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科科室相关科普
高脂血症什么意思
杨彬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高脂血症通常指的是人体血浆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异常升高,同时伴随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这是一种涉及脂质代谢异常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高脂血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许多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这表明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脂质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或受体功能异常,进而引发血脂水平升高。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是高脂血症发病的重要原因。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及缺乏体力活动,都是导致高脂血症的重要因素。此外,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肝脏疾病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引发高脂血症。这些疾病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过程,导致血脂水平异常升高。
高脂血症的症状表现多样,但大多数患者在疾病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感。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如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以及眼底改变等。这些症状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出现,往往提示着血脂水平已经严重升高,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视。
高脂血症的危害不容忽视。长期的高血脂状态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增加体力活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以维护自身的健康。
高脂血症的注意事项
1、饮食调整:
遵循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山楂、苹果、梨、猕猴桃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C和粗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同时,要控制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的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
2、适量运动:
高脂血症患者应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体内脂类的代谢。建议每周进行至少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速动脉硬化,加重高脂血症的病情,因此高脂血症患者应戒烟限酒。
4、定期检查:
高脂血症患者应定期检查血脂水平,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622
血常规用空腹查吗
杨彬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血常规检查一般不需要空腹。血常规主要是对血液中的细胞成分进行检测,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用于评估身体的基本健康状况,如是否存在感染、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情况。
从检查项目的原理来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主要是为了了解血液的携氧能力和是否存在贫血情况。这些指标不受进食的直接影响,因为食物中的成分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例如,一个人刚刚进食后去检测血常规,其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水平与空腹状态下相比,通常不会有明显变化。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主要用于检测身体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白细胞的产生和功能主要与免疫系统的反应有关,进食不会干扰白细胞的正常水平和功能。不管是空腹还是进食后,白细胞都会根据身体的免疫需求发挥作用,检测其数量和分类能够真实反映身体的炎症状态。血小板主要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其数量和功能也不受进食的影响。例如,在检查血小板计数时,食物因素一般不会导致血小板数量出现异常波动。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同时需要检查其他项目,如血糖、血脂、肝功能等,这些检查通常需要空腹,那么血常规也可以一起空腹检查,这样可以减少患者多次抽血的麻烦。而且,如果血常规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其他项目来明确原因,此时空腹检查也能为后续检查提供便利。
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1、避免剧烈运动:
在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运动可能会导致白细胞等细胞成分短暂性升高,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最好在检查前休息15-30分钟,使身体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
2、注意服药情况:
如果正在服用某些可能影响血常规结果的药物,如抗生素、抗凝血药等,要提前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检查目的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检查时间或对结果进行综合考虑。
3、按压止血:
采血后要按照医护人员的指示,用棉球压迫止血。按压时间一般为3-5分钟,不要揉搓抽血的部位,防止皮下淤血。
1316
血脂高了会怎么样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血脂高了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含量过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高血脂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包括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脑的影响等。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因素。当血液中LDL-C过多时,容易被氧化修饰,然后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这些泡沫细胞会沉积在血管壁内膜下,逐渐形成脂质条纹,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变不断发展,脂质核心会越来越大,血管壁会增厚、变硬,血管内径变窄。
高血压:高血脂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为了保证身体各器官的血液供应,心脏需要加大收缩力,从而导致血压升高。长期的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而且,高血压和高血脂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并存会使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成倍增加。
冠心病:血脂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当冠状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时,心脏的血液供应不能满足心肌的需求,就会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严重的冠心病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放置支架)来改善心肌供血。
2、对脑的影响
脑梗死: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异常升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在脑血管中,这种情况容易形成血栓。当血栓堵塞脑血管时,就会引起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视力障碍等症状,严重的脑梗死会导致患者偏瘫、失语,甚至昏迷、死亡。
脑出血:虽然高血脂与脑出血的直接关联相对较弱,但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血管壁弹性减弱。在血压突然升高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急骤,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高血脂对身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合理膳食、调整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和必要的药物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脂带来的危害。
血脂高的处理方法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脂。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加速脂肪的燃烧和消耗,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如果血脂水平持续较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进行治疗,如他汀类药物等。长期吸烟和过度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脂代谢,因此应戒烟限酒。定期检测血脂水平,了解血脂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27
布洛芬不能和什么食物一起服用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布洛芬作为一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在服用时需要注意避免与某些食物一同摄入,以免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常见的类型包括辛辣食物、含咖啡因食物等。
1、辛辣食物:
如辣椒、大蒜、生姜等,这些食物具有刺激性,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在服用布洛芬后,如果再吃辛辣食物,可能会加剧胃肠道刺激,导致腹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2、含咖啡因食物:
如咖啡、可乐、浓茶等,这些食物中的咖啡因成分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布洛芬的镇痛效果。同时,咖啡因还可能损害胃黏膜,引发胃病和消化不良。
3、酒类饮品:
包括啤酒、白酒、红酒等,酒精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而布洛芬同样需要通过肝脏代谢。两者同时摄入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增加肝病风险。酒精还可能分解药物成分,降低布洛芬的疗效。
4、高蛋白食物:
如鸡蛋、牛奶、豆腐等,高蛋白食物会影响布洛芬的吸收,从而降低其疗效。因此,在服用布洛芬期间,建议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5、生冷食物:
如冰淇淋、冰糕、生鱼肉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在服用布洛芬后,如果再吃生冷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腹胀等。
为了确保布洛芬的疗效和安全性,在服用期间应避免与上述食物物同时使用。如果因食用或服用不当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同时,也请遵循医嘱或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导,合理使用药物。
吃布洛芬的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医生推荐的剂量和疗程服用,切勿自行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以免引发不良反应。布洛芬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和发热,如头痛、牙痛、关节痛等。在疼痛或发热症状出现时,应及时服药,但不要长期或大量使用。
避免与其他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药品同时使用,以免药物过量。在服药期间,如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溃疡及出血、过敏反应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患有哮喘、胃溃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布洛芬。
1101
甲硝唑不能和什么同服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甲硝唑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能与某些药物同时服用,主要包括酒精类饮品、抗凝药物、肝微粒体酶诱导剂或抑制剂等。
1、酒精类饮品:
甲硝唑与酒精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这是因为甲硝唑能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而酒精(乙醇)在体内经过代谢会产生乙醛。正常情况下,乙醛会被乙醛脱氢酶进一步氧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但当服用甲硝唑后饮酒,由于乙醛脱氢酶被抑制,乙醛无法及时代谢,在体内蓄积,会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包括面部潮红、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2、抗凝药物:
甲硝唑与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增强抗凝药物的作用。华法林钠片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来发挥抗凝作用,甲硝唑可能会干扰华法林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使其血药浓度升高。这会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如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如果需要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应该密切监测凝血指标,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
3、肝微粒体酶诱导剂或抑制剂:
像苯巴比妥片、利福平片等肝微粒体酶诱导剂会加快甲硝唑的代谢,使其在体内的有效浓度降低,从而影响甲硝唑的抗菌效果。因为这些药物能诱导肝脏细胞中的微粒体酶,加速对甲硝唑的分解代谢。而西咪替丁片等肝微粒体酶抑制剂则会减慢甲硝唑的代谢,导致甲硝唑在体内的浓度升高,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如增加神经系统毒性,出现周围神经炎、共济失调等症状。
4、其他抗菌药物:
甲硝唑与氯霉素片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拮抗作用。这是因为它们作用于细菌的不同环节,氯霉素片主要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而甲硝唑主要是干扰细菌的DNA合成等过程,两者合用时可能会相互干扰,降低抗菌的效果。
另外,与某些抗真菌药物合用时,由于它们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可能会相互竞争代谢酶,影响各自的代谢过程,增加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风险。
服用甲硝唑时的注意事项
1、肝脏疾病患者慎用:
甲硝唑可能对肝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必要时应减少剂量,并在出现运动失调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及时停用。
2、控制钠盐摄入:
服用甲硝唑期间,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量,避免钠潴留的情况发生。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甲硝唑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此药。
4、儿童用药需谨慎:
儿童使用甲硝唑时应严格参照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必要时咨询儿科医生,确保用药安全。
5、避免用药过量:
大剂量使用甲硝唑可能导致抽搐等严重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处理。
1445
什么情况下才做免疫治疗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见的适合做免疫治疗的情况包括免疫功能异常、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
1、免疫功能异常:
某些疾病或遗传缺陷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免疫治疗可以通过给予相关的免疫调节药物或免疫治疗手段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2、感染性疾病:
在某些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中,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可能较弱,难以有效抵抗病原体。此时,免疫治疗可以通过给予免疫调节剂或免疫增强药物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提高抗感染能力。
3、过敏性疾病:
过敏反应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外界物质(过敏原)的异常反应引起的。通过免疫治疗,可以引入过敏原并逐渐调整剂量,使机体逐渐达到耐受状态,从而减少对过敏原的过敏反应。
4、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治疗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这些疾病中,免疫系统异常地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通过免疫治疗,可以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减轻症状并延缓疾病进展。
5、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在器官移植后,受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对移植器官进行攻击,导致排斥反应。免疫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功能,抑制排斥反应,从而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
6、癌症:
免疫治疗可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前列腺癌、胃癌、肾癌、膀胱癌、胰腺癌、鼻咽癌、宫颈癌等。免疫治疗可以通过药物靶点精准杀死癌细胞或抑制癌细胞活性,尤其对于那些对传统疗法(如化疗或放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癌症患者来说,免疫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或补充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免疫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或所有患者。具体是否适合进行免疫治疗,需要由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免疫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来综合判断。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前,应与医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了解治疗的风险和收益,并遵循医师的建议和指导进行治疗。
免疫治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定期进行各种检查,如血液测试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和身体反应。免疫治疗可能导致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加,应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感染者,以降低感染风险。在免疫治疗期间,通常应避免接种活体疫苗,以免引发严重感染。
按时服药,避免使用其他药物或补充剂,除非得到医生的明确指示。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与感染源的接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1494
醒酒最快的方法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醒酒实际上并没有一种绝对快速,且适用于所有人的方法。不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加速酒精的代谢和排出,从而缓解醉酒带来的不适症状。一些常见的醒酒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等。
1、饮食调理
喝水:饮酒后适量喝水,可以促进体内的酒精通过尿液排出,有助于醒酒,缓解头晕、乏力等不适。
喝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以形成保护膜,减缓胃部对酒精的吸收,并促进酒精随尿液排出,而且热牛奶还可以缓解胃部不适。
吃水果:如苹果、西瓜等这些水果富含维生素,有助于醒酒,并改善恶心、呕吐等症状。
2、适当运动
如慢跑或爬楼梯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机体代谢,加速酒精排出。但需要注意的是,饮酒后身体可能较为虚弱,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3、催吐
如果短期内大量饮酒,出现醉酒症状,且距离饮酒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小时),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催吐,将胃内未被吸收的酒精排出。但催吐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损伤食道和胃黏膜等,因此应谨慎使用此方法。
4、药物治疗
如果饮酒后不适症状较为明显,且通过以上方法无法缓解,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常见的解酒药物包括美他多辛口服液、盐酸纳洛酮舌下片等,这些药物可以促进酒精代谢和排出,有助于醒酒。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带来的风险。
饮酒后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有助于身体恢复。空腹饮酒会加速酒精的吸收,增加醉酒的风险。因此,在饮酒前应适量进食,减缓酒精的吸收速度。
过量饮酒的危害
过量饮酒会直接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严重时还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肝脏是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一旦受损,其功能将大幅下降,影响身体健康。过量饮酒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情绪失控等问题。
长期过量饮酒还可能导致大脑萎缩,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过量饮酒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如高血压、心脏病等。酒精会刺激心脏,使其负担加重,同时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危害。
1496
人正常体温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人体正常体温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在医学领域,通常将人体正常体温定义为口腔温度在36.3-37.2℃,腋下温度在36-37℃,而直肠温度则稍高一些,为36.5-37.7℃。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上的冷感受器会感知到温度的变化,并通过神经传递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此时,下丘脑会发出指令,促使体内的产热过程加强,如骨骼肌战栗产生热量,同时减少散热,如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排汗等,以保持体温的稳定。相反,当人体处于炎热环境时,体内的散热过程会加强,如皮肤血管扩张、排汗增多等,以散发多余的热量,防止体温过高。
除了环境温度的影响外,人体体温还会受到情绪、运动、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当人体处于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时,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会导致体内代谢加快,产热增多,从而使体温升高。此外,剧烈运动后,由于肌肉的活动产生大量热量,也会导致体温的暂时升高。但是这些变化通常都是在正常范围内的波动,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虽然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但不同个体之间的体温差异也是存在的,这可能与个体的基础代谢率、体脂率、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例如,儿童和青少年的新陈代谢旺盛,体温可能会略高于成年人;女性的体温可能会受到月经周期的影响而有所波动。因此在测量和评估人体体温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个体差异。
维持正常体温的措施
1、定期监测体温:
使用体温计定期监测体温,确保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一旦发现体温异常,应及时就医。
2、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确保所处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体温造成影响,在寒冷环境中,要注意保暖;在炎热环境中,要注意降温。
3、合理饮食:
饮食应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维持正常体温。同时,要避免食用过于辛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4、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助于维持正常体温。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1357
35.9℃是不是正常体温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35.9℃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略低于通常被认为的正常体温范围,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健康问题,这取决于多种因素。
一般来说,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在口腔温度36.3-37.2℃,腋下温度在36-37℃,而直肠温度则稍高一些,为36.5-37.7℃。这些数值是基于大量人群的统计结果得出的,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在健康状态下的体温范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的体温都必须严格落在这个范围内,因为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人由于基础代谢率、体脂率、年龄、性别等因素,体温可能会略高或略低于这个范围。
对于35.9℃的体温,如果这是一个偶然的测量结果,并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则很可能只是正常的体温波动。人体体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如环境温度的变化、情绪的波动、运动后的产热等。此外,不同测量部位得到的体温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直肠温度最高,其次是口腔温度,腋下温度相对较低。因此,如果在不同的测量部位或不同的测量时间得到不同的体温结果,也是正常的。
如果35.9℃的体温持续存在,并且伴随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寒战、乏力、头晕等,就需要引起注意了,这可能意味着身体存在某种异常情况,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不良、感染等。在这些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体温35.9℃的护理措施
1、保暖措施:
确保患者处于温暖的环境中,适当增加衣物,使用电热毯或热水袋等工具提高体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以防止体温进一步下降。
2、体温监测:
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记录体温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若体温持续偏低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饮食调理:
鼓励患者摄入温热的食物和饮品,如热汤、温开水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体温升高,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体温偏低的情况。
1477
老人突然嗓子哑了警惕什么病
杨明
主治医师
全科医学科
老人突然嗓子哑了应警惕四种病,过敏反应可能咽喉黏膜水肿,声带受损、咽喉炎以及喉部肿物,也可能通过不同的发生机制导致这一情况出现。
1、过敏反应
老人接触过敏原后,咽喉易出现过敏反应,花粉、尘螨、特定食物等都可能是诱因,过敏致使咽喉黏膜水肿,声带也随之肿胀,声音随之变得沙哑,还多伴有瘙痒、干咳等症状。
2、声带受损
老人突然嗓子哑,声带受损是常见原因,长时间高声讲话、剧烈咳嗽,都易致声带拉伤、充血,引发水肿,阻碍发声,致使声音嘶哑,老人呼吸道脆弱,感冒咳嗽频繁时,更要留意声带状况。
3、咽喉炎症
咽喉出现炎症不容小觑,细菌、病毒侵袭咽喉,诱发急性咽喉炎,黏膜红肿,声带受连累,发声功能受扰,还有反流性咽喉炎,胃酸反流灼烧咽喉组织,造成局部损伤,同样会让嗓子突然变哑,老人若常感烧心、反酸,嗓子哑与之关系密切。
4、喉部肿物
良性肿物如息肉、囊肿,逐渐占据喉部空间,压迫声带,恶性肿物即喉部肿瘤,更凶险,破坏喉部正常结构,初期症状常为声音嘶哑,还伴有吞咽不适,随病情发展,嘶哑愈发严重。
老人突然嗓子哑了,需做多项检查,喉镜能直观查看喉部结构,排查肿物、炎症与声带状况;血常规可以辅助判断是否有感染。检查前老人要空腹查血常规、超声,放松身心配合喉镜,有假牙提前告知医生,利于精准诊断。
老人突然嗓子哑了的饮食注意事项
多吃蔬果泥:
将新鲜蔬果打成泥状食用,蔬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营养元素。维生素C能抗炎抗氧化,修复受损喉部组织;B族维生素参与黏膜细胞代谢。如苹果泥、胡萝卜泥,软糯香甜,补充营养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咽喉咀嚼、吞咽不适。
忌过烫饮食:
滚烫的茶水、热汤、热粥别着急入口,高温易烫伤喉部黏膜,本就脆弱的咽喉雪上加霜,黏膜受损后恢复慢,还可能引发二次炎症。待食物温度降至温热,大概40℃左右再食用,安全又舒适。
规律进餐:
定时定量用餐,避免饥一顿饱一顿。规律进餐可维持肠胃正常蠕动与消化液分泌,保障营养有效吸收,身体获取稳定能量供给,利于嗓子恢复时体能与营养双达标,不给身体额外负担。
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