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科室相关科普
如何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可从营养摄入、运动锻炼、睡眠保障、压力管理、环境营造着手,才能有效地提升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更好地抵御外界病菌的侵袭,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1、均衡营养摄入: 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素来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确保每餐包含各种食物类别,以满足身体对不同营养素的需求,优质蛋白质是构建免疫细胞的基础,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免疫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 2、规律运动锻炼: 适度且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免疫细胞能够更迅速地在身体内循环到达感染部位,运动还能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产生积极的刺激,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 3、充足睡眠保障: 睡眠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在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一系列的生理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修复和强化,缺乏充足的睡眠会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身体对病菌的抵抗力,因此,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因素。 4、减少压力影响: 长期的高压力状态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压力会导致身体分泌一些激素,这些激素在长期高水平时会对免疫细胞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各种方式如放松训练、兴趣爱好培养等减少压力,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5、健康生活环境: 保持清洁、通风良好且无污染的生活环境对提高免疫力有益,减少接触病菌的机会,如定期清洁居住和工作场所,避免过度拥挤和通风不良的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减轻免疫系统的负担,从而间接提高抵抗力。 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生活方式调整,在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时,应考虑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避免盲目跟风。
1096
2024-10-13
眼睛下面出汗是什么原因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眼睛下面出汗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剧烈运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及治疗。 1、环境因素: 当人体处于室温较高或环境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时,眼睛下面也可能出现出汗的情况。是身体为了调节体温而进行的正常生理反应。 2、剧烈运动: 眼睛下面通常也是有汗腺的,如果眼睛下面的汗腺比较发达,剧烈运动后身体的血液循环速度会比较快,此时也容易出现眼睛下面出汗的情况。 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紧张或焦虑等情绪因素,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引起局部汗腺过度活跃,从而出现眼睛下面出汗的症状。更年期或情绪激动时也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表现为出汗。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代谢率升高,可能会使全身汗腺分泌量增加,也包括眼睛下面。患者还可能伴有心悸、情绪易激动等表现。 5、糖尿病: 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出汗量增加。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现象。 6、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影响汗腺正常分泌,导致眼部周围出汗量增加。患者还可能伴有肌肉震颤、动作迟缓等症状。 定期清洁眼周皮肤,保持干燥,有助于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在室温较高或环境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吹风扇、开空调等减少出汗。如果怀疑眼睛下面出汗与病理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便了解具体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614
2024-10-13
血脂高能吃李子吗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血脂高的患者通常可以适量食用李子,以补充营养和改善身体状况。但需要注意控制食用量,并遵循低脂、低胆固醇等饮食原则,以维持血脂水平的稳定。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李子是常见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钙等营养物质,对于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同时李子中的脂肪和糖分含量相对较低,因此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导致血脂水平显著升高。这一点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此类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防止病情加重。 在中医理论中,李子被认为具有生津止渴、清肝除热、利水等功效,有助于改善人体的内环境,促进新陈代谢,可能对高血脂患者的病情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效果因人而异,而且需要长期、适量地食用李子才能逐渐显现。 尽管李子对高血脂患者有一定的益处,但也不能过量食用。因为李子中含有一定的植物酸,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胃肠产生刺激,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此外,高血脂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还需要注意其他方面的调整,如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膳食等。 对于此类患者,建议定期到医院复查血脂的水平,若长时间过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血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影响到身体健康。
1040
2024-10-13
女生生气会有什么危害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女生偶尔生气一般没有危害,但如果长时间生气,可能会带来多方面的危害,主要包括情绪波动、压力增加、食欲不振、月经失调等方面。 1、情绪波动: 生气会导致情绪剧烈波动,使女生更容易感到焦虑、烦躁和易怒。长期如此可能引发或加重情绪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2、压力增加: 生气时身体会释放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的过度分泌会增加身体的压力负担,长期积累可能导致身心疲惫。 3、食欲不振: 生气时情绪过于激动可能刺激神经,影响胃液分泌和胃肠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下降,甚至引发消化功能紊乱。 4、月经失调: 经常生气会影响下丘脑及垂体分泌激素的功能,导致月经周期不正常,可能出现月经量少、痛经,甚至闭经的现象。 5、乳腺增生: 生气与乳腺增生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经常生气会导致肝气郁结,西医则认为生气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增加乳腺增生的风险。 6、皮肤变差: 生气可能导致身体内部发生许多变化,包括降低免疫系统功能和影响激素水平,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粗糙、出现色斑、痘痘、皱纹和皮肤松弛等问题。 7、睡眠质量下降: 生气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可能导致入睡困难、失眠多梦等现象,长期如此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和修复能力。 为了减轻生气带来的危害,女生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进行运动、冥想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消除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756
2024-10-13
浑身没劲乏力怎么回事老觉得累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浑身没劲乏力且老觉得累的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过度劳累、营养不足等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及治疗。 1、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 长时间熬夜、失眠或半夜总醒导致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和能量的补充,从而感到浑身没劲和疲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2、过度劳累: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运动量过大或精神压力过大,会使身体和心理都处于疲劳状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进行适量的运动以缓解压力。 3、营养不足: 饮食不均衡,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出现乏力症状。均衡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4、贫血: 营养不良、过度减肥或慢性失血等原因可能导致贫血,使体内血液循环减慢,血容量下降,从而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如果确诊为贫血,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铁或其他相关治疗。 5、低血糖: 体内糖摄入不足或糖生成不足可能诱发低血糖,导致无力、头晕、心悸等症状。适量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缓解症状。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代谢功能下降,引起肌肉无力、疲惫等症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充甲状腺的药物进行治疗,并适当多吃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预防和改善这些症状的重要措施。
696
2024-10-13
老年人脚肿是什么病的前兆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老年人脚肿可能是营养不良、下肢静脉曲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心力衰竭、肝硬化等疾病的前兆,各有其特征表现,及时关注脚肿现象并进行全面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1、营养不良: 老年人由于饮食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等原因,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当身体缺乏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时,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胶体渗透压减小,血管内的水分向组织间隙渗出,从而导致脚肿,患者往往体重减轻,身体虚弱,皮肤干燥、松弛。 2、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的瓣膜功能受损,静脉血液回流不畅,血液在下肢静脉中淤积,这会增加静脉内的压力,使液体渗出到周围组织,引起脚部肿胀,老年人的静脉壁弹性较差,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患者的下肢静脉通常会呈现迂曲、扩张的外观。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对身体的新陈代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身体的代谢速度减慢,黏多糖等物质在皮下组织堆积,会引起黏液性水肿,脚部也可能出现肿胀,患者常伴有畏寒、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4、心力衰竭: 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弱,无法使静脉血液顺利回流心脏,血液在下肢静脉淤积,导致脚部水肿,患者常有心悸、气促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加重,脚肿往往从脚踝开始,逐渐蔓延至小腿,这是心脏功能不全在肢体上的一种表现。 5、肝硬化: 肝脏在蛋白质合成、激素代谢等方面有着重要功能,肝硬化时,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脏内血管压力升高,使得液体渗出到腹腔和组织间隙,脚部作为身体的低垂部位,容易出现水肿,常伴有腹水、黄疸等症状。 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控制盐分摄入,减少水肿的发生,注意营养均衡,避免因营养不良导致的水肿。
759
2024-10-13
老人烧膛的临终表现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老人烧膛的临终表现包括体温异常、口干舌燥、呼吸改变、意识模糊、皮肤变化等多方面特征,了解这些表现有助于家人更好地陪伴老人度过最后的时光。 1、体温异常: 老人身体核心温度可能会升高,出现发热状态,这可能是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体内的新陈代谢紊乱,细胞代谢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散发,导致体温异常升高,感觉身体内部像在燃烧。 2、口干舌燥: 口腔和咽喉部位会有极度的干燥感,这是因为身体的水分平衡被打破,水分在临终阶段的特殊生理过程中大量消耗或者分布异常,唾液分泌急剧减少,老人会频繁地想要喝水,但即使饮水也难以缓解这种干燥不适。 3、呼吸改变: 呼吸频率可能加快且变得浅促,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功能逐渐衰竭,呼吸系统受到影响,氧气供应不足,二氧化碳排出困难,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变差,呼吸肌肉的力量也在减弱,导致呼吸形态发生这种明显的改变。 4、意识模糊: 老人的意识状态会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大脑细胞因为身体整体功能的衰退而缺乏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神经传导功能出现障碍,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下降,对亲人的呼唤反应迟钝,甚至陷入昏迷状态。 5、皮肤变化: 皮肤可能变得潮红、干燥,这与体温升高以及身体内环境的变化有关,血管扩张试图散热,同时皮肤的水分流失加快,导致皮肤失去正常的弹性和光泽,呈现出一种充血般的潮红和干燥粗糙的状态。 在临终前,老人可能有自己的愿望和安排,家属应尊重并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家属还应给予老人足够的心理关怀和支持,陪伴他们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1032
2024-10-13
老人大小便失禁是怎么回事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老人大小便失禁可能由膀胱过度活动症、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盆底肌肉松弛、脑萎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具体疾病引起,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1、膀胱过度活动症: 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其原因可能与膀胱肌肉过度收缩、神经系统调节异常等有关,患者可能在咳嗽、大笑、运动等情况下出现尿液不自主流出,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需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 2、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可能由于年龄增长、长期便秘、肛门手术等原因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或损伤,患者会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尤其是在腹压增加时,如咳嗽、用力排便等,可以通过肛门括约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来增强括约肌的功能。 3、盆底肌肉松弛: 老年女性尤其容易出现盆底肌肉松弛的问题,多次分娩、年龄增长、肥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盆底肌肉力量减弱,这不仅会引起压力性尿失禁,还可能影响直肠的正常功能,导致大便失禁,可以通过盆底肌肉训练、物理治疗等方法来改善盆底肌肉的状况。 4、脑萎缩: 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老人会出现脑萎缩现象,脑萎缩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对膀胱和直肠的控制能力,患者除了大小便失禁外,还可能表现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行动迟缓等症状,脑萎缩通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和药物辅助来缓解症状。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神经病变,其中,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影响膀胱和直肠的功能,导致大小便失禁,患者可能同时伴有手脚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同时可以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来改善症状。 保持老人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调整老人饮食结构,避免高脂、高盐、辛辣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关注老人心理健康,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减轻其心理负担。
1487
2024-10-13
睡觉起床突然头晕目眩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睡觉起床突然头晕目眩可能由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体位性低血压、颈椎病、低血糖等引起,针对不同原因有相应治疗方法,如耳石复位、缓慢起身、物理治疗、进食含糖食物等,若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脱落后,当头部位置变化时,耳石在内耳半规管中移动,会引起眩晕,通常在起床、翻身等动作时发作。可通过耳石复位治疗,由专业医生进行特定的头位变换操作,复位后注意休息,避免头部剧烈运动。 体位性低血压:从卧位突然转变为站立位时,血压会在短时间内下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目眩,多见于老年人、身体虚弱者或长期卧床的人。起床时动作应缓慢,先在床上坐一会儿再起身,平时可适当增加盐分摄入,多喝水以增加血容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颈椎病:睡觉时姿势不当可能加重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等血管,影响脑部供血,起床时出现头晕症状。可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牵引、热敷等,缓解颈椎压迫症状,改善睡眠姿势,选择合适的枕头。 低血糖:如果睡前未进食或夜间消耗过多,起床时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慌等。及时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等,缓解低血糖症状,平时要规律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如果经常出现低血糖,应就医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睡觉起床头晕目眩的患者日常需注意适度运动但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焦虑紧张情绪,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若有颈椎病,避免长时间低头,可适当做颈部伸展运动,以促进康复。
1381
2024-10-13
发高烧物理降温的最好办法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发高烧可采用物理降温,如补充水分、冷敷法、温水擦浴、散热通风等。这些方法能辅助降低体温,但体温持续不降或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1、补充水分: 发高烧时,患者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导致水分丢失;多喝温开水可以促进患者排汗和排尿,带走身体的热量,有助于降低体温。患者还可以适当摄入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水果。 2、冷敷法: 可以使用冰袋进行冷敷,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在患者的额头、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热量的散发,降低体温,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局部冻伤。用冷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可以不断吸收患者身体散发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需经常更换冷毛巾,以保持其较低的温度。 3、温水擦浴: 用温水擦拭患者的全身皮肤,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肘窝、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温水擦浴可以使热量更快地散发出去。温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2-34℃之间,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擦伤患者皮肤,要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在擦浴过程中受凉,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擦浴。 4、散热通风: 当患者发高烧时,应适当减少患者的衣物,避免穿着过多过厚的衣服,以利于身体散热,但避免让患者直接吹风,以免加重病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打开窗户通风换气,但要避免让患者直接吹对流风,降低室内温度,从而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体温。 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和精神状态,物理降温过程中避免频繁更换方法以免患者不适,若患者有特殊疾病史,如心脏病等,应谨慎选择降温方法并咨询医生,要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1474
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