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什么是儿童行为障碍

禹华良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11
5天后有号
挂号

儿童行为障碍又称儿童和少年期的特种症状,是指一类发生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障碍,如排泄、睡眠、进食和说话等。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和躯体疾病的基础上,一般包括遗尿、遗粪、异食癖、口吃、品行障碍等行为障碍表现,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1、遗尿:是指5岁以上儿童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在白天或夜间尿湿裤子和床铺,并非由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所引起;

2、遗粪:是指5岁以上儿童无明显原因,反复不能自制地排出大便,常常拉在裤内,大便形状正常。儿童无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并非因为腹泻所引起,一般多在白天发生,以在学校发生为多数,夜间发生遗粪者少见;

3、异食癖:从幼儿期开始咬吃异物,如灰土、头发、衣物、油漆、泥土、纸片、石头及污物等,可致躯体中毒或胃肠并发症;

4、口吃:多在3岁左右起病,表现为言语节律异常,言语重复、不流畅,因说话困难而常常伴有拍腿、双手舞动、跺脚、握拳等动作,难发音的词句说出之后随之全身放松。常伴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口吃没有得到改善而易出现焦虑不安、自卑、易激惹等;

5、品行障碍:包括不良行为,如偷窃、虐待动物、破坏财物、逃学、酗酒、赌博等。

上述表现均属于儿童行为障碍的范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教育干预、行为矫正等心理治疗,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使其逐渐适应社会。家长要多陪伴儿童,多和儿童进行沟通,有助于帮助病情的恢复。

2024-01-21浏览4378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王薇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甲全国第50
行为障碍怎么回事
"行为障碍是指患者的行为与大部分人相比存在明显的异常,甚至外在行为已经对自身或者周围其他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则被称为行为障碍。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病理性认知、思维、情感等影响,可以出现不同形式的行为、动作障碍,主要包括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以及模仿动作、刻板动作或作态、强迫动作等等。\n这种行为障碍多见于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动作、行为、言语、活动增多或者减少,模仿动作、刻板动作以及强迫动作。可以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辅助生化、影像检查,并且进行心理测试,由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治。"
李婷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三甲
行为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行为障碍的症状,最常见有以下几种:一、兴奋状态,躁狂性兴奋的患者就有忙忙碌碌、跑来跑去、停不下来的感觉,话也很多。另外青春性的兴奋,患者可有愚蠢、幼稚、做作、荒谬、离奇的活动和行为,比如做鬼脸、挤眉弄眼。还有紧张性兴奋的状态,患者往往会冲动、伤人毁物、攻击他人。器质性的兴奋的患者,可能会有思维活动缓慢迟钝、说话较啰嗦。二、木僵状态,这是抑制的状态。比如紧张性木僵的患者,往往行动非常缓慢、笨拙甚至完全抑制,不动、不吃、不喝,保持一个姿势,还有蜡样屈曲或空气枕头。器质性木僵的患者(见于脑炎后的患者),可能会有意识障碍。三、可见于刻板运动,比如持续、单调的重复做一个动作。另外还有模仿别人的动作,如强迫动作,反复检查开关、反复洗手,或强迫性的仪式行为。"
全赞荣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三甲
行为障碍的表现
"行为障碍是由于心理障碍引起,可以受躯体支配也可以不收躯体支配,分为器质性和心理性。器质性行为障碍如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前倾体位,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端坐体位等,是为了减轻痛苦而采取的特殊体位。心理性行为障碍包括木僵,患者动作减少,可以保持一个姿势持续很长时间,还有目光呆滞等,属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类型。蜡样扭曲属于精神病的一种类型,患者不会写字、算题、说话,但临床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还包括违拗症、强迫症、胡言乱语、躁狂状态、刻版语言等。心理性行为障碍属于精神病的范畴,出现行为障碍的患者,最好到医院心理科就诊尽早治疗。"
刘建丰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三甲
睡眠行为障碍怎么治疗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是发生在快动眼睡眠阶段的一种疾病,一般会出现与梦境相关的各种复杂运动障碍,会出现持续或间断性的肌张力增高、肌肉的抽动、讲话、唱歌、喊叫、挥拳、抓取以及跳跃、坠床等行为,多数的梦境都有暴力的内容,常常会出现伴随梦境相关的暴力行为,可能导致自伤或伤及他人。 治疗方面主要是可以给予相应的防护措施和药物治疗,防护措施主要是在床边放置软物包裹,防止病人自伤,药物治疗可以给予氯硝西泮、褪黑素、多巴以及多巴受体的激动剂、帕罗西汀、多奈哌齐、镇静催眠类药物等。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甲全国第68
睡眠行为障碍是怎样引起的
睡眠行为障碍包括一大类疾病,引起原因也各不相同,临床上最常见的睡眠行为障碍主要是两种疾病,具体如下:1、儿童发生的梦游现象,儿童发生梦游从原因来说讲不清楚,但是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儿童神经系统调节还不趋于完善,就会出现梦游现象。梦游医学上叫睡行症,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发生的一种行为,不提到梦的问题,主要由于睡行症孩子在发生梦游时往往不伴有梦境,梦游其实是个不准确的概念,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症状会慢慢缓解;2、成年人发生睡眠行为障碍原因很多,包括情绪、生活方式问题,还包括用药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发生睡眠行为障碍,因此治疗也变得比较复杂,要根据每个病人不同原因治疗。
王配配副主任医师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三甲
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是什么
睡眠分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和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做梦时大多发生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的时相。这个睡眠非常有特点,这时大脑皮层非常活跃,梦境也很鲜活,但是全身除呼吸肌以外,其他所有骨骼肌都松弛,所以尽管在梦里跑、跳但是人却基本不动。但是梦境在睡眠后如果肌张力不降低,伴随着梦境可能出现肢体活动,而导致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到床伴,这时叫做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该病通常见于40-70岁的人群,男性比女性多,而且梦境的演绎多和不愉快的暴力梦境有关,如侵袭、反击、被追赶,但是也可能有大笑、唱歌、口哨等梦境。但近年来研究发现,这种睡眠异常行为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症状和预警的症状,40%-60%的这类患者十年后可能发展为帕金森或者其他更严重的退行性疾病,所以需要及时就诊。治病这个疾病需要专业诊疗,不仅靠药物还要靠节律的调节及部分物理治疗,所以大家应该到专业的睡眠医学中心就诊。
邹冰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三甲
什么是儿童的问题行为
"儿童的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偏离常态,给他人或自己的身体、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危害甚至危险的行为。因此以下行为是儿童的问题行为:会影响儿童学习或接触新事物的行为;会影响儿童与其他人的相处或接触的行为;会对儿童自身或其他人构成危险、损失或带来不便的的行为。"
何凡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儿童多动症与儿童强迫症有什么区别
儿童多动症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是一类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也可以将其归为行为障碍,是儿童青少年非常常见一类疾病,而且患病率达到5%以上。所以这一类孩子有三大特征,一是注意缺陷,二是多动,三是冲动。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存在这三种特征,部分孩子可能以注意缺陷为主;部分孩子以多动、冲动为主;部分孩子三大特征都有,可以称为是混合型的,这是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经常会有老师反映孩子,尤其是学龄期孩子,上课坐不住,小动作比较多、上课很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忘事、丢三落四、书包乱七八糟或者说其人际交往不好比如容易出现冲动情绪和行为。如果出现这一大类疾病就要高度怀疑儿童是不是多动症,需要进行一些注意力评估。关于强迫症也是儿童青少年期起病,既往归于神经症,也是儿童常见情绪问题。其实儿童强迫症主要表现在儿童青少年当中,主要表现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所谓强迫思维即反复想一件事,孩子会觉得这种行为无必要,但控制不住,反复思考问题;或者反复出现行为,比如反复出现洗手、反复涂改作业、反复计数。这种反复思维和行为,如果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而且非常痛苦引起焦虑情绪。可通过比如耶鲁布朗儿童强迫量表进行评估和确定。
贾晋荣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三甲
7岁儿童隐睾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7岁儿童隐睾的危害具体如下:1、生育能力下降:双侧隐睾引起不育的可能性约为50%,单侧隐睾引起不育几率为30%;2、睾丸损伤:隐睾比正常位置的睾丸更易受到损伤;3、隐睾扭转:隐睾比正常位置的睾丸发生扭转的几率高20倍;4、隐睾恶变:尤其位于腹膜后的隐睾,其恶变为睾丸肿瘤的几率比正常位置的睾丸高20-35倍。恶变多发生在30岁后,建议两岁内的患儿进行隐睾手术;5、精神损伤:隐睾可能引起自卑,7岁儿童已步入学校,属于学龄期儿童,精神上的影响不容忽视。7岁患儿虽然已经超过两岁,但也建议及时进行手术。
荣建红主任医师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三甲
7岁儿童隐睾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七岁儿童隐睾,可能对睾丸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因为睾丸在腹股沟管或者腹膜后、以及阴囊入口处,这里的温度较阴囊内的温度高1.5-2℃,长期处于高温状况,有可能对睾丸生精小管的正常生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睾丸精子发生障碍,成年后可能会导致不育症的发病率增加。建议儿童早期发现隐睾,早期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这才是一种最佳的办法。一般两岁之前如果没有下降,应该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