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过度的自卑怎么回事,怎么办

禹华良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11
咨询

过度自卑是一种负面的自我评价和对自己能力的低估,可能是源于被否定的童年经历,教育环境,以及性格等。过度自卑可能会对个人的情绪、自信心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建议通过自我接纳、寻求支持、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习新技能等方法改善。

1、自我接纳:尝试正视自己的优点和成就,而不是将注意力过度放在缺点和失败上。给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并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努力和进步。

2、寻求支持:与亲密的朋友、家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他们可以提供支持、理解和鼓励。

3、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意识到自卑观念的存在,并用积极、现实和客观的观点来替代它,学习挑战自己的消极思维,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来提升自尊和自信。

4、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包括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5、学习新技能:通过学习新的技能、参加培训或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来提高自信心,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可以增强对自身价值的认知。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尝试外出旅游、咨询心理医生等方法。改变自卑可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重要的是向积极和健康的方向迈进。

2023-09-01浏览3421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刘强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甲全国第90
长期过度自卑的后果
自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绪,会影响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以及社交等。如果一个人长期过度自卑很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心理定势,甚至引发人际关系障碍、行为困扰,或发展成抑郁症,因此一定要重视起来。产生错误的心理定势长期过度自卑会影响一个人的上进心、自尊心,使其变得胆小怯懦、不敢表现自己,甚至停止发展自己,还会产生一种错误的心理定势,即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如觉得自己长得很难看,甚至当他讲话时感觉好像每一个人都在用蔑视的眼光来看他。人际关系障碍长期过度自卑会使人变得敏感多疑,总是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嘲笑自己,因此往往以一种消极或错误的防御形式来保护自己,独来独往,不敢与别人正常相处。另外,有些人也不善于自我表现,喜欢自我封闭,从而出现了人际交往障碍或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行为困扰长期过度自卑的人往往心理比较脆弱,经受不起挫折,适应力差,性格抑郁沉闷,遇事往往自愧无能,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知识、经验和才干,会变得胆怯畏惧,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做事情也容易半途而废。发展成抑郁症长期过度自卑还容易引发抑郁,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困扰、压抑没有得到释放而导致的,可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长期失眠,有些人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如果出现长期自卑的心理,我们要怎样摆脱呢?首先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自信,不妨将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特长全部列出来,哪怕是很细微的东西也不要忽略,最重要的是不要一直比较。每个人都很独特、不可复制,要通过全面辩证地看待自身情况和外部世界,认识到我们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对自己的弱项和遭到失败持理智态度,既不自欺欺人,又不看得过于严重,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对现实。如果通过上述调整依然摆脱不了自卑,建议及时到心理科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参考文献[1]李问渠.做人做事不能不懂的心理学[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9.01:210.[2]肖西.做自己的心理医生[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8.01:35-36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自卑怎么办
"改善自卑的方法,具体如下:\n1、分析一下自卑的程度和具体表现,自卑是在对于某种特别的情景、场景或者特别的事件中,还是广泛性的认为自己完全一无是处,什么都不如别人的情况;在程度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或者具体表现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要结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或者某种特别的状态,还有生活环境,在这些层面寻找自卑心理产生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n2、如果是一般人所说的自卑,就是稍微觉得自己某些方面不够自信,对自己评价偏低,这种情况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只要坚持正常的生活、活动,头脑逐渐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如果是前面提到的比较严重,且广泛性的自卑,特别是以前并不自卑,而最近的变得特别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不如别人等体验,这种情况要尽快去精神科就诊,接受专业的评估,看是不是存在抑郁发作等疾病状态,这些疾病状态导致出现自卑症状也是常见的症状,如果是一般性的自卑,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室的专业指导和帮助,来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
闵宝权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自卑怎么办
克服自卑的方法包括:1.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接纳自己的现状,要多去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2.自我鼓励:善于运用表扬与肯定的方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3.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4.正确对比:与别人比较时,应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避免产生自卑心理。
闵宝权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自卑怎么办?
自卑怎么办?很简单,把自卑扔掉,多自信一些。结论很简单,但做起来非常不容易,和自卑做斗争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而自我成长的过程首先要接纳自身,就是要接纳自己的现状,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我的长处在哪?我的短处在哪?对自己内心起心动念有个清晰的觉察,我为什么焦虑?为什么我见到同学爱理不理?这就叫活的觉察。先觉察以后才能知道原来问题在哪儿,要怎么去调整。对强者要学会欣赏;对弱者要学会同情,学会帮助,学会提携,内心慢慢获得充实,把当下做好。了解当下的内心,了解当下的处境,对自身和外界应对妥当,把每一件事儿做好就是战胜自卑的过程。
闵宝权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什么是自卑?
自卑是一种内在的感觉,严重的他人也看得出来,自卑就是不自信,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与内在自卑作斗争的历史,因为自卑,所以要跟自卑做斗争,要发愤图强。看到别人好,马上想到自己的不好,自惭形秽,看别人很优秀,自己不太优秀,这些都是自卑。自卑换一种说法就是对自己不认可,或者说对自己的现状不接受。
黄建军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什么是自卑
自卑是指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所产生的一种以自卑观念为核心的复杂心理。心理健康的人往往可以接受这一观点,并在其他方面超越对方,或者将自卑转化为动力。当自卑完全处于主导地位,甚至造成躯体障碍,而患者并未积极自我调节,一味回避、掩盖其缺点,则可能出现精神方面的疾病。对此,应提高警惕,积极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闵宝权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什么是自卑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心理上的消极的自我暗示,在青少年比较常见。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还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严重自卑的人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
黄建军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什么是自卑?
自卑是一种意识到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与别人比起来有一些差距时的那种羞耻的一种情绪体验。当我们意识到与别人的差距的时候,产生自卑的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够去处理和驾驭这种自卑的感觉,比如说我们的身高不如别人,我们的权利、地位不如别人,我们的财富不如别人,我们可以去接纳,或者我们能够去想到在某些其他方面超越对方,这个时候有一种自豪感或者优越感,去抵消这种自卑的感觉。或者去转化和升华,把它变成一种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一种动力,这些都是正常的处理的方式,但是有些自卑显得过分和持久,给个体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往往见于一些心理精神的疾病,比如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甚至一些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当中,包括进食障碍,这样的一些自卑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个体会夸大自己的不如人的方面,他们对自己过多的否定,同时忽略了自己的优势。这样的一些自卑给他们带来的是一种伤害,他们回避,他们退缩,他们试图去掩盖这种自卑,而不是积极的去面对。所以当有了自卑的感觉的时候,可以是正常的反应,可以进行有效的自我的调理,当我们无法进行自我调理的时候,有可能提示多种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及时的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提升和处理。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脱发自卑怎么办
"如果出现脱发自卑的心理问题,应该积极的调整,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接受自我,无论自己外貌变成什么样子或者自己有什么样的缺点,都应该学会接受自己,可能有脱发的问题或者身体有别的缺陷,但是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把自己想象的非常差、自我评价过低,而是要客观的评价自己,学会满心欢喜的接受自己。当自己特别自卑的时候,尤其是因为脱发而自卑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转移注意力,也可以跟好朋友聊天,寻求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把自己内心自卑的想法倾诉出去,而不是压抑在心里,才能够慢慢缓解自卑对自己的影响,也可以使用小技巧改善自己的外在形象,比如可以戴假发等。但是无论采取任何方法,都不要对于自己的脱发问题过于关注,而是要及时缓解这个问题对自己的影响,只有不过分关注才能逐渐遗忘这件事情,逐渐过好自己的生活。"
彭丹霞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三甲
矮小症自卑怎么办
矮小的病人一般都有自卑的情况,当然有些小孩子性格特别好,家长对他的心理疏导比较好,性格还可以,不会有自卑感,但是有数据显示,有60%的矮小症的小朋友实际上有心理问题。比如他可能不愿意跟别人交友,因为他觉得朋友都那么高,自己这么矮,别人还笑话他,然后他就会有情绪波动,可能不太愿意社交的情况都有可能。对于这种情况,首先找出患儿矮小原因在哪里,如果是营养不够,就营养补充;如果是身体有问题,身体有疾病,比如结核感染、先心病,就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他有生长激素的缺乏,就补充生长激素。改善了他身高的问题,就把根本问题解决了,那他的心理问题自然而然就会解决。但并非所有患矮小症的病人,都有办法让他高。比如骨骼发育异常的患儿,那可能就是身材不好,此时可能就是要把他注意方向移到别的地方,可以多陪他玩一玩,作为家属,可以给他培养一些新的特长,让他在别的方面给自己信心,可能这样就会比较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