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02:13

12岁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做

苏衡临床心理科(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人民医院三甲
咨询

孩子叛逆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有以下建议:

1、叛逆期是比较正常的过程,任何一个成人都需要经过此时期的成长和磨练,父母不要着急,心态要放缓,这样才能够比较平静地处理此类情况;

2、要倾听、多理解,当孩子有话说时不要着急打断,要学会倾听,多听少说,少提建议,少批评,少指导,多理解,理解孩子做法之后,他才会愿意把更多的想法告诉父母,对孩子的了解才会更全面,更加有针对性地应对以上问题。倾听和理解是面对孩子叛逆期最重要的注意事项;

3、在孩子叛逆的时候,通过其立场去考虑方法和解决措施,比如好朋友发生矛盾冲突或者考试不理想,老师批评自己,还有对异性的朦胧感,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提供方法;

4、有的孩子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如果长期得不缓解,建议去精神科或心理科检查有没有其他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2023-10-22浏览45823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刘兰英主任医师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三甲
孩子到叛逆期了家长应该怎么做
男孩大部分10岁开始到15岁时会出现叛逆问题,女孩子往往会往后再延2岁左右,大概12岁到青春期18岁。作为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孩子到叛逆期以后,家长首先要放低姿态,需要站在孩子角度了解孩子的想法。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施展。很多的孩子叛逆主要是认为父母在不停的在掌控自己,导致其没有办法去施展。因为孩子到10岁以后,自我越来越强大,因此某种程度上叛逆也是好事情,所以需要给孩子足够空间。如果孩子出现焦虑或者抑郁情绪,一定是要找专业人员,专业机构来帮助孩子,一定要相信孩子,叛逆期是青春期或成长经历的生长痛,这个生长痛需要家长扶持孩子一起往前走。
刘莉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三甲全国第41
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做
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做,孩子叛逆期实际上是和孩子成长、孩子能力增强是相伴随的。 孩子到叛逆期,觉得自己有一定能力。不像以前的言听计从于家长,觉得自己有判断能力、有反抗能力、有自己想做主的愿望和能力,所以才出现叛逆的行为,甚至有些行为明显是错误的,但是还要坚持己见。 事后实际上也知道自己可能是做错的,但是当时可能就是扭不过这个劲,就一定要和妈妈说的反着来。我们家长实际上都是过来人,也都经历过叛逆期,也都有这样的心路历程,所以遇到叛逆行为和言行时,家长不要针尖对麦芒的去跟孩子对着干,更不能打骂孩子,这样只能够更加加重孩子叛逆的行为。 最好是站到孩子的一方,从他的角度考虑事情怎么样解决,孩子说的有没有道理,他的愿望是不是可以接受,如果说不是特别违反原则的事情,不一定非要跟孩子着来。 不要把孩子管得像温顺的小绵羊,实际上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长大也没有大的出息,所以要给孩子自由空间,还有是让他发挥能力,能够说出想法、愿望。 如果能够按照自己志愿做事情并且能够成功,对孩子的自信心,还有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唐秋萍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三甲全国第73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做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家长可以调整教育方式、给予关注和陪伴,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心理咨询。1、调整教育方式: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说明孩子在按照正常的情绪成长,这是成长过程之间一个必然的阶段。家长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6岁的孩子和12岁的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孩子长大后,其自我想法更强烈一些,所以需要多一些的时间和耐心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们的一些想法。然后在尊重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去分析事情的一些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引导;2、给予关注和陪伴:可以多花一些时间跟这个阶段的孩子进行一些活动。除了关注学习这些方面以外,更主要的是,也要关注学习以外的一些方面,多一些时间陪伴他们,参加他们喜欢的运动和其他的活动,这是培养感情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3、进行心理咨询:在进行上述调整后,如果还不能够缓解孩子的一些状况,就建议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得到专业人员的一些指导和帮助。
张莹波心理咨询师
有来心理诊室民营医院
孩子青春叛逆期,家长该怎么办?
最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问题咨询,大多都是关于孩子青春期现象的:“孩子好像恋爱了,放学也不按时回家,成绩一落千丈。”“孩子迷上网游,常常抱着手机玩好几个小时,作业不做,考试不会,经常叫都叫不动。”“女儿迷上了韩国团体,一心想学唱歌,想出道,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孩子越说越不听,越管越跟你对着干……常常一句话就闹得整个家里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家长为孩子操碎了心,孩子却并不领情。受伤的除了孩子,还有父母!一次次的对抗,曾经最亲密的关系渐渐产生了间隙……我们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仔细观察下儿童的成长,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为什么要叛逆。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面对躁动、敏感、脆弱的青春期孩子,我们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有一次他受邀到武汉大学演讲。一上讲台,陶先生就拎出一只公鸡并使劲往公鸡嘴里塞米。公鸡拼命挣扎,一粒米也不肯吃。但陶先生一放开手,恢复了自由的公鸡扑哧了几下翅膀,自己吃起了米来。陶行知先生说道:“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强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便学也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会好很多!”叛逆期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指挥和命令!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孩子心甘情愿去做,比强迫要好得多。懂得“南风效应”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南风效应”,说的是寒冷的北风与温暖的南风打赌:看看谁先能把行人的大衣吹落。于是,北风呼呼地向行人猛烈地刮,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紧。南风则不然,它饱含着温情,轻轻地吹拂路人,行人越走越热,不一会儿就热得自觉脱掉了大衣。温和地对待孩子比冷酷严厉更能收到成效。这要求你在鼓励孩子时,要真诚不要虚情假意,“南风”要长“吹”,不要浅尝辄止。学会宽容说实话,父母经常要求孩子体谅父母,宽容父母,却不知道自己其实也不太宽容孩子,宽容别人。你是孩子的榜样,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不仅要对孩子宽容,更要对别人宽容。如果仅仅是对孩子宽容,而对别人是另一种做法,你的孩子也许不会对你宽容。记住,你的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学会理解孩子正如孩子了解你的过程,在你对孩子发表任何看法之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他这么做后会有什么感受,他期望别人怎么看他,他想从所做的事情中获得什么。尽量多抽出些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尝试着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尝试着做孩子的朋友。学会克制冲动的情绪别忘了你是成年人,是孩子的父母,不要过多苛责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在冲突面前你是榜样,你是首先要做出调整的人。你越冲动,脾气越多,孩子会用更强大的努力来对抗你的冲动!这样下去,不仅无法形成有效沟通,而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遇到冲突、矛盾,停止抱怨、说教、怒吼,让孩子了解你内心的想法和忧虑,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信任,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追星不可怕,积极引导、关注内心家长一定要调整认知,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崇拜明星了,父母应该高兴,那说明,孩子的身心非常健康。孩子进入青春期,心理上想脱离父母,到外面去探索世界。面对纷繁未知的世界,TA的内心会感到惶恐,必需找个“强者”来崇拜,来学习、模仿,希望自己强大起来,这样他内心才会产生安全感。当你的孩子陷入追星中无法自拔时,请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去追这个明星?孩子是有什么需求在生活中得不到?可以用一些“明星”的优秀品质和成功经验来鼓励孩子学习!平等尊重,把孩子当“人”看这里所指的把孩子当“人”看,意思是说家长要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人格和尊严,不要认为他是自己所生所养,我们就有权力对他冷嘲热讽,大呼小叫。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有思想、有意识的、独立的人,孩子也会把自己当成有自主行为能力的人与家长合作,这是两代人良好沟通的前提。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压制”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对立面只能让彼此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有问题,找根源不少家长说,孩子沉迷于玩游戏,一扎进去就拔不出来,游戏真是个害人的东西!其实有研究表明,适量地玩网络游戏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反之,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探索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孩子网游成瘾,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网游本身,而是这些孩子的现实生活出现了问题。孩子痴迷于网游,一定是想要通过网游这种途径获得自己在生活中渴望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体验。如:愉悦的情绪、自由的氛围、被信任的感受、交际的需求、自尊的满足……作为家长,在看到孩子沉迷网游时,一定要思考: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沉迷网游?孩子沉迷网游的背后是否也有我的原因?究竟是哪方面的缺失导致孩子沉迷网游?我的哪些做法导致了孩子在这些方面的缺失?我怎样做才能够帮助到孩子?找到问题的根源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方法!(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12岁孩子叛逆怎么办
"12岁孩子出现非常叛逆的问题一定要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此时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在沟通和交流方面父母要学会包容,因为孩子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很多时候会有独立想法,应该对孩子的表现和行为多些宽容、耐心,不能出现了什么问题都将孩子的行为划定为叛逆或者对自己的攻击,而是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孩子的声音,学会理解孩子的想法,甚至有些孩子已经有非常多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父母要及时采纳,将自己的孩子当作成人来对待才能够收获其友谊和尊重。\n心理治疗方面可以选择精神分析治疗、人本主义疗法、家庭疗法等,当孩子的叛逆是因为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之间夫妻关系不和,或者与老师、同学关系不好等引起来的可以考虑人本主义疗法、家庭疗法等,以上所有方法都是可以的。"
王翠玲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三甲全国第72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长怎么办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这个时候孩子总觉得自己长大了,希望得到尊重,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另外,青春期的孩子脾气容易急躁,而且这个时候对异性也比较感兴趣,可能会变得比较羞涩。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n1、家长要理解尊重孩子,切忌唠叨,家长的唠叨、关心对孩子来说被认为是一种束缚,他可能会觉得是一种不尊重,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容易产生对抗心理。这个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学会尊重、倾听孩子,正确的关心;\n2、要鼓励孩子交朋友,通过孩子跟同龄人之间相互的沟通,这种相互的沟通也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相互的鼓励和理解;\n3、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来释放自我、锻炼身体,还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当孩子遇到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家长要多肯定,支持和鼓励孩子,千万不要责备或者打骂孩子;\n4、应给孩子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非常重要。"
黄建军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叛逆期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面对孩子的叛逆,许多家长非常紧张、焦虑和痛苦,因为越教育越叛逆,最终也无法使其完成学习,甚至产生不当的行为习惯,包括打架、逃课、沾染恶习。面对叛逆的孩子,作为家长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稳定孩子的情绪。因为叛逆的孩子非常有能量,并且具有创造力、想象力、自己的方向等,因此可以理解为叛逆的孩子也具有优秀的方面,值得去尊重;2、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多一些思考。因为叛逆背后反映出来的不单单是孩子本身的问题,也是亲子关系的问题。家长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在孩子的不同阶段,去尊重成长规律。即当孩子在婴幼儿、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的不同时期,需要学会断奶、分床等,适当情况下保持相对的距离和界限。家长不应该盲目的干预和满足孩子。而对于孩子的需求,在其需要帮助的时候也需要学会拒绝。面对叛逆期的孩子,需要尊重成长的规律,从而才能够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使其拥有良好的健康心态和完善的性格,最终达到能够自我教育,能够拥有良好的方向、目标。使其在成长过程当中,不单单去学习文化课的知识,还能够懂得礼貌、懂得帮助他人、懂得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上述即为非常良好的理想教育过程。而对待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应该采取上述的策略,最终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张玉玲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叛逆期的孩子有什么表现
叛逆期孩子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不稳定:孩子进入叛逆期时,情绪特别不稳定,而且孩子的性格也会出现异常的改变。此时孩子对于家长或老师,经常会出现反常动作,比如经常会因为小事跟家长吵架或跟老师对着干;2、反抗心理:叛逆期的孩子,还会有意识的出现反抗的心理,比如你让孩子做这些事情,孩子偏不做,以及你觉得这件事情不对,孩子又偏去做,经常会出现跟家长背道而驰的一些行为;3、虚荣心:进入叛逆期的孩子,会有比较强的虚荣心,比如青春期的女孩逐渐开始喜欢打扮自己,或者部分孩子喜欢逐渐用成熟女性用的化妆品,以及喜欢穿高跟鞋,会将自己打扮的非常成熟,这些都是孩子进入叛逆期的临床表现。一旦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的临床症状,就要注意孩子可能已经开始进入叛逆期,在此阶段家长要及时调整跟孩子沟通的方式,同时要调整教育方式,平稳的度过叛逆期。
冯杰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三甲全国第3
孩子到叛逆期怎么办
叛逆期是人格自我完善重要过程,不主张称为叛逆期,更喜欢用成长重要阶段和完善阶段来称呼。我们更多是接纳,允许过程中自我意识不断完善和成长,才能保证一个人或一个孩子成为一个真正人,成为一个真正对自己负责任人。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我观点,自我价值,自我判断,不是认知为叛逆,而是接纳、容纳、包容,支持完成这个很重要阶段和过程。当然因为知识文化和年龄限制,可能会有局限性甚至可能会有问题,可以去探讨问题,一起去协助孩子完成过程。
钟燕主任医师
湖南省儿童医院三甲
孩子叛逆期多久
孩子的叛逆期通常出现在两个阶段,2-3岁的叛逆时间较短,持续至3-4岁。青春期也会出现叛逆,通常女孩子比男孩子进入青春期要早,女孩子9-11岁进入青春期,男孩子11-13岁进入青春期。所以女孩子出现逆反心理会比男孩子更早,女孩子通常在进入小学5、6年级时会表现比较明显,男孩子可能进入初中,甚至到高中时期会比较明显,青春期是孩子出现叛逆非常关键的年龄阶段。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不能以带小年龄的孩子同样的方式对待,不能任何事情都要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做,这个时期需与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关心其身体变化、心理变化,多交流、多沟通、多了解其心理变化,可以使孩子较顺利的度过人生的特殊时期。上述处理措施对孩子心理发育、后期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较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