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HIV的症状及表现
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在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等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症状及表现。例如急性期的发热、盗汗等,无症状期一般无明显症状,艾滋病期可出现持续发热、腹泻等。 1、急性期 发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上,可能持续数天甚至数周。这是由于身体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反应,释放出一些炎性介质导致体温升高。 盗汗:在夜间或入睡后大量出汗,严重时可浸湿衣物和床单。这与身体的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呕吐:恶心并伴有呕吐。可能是病毒感染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或者是身体的应激反应引起。 皮疹:通常为红色或红褐色的斑丘疹,可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一般不痒或轻度瘙痒。可能是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反应在皮肤上的表现。 2、无症状期 急性期过后,患者可能进入无症状期,此阶段可持续6至8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个阶段,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逐渐破坏免疫系统。 3、艾滋病期 持续发热:体温持续在38℃以上,时间较长,可能难以通过常规治疗缓解。这是由于身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导致发热。 腹泻:长期慢性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增多,可伴有腹痛、便血等症状。主要是由于肠道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等原因引起。 体重下降:在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减轻,通常超过原体重的10%。这是由于身体消耗增加、食欲减退以及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导致。 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假膜,擦去后可见红色创面,疼痛明显。这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由于免疫力低下,真菌容易在口腔内繁殖。 另外,艾滋病患者在后期,也就是艾滋病期容易发生各种肿瘤,如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肿瘤的表现因肿瘤类型而异,可能出现局部肿块、疼痛、出血等症状。
933
2024-10-23
肝囊肿症状表现有哪些
王鹤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肝脏囊性疾病,多数患者长期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当囊肿增大时,可能出现腹部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若囊肿压迫胆道,可引起黄疸。特殊类型如多囊肝可出现腹胀、腹水等症状。 1、无症状期: 肝囊肿生长缓慢,可长期或终身无症状,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时或偶然发现的。当囊肿较小时,一般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 2、有症状期: 腹部不适:患者可能感到上腹部饱胀、隐痛或不适,特别是在活动或饮食后更为明显。腹部不适症状可能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 隐痛:当囊肿较大时,可能会引起肝区的隐痛或右上腹部疼痛。如果囊肿破裂或出血,可能会突发剧烈疼痛。 消化不良:肝囊肿压迫正常肝脏组织时,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当囊肿压迫胃、十二指肠和结肠时,还可能引起餐后饱胀、食欲减退等症状。 黄疸:如果肝囊肿大量汇聚且增大,压迫胆道,可能导致面色发黄、巩膜黄染的黄疸症状。 3、特殊类型肝囊肿的症状: 多囊肝: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部包块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腹水。 寄生虫性肝囊肿:多见于儿童,可能伴有寄生虫感染的其他症状,如消瘦、营养不良等 如果出现上述肝囊肿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疾病康复。
617
2024-10-23
肝转移能治好吗
王鹤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肝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部位转移到肝脏,其治疗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原发癌症的类型、肝转移的数量、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治疗目的等。 如果原发病灶如胃癌、乳腺癌、肺癌等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或治愈,且肝转移病灶较小、数量有限,那么通过手术切除肝转移病灶,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有可能实现治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癌症类型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治愈的可能性。 如果肝转移是晚期癌症的表现,且转移灶数量多、范围广,那么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治愈的可能性也会降低。肝转移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治疗的目的通常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而不是追求治愈。部分癌细胞可能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或者治疗后出现复发,这也会降低治愈的可能性。 对于数量较少、位置合适的肝转移病灶,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这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甚至可能实现治愈。而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保持合理的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017
2024-10-23
护肝的水果第一名
王鹤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并不存在所谓的“护肝水果第一名”,各种水果中的营养成分和护肝效果各有侧重,适量摄入葡萄、蓝莓、猕猴桃、香蕉、柠檬等水果可以为肝脏提供营养支持和保护。 葡萄: 富含葡萄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多酚类物质,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清除自由基,保护肝脏细胞免受损害,并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 蓝莓: 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和抗氧化剂,这些成分有助于中和体内的自由基,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同时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降低慢性肝病的风险。 猕猴桃: 被誉为“维C之王”,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能有效促进肝脏细胞的新陈代谢,减轻肝脏负担。其丰富的膳食纤维还有助于改善消化,减少脂肪在肝脏的堆积。 香蕉: 富含钾元素和维生素B6,有助于维持肝脏的正常代谢和电解质平衡。香蕉中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也有助于清除自由基,保护肝脏细胞。 柠檬: 虽然味道偏酸,但进入体内后却能变成碱性,有助于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保护肝脏。柠檬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肝脏的解毒和修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草莓: 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抗氧化剂,能够保护肝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草莓还含有丰富的果胶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便秘,促进肠道健康,从而减轻肝脏的负担。 橙子: 富含维生素C和类黄酮,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保护肝脏细胞,增强肝脏的抵抗力。 苹果: 富含果胶和维生素C,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的排毒过程。 葡萄柚: 不仅富含维生素C,还含有柚皮素等抗氧化物质,能够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修复。 这些水果虽然有助于护肝,但并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治疗。对于肝脏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正规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
833
2024-10-23
轻度脂肪肝是什么意思
王鹤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轻度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的脂肪含量超过了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炎症和纤维化的程度。具体来说,当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超过5%-10%时,即可被诊断为轻度脂肪肝。 1、病因: 脂肪肝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长期饮酒、内分泌代谢异常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药物影响、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喜甜食、暴饮暴食、不吃早餐、晚上进食过多等以及肥胖或超重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脂肪在肝脏中过量堆积,从而形成脂肪肝。 2、症状: 轻度脂肪肝起病隐匿,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腹胀、食欲不振、厌食油腻、乏力以及黄疸等症状。尽管轻度脂肪肝的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其危害不容忽视。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疗,轻度脂肪肝可能逐渐发展为中度或重度脂肪肝,进而影响患者的肝脏功能,甚至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3、治疗: 治疗轻度脂肪肝的主要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等。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高糖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减少摄入动物脂肪和油脂,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同时患者应保持适量的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减轻肝脏负担。此外戒酒也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关键措施。 轻度脂肪肝虽然症状不明显,但危害较大。患者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和监测。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轻度脂肪肝的病情,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546
2024-10-23
脂肪肝的形成原因
王鹤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脂肪肝是指肝脏内部的脂肪含量过高,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不当饮食、饮酒过量、缺乏运动、肥胖、代谢异常等,对于已经患有脂肪肝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不当饮食: 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会增加肝脏的脂肪负担,导致脂肪在肝脏内沉积。 高糖、高热量饮食:过多摄入高糖、高热量食物,如甜食、油炸食品等,会导致身体能量过剩,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肝脏中。 缺乏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脂肪的吸收和堆积,缺乏膳食纤维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2、饮酒过量: 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脂肪代谢异常,最终导致脂肪在肝脏中沉积。 3、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能量消耗不足,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包括肝脏。 4、肥胖: 肥胖是脂肪肝的常见原因。肥胖者体内脂肪含量高,肝脏周围脂肪过多,使脂肪酸的释放增加,导致肝脏对脂肪的排泄出现障碍,形成脂肪肝。 5、代谢异常: 如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会影响脂肪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导致脂肪沉积在肝脏中。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脂类物质过多,超过肝脏处理能力,容易造成脂肪在肝内堆积。 6、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雌激素等,会对肝脏产生损伤,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药物经过肝脏代谢时,可能对肝脏组织造成刺激,引发脂肪肝。 7、遗传因素: 部分人家族中有脂肪肝的遗传病史,因此发生脂肪肝的几率较高。这通常与脂肪代谢异常有关。 为了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酗酒、定期体检等。
669
2024-10-23
肝病遗传下一代吗
王鹤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肝病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取决于肝病的类型。对于遗传性肝病,有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而对于非遗传性肝病,则不会直接通过遗传方式传递。 1、遗传性肝病: 某些肝病具有遗传性,例如肝豆状核变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等。这些肝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可能会导致患者携带该类疾病的隐性基因,从而发生隔代或连续遗传。因此这类肝病有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2、非遗传性肝病: 后天感染病毒引起的肝病: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等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途径传播,而非遗传。如果父母患有这些病毒性肝炎,可能会通过上述途径传染给孩子,但并不会直接通过遗传方式传递。 与饮食原因有关的肝病:酒精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炎等肝病主要与个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因此也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如果父母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饮酒或高脂肪饮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从而增加孩子患这类肝病的风险。但这并不属于遗传,而是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3、肝病的治疗: 肝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例如病毒性肝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酒精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炎则可能需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对于遗传性肝病,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等手段来了解自身携带的基因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非遗传性肝病,主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预防,例如避免长期饮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等。
759
2024-10-23
多喝水对肝脏有什么好处
颜炳柱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多喝水对肝脏有多种好处,主要体现在促进肝脏代谢、增加肝细胞活性、减轻肝脏负担、辅助降低胆固醇等方面。 1、促进肝脏代谢: 肝脏作为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通过多饮水可以增加细胞的代谢作用,从而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这有助于肝脏更有效地处理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2、增加肝细胞活性: 多喝水可以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加肝脏细胞的活性。活性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肝脏的整体功能,使其更高效地执行各项生理任务。 3、减轻肝脏负担: 多喝水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促使血液当中的代谢物质和毒素更快地排出体外,从而减轻肝脏的解毒和代谢负担。 4、辅助降低胆固醇: 多喝水具有利尿的功效,在排尿的过程中可以带走一部分胆固醇,从而起到辅助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这对于预防和改善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虽然多喝水对肝脏有益,但也要注意适量。过多的水分摄入可能导致水负荷过重、水中毒等问题,进而对身体健康不利,尤其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大量饮水时。 对于存在肝脏疾病的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水管理,并结合其他治疗措施来综合改善肝脏状况。另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维护肝脏健康的重要因素,如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均衡饮食等。
946
2024-10-23
乙肝大三阳指标哪几项为阳性
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乙肝通常是指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大三阳是指在乙肝血清学检查中特定的三项指标呈阳性。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肝E抗原(HBeAg)阳性、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其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在感染乙肝病毒后一段时间,血清中转氨酶还未上升时便可在血清中测到HBsAg阳性。HBsAg无传染性,但有抗原性,经常作为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2、乙肝E抗原(HBeAg)阳性: 乙肝E抗原是乙肝病毒复制活动的标志,存在于血液中。乙肝E抗原阳性表示乙肝病毒正在活跃地复制和传播,因此患者的传染性较强。 3、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 乙肝核心抗体是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代表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既往感染乙肝病毒现在已康复,体内的乙肝病毒已被清除,但血液中仍然检测得到乙肝核心抗体。 乙肝大三阳通常代表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率较高,传染性较强。然而,并不代表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还需要进一步检查乙肝病毒DNA、肝功能、甲胎蛋白、肝胆脾B超等项目。
1359
2024-10-23
水痘疫苗打一针管用吗
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虽然水痘疫苗打一针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但为了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和持久性,建议根据地区和接种计划的要求进行两剂接种。 单剂水痘疫苗确实可以为接种者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接种一剂水痘疫苗后,大多数人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从而降低感染水痘的风险。然而,与单剂接种相比,双剂水痘疫苗在提升疫苗有效性和持久性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双剂接种后,疫苗的有效性可以进一步提高,为接种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持久的保护。这是因为两剂接种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从而在面对水痘病毒时,能够更有效地阻止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水痘疫苗的保护作用,不仅限于预防水痘的发生。即使接种者在接种疫苗后仍然感染了水痘,疫苗也能够显著减轻水痘的症状,使病情相对较轻,病程较短,疱疹数量减少,且不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不仅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 因此,水痘疫苗通常需要两剂接种,接种时间间隔根据地区和接种计划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在接种后,接种者应在现场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同时,接种后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以促进接种部位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水痘疫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并不能提供终身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会逐渐减弱。因此,对于已经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如果面临水痘病毒的高风险暴露环境,或者出现免疫力下降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补种以增强免疫力。
1395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