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遇到一点事就精神紧张心慌

常卫利精神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全国第19
咨询

遇到一点事就精神紧张心慌,可能为非疾病因素引起,但也可能为焦虑症、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阵发性心动过速等疾病因素引起。此时具体疾病还应到正规医院检查,并且给予针对性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遇到一点事就精神紧张心慌,可能为正常生理反应,因人群遇到事情时可能会使机体分泌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引起机体兴奋性增高,多会出现精神紧张、心慌症状。尤其针对内向性格的人群而言,可能会更加明显。此时建议人群可以选择深呼吸、适当活动缓解紧张情绪,日常还可选择多进行社交活动或集中精力在某件事情上,一般可以缓解紧张、心慌症状,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二、疾病因素:

1、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多由于遗传、神经递质异常、过度紧张等因素引起,通常会表现为身体长期处于紧张、恐惧状态,遇上一点事后会加重精神紧张、心慌症状,还会伴随睡眠困难、皮肤潮红等症状。此时焦虑症患者可以考虑在正规医生指导下,服用地西泮片或氯硝西泮片等抗焦虑药物进行缓解;

2、高血压:高血压通常由于身体多种神经反射和体内机制紊乱等因素引起体内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常在肥胖、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处于愤怒抑郁紧张的心理状态等情况下诱发,患者在遇到一点事情后,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多会诱发血压升高出现精神紧张,同时血压升高后心肌跳动也会增快,多会出现心慌症状,表现为遇到一点事就精神紧张心慌。此时可以在正规医生指导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非洛地平片等降压药物治疗,可以使血压恢复至正常范围;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遗传、免疫等因素引起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高代谢、高亢奋状态,从而容易引起患者出现遇到一点事就精神紧张心慌、血压升高、眼球突出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或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避免心率增快的情况,同时配合抗甲状腺素药物治疗,如丙硫氧嘧啶片缓解症状;

4、阵发性心动过速:若患者由于过量饮酒、长期吸烟等因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时,也可以出现心动过速、心慌、紧张等症状。此时可以选择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药物治疗,必要时给予导管射频消融处理。

此外,还可能为其他心律失常引起,因此若患者出现遇到一点事就精神紧张心慌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心理科就诊。

2023-09-03浏览5094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魏晓冬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三甲
遇到一点事就心慌发抖怎么办
如果遇到小问题容易出现心慌、发抖,要考虑存在精神、心理方面问题。因为这种表现应该不是心脏病的表现,建议必要时可以结合心理疏导治疗,让患者克服恐惧感、焦虑感,才有助于患者在面对其他事情时能战胜自己的心理恐惧,不至于出现心慌、发抖等现象。部分患者有可能是存在社交恐惧障碍问题,也有可能是自己天生性格使然,不善于社交,也不能承担压力。对于此类人群,可以让其试着多承担任务,独立完成,培养责任感、自信心,有可能再遇到问题时有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患者有时要去锻炼自己,给自己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不要活在安全舒适区。只有多锻炼、多体会,在面对事情时才不会畏缩,也不至于出现心慌、发抖等强烈的应激反应。
张妮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三甲全国第60
遇到一点事就心慌发抖怎么办
遇到一点事就出现心慌、发抖,精神上比较脆弱,更多的是精神方面问题的躯体化表现。发生器质性疾病的概率比较低,在临床上,进行心脏方面排查时,比如做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平板正常,但是稍有刺激即心慌,通常需要对症处理。要考虑是否有一定焦虑,可以做相应的焦虑评分,如果确实有焦虑现象,可以进行抗焦虑治疗。还要观察平均基础心跳情况,如果平均基础心跳偏快,可以吃β受体阻断剂,比如倍他乐克,将基础心跳降低。即使有应激刺激,心率增高幅度也不大,则心慌会改善。同时要进行情绪疏导,要多走出去,找能够放松情绪的事情做,鼓励适当进行运动,运动可以改善此类症状发生。
张妮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三甲全国第60
遇到事紧张心慌怎么处理
遇到事容易出现紧张、心慌,需确定发生心慌的时候心率是否明显增快,了解静息状态下以及心慌时心率,可以自测脉搏或者测量血压。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第3个值就是脉搏,脉搏通常情况下和心率一样。如果确实在感觉心慌时,心率明显增快,可以应用减慢心率的药,比如β受体阻断剂,临床常用倍他乐克、阿替洛尔等。在临时处理下,要关注有无器质性问题,如果经常心慌要观察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女性有无贫血情况。如果器质性问题可以排除,考虑是功能性阵发心动过速,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度较高,结合有无其他症状判断,必要时进行焦虑评分,观察是否存在焦虑。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作息、运动、饮食,对改善症状有帮助。
杨立平副主任医师
大庆市中医医院三甲
心里有一点事就睡不着怎么办
"患者心里有一点事就睡不着,这种情况与情绪有明显的关系,如果是偶然间出现的,患者也不要太紧张,不需要特殊的处理,但是如果经常的出现,就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可以给患者服用具有安神作用的中成药来调整体质,加深患者的睡眠深度,还可以口服安神补脑口服液、百乐眠胶囊、枣仁安神胶囊、天王补心丹这一类的药物。\n如果患者平时情绪比较焦虑、紧张,也可以给患者口服舒肝解郁胶囊,而如果这些药物服用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安眠药,比如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右佐匹克隆片、氯硝西泮、劳拉西泮,这些药物不但能够起到安眠的作用,也能够起到抗焦虑、抗惊厥的作用,但是这一类药物不建议长期服用。"
徐新娜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三甲全国第76
有点事就心慌紧张怎么办
如果稍微有事情干扰,就会出现心慌、紧张的情况。需先考虑为心理素质的问题或者体内的交感神经系统的敏感性比较高,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干扰,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明显升高的情况,常见的处理措施分为以下几种:1、自身方面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减慢心跳,避免出现心慌的症状。可以做深呼吸、安静休息及避免过度的焦虑思考,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缓解紧张和焦虑;2、如果紧张和焦虑很难通过自我调节方式来缓解,也可以考虑借助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没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并且有严重的心动过速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短时间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使用这类药物可以达到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慢心跳及缓解心慌症状的作用。
刘涛副主任医师
湖北省中医院三甲
遇到事就心慌的厉害怎么办
"遇到事就心慌得厉害,要明确心慌时是心跳加速还是心动过缓。治疗方法不同,对于心动过速的患者,可以自备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平片,对症处理。对于心动过缓的患者,可以服用氨茶碱、沙丁胺醇等药物对症处理,可以配备中成药物,如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对症处理。\n另外遇到事就心慌,需要明确是生理性原因,还是病理性原因。常见的病理性原因包括各种类型的器质性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严重贫血包括严重的感染、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都可造成心慌的状态,建议系统的相关诊疗。"
庞吉成主治医师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三甲
精神紧张怎么治疗
"精神紧张临床上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方法。心理治疗以放松训练等行为训练方法为主,特别是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想象放松训练。通过上述的放松训练方法长期有效的锻炼,可以帮助患者习惯化自动化的松弛每一块肌肉,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精神紧张的作用。药物治疗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如应用抗焦虑药物或者β肾上腺受体阻断剂、抗抑郁药物。临床上以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抗焦虑药物,心得安等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或者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用其治疗得到认可。"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精神紧张如何放松
"精神紧张可以使用自我调整,与家人和朋友进行沟通、交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等方法进行缓解,具体如下:\n1、自我调整:可以降低压力,缓解精神紧张,比如在自己特别紧张的时候读一读书、听一听轻音乐、感受大自然或出去散散步、跑跑步,从而让自己心情好转,变得心灵宁静,也可以适当运动,因为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缓解各种负面情绪,让人恢复精力,而且规律的运动也可以提高人的抗压能力,也可以改善人的体质;\n2、与家人、朋友多沟通和交流:学会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并且将自己的紧张情绪宣泄出去,同时也可以和他们交流一下自己紧张或焦虑的原因,寻求他们的理解,也可以听从他们的建议或意见,这样就能够让自己获得支持,并且有很多归属感,从而克服孤独、焦虑、紧张;\n3、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尤其是长期的精神紧张,自己也无法控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或人本主义疗法,比如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脱敏疗法,让自己能够迅速安静下来,从而有效解决精神紧张的问题。"
廖彬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甲
肺炎有一点肺不张有没有事
"肺炎伴有轻度的肺不张,是否有问题要具体分析,例如在肺炎治疗过程中,肺不张逐渐形成,此时可能问题不大,多是因为肺炎的患者,其痰栓堵塞局部的支气管,使其支气管局部引流不畅,形成节段性的肺不张,对于此类患者予以有效的抗感染、祛痰处理,配合雾化吸入、拍背等治疗,在肺部炎症控制以后,肺不张也可以逐渐的改善恢复正常,必要时可以行气管镜的检查以吸出痰栓。但要注意,如果是发生肺炎时就伴有肺不张,应该引起重视,可能是有严重的问题,即便是轻度的肺不张,也可以因肿瘤、结核以及局部的支气管狭窄等,导致形成阻塞性肺炎,此时患者多需要行支气管镜的检查,进一步的明确支气管内的有无病变,避免发生误诊和漏诊。"
李旸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精神紧张会出现哪些症状
精神紧张为人类进化发展的本能反应,如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外出狩猎,面对野兽围攻会自然出现诸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等表现,此时机体处于高度警惕性状态,反应速度较快,以应对外界刺激,此为人体正常反应。若患者出现与实际面临情况不一致的紧张,如呼吸加快、心跳加快、紧张、出汗、尿频等症状,甚至濒死感,临床将其归结为精神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