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科

科室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全面发展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传染病国家医学中心和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单位,是国内规模最大、学术水平领先的感染病教学、科研和临床基地之一。由中国工程院李兰娟院士领衔,在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新型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创新团队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励。学科综合排名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名。科室收治病种齐全,病人来源广泛,医疗服务立足浙江,辐射全国乃至国际。人才荟萃科室有高级职称48名,主任医师26名,副主任医师22名,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22名。学科带头人李兰娟院士,前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2022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科学研究奖”。科室主任盛吉芳教授,前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之名医。专科特色1.肝衰竭人工肝支持治疗:针对严重肝病的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因子风暴的治疗。人工肝技术引领全国人工肝培训中心,是省内最大的人工肝治疗基地。2.新发突发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新发突发传染病专科为省内最早拥有完整的学科体系,是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新型冠状病毒病等疾病中发挥国家队作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等。专科拥有多重PCR技术、二代测序技术等以及五大症候群病原检测能力,可在24小时内鉴定已知病原,并在72小时内鉴定未知病原。3.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在诊治各类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寄生虫等病原体所致的颅内、肺部、腹部等全身各系统感染方面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擅长于各类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耐药菌感染、败血症等诊治。4.感染相关呼吸衰竭的救治:浙大一院感染科是浙江省及周边辐射地区感染相关呼吸衰竭救治中心,承担疫情期间浙江省内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学科专家为国内、国际多地区、多家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学科在呼吸道危重症呼吸支持治疗、体外膜肺技术的治疗及管理、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等创新性技术方面经验丰富。科带头人李兰娟院士总结归纳的“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被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相关疾病诊疗指南采纳作为重症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救治的核心治疗原则,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早期筛查:在浙江省内率先开展各种慢性肝病引起的肝纤维及早期肝硬化的筛查及诊疗工作,是国内较早开展重症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及感染微生态学应用研究的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长期从事各种病毒性肝炎、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临床诊治工作。6.结核病的防治:开创并引领浙江省结核病临床事业发展;是浙江省唯一省级结核病定点医院、耐多药结核病定点医院。承担国家级、省级结核病基础科研与现场防控工作;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始终位列浙江省第一,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一个重要结核病诊疗中心。擅长诊治:(1)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腹膜/心包炎、淋巴结结核、脊柱与骨关节结核等肺外结核诊治;(2)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和播散性感染的诊治;(3)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疑难重症结核病诊治;(4)抗结核药物相关肝损伤、肝衰竭救治。7.免疫功能低下及并发症的诊治:艾滋病学科以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和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是浙江省艾滋病唯一的省级定点治疗医院。在艾滋病合并“三大”致死致残最高的机会性感染救治中,通过多学科协作诊治,形成了“浙一经验”和“浙一方案”,使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和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救治成功率达到95%左右,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致失明和视力丧失的比例下降到5%左右,并牵头制定和发布了相关专家共识两部。8.寄生虫性疾病的诊治:应对各种人体寄生虫感染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对血吸虫病、疟疾、弓形虫等寄生虫感染拥有宏基因检测、PCR测定等先进方法进行诊断,也对重症疟疾等危重症治疗掌握人工肝血液净化等方法。目前系中华医学会寄生虫病诊治学组组长,国家卫健委疟疾诊治专家委员会委员和浙江省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相关研究曾获全国及省科研成果奖7项。9.肝癌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范围主要包括肝癌不可手术切除的微创治疗、经动脉灌注治疗和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的综合内科治疗。目前针对肝癌的局部治疗主要包括微波消融治疗和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手术时间缩短,对周围组织损害降低;辅以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能进一步提高对肿瘤的控制。针对巨块性肝癌或肝内多发转移性肝癌的救治,该科拟采用新型灌注化疗方案,持续灌注时间缩短到4-6小时,患者耐受性较好,疗效与传统FOLFOX方案相当。在肝癌局部治疗的同时辅以靶向治疗联合免疫的全身治疗,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科研教学感染病学科临床部博士生导师 10 名,硕士生导 师 17 名,多位专家在国际、国内各种学术组织中 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学科年培养硕士、博士、博士 后等高层次传染病及相关专业人才 60 名以上。 主编了卫生部、教育部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传染病学》,开辟教学网站,《传染病学》教学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作为国家级传染病学专科医生培训基地和人工肝培训基地,主办多期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传染病学师资培训班和人工肝等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详情

科室疾病

陈春雷
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三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88
去咨询
博士
全国专科综合感染病科第2名
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炎、酒精性脂肪肝、腹水、肝硬化、真菌感染、急性戊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乙肝携带者、慢性肝炎、急性肝衰竭、急性肝坏死、甲肝、慢性丙型肝炎
推荐非本院医生
黄益澄
副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三甲
浙江省人民医院
¥40
去咨询
擅长:腹水、肝炎、肝损伤、感染、急性戊型肝炎、真菌感染、急性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肝炎、结核病、急性甲型肝炎、细菌感染
陈平
副主任医师感染内科
树兰(杭州)医院
¥510
去咨询
博士
擅长:肝衰竭、感染、肝癌、继发性肝癌、早期梅毒、梅毒、急性肝衰竭、淋病、慢性肝衰竭、原发性肝癌、晚期梅毒、隐性梅毒
薛冬英
主任医师感染疾病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40
去挂号
博士
擅长:酒精性肝病、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肝衰竭、自身免疫性肝病、慢性肝病、腹水、药物性肝病、肝硬化、肝性脑病、脂肪肝
甘建和
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三甲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5
去挂号
博导
教授
擅长:感染、肝硬化、慢性肝病、肝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炎、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感染性发热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美甲出血得艾滋的几率
2024.07.08
关于美甲过程中出血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实际上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若在做美甲时使用一次性工具,即使出血,通常也不会感染艾滋病。然而,若与他人共用未经严格消毒的美甲工具,且上一个使用者为艾滋病患者,其血液可能残留在工具上,此时若下一个使用者被剪破手指,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但此类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为确保安全,建议在正规的美甲店进行美甲服务。若发生出血,应立即用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避免细菌感染。若伤口较大,应遵循医嘱进行上药包扎,并妥善处理伤口。若伤口确实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阻断治疗。阻断治疗通常在暴露后2小时至72小时内进行,以保证最高的阻断率,接近百分之百。阻断药物一般需要连续服用28天,并有多种药物组合可供选择。关于阻断治疗的具体知识和药物组合,将在后续讲解中详细介绍。
梁明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1.94万
43
体温36.4℃正常吗
2024.07.01
36.4℃是正常体温。人体体温并非固定不变,腋窝体温平均在36-37℃,可以随以下因素变化而有所波动,但此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具体如下:1、性别因素:一般女性体温稍高于男性,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时,体温轻度升高,排卵期体温会较低,此种波动主要和孕激素分泌周期有关;2、年龄因素:新生儿体温易受外界温度影响而发生变化,因为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汗腺发育不完全,从而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出现波动。儿童代谢率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而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所以体温偏低;3、昼夜因素:一般在清晨2:00-5:00时体温最低,下午5:00-7:00时体温最高;4、情绪或运动因素:也会对体温造成影响,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运动时骨骼肌收缩,均可使体温略有升高;5、其他因素:如外界气温变化、进食等因素,也可使体温产生波动。
曾艳丽主任医师感染性疾病科
9.60万
91
耳温枪发热范围是多少
2024.06.21
耳温枪测量人体耳蜗温度,正常范围为35.8-37.7℃,通过精准测量后受检者耳温超过37.7℃则提示发热。发热为临床上常见症状,指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引起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具体如下:1、感染性因素:如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所导致的发热症状;2、非感染性因素:如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代谢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耳温枪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其灵敏度较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对操作者手法、操作环境均有较高要求,否则易被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测温不准。红外耳温枪须在操作环境下放置30分钟以上,再用于测量。而且耳温枪的测量头要尽量深入耳道、贴近鼓膜,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对于耳温枪检测结果接近于临界点的患者,可再次测量腋下温度,以得到准确判定结果。
康鹏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6.23万
9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