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房颤的三个绝对不一致
孙继红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特征是心脏的电活动变得快速而不规则,导致心房无法有效地收缩和舒张。房颤的三个绝对不一致特征为心室率绝对不一致、心音强弱不等和脉搏短绌,不仅有助于医生对房颤进行准确诊断,还为房颤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1、心室率绝对不一致
房颤患者的心室率表现出绝对的不一致性,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活动从窦房结开始,以规律的速度传遍整个心脏,使得心室以固定的速率跳动。在房颤中,由于心房内的电活动变得杂乱无章,导致心室率变得极不规则。
这种不规则性可能表现为心室率的快速变化,有时快得惊人,有时又突然减慢,心电图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这种心室率的不一致性,波形显得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循。
2、心音强弱不等
房颤患者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心音的强弱不等,这是由于心房的电活动不规则,导致心房收缩的力度和时机都不一致。在听诊时医生可以听到第一心音的强弱变化明显,有时强而有力,有时则微弱甚至难以察觉。
这种心音强弱不等的现象是房颤的一个独特标志,也是与其他心律失常相区分的重要特征,这种心音强弱不等并不是由心脏瓣膜疾病或心肌病变引起的,而是房颤本身导致的。
3、脉搏短绌
脉搏短绌是房颤患者的第三个绝对不一致特征,脉搏短绌指的是患者的脉率低于心率,即听诊时的心率大于触诊时的脉率。这是由于在房颤中,部分心室搏动未能有效地传导到外周动脉,导致脉搏波下传减少。
在触摸患者的脉搏时,会感觉到脉搏的跳动次数少于听诊时的心率次数。这种现象在房颤患者中非常普遍,也是房颤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脉搏短绌的严重程度与房颤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有些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脉搏短绌,而有些患者则可能非常严重。
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房颤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房颤患者应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心血管系统的稳定,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诱发或加重房颤。过度劳累也会使心脏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影响心肌的功能,从而不利于房颤的控制。
房颤患者应减少钠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6克,以避免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心脏负担。
房颤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代谢能力,患者应避免短跑、举重等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心跳过快,诱发房颤发作。
房颤患者应心平气和,避免情绪激动、紧张和焦虑,可能会诱发房颤发作,患者还应戒烟戒酒,特别是烈性酒,还要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
1311
非st段抬高心梗处理原则
孙继红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属于心血管内科的急危重症,处理原则包括早期处理与监护、药物治疗,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早期处理与监护
在诊断明确后,应立即采取卧床、吸氧、心电监护等常规处理措施,患者需减少活动,保持环境安静,以减少对心脏的刺激。症状严重的患者应进行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确保病情稳定。
2、药物治疗
抗缺血治疗: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缺血症状,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缺血发作,钙通道阻滞剂也可用于改善心肌缺血。
抗血栓治疗:积极的抗血栓形成对于防止梗死范围扩大至关重要,遵医嘱常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高危患者可能还需要使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进一步发展,改善心肌灌注。
强化调脂治疗: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破裂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遵医嘱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进行强化调脂治疗,以控制斑块进展,稳定斑块。
患者在治疗之后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能自行停药或换药,即使症状缓解也要坚持长期服药,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注意什么
遵循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原则,减少猪肝、肥肉等油腻食物的摄入,避免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但可能不利于病情控制的食物,如鱼肉、牛奶等,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控制总热量,避免肥胖。
患者平时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运动,但是需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量不能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但过度运动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再次发作,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放松心情。
670
平静状态下心脏突然猛跳几下
孙继红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脏突然猛跳有多种原因,早搏最为常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也会引起,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针对原发病治疗,还要注重预防。
1、原因
早搏:早搏是心脏过早搏动的简称,是最常见的原因,可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通常由于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饮酒、喝咖啡或浓茶等因素引起。心脏本身存在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也可能导致心肌电活动异常,从而引发早搏。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种情况在年轻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女性,当压力过大、焦虑、睡眠不足时,植物神经系统可能失衡,交感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进而引起心脏突然猛跳几下。
药物副作用:部分药物可能对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造成影响,导致心脏突然猛跳,这通常发生在药物使用不当或剂量过大的情况下。
2、治疗
一般治疗:对于偶发的、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心脏猛跳,如窦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早、房早等,一般不需要特殊用药。此时,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如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通常可以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对于由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心脏猛跳,如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能够稳定心率,减少心脏异常跳动的发生。
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果心脏猛跳是由某种特定的疾病引起的,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治疗这些原发病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治疗原发病,可以消除心脏猛跳的病因,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应该注重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减少心脏猛跳等健康问题的发生。
平静状态下心脏突然猛跳几下注意什么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调节心脏节律,减少早搏的发生,减少咖啡因、酒精、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可能加剧心脏早搏。多吃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利于心脏健康。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脏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早搏。情绪波动和压力是心脏早搏的常见诱因,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脏负担。
对于频繁出现心脏早搏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心血管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若早搏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心脏不适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被诊断为病理性早搏,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等,同时定期进行随访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952
冠心病能活多久
孙继红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患者生存时间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情况、生活方式和年龄等因素影响,轻度冠心病若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规范治疗可达20年以上,中度规范治疗为10-20年,重度有效治疗为5-10年。
1、病情严重程度
轻度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30%以下,症状较轻微,如果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预期寿命通常可与正常人相近,可达20年以上,甚至更长。
中度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30%-50%之间。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调整,预期寿命一般在10-20年。
重度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若能及时有效治疗,预期寿命可能在5-10年。若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佳,可能在1-5年,甚至更短。
2、治疗情况
规范治疗:包括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遵循医生建议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轻度患者预期寿命20年以上,中度15-20年,重度5-10年。
治疗不规范:不按时服药、不定期复查、不配合治疗。轻度患者寿命可能缩短至15年左右,中度5-10年,重度1-3年。
3、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无论病情轻重,预期寿命都可能延长。轻度可达25年以上,中度15-20年,重度5-8年。
不良生活方式:长期熬夜、饮食油腻、吸烟酗酒、情绪波动大,轻度患者寿命可能减至10-15年,中度5-10年,重度1-3年。
4、年龄与生存时间
年轻患者:身体机能较好,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恢复能力较强,生存时间可能相对较长,一般为10-15年,甚至更长。
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衰退,常伴有多种合并疾病,这些疾病相互影响,会对身体造成较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其身体恢复能力较差,抵御疾病能力不足,所以生存时间往往相对较短,一般情况下,可能存活5-10年。
冠心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为了延长生存时间,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和控制病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
冠心病注意什么
冠心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这些脂肪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进而加重冠状动脉的硬化。建议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低脂食物,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水果和蔬菜,以促进肠道健康,降低胆固醇水平。
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而高糖饮食则可能引发血糖波动,对心血管健康不利。冠心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糖饮食,避免腌制食品、甜食等高盐高糖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但应避免过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这些运动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肌的耐受力,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运动前应进行热身,运动后适当放松,避免运动损伤。
冠心病患者应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紧张或抑郁,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血管事件,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身心放松。同时,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内容,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878
心肌病能治好吗
孙继红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因病情严重程度、病因、患者整体状况、年龄和并发症情况而异,轻度心肌病如早期扩张型心肌病规范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有临床治愈可能,重症如肥厚型心肌病难以治愈,患者需配合治疗、加强自我管理。
心肌病包括多种类型,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心肌病在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上均存在差异,心肌病的治疗效果也因其类型而异。
对于轻度的心肌病,如早期发现的扩张型心肌病,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有可能达到临床治愈,要求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重症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由于心肌细胞的增生和肥大,导致心室壁增厚,心腔缩小,心排出量减少,此时虽然经过治疗,但很难逆转心脏结构的改变,因此难以治愈。这类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以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
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因、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年龄以及是否有并发症等。年轻患者通常恢复能力较强,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老年患者可能存在更多的共存疾病或基础健康问题,影响治疗反应与康复速度。
心肌病患者除了接受专业治疗外,还需要加强自我管理,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以减轻心脏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取决于多种因素。对于心肌病患者而言,积极配合专业治疗,加强自我管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心肌病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1、了解相关知识:
心肌病患者需要充分了解心肌病的基本知识,包括其类型、症状、治疗方法以及可能的并发症。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与医生沟通,理解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治疗。
2、改善生活习惯:
心肌病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防止情绪紧张或激动,避免受到寒冷刺激,以减少心脏的负担。
3、改善饮食习惯:
心肌病患者应控制盐分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咸菜、酱油等。同时,也要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肥肉、炸鸡等,以降低血脂水平,减轻心脏负担,避免暴饮暴食,建议少食多餐,以减轻心脏的消化负担。心肌病患者应戒烟、戒酒,因为烟酒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加重病情,可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
1340
心衰竭以后还能活多久
孙继红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衰竭患者的存活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范围差异较大,病情较轻者,如轻度左心衰可能存活5-10年甚至更久,严重的全心衰或心功能Ⅳ级患者多为1-3年甚至更短,不同病因如高血压、冠心病致心衰,存活时间从数月至10年不等,治疗情况也会影响存活时长。
1、病情严重程度
心衰竭的存活时间首先取决于疾病的轻重程度,轻度的心衰患者如左心衰竭轻度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能存活5-10年甚至更久。
如果病情严重,如全心衰竭或心功能Ⅳ级患者,生存时间可能显著缩短至1-3年,甚至更短。心功能Ⅳ级患者的1年病死率高达50%,而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其寿命往往也不足5年。
2、病因
高血压引起的心衰,若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心衰进展可相对缓慢,存活时间可能在5-10年之间。冠心病导致的心衰,心肌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者,心肌细胞损伤严重,预后较差,存活时间可能较短,甚至会导致死亡,此时一般会存活6个月至3年不等。
3、治疗情况
急性期治疗:遵医嘱使用强心药、利尿剂和血管扩张药等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减轻心脏负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治,稳定病情,部分患者可能存活较长时间,如果不及时,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
慢性期治疗:长期使用ACEI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以改善心脏功能,延长生存期,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如果能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存活时间可能达到5年以上。
心衰竭患者的存活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通过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合理调整生活方式以及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以确保病情稳定并延长生存期。
心衰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心衰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以减轻心脏负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包括食盐、酱油、味精等调味品,以及腌制的食品,如咸菜、腌肉等。轻度患者每天食盐量控制在2-3克,中重度患者则不应超过2克。
心衰患者应减少水分的摄入,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免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选择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如鱼类、瘦肉、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为心脏提供必要的营养。
心衰患者进行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运动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运动前需进行热身,运动后进行放松,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病情较重的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待心功能改善后,再适当下床活动,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心衰患者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按时休息和起床。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心脏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维持心脏功能的稳定。应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一般患者应采取高枕位睡眠,较重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以保持呼吸畅通,减轻心脏负担。
1195
心脏疼痛的位置图
孙继红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脏疼痛位置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典型位置在胸骨后,可向左肩、左臂内侧甚至左手小指和无名指放射,与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相关。还有上腹部、颈部、下颌、牙痛等非典型位置,且受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影响。
1、典型位置
心脏疼痛最典型的位置是在胸部中央,也就是胸骨后,往往呈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就好像有一块重物压在胸口,让患者感到极度不适,疼痛可向左侧肩部、左臂内侧放射,有时甚至会延伸到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这一系列区域被称为心前区及放射痛区域。
这种典型的疼痛模式通常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疾病相关,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心肌细胞因缺氧而产生这种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反映在这些特定区域。
2、非典型位置
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上腹部疼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问题,如胃溃疡、胃炎等。这是因为心脏和上腹部的神经支配有一定的重叠,当心脏出现问题时,疼痛信号可能通过这些共同的神经通路传导,使患者产生上腹部不适的错觉。
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颈部疼痛、下颌疼痛,甚至牙痛等不典型症状,可能是一种牵涉痛,与心脏的神经反射有关。而牙痛症状可能会误导患者先去口腔科就诊,只有经过详细检查才能发现是心脏问题引发的。
3、个体差异影响
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疼痛的感知和表现位置,如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相对迟钝,疼痛的位置和性质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女性患者在心脏疼痛时,症状可能更加多样化,非典型症状的比例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结构和激素水平有关。
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因神经病变可能导致心脏疼痛感觉异常,而且不同人种在心脏疼痛表现上或许也有差异,在诊断时都要充分考虑,而心理压力大的人群心脏疼痛症状可能更复杂,需要全面评估。
心脏疼痛怎么办
出现心脏疼痛时首要的措施是立刻停止正在进行的任何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这是因为活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而休息可以减少心肌对氧的需求,缓解疼痛。如果周围环境嘈杂,尽量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休息,避免情绪进一步紧张。
保持冷静和放松的心态非常关键,过度紧张和焦虑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加重心脏的负担,从而使疼痛加剧。可以尝试深呼吸,慢慢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呼吸频率,缓解紧张情绪。
如果穿着紧身的衣服,应尽快解开领口处的纽扣或拉开拉链,让身体能够自由呼吸,减少胸部的压迫感,有助于改善呼吸状况,减轻心脏周围的压力,缓解疼痛。
如果休息和放松后疼痛仍未缓解,或者疼痛持续加重、伴有呼吸困难、头晕、出汗等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不要随意走动,可记录自己的症状和疼痛程度,以便向医护人员准确描述病情。
698
心绞痛在哪个位置图片
孙继红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绞痛的位置主要位于胸骨后,并可能向左肩、左臂、颈部、下颌、牙齿和上腹部等区域放射,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患者及时识别心绞痛症状,并尽快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1、心绞痛的主要位置
心绞痛最典型的位置位于胸骨后,即胸骨中下段的后方区域,胸骨是一块长条形的骨头,位于胸部的正中央,连接着两侧的肋骨。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压迫性、紧缩性或窒息性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从胸骨后开始,并可能向其他区域放射。
2、心绞痛的放射位置
左肩和左臂:心绞痛常常向左肩和左臂内侧放射,这种放射痛有时可能表现为左臂的麻木或无力,有助于与肩部或手臂本身的疾病相区分。
颈部、下颌和牙齿:部分心绞痛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放射至颈部、下颌甚至牙齿,有时可能被误诊为牙痛或颈部疼痛,从而延误了心脏问题的诊断。
上腹部:心绞痛也可能表现为上腹部的不适或疼痛,有时可能被误认为是胃痛或消化不良,通常与饮食无关,且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
背部:少数心绞痛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放射至背部,尤其是左侧背部,通常与活动或情绪激动有关,休息后可得到缓解。
在诊断心绞痛时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对于疑似心绞痛的患者,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检查是确保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关键。
心绞痛怎么办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当前活动,就地静坐或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助于心绞痛症状的缓解,避免惊慌失措和过度紧张,保持平稳的心态,有助于减少心肌耗氧,减轻症状。
手头应备有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如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通常3-5分钟内起效,若症状不缓解,5-15分钟后可重复服药一次,但两次无改善后应立即就医。
心绞痛发作后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通过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判断是否为心绞痛,并排除急性心梗等严重疾病,确诊为心绞痛后,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平时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饱餐,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控制体重,降低并发症风险。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心绞痛,保持生活有规律,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626
高血压的4个分级
张冯筱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严重程度通常通过血压的分级来评估。高血压的4个分级,包括临界高血压、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
1、临界高血压:
是收缩压在130-139mmHg和/或收缩压在85-89mmHg范围内,此时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所以称为临界高血压。对于临界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
2、轻度高血压:
即高血压1级,其收缩压为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为90-99mmHg。在这个阶段,高血压患者可能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因此诊断可能会延迟。有时,轻度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和心悸等症状。但由于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被忽视。
3、中度高血压:
即高血压2级,其收缩压为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为100-109mmHg。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更明显的症状,如头晕、头痛、胸闷、气短、乏力、心慌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中度高血压可能会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4、重度高血压:
即高血压3级,其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这是一种严重的高血压状态,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重度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血管意外,如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在发现高血压时,可以通过减肥、低盐低脂饮食、适度体育锻炼、避免熬夜、规律用药等方式积极控制血压,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的相关检查
心电图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超声心动图则是一种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异常,包括心脏的大小、形态、心肌厚度、瓣膜功能等,从而判断高血压是否对心脏造成了损害。
血液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水平,帮助医生评估高血压是否引发了其他并发症。尿液检查则可以检查尿蛋白是否为阳性,以判断高血压是否对肾脏造成了损害。如果怀疑存在继发性高血压,还可以进行特定的血液检查,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等,以寻找可能的病因。
1267
血压高能吃南瓜吗
张冯筱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南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蔬菜,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适量食用通常是有益的。南瓜中富含钾元素,而钾对于维持血压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钾离子可以促进体内钠排出,有助于间接稳定血压。高血压患者常常需要控制钠的摄入量,因为过多的钠摄入会导致血容量增加,进而使血压升高。而南瓜中的高钾低钠特性,正好符合高血压患者的饮食需求。
南瓜中的果胶成分有助于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进而降低血脂水平。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血脂水平过高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的损伤,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南瓜中的果胶还能吸附大量的水分,软化大便,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情况。这对于高血压患者保持身体健康也具有一定的益处。
南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物质。这些维生素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的损伤,从而有助于间接保护心血管健康。但要注意,南瓜中的维生素含量有限,所以起到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并不能治疗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南瓜对高血压患者有益,但也需要适量食用。过量摄入南瓜可能导致体内糖分或热量过剩,不利于血压控制。特别是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避免食用含糖量较高的南瓜品种或过量食用南瓜。
血压高患者不宜吃的食物
1、高盐食物:
如腌菜、腌肉、腊肉、腊肠等,这些食物中的盐分含量极高。过量摄入盐分会导致体内循环血容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担,使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将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避免食用高盐食品。
2、高脂肪食物:
如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长期大量摄入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从而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病情。高血压患者应选择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以减少脂肪的摄入。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