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血液科科室相关科普
低血糖和贫血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低血糖和贫血是两种常见的医学状况,各自有着不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是药物因素,建议遵医嘱选择葡萄糖静脉注射等。而贫血原因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建议遵医嘱选择铁剂等治疗。建议低血糖和贫血的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低血糖 药物因素: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过量,导致血糖迅速下降,建议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 饮食不规律:长时间未进食或进食量过少,尤其是缺乏碳水化合物,使血糖来源不足。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食用糖果、饼干等快速升高血糖。 疾病影响:某些疾病如肝病、肾病、胰岛细胞瘤等,可影响血糖的调节和代谢。建议遵医嘱立即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以迅速提升血糖水平。 2、贫血 缺铁性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引发贫血,建议遵医嘱补充铁剂。 巨幼细胞性贫血: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红细胞DNA合成障碍,红细胞体积增大但数量减少。建议遵医嘱选择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在血管内或血管外被破坏过多,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导致红细胞破坏或丢失的病因,同时及时输血以纠正贫血状态。 建议患者合理搭配膳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铁质、维生素等营养素。避免在空腹时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前适当进食。
1220
2024-10-22
平均血小板减少是什么原因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平均血小板减少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涵盖了生理、药物、病理等多个方面,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分析。 1、生理因素: 在某些生理情况下,血小板数量会出现波动,例如月经期、运动后等。血小板数量的减少通常是暂时性的,且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2、药物因素: 如抗生素、抗凝血药、化疗药物等,可能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或增加其破坏,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特别是化疗药物,在治疗癌症的同时,也可能对骨髓造血功能造成损害,从而降低血小板数量。 3、病理因素: 骨髓功能减低:可能与年龄增长、营养不良、感染以及某些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有关,骨髓是血小板生成的主要场所,当骨髓功能减低时,血小板的生成量会减少。 脾功能亢进:脾脏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异常细胞或颗粒,当脾脏过度活跃时,可能会过量清除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肝脏疾病或某些血液系统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进而破坏血小板,使其数量减少。 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等,这些病毒感染可以抑制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并缩短血小板的寿命,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 平均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669
2024-10-22
女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女性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营养不良、失血等多个方面,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 1、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性贫血在女性中较为常见。很多女性为了保持身材,严格控制饮食,不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导致铁、叶酸、维生素等造血原料摄入不足,从而引发贫血。特别是缺铁性贫血,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关键成分,缺乏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引发贫血。 2、失血: 失血是女性贫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如经期、分娩、流产等,容易失血过多。特别是经期失血,如果女性经期过长、经量过大,或者存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都会导致失血性贫血,外伤、手术等也可能导致急性失血性贫血。 3、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病、肝病等,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贫血,可能破坏红细胞,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造血不足。 4、骨髓造血功能异常: 骨髓是造血的主要场所,如果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就会导致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患者体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也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引发贫血。 5、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出现的一类贫血,可能是由于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酶缺乏、红细胞外部异常等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在女性中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往往较重。 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妇科疾病,以减少失血性贫血的发生。对于存在慢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的女性,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改善贫血症状。
862
2024-10-22
慢性白血病需要怎么治疗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慢性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 1、药物治疗: 靶向治疗:对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首选的是靶向治疗药物,能够特异性阻断在激酶上的结合位置,抑制阳性细胞的增殖。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是有效治疗药物,且可能获得更快的疗效。 化学治疗: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多用于早期控制血象或不耐受靶向治疗患者。其他化学治疗药物还包括烷化剂、嘌呤类似物等,可能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免疫治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治疗,也可帮助控制病情。 干扰素治疗:干扰素起效慢,但可用于因各种原因不能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 2、手术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有希望治愈慢性白血病的方法,特别是对于传统化疗不敏感、高危组的患者,手术过程复杂,需要匹配到适合的供体,且存在一定的风险。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用于缓解淋巴结肿大发生的压迫症状、疼痛等,通常用于局部控制疾病。 4、支持治疗: 针对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如合用羟基脲和别嘌醇,以及治疗性白细胞单采等,并发症的治疗,如出血、感染、贫血等,应同时治疗,并维持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 慢性白血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1359
2024-10-22
出血性疾病是什么病,能治愈吗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血管、血小板或凝血因子等血液成分的异常,导致机体出现异常出血的一组疾病,能否痊愈需要根据具体的类型和病情进行诊断,部分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可有效控制甚至治愈,而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目前无法根治。 1、分类 血管因素引起的出血: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药物、感染等导致的血管壁缺陷或异常,使得血液容易流出。 血小板因素引起的出血: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生成减少、免疫因素破坏血小板等,都会导致出血。 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出血: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一系列蛋白质,如果凝血因子异常,如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或继发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肝病、维生素K缺乏,就会导致出血。 2、治愈性 对于部分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如由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通过控制感染、停用相关药物、补充血小板或凝血因子等治疗措施,患者的出血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实现治愈。 但是对于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由于其发病机制涉及基因突变,尚无法从根本上治愈。但通过补充凝血因子、基因治疗等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出血性疾病的治愈性因个体差异而异,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明确病因并接受适当的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出血的发生和加重。
1441
2024-10-22
白血病流鼻血是什么样子的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白血病患者流鼻血往往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长的持续时间,出血量较大且不易止血,还伴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一系列症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出血频率和持续时间 频繁出血:白血病患者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流鼻血的频率通常比正常人高得多,可能会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频繁出现流鼻血的情况。 持续时间较长:与普通的流鼻血相比,白血病患者的流鼻血持续时间往往较长。一般的流鼻血可能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通过简单的压迫止血等方法就能得到控制,但白血病患者的流鼻血可能持续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以上,有时即使经过长时间的压迫止血,仍可能会有断断续续的出血现象。 2、出血特点 出血量较大:白血病患者流鼻血时的出血量通常比较大,可以表现为大量的血液涌出,甚至可能会形成血流,顺着鼻孔流出,染红大片纸巾或毛巾。 不易止血:由于凝血功能障碍,白血病患者的流鼻血很难通过常规的方法迅速止血,即使进行了局部压迫、冷敷等处理,出血可能仍会持续一段时间,有时候需要借助医疗手段,如鼻腔填塞、使用止血药物等才能控制出血。 3、伴随症状 面色苍白:频繁的流鼻血和较大的出血量会导致患者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尤其是脸部、嘴唇、指甲等部位表现得更为明显。 头晕乏力:大量失血会使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头部昏沉、眩晕,身体虚弱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甚至在站立或行走时会感到不稳。 心慌气短:严重的失血还会影响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心慌气短的症状,患者会感到心跳加快、心悸,呼吸急促。 如果白血病患者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避免严重的失血和并发症的发生。
513
2024-10-22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严重吗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是否严重,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主要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对于诊断某些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般来说,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现象、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在某些生理状态下,如大量饮水导致血液稀释,或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及血容量增加,可能出现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这种情况通常不伴随明显症状,且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缺铁性贫血患者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红细胞合成障碍,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从而出现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患者可能伴随乏力、倦怠、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也可能导致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并伴有各自特定的症状。 对于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人们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铁剂药物进行补铁治疗;如果是失血性贫血,应该及时止血然后进行补血;如果是其他类型的贫血或疾病,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的护理措施 1、增加含铁食物: 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应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如猪肝、菠菜、红枣、红豆等。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西红柿等,以促进铁的吸收。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或避免摄入含草酸、植酸、鞣酸高的食物,如柿子、石榴等,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2、适当锻炼: 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以增强身体素质。但需要注意避免高强度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3、保持愉快心情: 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情,避免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进行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心理负担。
1400
2024-10-21
维生素k3的作用及功能介绍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维生素K3,也被称为甲萘醌,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作用,不仅作为营养补充剂,还在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维生素K3的功效包括增强免疫力、维护凝血机制正常、维持骨骼健康、治疗痛经与胆结石等。维生素K3的作用补充营养、促进血液凝固与止血、促进钙离子吸收和利用、调节胆固醇代谢、抑制平滑肌收缩等。 1、补充营养: 维生素K3是身体所需的一种营养成分,适量补充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作为维生素类的一种,在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促进血液凝固与止血: 维生素K3是合成凝血因子II、VII、IX和X所必需的物质之一。当人体缺乏维生素K3时,会导致凝血时间延长,容易出现出血倾向。适量补充维生素K3可以促进血液凝固,预防出血性疾病的发生,对多种因素引起的出血都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3、促进钙离子吸收和利用: 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还可以抑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对骨骼健康有着积极的保护作用。 4、调节胆固醇代谢: 维生素K3可以与胆汁酸结合,形成复合物并排出体外,从而减少胆汁酸在肠道内的再吸收,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它还可以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增强对LDL的清除能力,进一步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5、抑制平滑肌收缩: 可以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改善痛经症状。还可以使胆道平滑肌放松,促进胆结石的排出,对胆结石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6、保护黏膜表皮细胞: 可以用于治疗急性口腔炎等口腔疾病,对口腔黏膜的健康有着积极的维护作用。 维生素K3的注意事项 维生素K3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患者应避免自行选择药物或增加药量,因为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出血、肝脏损伤等副作用。特别是对于患有胆道阻塞、肝胆疾病的人群,应慎重使用维生素K3,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用药期间,患者需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或者更严重的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维生素K3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长红疹等,对维生素K3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799
2024-10-21
地中海贫血是绝症吗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地中海贫血并非绝症。地中海贫血的根源在于珠蛋白基因的突变,这种突变导致珠蛋白肽链的合成减少或缺乏,进而影响到血红蛋白的正常合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关键蛋白质,负责运输氧气至身体的各个部位。当地中海贫血发生时,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形状异常,无法有效地运输氧气,从而引发贫血症状。 地中海贫血的严重程度因患者而异。根据受影响的基因类型和数量,地中海贫血可分为轻型、中度型和重型。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可能仅携带一种异常的血红蛋白基因,身体仍然能够制造一些正常的血红蛋白,因此症状通常较轻,有时可能根本没有症状。中度型患者可能携带两种异常的血红蛋白基因,但身体仍能产生部分正常血红蛋白,可能伴随轻度贫血、疲劳等症状。 而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则携带两种完全异常的血红蛋白基因,身体无法制造任何正常的血红蛋白,导致严重贫血、疲劳、黄疸、脾脏肿大等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尽管地中海贫血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挑战,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轻型和中度型患者,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定期的血液检查,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重型患者,输血是改善贫血症状的重要措施,同时还需要进行去铁治疗以防止铁过载对器官造成损害。在特定情况下,如脾脏巨大且出现压迫症状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进行脾切除手术。干细胞移植也是目前根治重型地中海贫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地中海贫血护理措施 1、饮食调理: 地中海贫血患者应注重饮食的多元化,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物质,满足身体需求。适当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猪肝、菠菜等,有助于补充血红蛋白,改善贫血状况。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可能加重患者症状,应尽量避免。 2、充足休息: 地中海贫血患者身体虚弱,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3、适当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4、预防感染: 患者身体较虚弱,容易受寒感冒,因此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减少感染机会。如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1215
2024-10-21
红细胞计数偏低一点点要紧吗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红细胞计数偏低一点点,一般情况下不要紧。红细胞在人体中起着运输氧气的重要作用,红细胞计数偏低通常被称为贫血的一种表现。轻微的偏低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某些情况下,红细胞计数偏低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如常年居住在高原地区、年龄偏大、空腹抽血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红细胞计数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其轻微偏低,但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影响。 当红细胞计数偏低一点点时,如果同时没有血红蛋白的下降和任何不适的症状,很可能并不需要特殊处理,并不要紧。这是因为人体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轻微的红细胞减少通常可以被身体自我调整。每个人的体质和生理状态都存在差异,红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动。 如果红细胞计数持续偏低,或者伴有血红蛋白的明显下降,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是因为身体存在某种疾病或病理状态,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或丢失过多,从而引起红细胞计数的下降。 对于红细胞计数偏低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如果确诊为某种疾病导致的贫血,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通过补充铁元素来改善贫血症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则需要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素。 红细胞计数偏低一点点的注意事项 1、饮食调整: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猪肝、牛肝、鸡肝、蛋黄、菠菜、木耳、红枣等,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奶、豆类等,因为蛋白质是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番茄等,因为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2、补充必要的营养素: 若红细胞计数偏低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引起的,应通过口服或注射这些营养素来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铁剂,特别是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 3、生活习惯改善: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红细胞的生成。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638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