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颈动脉斑块,到底怎样引起的脑梗
张贵丽
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中心
颈动脉斑块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脂质、钙和其他物质构成,对大脑的血液供应构成威胁,从而可能导致脑梗,主要与斑块脱落形成栓子、血管狭窄导致低灌注、斑块破裂引发炎症反应、斑块内出血导致血管闭塞以及斑块压迫邻近血管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治。 1、斑块脱落形成栓子: 颈动脉软斑块由于不稳定性,容易在血流冲击下脱落形成栓子,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可能导致动脉栓塞,从而引发脑梗。对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进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以防止斑块脱落。 2、血管狭窄导致低灌注: 颈动脉硬化斑块不易脱落,但会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狭窄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颅内低灌注,脑组织缺血缺氧,增加脑梗风险。应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监测狭窄程度。必要时进行介入手术,如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恢复血管通畅。 3、斑块破裂引发炎症反应: 颈动脉斑块破裂后,会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增加脑梗风险。建议遵医嘱采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防止血栓形成。同时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减轻血管炎症。 4、斑块内出血导致血管闭塞: 颈动脉斑块内出血可能导致斑块体积迅速增大,甚至完全闭塞血管,直接导致脑梗的发生。应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减少斑块内出血的风险。对于高危患者,进行定期的医学监测和药物治疗。 5、斑块压迫邻近血管: 颈动脉斑块可能压迫邻近的血管,如椎动脉,导致血管血流量减少或中断,从而增加脑梗的风险。通过外科手术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移除受损内膜,缓解血管压迫。同时,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轻血管压力。 颈动脉斑块与脑梗的关系密切,但通过积极的医学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可有效控制斑块的进展,降低脑梗的风险。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是预防和治疗颈动脉斑块及其并发症的关键。
1196
2024-12-17
什么叫僵人综合征
张贵丽
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中心
僵人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征主要表现为身躯中轴部位肌肉的进行性、波动性僵硬,并伴有阵发性痉挛。这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躯干、四肢及颈部肌肉的持续性或波动性僵硬,严重时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功能,具体建议就医咨询。 僵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或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异常有关。患者体内可能存在针对神经元的抗体,导致神经元功能受损,进而引发肌肉僵硬和痉挛。此外,遗传因素也在疾病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直系亲属中有僵人综合征病史者更易患病。 该疾病的症状多样,除了肌肉僵硬和痉挛外,患者还可能表现出肌张力增高、运动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紊乱以及睡眠障碍等症状。肌张力增高通常发生在颈部、背部和四肢,使这些部位变得僵硬且难以放松。运动障碍可能涉及肢体和躯干,导致行走困难、平衡失调等问题。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则可能导致心率不齐、出汗异常等生理反应。睡眠障碍则表现为入睡困难、频繁醒来或早醒,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诊断僵人综合征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肌肉活检等结果,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RI有助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异常,而肌肉活检则可以检测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 在治疗方面,僵人综合征尚无特效疗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手段来缓解症状。药物治疗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等,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物理疗法如运动疗法、肌肉放松训练和针灸治疗等,则有助于提高肌肉灵活性、增强神经肌肉协调性和改善血液循环。
936
2024-12-17
进行性球麻痹最新治疗方法有什么
张贵丽
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中心
进行性球麻痹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患者的吞咽、发音和呼吸功能。患者在确诊后,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涉及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营养支持、呼吸支持以及心理治疗与康复。 1、药物治疗: 通过药物干预,缓解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药物治疗包括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盐酸多奈哌齐片、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等,这类药物可帮助提高患者的吞咽和言语功能。同时抗氧化剂和神经保护剂也被广泛应用,以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药物反应。 2、物理治疗: 通过物理手段,增强患者的吞咽、呼吸和言语功能。物理治疗师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吞咽训练、呼吸训练和言语治疗。吞咽训练有助于患者学会正确的吞咽技巧,减少误吸风险;呼吸训练则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言语治疗则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言语功能。 3、营养支持: 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维持身体机能。对于进行性球麻痹患者,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医生会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包括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若患者吞咽困难,可考虑使用鼻胃管或胃造瘘术进行营养输送。同时,注意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4、呼吸支持: 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对于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可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同时,定期翻身、拍背、吸痰等护理措施,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患者家属应学会正确使用呼吸机,确保患者的呼吸安全。 5、心理治疗与康复: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促进功能恢复。进行性球麻痹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康复治疗师会为患者制定全面的康复计划,包括体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进行性球麻痹的治疗方法涉及多个方面,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尽量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1498
2024-12-17
老年人的黄昏综合征是什么
张贵丽
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中心
黄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问题,尤其在傍晚或黄昏时分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一现象多见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类型痴呆症的患者,具体建议就医咨询医生。 黄昏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包括焦虑、激动、易怒、困惑和迷失方向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变得不安,表现出重复性行为或言语,甚至可能出现幻觉或妄想。这些症状通常在日落后逐渐加重,并在夜间达到高峰。这种时间特异性的症状表现,使得黄昏综合征在老年人群中显得尤为特殊和棘手。 关于黄昏综合征的具体原因,临床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昼夜节律紊乱、视力问题、疲劳以及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老年人的生物钟发生紊乱,导致昼夜节律失调,进而影响到情绪和行为。同时光线变化使得视力减退的患者更难以适应环境,从而增加了困惑和焦虑。 此外,白天活动消耗了大量精力,到了黄昏时分,疲劳感加重,也容易导致行为问题的出现。傍晚时分的环境变化,如光线减弱、噪音增加等,同样可能引发患者的不适应和情绪波动。 针对黄昏综合征,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管理和护理措施来缓解症状。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帮助患者建立并维持稳定的生物钟。还要进行环境管理,在黄昏时分增加室内光线,减少噪音和其他刺激因素。此外,适当的药物治疗也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手段,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提供心理支持,通过陪伴、安抚和沟通,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安。 在应对黄昏综合征时,还需要避免一些错误的应对方法,如否定本人的说辞、用强硬的语气应对等。正确的应对方法包括接受理解老人的情绪,用其他事情转移老人的注意力,主动地和老人聊家常,以及准备一些零食来缓解老人的焦虑情绪。并且尽量避免突然的环境变化,让老人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适应的过程。
1319
2024-12-17
老年人脑梗如何康复训练
张贵丽
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中心
老年人脑梗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过程,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当老年人发生脑梗后,应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心理支持以及定期评估与调整。 1、肢体功能训练: 脑梗后,患者一般会出现偏瘫、肌力下降等症状。肢体功能训练是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如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关节灵活性,防止关节僵硬;主动运动如肌肉力量训练,可以逐渐增强患侧肢体的肌力,促进神经-肌肉协调。 2、语言功能康复训练: 脑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言语障碍,如失语、构音困难等。语言功能康复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交流能力,训练内容包括听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书写能力等方面的练习。通过个体化方案,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可有效促进大脑功能重组和神经可塑性,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 3、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脑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甚至发生误吸风险。吞咽功能康复训练通过口腔运动练习、吞咽反射诱发训练以及营养管理策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吞咽反射和协调运动。训练应在医师监督下执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4、心理支持: 脑梗后,患者一般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方式,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康复效果。 5、定期评估与调整: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评估,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监测,以及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以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老年人脑梗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全面的康复计划以及积极的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850
2024-12-17
脑梗头晕脑部觉得昏沉身体发软怎么回事
张贵丽
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中心
脑梗是指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脑部昏沉以及身体发软等症状,此类症状可能与药物副作用、心理及生活习惯因素、脑梗死导致的脑组织损伤、电解质紊乱以及脑供血不足有关。这些症状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提示病情的加重,患者应立即就医。 1、药物副作用: 治疗脑梗死所用的药物,如抗凝剂、降压药等,可能产生头晕或嗜睡等副作用。患者应与医生保持沟通,了解所用药物的副作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2、心理及生活习惯因素: 脑梗死带来的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变化,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高血压等,都可能加剧头晕和身体发软的症状。患者需进行心理疏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应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脑梗死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脑梗死发生时,脑部血管堵塞,导致特定区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发头晕、脑部昏沉和身体发软等症状。患者需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改善脑部供血情况。若病情严重,可考虑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4、电解质紊乱: 脑梗死后,患者可能出现饮食不当、剧烈呕吐等情况,导致体内钠离子、钾离子等电解质紊乱,进而引发头晕和身体发软等症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注意三餐规律,适当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同时可遵医嘱口服补液盐等药物进行改善。 5、脑供血不足: 脑梗死后,脑部血管堵塞严重,可能导致脑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身体发软等症状。患者需遵医嘱口服改善脑部供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奥拉西坦胶囊等。同时可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训练等,有助于改善身体无力的情况。 脑梗后出现头晕、脑部昏沉和身体发软的症状,需及时就医并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心态,有助于早日康复。
1145
2024-12-17
什么是肌张力障碍
张贵丽
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中心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导致姿势异常和持续或间歇性的运动障碍。这是一种复杂的运动障碍,影响了肌肉的正常张力和协调性,使得患者难以控制自己的动作和姿势,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质量,具体可就医咨询医生。 肌张力障碍可以细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局灶性肌张力障碍、节段性肌张力障碍、多灶性肌张力障碍以及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局灶性肌张力障碍通常只影响身体的某一部位,如眼睑痉挛、颈部扭曲等;节段性肌张力障碍则涉及身体某一区域的多个肌肉群;多灶性肌张力障碍则是多个身体部位同时或相继出现肌张力障碍;而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则可能影响全身肌肉,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 该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环境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因素都可能参与其中。遗传因素在肌张力障碍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所属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此外,部分环境因素,如感染、中毒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肌张力障碍。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部或脊髓的病变,也是导致肌张力障碍的重要原因。 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程度。患者可能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收缩、姿势扭曲、运动不协调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突然出现,也可能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眼睑痉挛可能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睁眼,颈部扭曲则可能使患者的头部无法保持正常位置。 临床对于肌张力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旨在缓解症状,减轻肌肉收缩和疼痛。物理治疗则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和协调性。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1308
2024-12-17
脊髓后角病变有什么症状
张贵丽
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中心
脊髓后角病变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多样且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一旦出现相关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常见症状有感觉障碍、运动功能受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疼痛与不适以及情绪与心理变化。 1、感觉障碍: 脊髓后角病变会导致患者同侧皮肤节段性的痛觉和温度觉消失或明显减退,说明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感知疼痛或温度的变化,如触摸热水时可能不会感到烫。然而,触觉和深感觉通常不会受到影响,这种分离性感觉障碍是脊髓后角病变的典型特征。 2、运动功能受损: 虽然脊髓后角主要负责感觉传导,但病变严重时也可能影响运动功能,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表现为肢体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无法完成日常动作。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肉痉挛,是由于神经传导异常导致的肌肉不自主收缩。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脊髓后角病变还可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汗异常,如过度出汗或汗液分泌减少。此外,膀胱和肠道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或便秘等症状。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就医。 4、疼痛: 尽管脊髓后角病变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但部分患者仍可能感受到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加重,如触摸或温度变化时。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因人而异,但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 5、情绪与心理变化: 脊髓后角病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还可能对其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患者可能因疾病带来的不适和困扰而感到焦虑、抑郁或沮丧,这些情绪障碍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所以需要及时关注并进行心理治疗。 脊髓后角病变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多样且相互关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因此,及时就医、全面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也是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343
2024-12-17
脊髓病变的症状和治疗有什么
张贵丽
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中心
脊髓病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脊髓结构或功能异常,症状多样,治疗也需根据具体疾病类型和病情进行个体化选择,比如脊髓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脊髓空洞症和血管瘤,需要及时就医并且进行治疗。 1、脊髓炎: 通常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导致脊髓内神经细胞受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如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分散片、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控制感染,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辅以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进行吸氧或气管切开治疗。 2、椎间盘突出: 是由于腰椎间盘在外伤或长期应力集中的基础上,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或硬膜囊所致,患者可能出现腰痛、腰酸、腰胀,以及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卧床休息、腰椎牵引、针灸、理疗等。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微创手术或开放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解除神经压迫。 3、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关节及其软骨的退行性改变,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疼痛、僵硬、肿胀,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当增生骨质压迫脊髓时,可出现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治疗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为主,药物包括消炎镇痛药和外用药物,物理治疗如推拿按摩、远红外线照射等,康复训练如关节松动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4、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由于脊髓内出现一个液体充满的腔隙,导致神经传导受阻所致,患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如后路手术、前路手术等,旨在解除压迫并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5、血管瘤: 血管瘤是血管组织的良性肿瘤,由大量增生的血管所构成。血管瘤的症状因其类型、大小和位置而异,通常表现为红色、紫色或蓝色的斑点、斑块或肿块。当血管瘤压迫脊髓时,可出现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治疗以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普萘洛尔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用于缩小或稳定血管瘤。激光治疗适用于浅表的血管瘤,对于较大、增长迅速或影响重要功能的血管瘤,可考虑手术治疗。 面对脊髓病变,患者应保持冷静并及时就医。通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和诊断,可以明确病变类型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1144
2024-12-17
肌无力眼睛睁不开怎么办
张贵丽
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中心
当面临肌无力眼睛睁不开的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并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肌无力眼睛睁不开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重症肌无力、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症、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以及先天性动眼神经发育不全,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1、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导致。当神经信号传导受阻时,会引起眼部肌肉收缩乏力,从而导致眼皮下垂。治疗重症肌无力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包括溴吡斯的明片、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等,以增强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的作用,改善症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进行胸腺摘除术。 2、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是指动眼神经功能出现间歇性的障碍,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眼睑下垂和视力模糊。当动眼神经支配的眼部肌肉无法正常收缩时,会导致眼睛难以睁开。治疗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主要采用针灸治疗以刺激神经和肌肉的功能恢复,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减少病情发作。 3、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症: 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症属于遗传性肌肉疾病,主要影响骨骼肌,包括眼外肌。随着病情进展,肌无力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导致眼睛难以保持张开状态。治疗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症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鲁唑片、盐酸金刚烷胺胶囊等延缓病情发展。同时进行眼部锻炼和物理治疗,如热敷等,有助于增强眼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4、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是由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所致。高血糖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动眼神经受损,进而引起眼肌麻痹的症状。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需要控制好血糖水平,可通过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如格列齐特片、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来降低血糖。同时进行眼部锻炼和物理治疗,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 5、先天性动眼神经发育不全: 先天性动眼神经发育不全是胚胎期动眼神经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可伴随其他眼部结构畸形。这种情况下,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或者缺乏,使支配上脸提肌的神经功能丧失,所以会出现眼睛睁不开的情况。治疗先天性动眼神经发育不全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如眼肌运动重建术、眼外肌缩短术等。通过手术矫正眼部结构异常,恢复眼部肌肉的正常功能。 面对肌无力眼睛睁不开的情况,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至关重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加强眼部锻炼和物理治疗,以促进眼部肌肉的恢复和功能的改善。
931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