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结核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殷欣肝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三甲全国第5
咨询
播放语音内容
01:23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但肺结核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
感染结核杆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强弱。春天是结核病多发季节,对于结核的患者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肺结核主要由呼吸道传播,而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在患者还没有治疗到规范治疗之间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出现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2周,需要到结核定点医院进行就诊。
2023-06-17浏览93535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肿瘤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彭向欣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结核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由呼吸道传播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这种病主要在青年人传播,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其传播主要是在人和人之间传播,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人和动物之间互相传播。结核病发生的范围主要是在青少年比较多见,因此当发生不明原因发热时,特别是年轻人在不明原因发热或者有长期慢性咳嗽时,要到医院去排查有没有结核病的可能。由于结核病是传染病,可以在人和人之间传播,因此周围的人群如果有结核病,自身也需要到医院去就诊,明确有没有被传染上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不光侵犯肺,也侵犯全身各个其它的系统,因此结核病是一种广泛,可以造成身体各个部位脏器损害的一种疾病,因此要引起重视。
张鸿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甲全国第68
结核病是一种主要经过什么传播的传染病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指的是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因为肺结核才是我国的法定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是通过飞沫传播,也就是通过肺结核的患者大叫、咳嗽、打喷嚏,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滴喷到空气中而造成的传播。结核病的传染性大小,取决于肺结核患者的排菌量之外,还与空气中含有结核分枝杆菌微滴的密度以及通风情况、密切接触的程度以及时间,另外还与个体的免疫力有关系。开窗通风,减少空间中含有结核杆菌微滴的密度,是减少传播的重要的方式。最重要的减少传播的方式,是治愈肺结核的患者。影响人体对结核菌的自然免疫的因素,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还与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社会因素相关。
吴剑波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三甲全国第55
白斑是一种什么疾病
白斑通常是指白癜风,这是一种后天病因不明的色素脱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色素减退和色素脱失的白色斑片。一般在发生白斑之前,多数人可能有精神紧张、焦虑的诱因,然后皮肤上面就会出现小的白斑。白斑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但是主要还是曝光或者摩擦刺激的部位,包括面部、颈部、肘部、膝部、腰腹部、外阴部等部位。开始的时候白斑比较小,可能是指甲盖大小,通常边界不清晰,比较模糊,随着时间进展白斑逐渐更白,成为乳白色、瓷白色,周边边界也更清晰,中央部位可能还会有残存的色素岛,但是随着逐渐发展中间色素岛也会减退,中间的毛发也可能变白。此外,白斑数量可以随着时间逐渐增多,面积扩展,形状变得不规则。
张人玲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Graves病具体是一种什么疾病
Graves病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机体把甲状腺当成抗原,产生了自身抗体,发生了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跟自身免疫、遗传、精神压力过大有一定的关系。发生Graves病时,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泌、合成增多,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由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还可出现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微粒体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升高。发生甲亢时,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产生高代谢症候群,患者出现心慌、怕热、乏力、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腹泻。累及心脏时发生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女性患者出现月经紊乱,以月经量减少为其特征。有些患者可以出现眼部症状,突眼可以是单侧发生,也可以是双侧发生,上睑挛缩、眼球突出,查体时上眼球露出眼白、双目炯炯有神、肌张力增高、神经细胞敏感性增强,患者食指伸平、手指分开时手颤明显。发生甲亢时应该给予正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核素碘-131治疗和甲状腺手术治疗。
国红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三甲全国第60
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什么疾病
"帕金森综合征是锥体外系的疾病,源自于中老年人的变性性的疾病,它主要是中脑的黑质多巴胺运动神经元的细胞的变性、坏死,导致纹状体的多巴胺的含量减少而出现的症状。它主要是以动作迟缓为主要表现,做任何的活动想快快不了,这是它最核心的症状,\n另外,一部分人合并有静止性震颤,是伸直的拇指和弯曲的食指之间呈搓丸样的动作,放着不动的时候抖,运动的时候能够好转或者是控制、睡觉的时候能消失的震颤,另外,被动运动的肢体会有铅管样或者是齿轮样的增高、肌张力增高,患者还会出现动作、运动和姿势的障碍等等。"
曹广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甲全国第50
乳腺增生是一种什么疾病
乳腺增生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导致乳腺增生的原因和激素的波动有密切关系,当女性心情焦虑、工作压力较大的时候,通常会产生激素波动,而引起腺体增生和相应症状。乳腺增生的主要症状,对于年轻女性主要是局部乳腺胀痛,和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在月经周期来临之前胀痛增加,随着月经的结束胀痛感会减弱,甚至消失。而对于中年以后的乳腺增生,乳腺的胀痛和月经周期大多没有直接关系。对于乳腺增生的女性,在触诊的时候可以明显在腺体内明显摸到有结节和条索样改变,按压的时候会有疼痛感,在超声下也可以发现腺体的异常增生。对于这些结节和条索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应用活血化瘀和治疗腺体增生的药物,来控制腺体增生的症状,一些小的结节和增生条索也可以得到适度缓解。在判断乳腺是否有其他病变的时候,可以根据超声的影像特征,来判断肿物的大小、外观,是否有血流、钙化等特征,均标志着肿瘤的良性和恶性倾向。如果诊断不清,还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来明确肿物的性质。
李玲玲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三甲
牛皮癣是一种什么疾病
牛皮癣在临床上称之为银屑病,在中医命名为白疕,它主要以全身可见的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严重的时候可以遍及人体各个部位,形成红皮,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活社交,它在医学上是一个和人体免疫炎症相关性的疾病,容易反复发作,目前病因不清楚。银屑病是不会传染的一种皮肤病,它只是和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相关,还有一部分人和遗传相关,因此银屑病不传染,但是银屑病可能会呈现一定的遗传倾向,日常生活当中如果银屑病患者,和其他周围生活的人有肢体接触,或者寝具共用,不会造成病情传播。
禹华良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11
自闭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病于婴幼儿时期,并涉及多因素,以语言障碍、交流障碍和刻板行为三大主要症状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确诊后应遵医嘱运用多种方法,如教育训练、心理治疗等对患儿进行治疗。接下来将从自闭症的病因、症状、治疗,这3大方面来详细介绍自闭症是一种什么疾病。一、病因自闭症的出现不能归于某一特定原因,特别是父亲或母亲的影响及教养,而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复杂过程。1.遗传学因素:有研究证实,自闭症与遗传因素高度相关,遗传率高达80%~90%。2.免疫学因素:有研究表明部分该症患儿T淋巴细胞、辅助T细胞和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由此可能使患儿在婴儿期或新生儿期易受病毒感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从而发生自闭症。3.神经生化因素:目前研究发现约1/3的该症患儿血5-羟色胺增高,还有研究表明,脑脊液中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水平的增高,与该症的刻板行为有关,5-羟色胺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的增高与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4.围生期因素:围生期损害,如出生时窒息、缺氧、脑轻微损伤等,在患儿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作用。5.社会心理学因素:有研究证明,自闭症不是任何单独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原因引起的,而是一种广泛发育性障碍,儿童发育和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的言语、社会技能的获得和发展。二、症状自闭症的症状概括说来,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交流障碍、刻板行为,同时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特征。1.语言障碍:是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存在发音问题、不能理解语言、不会用语言表达、一昧的模仿他人说话。2.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具体表现为喜欢独自玩耍,对父母的多数指令常常充耳不闻,不与人目光对视,专注力弱。3.刻板行为:表现为对某些特别的物件或活动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并因此表现出重复刻板行为,例如转圈、嗅味、玩弄开关、特别依恋一种东西、反复观看或听同一个节目。 4.其他:另外,70%左右的孤独症患者慧出现智力落后;多数孤独症患者可以在某些方面显得有较强能力,但却不懂得如何主动运用这些能力;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有攻击行为、自伤等症状。三、治疗自闭症的早期诊断、早期科学治疗非常关键,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教育训练、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1.教育训练:是目前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矫正异常行为,发现、培养和转化患儿的特别能力。2.心理治疗:包括用话语、行为安抚患儿,还可以与患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进而改善患儿的人际交往。3.药物治疗:常用作辅助治疗手段,当患儿出现抑郁、精神行为等症状时,可遵医嘱应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治疗,如舍曲林、利培酮等。参考文献[1]李胜利.语言治疗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2-249.[2]刘万伦,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等编写人员.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04.
程娇影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什么疾病
霉菌性阴道炎指的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是感染了假丝酵母菌,尤其比较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还有部分是感染了光滑念珠菌等。这样的一类真菌类的感染实际上是一种机会性的内源性的感染。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外生殖器、阴道内,也都会有一些真菌的存在,但是当抵抗力足够强的时候,并不会导致发病。当出现了一些诱因,比如说性生活之后、妊娠期、糖尿病,或者在近期内由于一些其它系统的炎症,较长时间广谱地应用了抗生素,都容易导致阴道的抵抗力下降,局部的酸碱平衡失调。这个时候就有可能会导致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生,由于这种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阴道炎,它有着比较特征性的分泌物的改变,即白带呈现豆渣状或者是凝乳状,这样的一种半固体白带,同时会伴随着有外阴阴道非常严重的瘙痒,严重的时候有可能还会导致坐卧不宁,影响休息。在进行妇科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外阴阴道的充血改变,有的时候还能够看见比较严重的皮肤皲裂,当擦除了这样的一些分泌物之后,有可能还可以看到外阴阴道出现了溃疡样的改变。进行治疗的时候还是以抗真菌用药为主,可以选择口服的全身性用药,亦或是应用局部的用药,具体选用何种抗真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还是需要结合每个女性不同的状况。甚至严重的时候,需要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才能够给予更为正确性的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
汪校主任医师
黄冈市中医医院三甲
甲状腺肿是一种什么疾病
甲状腺肿是指良性甲状腺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的甲状腺肿大。单纯甲状腺肿也称为非毒性甲状腺肿,是指非炎症和非肿瘤原因,不伴有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甲状腺肿。单纯甲状腺肿患者约占人群的5%,本病散发,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5倍。如果一个地区儿童中单纯甲状腺肿的患病率超过10%,称之为地方性甲状腺肿。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常见原因是碘缺乏病。多见于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时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tsh,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甲状腺在长期的tsh刺激下,出现增生或萎缩的区域、出血、纤维化和钙化,也可出现自主性功能增高和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Who推荐的成人每日的碘摄入量为150微克。尿碘是检测碘营养水平的公认指标,尿碘中位数(mui)100~200微克/升是最适当的碘营养状态。一般用学龄儿童的尿碘值反映地区的碘营养状态;mui<100~80ug/L为轻度碘缺乏,MUI<80~50ug/L为中度碘缺乏,MUI<50ug/L为重度碘缺乏。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和甲状腺体积随着碘缺乏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补充碘剂后,甲状腺肿的患病率显著下降。部分轻度碘缺乏地区的人群在机体碘需要增加的情况下可出现甲状腺肿,如妊娠期、哺乳期、青春期等。碘与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呈现一条U字形曲线。即碘缺乏时,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增加,称之为“低碘性甲状腺肿”。随着摄碘量的增加,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下降,达到5%以下(即U的底端)。如果碘摄入量再继续增加,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则回升,部分学者称这类甲状腺肿为“髙碘性甲状腺肿”。  (二)散发性甲状腺肿  散发性甲状腺肿原因复杂。外源性因素包括食物中的碘化物、致甲状腺肿物质和药物等。内源性因素包括儿童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如甲状腺内的碘转运障碍、过氧化物酶活性缺乏、碘化酪氨酸偶联障碍、异常甲状腺球蛋白形成、甲状腺球蛋白水解障碍、脱碘酶缺乏等。上述障碍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TSH分泌反馈性增加,导致甲状腺肿。严重者可以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病理】  甲状腺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重量60?1000g不等,切面可见结节、纤维化、出血和钙化。病变初期,整个腺体滤泡增生,血管丰富;随着病变进展,滤泡的面积发生变化,一部分滤泡退化,另外一部分滤泡增大并且富含胶质,这些滤泡之间被纤维组织间隔。  【临床表现】  临床上一般无明显症状。  甲状腺常呈现轻、中度肿大,表面平滑,质地较软。重度肿大的甲状腺可引起压迫症状,出现咳嗽、声音嘶哑、气促、吞咽困难等。胸骨后甲状腺肿可使头部、颈部和上肢静脉回流受阻。  【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清TT4、TT3正常,TT4/TT3的比值常增高。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增髙,增高的程度与甲状腺肿的体积呈正相关。血清TSH水平一般正常。早期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长时期可以没有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或表现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或(和)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  甲状腺肿可以分为三度:外观没有肿大,但是触诊能及者为I度;既能看到,又能触及,但是肿大没有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II度;肿大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B超是确定甲状腺肿的主要检查方法。  【防治】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预防  1996年起,我国立法推行普遍食盐碘化防治鹏缺乏病。2002年我国修改国家标准,将食盐加碘浓度从原来的不低于40mg/kg修改为(35士15)mg/kg。食盐加碘应当根据地区的自然碘环境有区别地推行,并要定期监测居民的尿碘水平,碘充足和碘过量地区应当使用无碘食盐,具有甲状腺疾病遗传背景或潜在甲状腺疾病的个体不宜食用碘盐。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权威组织提出碘摄入量应当使尿碘中位数(MUI)控制在100?200ug/L,甲状腺肿患病率控制在5%以下。他们提出:碘过量(MUI>300Mg)可以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病率增加。  (二)甲状腺肿的治疗  一般不需要治疗。对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可以试用左甲状腺素(L-T4),但是治疗效果不显著。L-T4治疗中必须监测血清TSH水平,血清TSH减低或者处于正常下限时不能应用;甲状腺核素扫描证实有自主功能区域存在者,也不能应用L-T4治疗;给予L-丁4时应当从小剂量开始,以避免诱发和加重冠心病。对甲状腺肿明显、有压迫症状者应采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