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妍的科普
焦虑睡不着觉该怎么办
梅妍
主任医师
心身科
患者患有焦虑问题,又有失眠问题,要考虑到失眠为焦虑的伴随症状,还是失眠问题严重,不是伴随问题,而是共病问题。如果为伴随问题,只需改善焦虑问题,患者失眠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果为共病问题,就应两手抓,要治疗焦虑问题的同时,要将患者失眠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加以干预和治疗。具体如下:
1、患者自身应有的自我调节,包括日常作息规律性,该起床要起床,该工作工作。同时晚上不要较早上床,保证正常作息规律;
2、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给自己更多支撑点,更好的应对和调节自己的焦虑问题和失眠问题;
3、患者有焦虑又有失眠,这种临床问题多,复杂情况,应请医生进行鉴别诊断。焦虑和失眠只是临床表现,是否为其它疾病导致,应请医生进行分析,进行针对性治疗。
7.37万
155
焦虑症容易治愈吗
梅妍
主任医师
心身科
随着现代科学进步,对焦虑症疾病的不断认识和研究深入,治疗焦虑症并不困难。因此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可以治愈。但是临床中有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临床情况,与患者对于焦虑症不能正确认识,有较大关系。
多数患者在医生帮助之下,通过治疗后,焦虑的症状获得较快改善,甚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但是由于焦虑症容易复发,且发生原因复杂,因此治疗时间长。患者应该遵从医嘱,坚持长时程,足剂量的药物治疗,才能获得满意、彻底的治疗效果。
5.53万
309
老年抑郁怎么治
梅妍
主任医师
心身科
老年抑郁症治疗相对困难,治疗要考虑药物治疗效果,更要考虑老年群体对药物的耐受情况。抗抑郁药种类多,每类抗抑郁药都有各自特点、治疗效果,也会有治疗的副作用。
常用抗抑郁药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此类药物安全性较高。但是这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老年群体服药以后,早期会出现心慌、吃不下饭、排便困难,甚至睡眠上会受到影响等不良反应。因此老年抑郁症进行治疗时,在关注治疗效果的同时,更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6.30万
26
怎样治老年焦虑性失眠
梅妍
主任医师
心身科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有慢性疾病问题。老年焦虑、失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患者没有较多躯体疾病,只是简单焦虑和失眠问题,要解决老年焦虑问题。比如常用的解决焦虑、失眠药物,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NaSSA类,米氮平,或者镇静催眠药,老百姓熟知的艾司唑仑、阿普唑仑,这些药物既具有抗焦虑作用,又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但是所有药物既有治疗作用,也有副作用,甚至禁忌证问题。老年人不是医学专业,同时对于禁忌证不清楚,因此建议老年焦虑、失眠患者请专业医生分析疾病原因,选择适合老年人的具体药物,才能保证药物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
9.05万
82
中医治疗焦虑症有效果吗
梅妍
主任医师
心身科
焦虑不单纯是情绪性、心理性问题,通常还会包含躯体症状。比如焦虑病人会出现心慌、胸闷、消化问题,或者大便容易不成形、大便次数多、失眠等躯体性问题。同时患者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等认知方面的问题。
中医对于焦虑症的治疗效果,要考虑到患者焦虑疾病的严重程度。同时中医治疗会较好的帮助患者解决躯体方面的症状,比如饮食问题、二便问题、睡眠问题,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取得良好效果。这类疾病需进行多维度治疗,治疗方法不会单纯依靠药物获得全部疗效,一定要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结合的综合手段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患者要注意积极进行自我调适,包括生活兴趣培养,运动方式、良好作息,这样才能让焦虑症患者获得全面性、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
5.85万
309
中医怎么治疗抑郁症
梅妍
主任医师
心身科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较多,抑郁症的治疗不是单纯只靠药物方法就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抑郁症治疗应本着患者自我调节、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想结合方法。这些治疗的基本原则与中医所具有的理念以及方法契合,如中医最大特点是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的这种三因制宜的治疗原则,因此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丰富。比如辨证论治,药物治疗,食物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在中国较早时有忘忧草治疗抑郁症,预防抑郁症。忘忧草是萱草,既是食物又可以作为药物,属于药食同源;
2、运动疗法:中医五禽戏、太极拳等,运用活动、运动的治疗方法预防和治疗抑郁症也有效;
3、理疗:针灸经络治疗、刺络拔罐治疗方法,对于抑郁症也有好的治疗效果。
5.93万
323
50岁女人失眠什么原因
梅妍
主任医师
心身科
中医有女子七七四十九天葵竭的说法,女性到50岁的年龄,通常处于更年期阶段。天葵主要指肾经,西医称为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从中年阶段进入老年,身体会伴随躯体老化。由于激素水平下降,患者身体机能也会减退。
睡眠作为人生理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进入老年期之后,自主性睡眠能力会下降,与其生理功能自然衰退有密切关系。50岁女性正处于人生工作和家庭压力大的时候,要承担更多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导致其心力焦瘁,影响到个人睡眠的自主性。因此,对于这类女性,主要从生理和社会因素考虑睡眠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