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科室相关科普
为什么会得腮腺炎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腮腺炎发病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腮腺管腔堵塞、免疫力低下等。 1、遗传因素: 如果患者存在机体免疫缺陷、腮腺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等遗传因素,有可能增加腮腺炎的发病风险。 2、腮腺管腔堵塞: 当患者存在腮腺管腔堵塞的病症时,可能会导致致病菌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在腮腺部位繁殖,引起腮腺炎。此外,涎腺结石、黏液栓等也可能导致腮腺管腔堵塞,进而引发腮腺炎。 3、免疫力低下: 患有急性传染病、脓毒血症等严重疾病,或者由于严重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低下、口腔免疫力低下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口腔内致病菌逆行感染,引起腮腺炎。此外,接种疫苗后未能获得腮腺炎病毒抗体的患者,也容易受到腮腺炎病毒的感染。 4、病毒感染: 腮腺炎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侵入人体后,会在腮腺部位大量繁殖,导致腮腺发生炎症。这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称为流行性腮腺炎,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患者可能会出现腮腺肿大、疼痛、发热等症状。此外,其他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也可能引起腮腺炎。 5、细菌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这些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腮腺,引起腮腺炎。细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后,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导致腮腺炎的发生。这些疾病会导致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使得患者无法有效抵御病毒和细菌的感染,从而引发腮腺炎。 腮腺炎的治疗措施 腮腺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以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应选择软食和流质食物,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唾液分泌和腮腺的负担。多饮水,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对于发热和疼痛,可以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症状。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漱口,可以减少继发感染的风险。如果出现睾丸肿痛(男性患者)或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排除并发症。对于病毒性腮腺炎,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支持性的。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免疫球蛋白来增强免疫力。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腮腺炎的症状,促进康复。
1402
2025-01-10
血吸虫病症状有什么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吸血虫病,通常指的是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疾病。血吸虫病症状,包括发热、过敏反应、消化道症状等。 1、发热: 由于血吸虫进入人体后,会触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从而引发发热。发热通常呈间歇性或不规则热型,体温可高达39℃以上,并伴有畏寒、寒战等不适感。 2、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在感染血吸虫后,会出现荨麻疹、皮肤水肿等过敏反应。这是因为血吸虫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变态反应,导致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皮肤症状。严重的过敏反应还可能表现为支气管哮喘等症状。 3、消化道症状: 血吸虫病还可能引起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血吸虫在肠道内寄生,会破坏肠道黏膜,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消化和吸收障碍。结肠炎患者可能表现为排稀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 4、肝脾肿大: 在血吸虫病的发展过程中,肝脏和脾脏常会受到损害,出现肝脾肿大的症状。血吸虫在肝脏和脾脏内寄生,会导致这些器官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从而引起肿大。肝脾肿大可能导致肝区按压疼痛等不适感。 5、呼吸道症状: 部分血吸虫病患者会出现咳嗽、气喘和胸痛等症状。这可能是因为血吸虫或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引起肺部炎症和损伤,导致呼吸道症状。肺部的血吸虫病还可能表现为痰中带血丝等症状。 在血吸虫病的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如腹水、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等。晚期患者可能因血吸虫性肝硬化而出现脾大、腹壁静脉怒张等症状。严重的晚期症状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血吸虫病的治疗措施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在人体静脉系统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淡水而感染。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是吡喹酮类药物,这是一类高效、低毒的抗血吸虫药物。对于重度感染者,可能需要更高的剂量或更长的疗程。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以促进恢复。 对于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进行支持性治疗,如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后应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和监测复发。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疫水、加强水源管理和个人防护,以及开展大规模人群筛查和治疗,以控制疾病传播。
1348
2025-01-10
炭疽病怎么引起的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在牛、马、羊等食草动物中发生,但也可传染给人类。炭疽病的主要引起原因,包括接触病畜、食用病畜肉类、吸入传染源、创伤性暴露等。 1、接触病畜: 炭疽杆菌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给人类。例如饲养或处理感染炭疽的牛、马、羊等动物时,如果直接接触到这些动物的皮毛、血液、尿液、粪便或脓液,就有可能感染炭疽。特别是当皮肤有破损时,炭疽杆菌更容易侵入体内,引发皮肤炭疽。 2、食用病畜肉类: 食用未煮熟或保存不当的感染炭疽的动物肉类,如牛肉、羊肉和猪肉,也会导致人类感染炭疽。炭疽杆菌在胃肠道内繁殖并产生毒素,引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肠炭疽。 3、吸入传染源: 当空气中存在大量炭疽杆菌孢子时,人们通过呼吸将这些孢子吸入肺部,可引发肺炭疽。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处理病畜尸体、皮毛或排泄物时,这些物质中的炭疽杆菌孢子可能被扬起并散布在空气中。肺炭疽的初期症状可能包括低热、干咳、呼吸困难和胸痛等。 4、创伤性暴露: 开放性伤口为炭疽杆菌提供了进入人体的机会,如果伤口接触到感染炭疽的动物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炭疽杆菌就可能通过伤口侵入体内,并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对于开放性伤口的处理,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至少5分钟,然后由专业医疗人员评估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5、免疫力低下: 炭疽杆菌的致病能力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当人体因营养不良、并发慢性疾病、服用免疫抑制剂或处于其他免疫力低下的状态时,更容易受到炭疽杆菌的感染。此外,受凉、感冒、经常熬夜等也会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炭疽的风险。 在实验室中处理炭疽杆菌时,如果没有严格遵守安全规程,也可能导致实验人员感染炭疽。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操作不当或防护措施不足的情况下。实验室暴露后的应急处置应包括立即清洗受损部位,监测潜在感染迹象,并按需给予抗生素治疗。 炭疽病的治疗措施 患者应迅速就医并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评估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通过血液、皮肤病变分泌物或呼吸道分泌物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PCR检测,确认炭疽杆菌感染。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根据感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静脉给药,以确保足够的药物浓度。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和液体,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支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在医院内隔离,避免传播风险,医护人员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773
2025-01-10
鼠疫患者的主要症状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对人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其症状多样且病情凶险,鼠疫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与寒战、剧烈头痛与全身疼痛、淋巴结肿大等。 1、高热与寒战: 鼠疫发病初期,患者常出现高热,体温可迅速上升至39-41℃,并伴有寒战。这种高热通常为稽留热,即持续高温不退。高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反应,目的是通过提高体温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2、剧烈头痛与全身疼痛: 患者会感到头痛剧烈,同时四肢及全身也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疼痛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中枢性呕吐,为喷射状,伴有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心率快等休克症状。头痛和全身疼痛可能是由于鼠疫耶尔森菌在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所致。 3、淋巴结肿大: 鼠疫的一个显著症状是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肿大与发热同时出现,表现为迅速的弥漫性淋巴结肿胀,触痛明显,质地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失去移动性。淋巴结肿大是由于鼠疫菌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后,首先在淋巴结内繁殖,导致淋巴结发炎和肿胀。 4、出血倾向: 鼠疫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的瘀血或皮下出血,以及鼻出血、尿血、胃肠道出血等症状。这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之一。皮下出血是由于鼠疫菌引起血管壁损伤,导致血液渗出至皮下组织。 5、肺炎症状: 肺鼠疫是鼠疫的一种类型,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高热、胸痛、呼吸窘迫、发绀、咳嗽、咳痰等症状。咳痰多为脓血痰,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少,但病情严重。鼠疫菌侵入肺部后会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脓毒血症型鼠疫是鼠疫的一种凶险类型,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寒战、谵妄或昏迷,进而出现脓毒血症休克、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症状。原发性脓毒血症型鼠疫亦称暴发型鼠疫,比较少见;继发脓毒血症型鼠疫则可能由肺鼠疫或腺鼠疫发展而来。败血症是由于鼠疫菌在体内迅速繁殖并释放大量毒素,引发全身性感染和中毒症状。 鼠疫的治疗措施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类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以迅速控制感染。对于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治疗尤为紧急,需要立即住院并进行严密监护。 除了抗生素治疗外,支持性治疗也非常重要,包括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吸氧和使用机械通气等措施,以应对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对于腺鼠疫,局部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可能需要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患者应隔离治疗,医护人员需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以防交叉感染。密切接触者也需要接受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综合治疗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风险。
865
2025-01-10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症状多样且轻重不一。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发热、口腔疼痛与疱疹、皮肤皮疹与疱疹等。 1、发热: 表现为体温升高,多数情况下为低热或中度热,偶尔可见高热。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也是病毒在体内繁殖的表现之一。发热可能持续数天,随着病情的发展,体温可能会逐渐升高或降低。 2、口腔疼痛与疱疹: 口腔黏膜出现疼痛性小水疱,常见于软腭、牙龈、舌头和颊黏膜等部位。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导致吞咽困难和口腔疼痛,影响患儿的进食和说话。疱疹是手足口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其形态和分布特点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3、皮肤皮疹与疱疹: 在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小斑丘疹,随后发展成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和疱疹的形态和分布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具有特征性。皮疹和疱疹在发病后数天内逐渐增多,然后逐渐消退,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 4、消化系统症状: 病毒在肠道内繁殖引起肠道菌群失衡,导致腹泻、腹胀、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伴随发热和口腔疼痛同时出现,加重患儿的不适感。腹泻和呕吐可能导致脱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5、呼吸系统症状: 在重症病例中,可能出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咳血性或泡沫样痰等症状。肺部听诊可有湿啰音或痰鸣音,提示肺部可能存在感染或炎症。呼吸系统症状的出现提示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少数病例可出现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肢体抖动、肌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重症患儿可能出现脑炎、脑膜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等,这些症状可能伴随其他系统症状同时出现。 手足口病的治疗措施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支持治疗为主。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有助于恢复体力和避免脱水。对于口腔疼痛,可以使用含有局部麻醉成分的漱口水或凝胶来减轻不适,使孩子能够更好地进食。饮食上建议给予软食、凉食,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口腔溃疡的疼痛。 如果出现发热,可适当使用退热药物。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的,多数患者在7-10天内自然康复。但如果出现高烧不退、精神状态差、呕吐、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防病情恶化。
1144
2025-01-10
手口足病的治疗方法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与生活调理、隔离与消毒、局部用药等。 1、饮食与生活调理: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面条、大米粥等。同时,多喝水有助于加速病情恢复。此外,患者还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体力消耗和增加并发症风险。在康复期间,患者还应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隔离与消毒: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因此一旦确诊,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以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人。同时,对患者使用过的个人物品,如玩具、餐具、衣物、床品等,应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这些措施有助于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 3、局部用药: 手足口病可导致患者的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针对这些疱疹,可以局部使用药膏进行治疗。例如使用红霉素软膏、阿昔洛韦乳膏等药物,可以缓解疱疹带来的疼痛和不适感,并促进疱疹的愈合。同时,保持患处皮肤的干燥和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 4、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口腔溃疡等症状。针对这些症状,医生会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例如,使用解热镇痛剂降低体温,使用口腔护理药物缓解口腔溃疡等。这些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5、支持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支持治疗。例如,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此外,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心肌炎、脑炎等,应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由于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因此抗病毒治疗是重要手段。抗病毒药物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轻病情,缩短病程。但是需要注意,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手足口病的诊断需要完善的检查 手足口病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但也需要一些检查来确认诊断和评估病情。患者应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观察口腔、手掌、脚底和臀部的皮疹和溃疡,了解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通过咽拭子或疱疹液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如RT-PCR),检测肠道病毒(尤其是EV71和CoxA16),以明确病原体。 必要时,患者还需进行血液检查,如血常规,观察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评估炎症反应。对于重症病例,进行脑脊液检查,评估是否有脑炎或脑膜炎的可能。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可以评估是否有肺部并发症,如肺炎。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1207
2025-01-10
疟疾病是什么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疟疾病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这是一种通过特定途径传播的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疟疾病又称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虫,通过特定的方式进入人体,并在红细胞内寄生和繁殖,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出更多的疟原虫和有害物质,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疟疾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某些国家,是这些地区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疟疾的病因主要是疟原虫的感染,疟原虫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人体进行传播。当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的人时,疟原虫会随血液进入按蚊体内,并在其体内发育繁殖。当按蚊再次叮咬健康人时,疟原虫就会通过按蚊的唾液进入人体,从而引发感染。此外,疟疾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如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共用注射器针头等。孕妇如果感染了疟原虫,还可以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给胎儿,导致先天性疟疾。 疟疾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但典型的症状是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在发作前,患者通常会感到畏寒和寒战,体温迅速上升,可以达到40℃以上,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和乏力等症状。高热持续一段时间后,患者会开始大量出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或正常以下。这种周期性发作的症状是疟疾的主要特征之一。疟疾还可能引发贫血、低血糖、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疟疾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喹啉衍生物和抗叶酸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杀死或抑制疟原虫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治愈疾病。需要注意,疟疾的治疗必须及时和彻底,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或复发。对于妊娠妇女、儿童和耐药感染者等特殊人群,治疗需要特殊对待。 预防疟疾的关键是防止蚊虫叮咬,可以通过使用蚊帐、喷洒驱蚊剂、穿长袖衣物等物理防护措施来实现。此外,还可以通过服用预防药物来降低感染的风险。在疟疾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时,应特别注意这些预防措施。 疟疾的确诊和病情评估需要完善的检查 1、血液涂片检查: 这是诊断疟疾的金标准,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样本中的疟原虫,确定感染的种类和密度。 2、快速诊断测试(RDTs): 这是一种方便快捷的筛查工具,能够检测疟原虫的特异性抗原,特别适合于资源有限的地区使用。 3、全血细胞计数(CBC): 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评估是否有贫血、感染或其他血液问题。 4、生化指标检测: 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以评估器官功能和代谢状态,识别可能的并发症。 5、影像学检查: 如胸部X光或腹部超声,用于排除其他合并症,尤其是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腹痛等症状时。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脑部CT或MRI检查。
1243
2025-01-10
怎么会得疟疾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特定的途径传播。疟疾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蚊虫叮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1、蚊虫叮咬: 当被疟原虫感染的蚊虫叮咬人体时,疟原虫会随着蚊虫的唾液或毒液侵入人体。这些疟原虫在人体内迅速发育繁殖,并最终侵入红细胞进行进一步繁殖,从而引发疟疾。特别是在夏秋季节,蚊虫活动频繁,人们更容易受到疟疾的威胁。 2、血液传播: 如果人们接触到携带疟原虫的患者的破损皮肤,可能会因接触到被污染的血液而感染疟疾。此外,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者与携带疟原虫的患者共同使用一个注射针头,也可能导致疟疾的传播。因此,在输血或进行其他侵入性医疗操作时,必须确保血液和医疗器械的清洁与安全。 3、母婴传播: 患有疟疾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播给胎儿,导致胎儿在出生后患上先天性疟疾。这种传播方式虽然较为少见,但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疟疾,以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另外,人体免疫力在抵抗疟原虫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有其他疾病、营养不良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人体对疟原虫的抵抗力会减弱,从而更容易感染疟疾。因此,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措施之一。 疟疾的治疗措施 疟疾的治疗需根据疟原虫种类、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具体情况来定。对于非复杂性疟疾,通常采用口服抗疟药物治疗。治疗方案应遵循当地卫生部门或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指南,因为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耐药模式。 重症疟疾患者则需要住院治疗,可能需要静脉给药,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脑疟、急性肾衰竭、严重贫血等。支持性治疗同样重要,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维持营养供给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避免蚊虫叮咬,减少再次感染的风险。完成治疗后,需进行随访,确保疟疾已完全治愈,没有残留病灶。
1488
2025-01-10
脓毒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严重综合征,脓毒症的病因包括各类感染性疾病、医源性感染、严重创伤与手术、免疫系统受损、慢性疾病等多个方面。 1、各类感染性疾病: 感染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病原微生物和产生的毒素可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脓毒症。例如肺部感染在所有脓毒症病例中约占50%,常见的肺部感染包括病毒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性肺炎等。此外,消化系统感染,如慢性胃炎、溃疡性回肠炎等,以及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性肾盂炎、膀胱炎、尿路感染等,也是脓毒症的重要诱因。 2、医源性感染: 在医疗过程中,如使用污染的医疗器械、不规范的医疗操作等,也可能导致细菌进入患者体内,引发医源性感染,进而发展为脓毒症。因此,医疗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和规范操作对于预防脓毒症具有重要意义。 3、严重创伤与手术: 严重创伤、烧伤以及外科手术等情况下,机体防御机制受损,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并引发感染。皮肤破损、大面积烧伤、深层的手术创口均可造成严重的开放性伤口,容易受到细菌污染,进而引发感染。若处理不当,感染可能扩散至血液,导致脓毒症。 4、免疫系统受损: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脓毒症。这类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长期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以及老年人和婴幼儿。由于这类人群的免疫力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减弱,因此更容易发生感染并发展为脓毒症。 5、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患者由于身体状况较差,抵抗力降低,也容易发生感染并发展为脓毒症。例如,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患者,以及长期住院、使用侵入性医疗设备(如导尿管、呼吸机等)的患者,都是脓毒症的高危人群。 虽然脓毒症一般与细菌感染有关,但某些病毒感染在极罕见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脓毒症。此外,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发脓毒症。这些感染在特定条件下,如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导致脓毒症的发生。 脓毒症的治疗措施 患者应迅速识别并控制感染源,可能需要外科干预或移除感染装置。使用广谱抗生素覆盖可能的病原体,根据病原学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种类。维持循环稳定,通过液体复苏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保障重要器官的灌注。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机械通气支持,确保氧合和通气功能。 监测并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积极处理并发症,如急性肾损伤、肝功能障碍等。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的密切监测和支持治疗是关键。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也有助于改善预后。整个治疗过程中,多学科团队的合作至关重要。
985
2025-01-10
淋巴炎的特征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淋巴炎即淋巴结炎,是由病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症反应,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淋巴炎的主要特征,包括淋巴结肿大、发热与寒战、乏力与食欲减退等。 1、淋巴结肿大: 患病淋巴结会迅速增大,通常可在体表明显触及肿块,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急性淋巴结炎发生时,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感且较柔软;慢性淋巴结炎发生时,淋巴结肿大较硬,且局部的压痛感症状不明显。 2、发热与寒战: 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有时可能超过38.5℃。发热是身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表现,持续时间和热度高低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关。在某些情况下,患者还可能伴有寒战,这是身体在试图提高体温以对抗感染。 3、乏力与食欲减退: 患者会感到全身无力,精神萎靡,容易疲劳,即使在休息后,乏力感也难以消除。由于身体不适,患者对食物的兴趣降低,食量减少,严重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4、局部红、肿、热、痛: 发病时病变部位会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症状。局部的皮肤逐渐变红,且有明显的触痛感,皮肤温度升高,触摸时有灼热感。随着炎症的加重,红肿范围可能逐渐扩大,疼痛程度也会增加。 5、器官特异性症状: 淋巴结炎可能引发不同部位的器官特异性症状,如颈部淋巴结炎可能导致颈部活动自觉僵硬、运动困难;咽部淋巴结炎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腹部淋巴结炎则通常表现为腹部疼痛,尤其是触摸时疼痛感会明显加重。 如果淋巴炎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败血症等严重全身性感染,危及生命。对于此类情况,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是预防并发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淋巴炎的治疗措施 淋巴炎的治疗主要目的是消除炎症、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治疗方案根据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细菌性淋巴炎常使用抗生素治疗,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疗程一般需要持续到症状完全消失后一段时间,以彻底清除感染源。对于病毒引起的淋巴炎,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必要时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热和疼痛。 局部治疗也很重要,可以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若淋巴结肿大明显且伴有剧烈疼痛,医生可能会建议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在特殊情况下,如形成脓肿,可能需要外科切开引流。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二次感染。此外,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皮肤感染、扁桃体炎等,也是预防淋巴炎的关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效果。
1182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