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长怎么办

李卓颖儿科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三甲全国第73
主页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叛逆,家长首先需考虑此时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家长需积极、合理引导,其次需考虑青春叛逆期是孩子不良情绪发泄的途径,需要家长合理地倾听和开导,给予孩子足够的个人空间和尊重。

1、积极、合理引导:青春期的重要特点是生理发育成熟、认知能力提高,叛逆的产生需要以上二者为基础,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此时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的心理成长,缓解孩子青春期生理成熟上的焦虑和不安,同时对孩子思维能力的提高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孩子在此时能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改变,继而平稳地度过青春期的叛逆阶段;

2、合理地倾听、开导:青春期脑发育不均衡,孩子可能容易产生情绪问题。另外青春期孩子面对较大的成长压力,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过程中可能经历自我怀疑、混乱、矛盾与冲突,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怀疑,加剧青春期的情绪问题,这时叛逆成为青春期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途径,而且青春期的孩子较敏感,情绪多变,如果孩子将不良情绪全都掩饰起来,不叛逆、不发泄、不吐露,孩子的内心可能堆积起大量的负能量。因此叛逆是孩子青春期疏导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此时家长应仔细观察引起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帮孩子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不要盲目否定孩子或觉得孩子不守规矩、不听话等。家长也应该注意自己与孩子沟通时的态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角色,应从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转变为陪伴孩子成长的陪伴者;

3、给予足够的个人空间和尊重:青春期孩子的智力发育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自我主导的权利,并在生活起居和学习方面,给予足够的个人空间,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同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性格特点有所差异。如果孩子在青春期比较敏感、易怒,家长需多听孩子的想法,给予足够的尊重与自由。

孩子青春叛逆是特定阶段的发展特点和个体不同的内心需求,建议青春期孩子的家长细心一点,多观察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需求。

2023-08-25浏览3919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小儿内科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精选
潘桂花主任医师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三甲
明天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95人
¥300
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焦虑抑郁症、青少年抑郁症、精神障碍、妄想症、被害妄想症、人格障碍、恐惧症、躁狂症、躁狂抑郁症、心境障碍、产后抑郁症、神经衰弱、强迫症、孤独症、癔症、情感障碍、睡眠瘫痪症、器质性精神障碍、幻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睡眠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躯体症状障碍、植物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综合治疗,并有丰富的精神科急诊治疗经验。
储兴
精选
储兴主任医师心理失眠科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2天后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179人
¥10
擅长:神经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躯体障碍、疑病症)、情感障碍(抑郁症、躁狂症)、睡眠障碍、进食障碍、心理应激/创伤、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以及人际关系、学习工作、恋爱/婚姻家庭、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等。
诸索宇
精选
诸索宇主任医师精神医学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3天后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44人
¥100
擅长:多动症、抽动症、叛逆厌学、抑郁、社恐、网瘾、儿童情绪障碍、心理发育问题、学习障碍、适应障碍等,焦虑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躁狂症、心理障碍、失眠症、植物神经紊乱、躯体化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等常见精神心理问题诊断、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查看更多小儿内科医生

相关推荐

王翠玲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三甲全国第72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长怎么办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这个时候孩子总觉得自己长大了,希望得到尊重,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另外,青春期的孩子脾气容易急躁,而且这个时候对异性也比较感兴趣,可能会变得比较羞涩。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n1、家长要理解尊重孩子,切忌唠叨,家长的唠叨、关心对孩子来说被认为是一种束缚,他可能会觉得是一种不尊重,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容易产生对抗心理。这个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学会尊重、倾听孩子,正确的关心;\n2、要鼓励孩子交朋友,通过孩子跟同龄人之间相互的沟通,这种相互的沟通也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相互的鼓励和理解;\n3、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来释放自我、锻炼身体,还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当孩子遇到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家长要多肯定,支持和鼓励孩子,千万不要责备或者打骂孩子;\n4、应给孩子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非常重要。"
唐秋萍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三甲全国第73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做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家长可以调整教育方式、给予关注和陪伴,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心理咨询。1、调整教育方式: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说明孩子在按照正常的情绪成长,这是成长过程之间一个必然的阶段。家长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6岁的孩子和12岁的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孩子长大后,其自我想法更强烈一些,所以需要多一些的时间和耐心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们的一些想法。然后在尊重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去分析事情的一些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引导;2、给予关注和陪伴:可以多花一些时间跟这个阶段的孩子进行一些活动。除了关注学习这些方面以外,更主要的是,也要关注学习以外的一些方面,多一些时间陪伴他们,参加他们喜欢的运动和其他的活动,这是培养感情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3、进行心理咨询:在进行上述调整后,如果还不能够缓解孩子的一些状况,就建议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得到专业人员的一些指导和帮助。
陈爱琴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青春期叛逆怎么办
对于小孩的教育,家长都非常关心,尤其青春期时可能小孩有自己的主见,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家长想着我怎么说你怎么办,一定要听我的,这时可能小孩不怎么听话。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指挥的内容特别多,孩子大了以后自尊心就越来越强,也不愿意让我们总是指责他,说的时候要注意言语。家长都觉得这是我孩子,我怎么说都行,我打他两下也没关系,愿意说他就说他,实际如果说话特别伤人自尊时,孩子一辈子可能忘不了。所以家长在这时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不然叛逆的心理会越来越明显。如果是所谓的叛逆非常重,可能有早期的精神上的不正常时,也可以出现叛逆行为。一定要鉴别是性格问题还是孩子思维的问题,精神症状出现时,不要单纯当成孩子的叛逆和青春期发育的问题。因此在搞不清的时候及时上专科医院,请心理医生做判断,这样对患者有好处。
段京京心理咨询师
有来心理诊室民营医院
青春期叛逆
1.概述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阶段发展为成人阶段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女孩10~18岁,男孩12~20岁 。青春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青春早期、青春中期和青春晚期。青春期叛逆,是指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发生的一段心理的过渡期,是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监护的表现。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美国著名“沟通之父”托马斯.戈登博士认为:青春期孩子反叛的不是其父母,而是对抗父母的权力,以及基于这份权力的言行方式。如果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能更多地依赖非权力的方法来影响孩子,那么,孩子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也就没什么可反叛的,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叛逆期。2.表现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被人从头管到脚,喜欢和家长老师唱反调,特别容易冲动,有很强的虚荣心,会早恋,会厌学,做事不考虑行为后果,容易走极端。青春期叛逆主要有三个阶段:①早期阶段(9-13岁):反叛通常开始于中学早期,孩子的叛逆动机,主要是为了摆脱曾经的自我定义,为将来更成熟的重新定义扫清道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内心独白是:“我不再是小孩子,不要再把我当成小孩!②中期阶段(13-15岁):在中学后期和高中早期,大多数的反叛是为了创造必要的差异来突出自己,让明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价值,也期待别人能够肯定其独特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内心独白是:“我是与众不同的,请不要用任何人的标准来对待我。”③后期阶段(15-18岁)︰在高中的中后期发生,通常是由青春期的延迟而发生的,主要是为了把自己从对父母的依赖中解放出来,以获得相对独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内心独白是:“不要总是对我啰里啰嗦的,我有能力照顾好我自己。3.成因①生理快速发育的必然产物。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发育最为显著的一个阶段,各项内分泌和身体激素水平空前提升,但大脑神经结构和功能发展还不够均衡,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情绪波动较大、自控能力不足、行事冲动易走极端、时而烦躁不安、时而忧虑苦闷的性格特质。这些特质被很多家长看来,自然是问题多多,然而身体的本能反应又如何能被区区几句啰嗦和训斥所压制,一来二去,孩子便被冠以叛逆"的罪名。②心理人格发展的必然阶段。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价值体系逐渐形成,开始深入地思考“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哪些价值”等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在现实中不断地探索、尝试和确认,逐渐感知“我"与世界之间的界线。同时,在这个探索和确认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信、自尊和自爱等心理素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往往都充满矛盾,对待家长时,反抗性和依赖性会同时存在,如果家长不能理解,双方就很容易发生冲撞。③压力过大造成的应激反应。青春期的孩子,一直面临学业、人际等方面的压力,如果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恰当引导,就很容易在认知、理解、运用等环节产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碍,进而触发潜意识中的对抗情绪,对外界采取抗拒行为,形成逆反心理。④家长无效的教养方式所引发的对抗。家长的过多干预、过度操控,常常会让青春期的孩子感受到不被信任和尊重;反之,家长的情感忽视、放任自流又会让他们感受到不被关注和重视,使双方因为缺乏理解,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4.解决方法①给予孩子尊重:让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和相对范围内运用、实施自己的权力。家长要逐渐放权。②给予孩子信任:要尽量允许孩子自己完成任务,并对其中做到的部分进行及时的肯定。家长要给予甚至是制造一些让孩子独立决定、独立完成事情的机会,并想办法让他能够做好,使他获得更多的肯定,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最佳途径。③倾听并保持好奇心:父母要学会适时闭嘴,用心倾听孩子的信息(知)、情绪(情)、需求(意)。保持好奇心,促进良好的沟通。④共情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并共情孩子,孩子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⑤多用鼓励,避免羞辱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与此同时,可以表达父母自己的看法。批评孩子不要当众,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⑥关注于解决问题,就事论事,不埋怨,不拿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⑦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定期举行家庭会议,充分相信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带着爱放手,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⑧引导孩子确定人生目标:叛逆期的孩子内心会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标,孩子才会有动力。5.真实案例初二,男孩,从初二上学期开始,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用妈妈的话说“就像变了个人一样”,父母说他什么都不听,还经常跟父母顶嘴、冲撞,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父母说破了嘴皮也没有丝毫效果,依然我行我素。老师反映在学校里孩子表现得很有礼貌,就是不爱学习。跟孩子父母深度沟通发现,父母很强势,从小对孩子学习要求很高。小学成绩名列前茅,初一在班里中等水平,父母认为是孩子不努力学习,经常批评指责甚至是辱骂。父母了解了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发展特点,调整自己的期待,接纳了孩子目前的情况,先从生活上关心孩子,尊重孩子,陪伴孩子运动,赢得了与孩子的沟通机会,了解到孩子升入初一后成绩排名不如从前,内心很受挫,父母理解共情孩子的难处,与孩子平等交流,听取孩子的心声,共同寻找原因并和孩子一起制定了学习生活规划表。孩子脾气逐渐收敛,再次恢复阳光的笑容。(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张莹波心理咨询师
有来心理诊室民营医院
孩子青春叛逆期,家长该怎么办?
最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问题咨询,大多都是关于孩子青春期现象的:“孩子好像恋爱了,放学也不按时回家,成绩一落千丈。”“孩子迷上网游,常常抱着手机玩好几个小时,作业不做,考试不会,经常叫都叫不动。”“女儿迷上了韩国团体,一心想学唱歌,想出道,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孩子越说越不听,越管越跟你对着干……常常一句话就闹得整个家里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家长为孩子操碎了心,孩子却并不领情。受伤的除了孩子,还有父母!一次次的对抗,曾经最亲密的关系渐渐产生了间隙……我们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仔细观察下儿童的成长,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为什么要叛逆。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面对躁动、敏感、脆弱的青春期孩子,我们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有一次他受邀到武汉大学演讲。一上讲台,陶先生就拎出一只公鸡并使劲往公鸡嘴里塞米。公鸡拼命挣扎,一粒米也不肯吃。但陶先生一放开手,恢复了自由的公鸡扑哧了几下翅膀,自己吃起了米来。陶行知先生说道:“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强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便学也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会好很多!”叛逆期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指挥和命令!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孩子心甘情愿去做,比强迫要好得多。懂得“南风效应”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南风效应”,说的是寒冷的北风与温暖的南风打赌:看看谁先能把行人的大衣吹落。于是,北风呼呼地向行人猛烈地刮,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紧。南风则不然,它饱含着温情,轻轻地吹拂路人,行人越走越热,不一会儿就热得自觉脱掉了大衣。温和地对待孩子比冷酷严厉更能收到成效。这要求你在鼓励孩子时,要真诚不要虚情假意,“南风”要长“吹”,不要浅尝辄止。学会宽容说实话,父母经常要求孩子体谅父母,宽容父母,却不知道自己其实也不太宽容孩子,宽容别人。你是孩子的榜样,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不仅要对孩子宽容,更要对别人宽容。如果仅仅是对孩子宽容,而对别人是另一种做法,你的孩子也许不会对你宽容。记住,你的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学会理解孩子正如孩子了解你的过程,在你对孩子发表任何看法之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他这么做后会有什么感受,他期望别人怎么看他,他想从所做的事情中获得什么。尽量多抽出些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尝试着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尝试着做孩子的朋友。学会克制冲动的情绪别忘了你是成年人,是孩子的父母,不要过多苛责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在冲突面前你是榜样,你是首先要做出调整的人。你越冲动,脾气越多,孩子会用更强大的努力来对抗你的冲动!这样下去,不仅无法形成有效沟通,而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遇到冲突、矛盾,停止抱怨、说教、怒吼,让孩子了解你内心的想法和忧虑,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信任,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追星不可怕,积极引导、关注内心家长一定要调整认知,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崇拜明星了,父母应该高兴,那说明,孩子的身心非常健康。孩子进入青春期,心理上想脱离父母,到外面去探索世界。面对纷繁未知的世界,TA的内心会感到惶恐,必需找个“强者”来崇拜,来学习、模仿,希望自己强大起来,这样他内心才会产生安全感。当你的孩子陷入追星中无法自拔时,请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去追这个明星?孩子是有什么需求在生活中得不到?可以用一些“明星”的优秀品质和成功经验来鼓励孩子学习!平等尊重,把孩子当“人”看这里所指的把孩子当“人”看,意思是说家长要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人格和尊严,不要认为他是自己所生所养,我们就有权力对他冷嘲热讽,大呼小叫。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有思想、有意识的、独立的人,孩子也会把自己当成有自主行为能力的人与家长合作,这是两代人良好沟通的前提。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压制”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对立面只能让彼此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有问题,找根源不少家长说,孩子沉迷于玩游戏,一扎进去就拔不出来,游戏真是个害人的东西!其实有研究表明,适量地玩网络游戏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反之,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探索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孩子网游成瘾,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网游本身,而是这些孩子的现实生活出现了问题。孩子痴迷于网游,一定是想要通过网游这种途径获得自己在生活中渴望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体验。如:愉悦的情绪、自由的氛围、被信任的感受、交际的需求、自尊的满足……作为家长,在看到孩子沉迷网游时,一定要思考: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沉迷网游?孩子沉迷网游的背后是否也有我的原因?究竟是哪方面的缺失导致孩子沉迷网游?我的哪些做法导致了孩子在这些方面的缺失?我怎样做才能够帮助到孩子?找到问题的根源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方法!(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刘兰英主任医师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三甲
孩子到叛逆期了家长应该怎么做
男孩大部分10岁开始到15岁时会出现叛逆问题,女孩子往往会往后再延2岁左右,大概12岁到青春期18岁。作为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孩子到叛逆期以后,家长首先要放低姿态,需要站在孩子角度了解孩子的想法。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施展。很多的孩子叛逆主要是认为父母在不停的在掌控自己,导致其没有办法去施展。因为孩子到10岁以后,自我越来越强大,因此某种程度上叛逆也是好事情,所以需要给孩子足够空间。如果孩子出现焦虑或者抑郁情绪,一定是要找专业人员,专业机构来帮助孩子,一定要相信孩子,叛逆期是青春期或成长经历的生长痛,这个生长痛需要家长扶持孩子一起往前走。
刘莉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三甲全国第41
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做
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做,孩子叛逆期实际上是和孩子成长、孩子能力增强是相伴随的。 孩子到叛逆期,觉得自己有一定能力。不像以前的言听计从于家长,觉得自己有判断能力、有反抗能力、有自己想做主的愿望和能力,所以才出现叛逆的行为,甚至有些行为明显是错误的,但是还要坚持己见。 事后实际上也知道自己可能是做错的,但是当时可能就是扭不过这个劲,就一定要和妈妈说的反着来。我们家长实际上都是过来人,也都经历过叛逆期,也都有这样的心路历程,所以遇到叛逆行为和言行时,家长不要针尖对麦芒的去跟孩子对着干,更不能打骂孩子,这样只能够更加加重孩子叛逆的行为。 最好是站到孩子的一方,从他的角度考虑事情怎么样解决,孩子说的有没有道理,他的愿望是不是可以接受,如果说不是特别违反原则的事情,不一定非要跟孩子着来。 不要把孩子管得像温顺的小绵羊,实际上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长大也没有大的出息,所以要给孩子自由空间,还有是让他发挥能力,能够说出想法、愿望。 如果能够按照自己志愿做事情并且能够成功,对孩子的自信心,还有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王永龙主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三甲
青春期叛逆怎么回事
青春期叛逆发生在青春期时,大部分都与机体内分泌有关,出现青春期躁动的情况。各种表现不一样,有的是烦躁,有的是因为自己的认知问题和对事件的认识问题,还涉及到家庭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对于学校的环境和家里的环境。另外,家长有父权行为、强制,和孩子沟通不多,主要存在沟通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不能理解。所以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让孩子往东偏偏要往西,这种情况大部分属于是沟通不好。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青春期产生的焦虑和抑郁的问题,包括中考焦虑、高考焦虑,这些都产生在青春期,所以建议看医生,判断是青春期叛逆还是有焦虑和抑郁。
王国强主任医师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叛逆心理
青春期的叛逆是一个正常现象,第一,要了解它,它是个正常现象,既然了解它就不那么可怕,也不那么担心;第二,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先了解他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是不同步的,我们得尊重他,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第三,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怎么去诱导他;第四,在对待青春叛逆期孩子的时候,更多的要用事实说话,很多时候,在他做决定之前不过分的干预他,给他一定的自由;第五,这些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千万不要随便激怒他,因为激怒以后,他可能因为冲动而导致严重的后果;第六,可以跟孩子一起去找孩子比较敬佩的人,来帮助孩子平稳的度过青春期的叛逆,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很多偶像,有很多同伴,有很多敬重的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在和孩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了解孩子,尊重他,因为他们这时候对自我的认知,对别人的判断和跟别人的要求都不太一样,因此,可以通过这些方面来改善孩子青春期不至于过分的叛逆;第七,如果太严重,导致生活困难或者学习困难,以及一些伤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建议去找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相对应的、对孩子有效的帮助。
苏衡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人民医院三甲
12岁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做
孩子叛逆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有以下建议:1、叛逆期是比较正常的过程,任何一个成人都需要经过此时期的成长和磨练,父母不要着急,心态要放缓,这样才能够比较平静地处理此类情况;2、要倾听、多理解,当孩子有话说时不要着急打断,要学会倾听,多听少说,少提建议,少批评,少指导,多理解,理解孩子做法之后,他才会愿意把更多的想法告诉父母,对孩子的了解才会更全面,更加有针对性地应对以上问题。倾听和理解是面对孩子叛逆期最重要的注意事项;3、在孩子叛逆的时候,通过其立场去考虑方法和解决措施,比如好朋友发生矛盾冲突或者考试不理想,老师批评自己,还有对异性的朦胧感,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提供方法;4、有的孩子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如果长期得不缓解,建议去精神科或心理科检查有没有其他更严重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