上臂三角肌、股外侧肌
,可以采用十字法、连线法、三角形法等方法进行定位。
臀大肌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这是因为此区域避开了坐骨神经和主要的血管,相对安全。例如,在医院给成人注射抗生素等药物时,这个区域是常用的部位。
2、连线法
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这种定位方式简单且准确,同样考虑了避开神经和血管,减少对身体重要结构造成损伤的风险。
臀中肌、臀小肌
三角形法:
以示指尖置于髂前上棘,中指尖置于髂嵴下缘,两手指构成一个三角形,此三角形区域就是臀中肌、臀小肌的注射部位,这个区域肌肉较厚,对于小儿或体弱消瘦的患者比较合适,可以提供良好的药物吸收环境,并且能够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上臂三角肌
此处的注射区位于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这个部位比较容易暴露,方便注射操作,通常用于小剂量的疫苗接种,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的注射。不过此部位肌肉较薄,只能用于小剂量注射,如果药物剂量较大,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硬结等情况。
股外侧肌
此处的注射区位于大腿中段外侧,一般在膝关节上10cm、髋关节下10cm左右,宽约7.5cm的区域。这个部位大血管和神经较少,且肌肉丰厚,可操作性强,尤其适用于多次注射或需要注射刺激性较强药物的情况。
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
1、注射前:
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过敏史、疾病史等相关信息,有助于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过敏等不良反应,尽量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
2、注射时:
要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摆好姿势,保持注射部位稳定,方便医护人员准确注射,如果感觉不适或者疼痛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但不要随意移动身体。
3、注射后:
在注射场所稍作停留,一般观察15-30分钟,看是否有头晕、心慌、皮疹等不良反应,注意注射部位的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揉搓、搔抓注射部位,防止感染。
320
屁股针位置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屁股针通常是指在臀部进行的肌肉注射,
注射位置有臀大肌和臀中肌、臀小肌
,可以采取十字法、连线法、三角形法进行注射区的定位。
臀大肌注射区
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这样就把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这是因为此区域没有大的神经和血管通过,相对比较安全。例如,在给成人进行常规药物注射,如抗生素等,这个区域是常用的注射部位。
连线法:
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定位方式也比较方便准确,同样是考虑到避开神经和血管,减少注射时对身体重要结构的损伤。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区
三角形法:
以示指尖置于髂前上棘,中指尖置于髂嵴下缘,两手指构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区域就是臀中肌、臀小肌的注射部位。此区域肌肉较厚,对于一些不能在臀大肌注射的情况,如小儿或体弱消瘦的患者,是比较合适的注射部位,可以提供良好的药物吸收环境,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打屁股针的注意事项
1、注射前准备:
患者要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因为紧张可能导致肌肉紧绷,增加注射难度和疼痛感。
2、注射后护理:
注射后患者不要马上离开,需要在注射场所观察15-30分钟,看是否有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保持注射部位清洁,避免搔抓,防止感染,如果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或发热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651
浑身无力疲劳没精神挂什么科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当感到浑身无力、疲劳且无精神时,选择合适的科室就诊,包括内科、神经内科、心理科等均可能涉及,需根据具体症状和病因决定,应先就诊内科,必要时转诊其他科室。
1、内科:
浑身无力、疲劳可能是身体内部某些器官功能异常的表现,如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内科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甲状腺功能测试、血糖监测等,以确定潜在的病因。
2、神经内科:
若疲劳伴随头痛、头晕、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可能涉及神经系统问题。神经内科医生会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脑电图、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等,以评估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3、心理科或精神科:
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浑身无力和疲劳感。心理科医生会通过心理咨询、量表评估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建议。
4、中医科:
中医理论认为,浑身无力、疲劳可能与气血亏虚、脾胃虚弱等体质问题有关。中医科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综合评估患者的体质状况,并制定个性化的中药调理方案。
5、营养科:
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也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和无力。营养科医生会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或补充营养素建议。
浑身无力疲劳没精神患者日常养护,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但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精神压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丰富。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按医嘱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促进身体恢复。
浑身无力疲劳没精神的患者挂科注意事项
就医前,要详细记录自身症状的特点、出现时间和频率等信息,这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避免自行用药,以免掩盖症状干扰诊断。保持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使身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就诊时,如实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和近期的情绪变化等。
治疗过程中,遵循医嘱按时服药或接受其他治疗,不要随意中断。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同时看多个科室,要告知每个医生相关的诊疗情况,避免重复检查或药物相互作用。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1162
低烧挂什么科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低烧可按病因选择科室,感染科适用于结核菌、慢性病毒等感染引发低烧的情况,医生可排查感染因素并治疗,若低烧伴皮疹、关节痛等可能是风湿免疫病,需挂风湿免疫科,低烧伴贫血等可能是血液疾病,要挂血液科。
1、感染科:
多种感染性疾病可引起低烧,如结核菌感染、慢性病毒感染等,感染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各类感染病症方面有丰富经验,可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液检查、病原体检测等方法,排查是否存在感染因素导致的低烧,并给予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2、风湿免疫科:
如果低烧伴有皮疹、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能是风湿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科医生会进行相关的自身抗体检测、免疫指标检查等,以确定是否是这类疾病导致的低烧,并开展相应的治疗。
3、血液科:
当低烧伴随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等情况时,可能与血液系统疾病有关,比如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科专家可通过骨髓穿刺、血常规、血涂片等检查来明确病因,对因治疗。
低烧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密切关注体温变化,记录体温数据,穿着合适衣物,避免捂汗或受凉,若持续低烧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低烧如何处理
患者需要多休息,减少体力消耗,让身体有精力对抗疾病,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利于恢复。水分补充,充足饮水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散热和排出毒素。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选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为身体提供能量和修复所需的营养。
可适当进行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根据低烧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若是感染引起,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若是自身免疫问题,可能需要使用调节免疫的药物。
1070
乏力没精神易疲劳嗜睡看什么科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乏力、没精神、易疲劳、嗜睡可能是多系统问题,可看神经内科,排查脑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神经系统问题,也可看内分泌科,检查内分泌指标,判断是否内分泌失调,还可看精神心理科,评估精神状态并缓解不适。
1、神经内科:
神经系统问题可能导致这些症状。例如脑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神经内科医生可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查看脑部结构和血流情况,排查是否存在脑血管病变或神经系统的功能性紊乱,进而确定是否是神经系统问题引发的不适,并给予相应治疗方案。
2、内分泌科:
当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发生时,也会出现这些症状。内分泌科医生会检查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相关内分泌指标,通过血液检测等手段来判断是否是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身体异常,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激素调节治疗。
3、精神心理科:
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可能表现为躯体化症状,包括乏力、嗜睡等。精神心理科医生会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量表和访谈,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来缓解这些不适。
乏力没精神易疲劳嗜睡患者的日常养护,需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避免蓝光刺激影响睡眠和精神状态,可以尝试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冥想、深呼吸练习。注意劳逸结合,工作或学习中适当休息,保持社交互动,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缓解不适。
乏力没精神易疲劳嗜睡患者的日常养护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保证充足而稳定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形成良好的生物钟。
适度运动也不可或缺,选择如散步、慢跑之类的有氧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活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环境因素也有影响,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整洁、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良好的环境能让人身心愉悦,减少疲劳感。
在饮食方面,避免过度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可能会使人感到困倦,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的食物,维持身体能量平衡。
587
体温38度如何处理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体温38℃属低热,处理措施包括生活调理如多喝水、充分休息、室内通风,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冷敷、使用退热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在医生指导下适量使用药物治疗,避免滥用药物。
1、生活调理:
多喝水:发热时体内水分易流失,应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调节体温,防止脱水,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
充分休息:发热时身体消耗较大,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
室内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使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等部位;温水有助于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散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
冷敷:将冷毛巾或冰袋用毛巾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置于患者的额头、颈部等部位;冷敷有助于降低局部血管温度,散发多余热量,但需注意避免冷敷时间过长,以免造成皮肤冻伤。
退热贴:市场上有专门的退热贴产品,可以贴在额头等部位,起到辅助降温的作用。
3、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以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头痛等。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4、药物治疗:
对于38℃的低热,一般不推荐立即使用退烧药,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佳,且患者感到明显不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降温,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导致不良反应。
预防低热,要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病菌接触,日常加强锻炼,如晨跑、跳绳等,增强体质,根据天气增减衣物,维持体温稳定,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在流感高发季,可考虑接种疫苗,减少感染风险。
体温38℃的患者注意事项
体温38℃时,穿着要合适,不宜过厚或过薄,过厚易捂汗加重不适,过薄可能受凉。饮食方面,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高油高脂加重肠胃负担。可适当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但不要过量。
要保持情绪稳定,焦虑情绪可能会使体温在一定程度上波动。如果出汗较多,要及时擦干,更换干爽衣物,防止再次受凉。注意口腔卫生,饭后用温水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1361
坐着瘦腿最有效的办法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坐着瘦腿有这些有效办法,腿部拉伸,如伸腿够脚尖、单脚放另一条腿上身体前倾,可拉伸腿部肌肉、塑造线条,腿部肌肉锻炼,如坐姿抬腿、夹腿运动,调整坐姿,挺直背、不跷二郎腿,可适当踮脚尖。
1、腿部拉伸:
坐在椅子上,伸直双腿,用手尽量去够脚尖,保持这个姿势一段时间,能拉伸腿部后侧的肌肉,如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等,缓解肌肉紧张,塑造腿部线条;也可以将一只脚抬起放在另一条腿的大腿上,身体前倾,感受腿部外侧和臀部肌肉的拉伸。
2、腿部肌肉锻炼:
坐姿抬腿:坐在椅子边缘,双腿伸直缓慢抬起,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后保持几秒再放下,重复多次,可锻炼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
夹腿运动:在椅子上双腿并拢,膝盖处夹一个薄物,如一本书,用力夹紧并保持,锻炼大腿内侧肌肉,减少赘肉。
3、调整坐姿:
保持背部挺直,不要跷二郎腿,让腿部血液循环顺畅,避免因不良坐姿导致腿部水肿和脂肪堆积。双脚平稳着地,可适当踮脚尖,激活小腿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长期坚持有助于瘦腿。
坐着瘦腿人群的日常养护腿部可在坐着时按摩腿部,从下往上轻推,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可不定时起身活动,走几步或简单活动关节,避免久坐不动,每小时至少起身一次,保持健康饮食,少吃高盐高油食物,也利于瘦腿。
在坐着瘦腿时的注意事项
进行腿部拉伸时,动作要缓慢且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肌肉拉伤。拉伸过程中如果出现明显疼痛,应立即停止,防止损伤进一步加剧。保持呼吸均匀,不要憋气,让身体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拉伸动作。
腿部肌肉锻炼要注意强度适中,尤其是刚开始锻炼时,不要一次性过度疲劳。重复动作的频率和幅度要保持稳定,避免忽快忽慢、忽大忽小。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给腿部肌肉适当的休息时间,不要连续长时间锻炼。
调整坐姿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正确姿势,不要因时间久了就放松。踮脚尖的动作不要过于频繁和剧烈,避免小腿肌肉过度疲劳或抽筋。整个瘦腿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但如果出现腿部肿胀、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要暂停并寻求专业建议。
890
浑身没劲挂什么科室比较好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浑身没劲时可选择多科室就诊,内科中普通内科可排查贫血、低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内分泌科专注内分泌紊乱所致乏力,中医科依据中医证候施诊,全科医学科从整体考量,能初诊常见内科病、管理慢性病,遇复杂病症可转诊专科。
1、普通内科:
是综合性比较强的科室,浑身没劲可能是由多种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如贫血、低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普通内科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一些基础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压测量、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对这些常见的内科疾病进行排查。
2、内分泌科:
如果怀疑浑身没劲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导致的,这个科室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出现乏力症状,或者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也会导致身体无力。内分泌科医生会针对激素水平等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诊断。
3、中医科:
中医对于浑身没劲也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中医师会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判断是否是因为气血不足、湿气过重或者脏腑功能失调等中医证候引起的身体无力,并且可以运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来改善症状。
4、全科医学科:
当出现浑身没劲症状时,全科医生能够从整体健康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患者的生活环境、家族病史、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对常见的内科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如感冒、流感、轻度贫血等引起的乏力,还能对一些慢性疾病进行长期的健康管理和随访。
浑身没劲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充足饮水促进新陈代谢,注意保暖,根据环境增减衣物,避免受寒或过热,减少烟酒摄入,可能加重身体疲劳。保持社交生活,积极的人际关系能改善心理状态,缓解乏力,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浑身没劲患者的日常养护
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修复与恢复,能有效缓解疲劳感,增强体力与精力。营造安静、舒适、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或摄入刺激性食物与饮品。
饮食注重营养均衡,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有助于肌肉修复与能量补充。多摄取新鲜蔬果,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与生理功能。
适度的运动锻炼,选择适合自身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与灵活性,可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
注重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与焦虑情绪,因为心理状态对身体的感受与恢复有着重要影响。
606
疲劳综合征的症状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长期持续疲劳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多种其他症状的综合征,症状表现较为复杂多样,包括持续性疲劳、疼痛、睡眠障碍等。
1、持续性疲劳:
患者会感到极度的疲倦,这种疲劳并非通过充足的睡眠或休息就能轻易缓解,即使在休息后,疲劳感依然存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2、疼痛:
全身多处肌肉,如颈部、肩部、背部、腰部以及四肢肌肉都可能出现酸痛、胀痛或隐痛,肌肉紧张感明显,有时甚至会出现肌肉无力的情况;关节部位如手指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可能出现疼痛、僵硬,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或长时间不活动后,关节活动不灵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3、睡眠障碍:
患者可能存在入睡困难,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者睡眠浅,容易惊醒,多梦等问题,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进一步加重疲劳感。
4、头痛头晕:
头痛可为偏头痛或全头痛,疼痛程度不一,可能伴有头晕、头胀、耳鸣等不适,影响思维清晰度和身体平衡感。
5、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
患者常常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或工作,容易遗忘事情,对近期发生的事件记忆模糊,严重影响认知功能。
疲劳综合征的症状累及多个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因此,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7-9小时为宜。
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学会劳逸结合。
另外,患者常因长期疲劳和各种症状而产生心理压力,家人和朋友应给予理解和支持,鼓励其积极面对疾病,患者自身也可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931
低钙血症是什么疾病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低钙血症是指血清总钙浓度<2.20mmol/L,或离子钙浓度<1.17mmol/L的一种病理状态。低钙血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维生素D缺乏是常见因素之一,缺乏维生素D时,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血钙水平随之降低。例如,长期日照不足、饮食中维生素D摄入过少、某些肝脏或肾脏疾病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等,都可能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低钙血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也会引发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能够调节血钙水平,当甲状旁腺功能受损,如手术误切甲状旁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破坏甲状旁腺等情况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无法有效促进骨钙释放、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以及肠道对钙的吸收,从而导致血钙降低。
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排泄磷的功能障碍,血磷升高,血钙会相应降低;急性胰腺炎时,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后与钙结合形成钙皂,导致血钙降低;某些药物如大量使用利尿剂等,也可能引起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血钙降低的程度和速度有关,轻度低钙血症可能仅有轻微的感觉异常,如口周、指尖麻木或刺痛感。随着血钙水平进一步降低,可出现手足搐搦,表现为双侧拇指强烈内收,掌指关节屈曲,指骨间关节伸展,腕、肘关节屈曲,形成鹰爪状;还可伴有面部肌肉痉挛。
严重的低钙血症可导致惊厥、癫痫发作、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抑郁、认知障碍等,还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引起心律失常,如QT间期延长等。因此,出现低钙血症时,应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低钙血症患者的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坚果等。同时,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可通过适当晒太阳(注意避免晒伤)以及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等,以促进钙的吸收。
2、安全防护:
由于患者可能出现手足搐搦等症状,容易发生跌倒、受伤等意外。因此,要确保患者居住环境安全,如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床边加设防护栏等,外出时需有人陪伴。
3、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麻木、搐搦等症状是否加重或缓解;定期监测血钙水平,根据血钙情况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等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