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刚的科普
长期失眠多梦是什么原因
王友刚
主治医师
脑病科
失眠多梦属于临床常见症状,首先应明确是否存在心理疾病病史、近期有无家庭矛盾、工作压力是否过大、是否存在家务繁重等问题,如为长期失眠应引起高度重视。治疗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具体方法如下: 1、西药治疗:口服谷维素、阿普唑仑,暂时改善症状,但治标不治本; 2、中医治疗:通过辨证进行中药治疗,同时结合针灸疗法、耳穴埋豆,选择耳朵不同部位进行取穴,利用王不留行籽达到耳部穴位按压的目的,每天按压2-3次,尤其临睡前半小时按压1次,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7.27万
46
2023-12-23
腰椎间盘突出症该怎么治疗
王友刚
主治医师
脑病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较常见,好发于长期久坐人群,如司机、白领等职业,治疗方法如下: 1、避免诱因:如受凉、打喷嚏、姿势不良、弯腰拾物等,均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 2、卧床休息:适合于单纯腰痛、腿部轻度疼痛、麻木者;如经过休息疼痛缓解不理想,应及时就医; 3、针灸推拿: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4、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多由本虚标实、肝肾阴虚、体内瘀血引起,可口服补益肝肾药物,能够标本兼治,有利于患者康复,同时嘱托患者避免受凉、卧硬板床、注意姿势。
5.65万
326
2023-12-22
中枢性面瘫用什么中药好?
王友刚
主治医师
脑病科
中枢性面瘫的中药治疗,还是要找一些正规的医院,一些比较有经验的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通过辨证论治来治疗。有些患者可能是风痰阻络型的,有一些是气虚血瘀型的,还有一些患者是痰热阻络型的,每一个患者的病情不同,病因也不同。所以一定要对症下药,找一些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中医开一些药物,对症治疗。
播放语音
7.59万
81
2023-12-09
中枢性面瘫的症状有哪些?
王友刚
主治医师
脑病科
中枢性面瘫它的症状是往往比较典型的,一个是鼻唇沟变浅。再有就是患者伸舌往往是偏向患者的肢体。还有就是患者闭眼是完全闭合的,患者的额纹是不消失的。所以它和周围性面瘫有比较大的区别,同时,中枢性面瘫的患者有肢体瘫痪,往往瘫痪侧的上、下肢,可能出现活动不利或者偏瘫症状。
播放语音
5.14万
96
2023-11-25
颈椎病的自我调控方法是什么
王友刚
主治医师
脑病科
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通过治疗可以缓解。日常生活当中应注意防护、保健。适当运动,如游泳、打羽毛球;做好颈部保暖;避免长期低头,超过半个小时以上需适当活动,如伸懒腰、颈部后屈等;枕头高度适宜、软硬适度、摆放合理,保持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6.36万
399
2023-10-31
眩晕型颈椎病有什么症状
王友刚
主治医师
脑病科
颈椎病的类型较多,症状复杂。常见症状包括头晕、颈部酸痛不适、心慌、胸闷、气短、肢体麻木,甚至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不同类型表现各不相同。临床上眩晕型颈椎病多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头晕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如下: 1、对症治疗; 2、病因治疗:多采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取百会穴,提升气血;取风池穴、供血穴,提高大脑供血,迅速缓解症状,艾灸疗法同样适用。
9.13万
99
2023-10-26
偏头痛针灸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王友刚
主治医师
脑病科
偏头痛可以做一些针灸治疗,针刺的同时,取穴也非常关键。偏头痛可以取患侧的太阳穴、率谷穴、风池穴,还有丝竹空、透角孙、率谷等穴位。所以还是根据不同的患者或者疼痛的部位,采取一定的针刺方法。有一句话叫“面口合谷收”,可以配合双侧的合谷穴,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播放语音
6.81万
55
2023-10-24
多梦但不失眠该怎么调理
王友刚
主治医师
脑病科
多梦而不失眠在临床中较多见,俗话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多因白天思虑较多,如近期遭遇麻烦的事件,容易导致心烦意乱,夜间睡眠会出现多梦。建议转移注意力,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避免过多思虑。临睡前用温水泡脚,饮食上多食易消化的粥类食物,对多梦、失眠有一定好处。
8.55万
479
2023-09-17
中枢性面瘫可以治愈吗?
王友刚
主治医师
脑病科
中枢性面瘫在临床当中比较多见,如果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对因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缓解,也有小部分的患者能够治愈。治疗的同时让患者一定要做一些康复,教会患者康复的疗法,比如局部的按摩、穴位的按摩,还有功能的锻炼。在临床当中,这种综合的疗法绝大部分能够缓解中枢性面瘫,要彻底的治愈有一定的难度。
播放语音
2.30万
88
2023-07-13
夏季湿气重别慌,六个穴位帮您忙!
王友刚
主治医师
脑病科
夏天容易倦怠乏力,头昏沉,浑身沉重,想睡觉,这是湿邪粘腻重滞的表现。湿气重的人,在舌苔上也会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如果出现舌体胖大,舌边齿痕明显,舌苔厚腻,是水湿重的表现。   在此为您推荐身体6大祛湿穴位:丰隆、中脘、足三里、阴陵泉、委中穴、曲池。如果每天按摩这几个穴位,就可以顺利的排出体内的湿毒,帮您祛湿气,让您恢复健康。    1、丰隆穴    定位: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丰隆属足阳明胃经,是足太阴脾经之络穴。    腧穴释义: 丰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话中的雷神。丰隆穴,顾名思义,就是假借丰隆这个象声词,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功用: 具有疏经活络、化痰定喘、清热通腑、健脾和胃、祛湿除痹的作用,是 “祛痰第一穴”。所以说,夏季里多揉此穴,健脾祛湿的作用非常不错。一般用大拇指采用点按式按丰隆穴,然后沿顺时针揉丰隆穴,后用大拇指沿丰隆穴向下单方向搓十分钟即可,每日一次即可。    2、中脘穴    定位: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中脘穴属任脉,也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是小肠经、三焦经、胃经、任脉的交会穴。    腧穴释义: 中脘穴,中指中部,又有中央的含义,脘同管。穴属胃募,位居心蔽骨与脐连线的正中,内部适当胃的中部,主治胃疾,因名中脘。    功用: 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中脘穴为胃的募穴、又为腑会之所。脾胃互为表里,同为后天生化之本,共同协作以化体内水湿。因此,艾灸中脘穴能够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和胃理气。一般每周不低于三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    3、委中穴    定位: 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属足太阳膀胱经合穴。    腧穴释义: 委中穴,委,堆积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    功用: 振奋阳气,排出湿气。本穴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吸热后的上行之气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经常艾灸委中穴可以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一般每周不低于三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或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10-20次。    4、足三里    定位: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属足阳明胃经腧穴。    腧穴释义: “足”为足部,“里”意为“寸”,该穴指承接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与天,在此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    功用: 燥化脾湿,升发胃气。俗话说: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补养脾胃,足三里绝对是第一“功臣”。补一下脾胃阳气,湿气自然而然就会运化,留都留不住。刺激穴位的方法很简单,以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50下,也可用艾炷熏灸 3~5 分钟,每日早晚各 1 次。    5、阴陵泉穴:脾经上的祛湿穴    定位: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其性属水。    腧穴释义: 阴陵泉。阴,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穴也。该穴名意指脾经地部流行的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本穴物质为地机穴流来的泥水混合物,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沉积,水液溢出,脾土物质沉积为地之下部翻扣的土丘之状,故名。阴陵名意同阴陵泉。    功用: 排渗脾湿。脾属土,所以,它为“土中水”,刺激阴陵泉有助于从疏理脾胃的功能,可用于缓解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症。刺激穴位的方法很简单,以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50下,也可用艾炷熏灸3~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6、曲池穴    定位: 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屈肘,于尺泽与肱骨 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    腧穴释义: 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脉气流注此穴时,似水注入池中;又取穴时,屈曲其肘,横纹头有凹陷,形似浅池。    功用: 清泻阳明,清利湿热。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五行属性属土,“合治内腑”,故可调理大肠气血,调节大肠功能,治疗湿、热、气、血壅滞大肠。早晚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曲池,每次1~3分钟,能够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   以上六个穴位每天可选择二至三个,每穴按摩二十到三十分钟,坚持半月左右,定能收到较好效果。
9.21万
37
202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