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中最常见的是什么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多种多样,且常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心肌病、冠心病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1、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的表现,包括房颤、房扑、室上速、室性心动过速等。某些心律失常,如室颤,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心律失常可干扰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严重时导致心脏骤停。 2、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这些异常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诱发心律失常。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尤其是在合并心脏疾病的情况下。 3、心肌病: 心肌病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这些疾病导致心肌结构异常,心脏功能受损。心肌病可引起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 4、冠心病与心肌梗死: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心肌梗死则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心肌梗死可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直接导致心脏骤停。 5、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表现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要。长期心力衰竭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恶化,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 心脏骤停是一种极其危急的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和抢救,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提高公众对心脏骤停的认识和急救技能,也是降低心脏骤停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791
2024-10-23
心窝处间歇性抖动是什么原因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窝处间歇性抖动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包括紧张焦虑、不良生活习惯、心肌病、肌肉痉挛、消化系统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 1、紧张焦虑: 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可能会影响正常神经功能和血液循环。在心脏神经功能紊乱和心脏血液循环异常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心窝处有间歇性抖动症状。适当放松心情、调整心态,或进行心理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 2、不良生活习惯: 抽烟和喝酒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它们可能会对血液和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大量抽烟喝酒后,血液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加快,进而可能出现心窝处间歇性抖动的症状。戒烟戒酒是缓解这一症状的有效方法。 3、肌肉痉挛: 当神经肌肉接头兴奋-收缩偶联障碍时,会导致神经冲动传递减弱或中断,引起肌膜动作电位产生减少或消失,进而导致肌肉持续性或阵发性的强烈收缩。这种异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可能导致心窝处出现间歇性抖动。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可用于改善神经肌肉兴奋性,缓解痉挛症状。 4、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心窝处间歇性抖动。胃炎通常由感染、刺激物摄入等因素引起,可导致胃黏膜炎症和水肿,进而引发平滑肌痉挛。胃溃疡则是由胃黏膜防御功能降低或攻击因子增加导致的慢性消化道疾病。这些疾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这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的心脏病。当心脏负荷增加时,如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诱发胸痛。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因为心脏血管痉挛而出现心前区不适的症状,表现为心窝处间歇性抖动。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扩张冠脉的药物进行治疗。 6、心肌病: 心肌病可能是由遗传因素、感染因素或疾病因素导致的。心肌收缩异常时,可能会影响正常心脏功能,伴随间歇性抖动症状。患者需要遵医嘱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治疗,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大悲大喜。 在出现这一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定期进行体检和胃镜检查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相关检查,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1296
2024-10-23
心悸与心慌的区别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悸通常指的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或异常感,可能包括心跳加快、加强、不规则等。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心脏对胸壁的一种撞击感,或者心脏的跳动力量比较强。而心慌更多地描述了一种因心跳异常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如心绪不宁、焦虑不安等。两者在产生原因、伴随症状、诊断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区别。 1、产生原因不同: 心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精神压力大、低血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以及心律失常等。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也可能导致心悸。心慌同样可能由上述原因引起,但更多时候与心跳的异常变化带来的情绪体验有关。例如当患者出现焦虑、烦躁情绪时,可能会伴有心慌的症状。 2、伴随症状不同: 心悸可能伴有血压下降、头晕、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视物不清、眼前发黑、晕厥或诱发心绞痛。心慌除了心跳异常外,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乏力、多汗、颤抖等症状。 3、诊断方法不同: 对于心悸和心慌的患者,在临床上都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如动态心电图监测,以了解心跳的具体情况,包括是否存在过快、过慢或心律失常等。 4、治疗方法不同: 心悸和心慌的治疗都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对于由冠心病引起的心悸和心慌,需要使用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的药物;对于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心悸和心慌,则需要使用抗甲状腺药物。 心悸与心慌虽然都是心脏跳动异常的主观感受,在面对这两种症状时,患者应保持冷静并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也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和心态,以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686
2024-10-23
偶发性早搏是怎么回事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偶发性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心跳周期中突然出现一次早期搏动,通常发生在心脏收缩期前或这期间,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偶发性早搏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生活方式、饮食、药物、电解质紊乱、器质性心脏疾病等。 1、生活方式因素: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偶发性早搏的常见原因之一。过度劳累、熬夜、精神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都可能导致早搏的发生。饮酒、吸烟、喝浓茶或浓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也可能引发早搏。这些因素通常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从而引发早搏。 2、饮食因素: 饮食对心脏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糖分或盐分等都可能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引发早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早搏至关重要。 3、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早搏的发生。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剂、抗抑郁药物等都可能引起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从而引发早搏。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密切关注心脏状况,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4、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也是导致早搏的重要原因之一。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从而引发早搏。保持电解质平衡对于维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5、器质性心脏疾病: 某些器质性心脏疾病也可能导致早搏的发生。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都可能引起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从而引发早搏。这些疾病通常需要对心脏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为了预防和治疗早搏,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习惯,避免使用可能引发早搏的药物,保持电解质平衡,并在医生指导下对器质性心脏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如果早搏症状严重或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701
2024-10-23
窦性心动过缓啥意思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心脏节律异常的现象,指的是由窦房结发起的心脏节律,其心率低于正常范围,即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 窦性心动过缓起源于窦房结,这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节律是由窦房结发出冲动控制的,称为窦性心律。当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正常范围时,即形成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以及睡眠状态,这些情况下心率虽然低于60次/分,但通常无症状,也没有特殊的临床意义。病理性原因则包括心肌梗死、颅内压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窦房结功能受损,从而引发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的症状因其原因和程度而异。生理性的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无症状。但当心率持续而显著减慢,或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能出现气短、乏力、疲劳、头晕、黑矇、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或晕厥前兆。冠心病患者窦性心动过缓时,还可能出现心绞痛的症状。 对于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无需治疗。对于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治疗方法包括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如停用或调整导致心动过缓的药物)、吸氧、药物治疗、心脏起搏治疗以及射频导管消融术等。 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率,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维护心脏健康。
995
2024-10-23
心脏房颤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脏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抗凝药物: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5倍以上,因此需要口服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 转复心律药物:对于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可以尝试使用转复心律药物将房颤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常用的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控制心室率药物:对于永久性房颤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应控制心室率,避免过快的心室率带来的心功能不全等问题。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 2、手术治疗: 射频消融术:这是一种介入手术疗法,通过电消融可以把紊乱的房颤心律变成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较高,是纠正房颤目前成功率最高的一种治疗方法。 外科迷宫手术:对于某些房颤患者,特别是需要同时进行其他心脏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外科迷宫手术。该手术通过一系列切口打断常见的折返环,建立一条特殊的传导通路,从而使心房电活动同步,以消除房颤。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房颤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等。另外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病情变化,也是治疗房颤的重要一环。
986
2024-10-23
心肌缺血是什么病严重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是一种心脏疾病,指的是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无法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脏疾病。 心肌缺血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粥样硬化、炎症或痉挛时,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肌缺血。另外,高强压的工作、过度的疲劳、经常紧张焦虑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 心肌缺血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胸痛、心悸、乏力、呼吸困难和出汗等。其中,胸痛是最典型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骨后的压迫感、紧缩感或烧灼感,疼痛可以向左肩、左臂等部位放射。这些症状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心肌缺血在医学上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脏疾病。在犯病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以及气喘气短的症状。特别是急性发作时,会引起心肌梗塞,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发生猝死,且致死率很高。心肌缺血还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等。预防方面主要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729
2024-10-23
长期服用降压药对男性性功能有影响吗
周彬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长期服用降压药对男性性功能可能有一定影响,但并非所有降压药都会产生这种影响。 降压药主要用于控制血压,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降低血压水平。常见的降压药包括沙坦类、普利类、地平类等,能够扩张血管、减轻血管收缩压力,从而降低血压。降压药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压,而非直接作用于生殖系统,因此不会直接损害性功能。 不同种类的降压药对性功能的影响是不同的。部分降压药,如沙坦类和普利类药物,对性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对阴茎血管的影响也较小。缬沙坦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还可以从勃起、性欲、射精等多个方面改善性功能障碍。这可能与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关,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阴茎的血流灌注,从而改善性功能。 但有部分降压药可能会对性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部分地平类药物和β受体阻断剂,可能会导致会阴部血液循环不畅、阴茎充血不足,进而影响勃起功能。长期应用利尿剂类的降压药也可能引起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性欲下降、射精障碍。这可能与这些药物对神经递质或激素的影响有关,也可能与药物导致的血容量减少或电解质失衡有关。 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担心药物副作用等,这种心理压力也可能间接影响性功能。性功能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年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但这也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降压药本身。 预防降压药物对男性性功能造成影响的方法 1、按规定剂量和时间服药: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用降压药,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服药时间。不同的降压药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剂量要求,随意更改可能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定或增加副作用的风险。如果患者自行增加剂量,可能会导致血压过低,引起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如果减少剂量或漏服,可能会使血压升高,加重病情。 2、不擅自更换药物: 患者不应自行更换降压药,除非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同的降压药有不同的副作用和适应证,适合别人的药物不一定适合自己。擅自更换药物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加重或血压控制不佳。如果患者对正在服用的降压药有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
699
2024-10-23
睡眠中常发生几种类型的心绞痛
周彬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在睡眠中,心绞痛的发生并不罕见,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静息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 1、静息型心绞痛: 静息型心绞痛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常在休息或睡眠过程中发生。此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或收缩,从而诱发心绞痛。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骨后疼痛、胸闷或气短,且症状可能在夜间加重。 2、卧位型心绞痛: 卧位型心绞痛通常与心脏供血不足和心脏负荷增加有关。当人体处于平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荷也随之增加,从而可能引发心绞痛。这类心绞痛患者往往有较长的冠心病史,且可能伴有一定程度的心肌硬化和心功能不全。发作时,坐起或站立可使症状减轻。 3、变异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与冠状动脉痉挛密切相关。在睡眠过程中,由于身体代谢水平降低和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冠状动脉可能发生痉挛,进而引发心绞痛。这类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在发作时可能出现ST段抬高,对应导联则呈ST段压低。 4、劳累性心绞痛: 劳累性心绞痛通常发生在体力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但在睡眠中,如果患者做噩梦导致精神过度紧张,也可能诱发劳累性心绞痛。这类心绞痛患者可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减少发作风险。 5、混合性心绞痛: 混合性心绞痛是劳累性和自发型心绞痛的混合体。在睡眠过程中,患者可能同时受到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脏负荷增加的影响,从而引发混合性心绞痛。这类心绞痛的治疗可能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手段。 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如胸骨后疼痛、胸闷、气短等,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预防心绞痛的方法 吸烟是心绞痛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坚决戒烟,并尽量避免二手烟的暴露。限制酒精的摄入,过量饮酒可能增加心绞痛的风险。保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瘦肉等。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食量,维持健康的体重。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过于兴奋、紧张或焦虑。根据病情制定安全的运动计划,进行有规律且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绞痛。
731
2024-10-23
高血压会引起眼睛模糊吗
周彬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确实有可能引起眼睛模糊。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括对视力的潜在威胁。 高血压之所以会导致眼睛模糊,主要是对视网膜血管产生了不良影响。视网膜是眼睛内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进而传递到大脑形成视觉。而视网膜上的血管非常细小且脆弱,容易受到高血压的冲击。当血压持续升高时,这些细小的血管可能会承受不住压力而破裂,导致视网膜出血或渗出。 高血压还可能引发视网膜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变厚、管腔变窄,从而影响视网膜的血液循环。这些变化都可能损害视网膜的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眼睛模糊等症状。 除了直接损害视网膜血管外,高血压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影响视力。例如高血压可能引发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等。这些病变可能压迫视神经或影响视觉中枢,从而间接导致视力问题。高血压还可能加重或加速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发展,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视力。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保持血压稳定至关重要。除了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外,患者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也是有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眼部病变。 预防高血压引起眼睛模糊的方法 1、控制血压: 遵循医生的建议,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确保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改变生活方式,如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以及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蔬菜和坚果。 2、定期眼科检查: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评估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进展情况。检查眼压、视力等,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问题。 3、避免眼部疲劳: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或过度用眼。适时休息,如进行眼部热敷或按摩,以缓解眼部疲劳。 4、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血液循环。
1095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