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孩子抑郁症家长怎么办

肖春玲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咨询
播放语音内容
01:25
孩子抑郁症,家长应该积极推动、关心孩子,帮助孩子到医院就医。抑郁症应该到精神病院、精神卫生中心等专科医院就诊,请精神科医生评估孩子的精神状况,到底是抑郁症哪个类型,轻度、中度还是重度。
如果是重度抑郁症,又有自杀的情况,最好是住院治疗,医生也会建议住院治疗。如果是轻度或者中度,可能也需要门诊治疗。有些患病孩子症状比较轻,可能会坚持上学,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在家里休学治疗。家长一定要配合,不能把抑郁症不当病。抑郁症确实是一种心境障碍,一定要系统治疗。
2023-11-19浏览89783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理咨询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李一花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三甲
孩子抑郁症家长该怎么办
儿童抑郁症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活动减退三大核心症状,同时伴有头晕、腹痛、腰痛等躯体性不适。抑郁症患儿常自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不舒服等不适,若检查后无实质性躯体病变,建议家长应及时带患儿到心理科就诊。专业心理医生可与患儿较好的交流,了解其不良情绪产生的过程,有效帮助孩子摆脱抑郁,帮助家长在家庭中与孩子更好相处。
张屠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有来心理诊室民营医院
孩子得了抑郁症,家长该给予怎样的支持?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从业以来,咨询群体以青少年为主,抑郁症来访者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不是我刻意把来访者的群体定位于青少年,而是当今国人对于心理咨询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未达到一个科学客观的状态。即便是来求助的家庭,大多也是因为孩子因病情导致不能正常上学,家长抱着“有病乱投医”的心态,试试心理咨询。所以,我做的很多青少年抑郁症的案例,咨询初期,需要花很多时间和家长沟通,普及抑郁症的基本常识,目的就是让家长正确认识什么是抑郁症,怎样从内心真正接纳孩子的病情,并给予不可或缺的配合与支持。曾经有位确诊为重度抑郁症的16岁的男孩曾对我倾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半年前,也许更早,老觉得自己会分神,听课不在状态,不能集中精力,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我却会忘记刚才他讲了什么,也不知道该记下什么,做什么作业。我的逻辑能力并没有丧失,还是可以做题,和同学讨论,可是短期记忆和注意力丧失的很严重,但是,我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在我意识到我不是学习状态不对,而是可能得病了的时候,是因为我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感到厌烦,内心有无比的恐惧,不敢去学校不愿面对老师和同学……后来我在网上一个抑郁症患者群里和一个网友讲了自己生病的事情,那个网友淡淡地说:你知道自己生病了,那说明你已经踏上治愈之路了。而他得病多年,经常失控在家里摔东西,可他和他的家人从来没有意识到他是生病了,而是觉得他青春期叛逆,性情大变,不懂事、不感恩、不知好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7年发布的《抑郁症及其他常见精神障碍》(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报告,目前世界范围内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根据估算,目前为止中国泛抑郁人数逾9500万。2019年7月24日,中国青年报在微博上发起针对大学生抑郁症的调查,在超过30万的投票中超过两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严重的抑郁倾向。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出1/4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中国学生群体的抑郁发病率在23.8%。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与社会支持系统非常相关。他们往往情感比较丰富,也比一般人容易受到身边人情绪的影响,所以家属对于抑郁症患者正确的理解、支持和爱护对于其康复帮助非常大。当我们身边有亲友患了抑郁症,尤其是一个家庭中孩子得病,亲友首要做的是,先了解认识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疾病抑郁症患者的脑部扫描能显示出疾病的生物学证据。在神经间传输信号的关键大脑化学元素也表现出失衡的状态。患者无法用“意志”赶走抑郁。和其他疾病一样,抑郁症通过正确的治疗,可以得到缓解。很多家长可以接受孩子身体患有其他疾病时,如感冒发烧、肠胃炎、甚至痛经等发作时身体不舒服的状态,会接纳、理解、照顾孩子,允许孩子休息,直到恢复健康后再去正常学习。但往往有些认识不到抑郁症是种疾病的家长,会主观认为孩子抑郁就是“懒”、“不够勤奋”、“不想努力”、“意志力不够坚强”,认为通过鼓励、督促、要求、施压让孩子勤奋起来,就能恢复正常。你对一个高烧40℃的孩子说一句:“孩子加油!”他就能好起来吗?这是不可能的常识,所以,家长只有对抑郁症这种病症有基本的、科学的认识,才能接纳孩子“病了”这个事实。抑郁症的主要病症反应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状况,符合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有显著情感、认知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核心症状及其他相关症状,核心症状主要为心境低落、兴趣丧失以及精力缺乏。抑郁障碍患者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常常伴有其他认知、生理以及行为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反应迟钝、行为活动减少及疲乏感。所以如果你觉得孩子怎么一得病就“不通情理”了,是因为他是病人,认知是非常态的。如果家长因此生气,甚至通过批评、指责、攻击,以期望能“教育”孩子,让其“改邪归正”,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会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升级,关系紧张,也不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亲友怎样才能给到抑郁症患者正确的支持呢?1、保持平稳的情绪孩子患了抑郁症,家长紧张、焦虑,期望孩子快点好起来,这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但家长需要明白:焦虑的情绪会传染,如果家长不能控制情绪,无论是刻意鼓励“加油!”还是表达担忧“你什么时候能好起来?”或者提些并不专业的建议要求“你必须每天几点起床,去锻炼身体,坚持学习多少小时……”带给孩子的感受都是否认、不被接纳、不被理解、不被支持。甚至感觉自己受到了排斥、攻击,激起他更强烈的愧疚和愤怒。所以家长一定先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欲速则不达”,明白康复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当下最好的做法就是先接纳孩子的病情,放平心态,克制自己不过度关心,配合医生,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这就是最有力的支持。2、接纳孩子,也接纳自己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家长会有“为什么是我的孩子病了?”这样的困扰,内心有一种“病耻感”,觉得倒霉、耻辱,传出去很丢面子,或总认为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愧疚、自责。这都是内心不接纳的表现。抑郁症在全球有相当数量的患者,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疾病,谁也没有自信说谁这一生什么病都不会得。抑郁症有复杂的成因,明白当下该做什么,远比去追究“孩子为什么会得病”要有意义得多。当然积极听取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也反思纠正之前做的不当的地方,对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帮助。3、陪伴和守护抑郁症的康复之路,是一个曲折或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医生、心理咨询师形成联盟。孩子患了抑郁症,家长不单是监护人,更要做好观察者。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朝夕相处的家庭成员,父母是给医生和咨询师反映第一手病情的人。患者出现问题,要鼓励患者咨询就医,有问题及时求助沟通。如果孩子出现强烈的情绪波动,如自责、愧疚、暴躁、痛哭及躯体化症状恶化,或开始安排后事、有自残行为等,家长就要注意患者是否有自杀的风险了,这时如果不知道如何处理,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4、爱的共情很多抑郁症患者的父母,看到孩子被疾病折磨,内心也无比痛苦,但一定要相信,抑郁症是有治愈希望的,爱是人生至暗时刻的一道曙光。“无条件的爱”,是爱的最高境界,不管孩子有病没病,都一如既往地让他感受到父母无私伟大的爱,这会给他注入重要的生命能量。不评判、不施压,只需告诉他“你对我们无比重要”“我们永远都爱你”“不是因为你健康、优秀我们才爱你,你只因为是你,就是我们爱你的理由”。孩子难受痛苦的时候,可以和他说“我看到你很难受,这种痛苦我虽然没有亲身体验,但我明白你的痛苦”“我在这陪着你”“你需要我做点什么,尽管告诉我”……这种爱的陪伴和共情,能让抑郁症患者疗愈过程加快。爱能够给患者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不是孤独的,我是被爱的,我要好起来,我的生命是有所期待的。愿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早日走出黑暗,未知的人生旅途,定会有更丰富多彩的风景等待你去经历和体验。活着,就有希望。(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牛萍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40
孩子总是哭家长怎么办
孩子如果总是哭,家长应该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再进行处理,具体如下:1、生理性:较小的孩子,总是哭的生理性原因包括饮食、大小便情况,可以详细体检,包括孩子身上有没有皮疹、红肿,或者肛周有没有尿布疹,或者腹泻的孩子有没有肛周溃烂、脱皮,有疝气的孩子有没有嵌顿的情况,这些都会引起哭闹不止,包括外界环境的变化,都需要家长去寻找原因;2、病理性:如果孩子除了哭闹不止,还伴有其他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发热、皮疹,以及腹泻、呕吐、头痛等严重的临床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寻找出准确原因,否则孩子的病理性原因没有解除,孩子的哭闹没有找到原因,哭闹也没办法停止。
李爱萍主任医师
山西白求恩医院三甲
孩子厌学家长怎么办
孩子厌学原因较多,可能是最近情绪出问题,如孩子心情不好,焦虑、抑郁,或睡眠不好,或跟同学交往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同学关系不好,被同学排挤等。首先要寻求孩子厌学的原因,坐下来跟孩子沟通,针对原因去解决。家长也可以跟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看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表现,是学习方面有压力,还是跟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出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来去解决。也可能因为身体不舒服,家长要带孩子就诊,给孩子做心理评估,确定孩子存在什么问题,也可以做一些相关的化验检查,然后针对性的给孩子进行治疗计划。如果确实心理方面有问题,可以给孩子进行心理方面的调适和指导,这样厌学的症状就会改善,临床中有患者反复腹痛就诊,但检查、化验、B超等没有问题,一到学校就疼,回家以后基本上不疼,可能是孩子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心理问题转化成躯体症状,也需要来精神科进行一些心理治疗和药物方面的治疗改善。
侯瑾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三甲全国第97
孩子阳性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阳性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阳性,家长应先上报社区,并为孩子准备合适的居家条件、可能用到的药物,以及做好自身防护。一、居家条件条件允许情况下,家长尽可能为孩子准备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使用单独卫生间,并配备体温计供孩子使用。家中备好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以及带盖的垃圾桶。二、药物孩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症状,家长可在家中准备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布洛芬颗粒、六神丸、氯雷他定片、盐酸赛洛唑啉滴鼻液等药物,具体的使用方法需由专业医生指导。若孩子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时,需立即到相关医院就诊治疗。三、自身防护家长应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者,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同时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生活中尽量不与孩子接触,孩子使用过的餐具及时消毒,衣物、被罩等孩子的个人物品需单独放置。孩子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李燕春主任医师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三甲
孩子有多动症家长该怎么办
当孩子被诊断为多动症时,家长可能会感到焦虑、无助和困惑。但是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者,了解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帮助孩子应对多动症带来的挑战,以下是一些建议:1、寻求专业帮助:带孩子去看专业的儿科医生或心理医生,了解孩子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2、增加对多动症的认识:了解多动症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3、保持沟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4、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为孩子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包括学习、玩耍和休息的时间,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5、鼓励适当运动:多动症儿童通常对运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6、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找到擅长和喜欢的事物,增强自信心;7、学会应对策略:教孩子学会应对多动症症状的策略,如自我暗示、深呼吸、时间管理等;8、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创造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提高学习效率;9、与学校老师合作:与孩子的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制定适合的教育计划;10、耐心和关爱:作为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关爱,理解孩子的困境,支持他们度过难关。总之,当孩子有多动症时,家长要学会从多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与孩子共同面对挑战,帮助他们实现健康成长。
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甲
孩子出现腹痛后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腹痛后,家长首先要考虑是不是真的痛。孩子如果出现嚎啕大哭,可能疼痛的程度较为剧烈。如果孩子出现腹痛后,并不影响看电视、玩游戏等,表示腹痛不严重。如果孩子用双手抱着腹部,或者四肢蜷缩,需判断孩子是腹腔内,还是腹外疾病导致的疼痛。如果孩子腹痛持续时间比较长,要带着孩子到医院就诊。同时,小女孩也需要排除妇科疾病,只有通过详细询问孩子的情况,做相关检查,最终才能确定腹痛的原因,进行下一步治疗。
张玉玲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孩子抑郁了家长怎么办
孩子出现抑郁症状,可能是由于长时间处于焦虑环境所致,如学习压力较大、父母对学习成绩要求特别高,或是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同学歧视等,均可能影响到孩子情绪,严重的甚至导致性格改变,出现抑郁症状。此时家长应保持冷静状态,及时和其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寻找抑郁的原因,针对性解决问题。若是由于家庭因素导致,家长应尽量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当其达不到要求时,切忌进行简单粗暴的打骂,而应该与之一起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适当鼓励孩子。若是由于学校或同学因素导致的抑郁症状,则需要积极与老师、同学多沟通,尽量改变交流方式,帮助其逐渐缓解抑郁症状。若抑郁症比较严重,家长应及时带其到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孙倩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三级
孩子得了哮喘家长应该怎么办
当孩子被诊断出患有哮喘时,家长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家长应该带孩子去看儿科医生或哮喘专科医生,由医生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2、了解哮喘:家长需要了解哮喘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应对哮喘;3、制定哮喘行动计划:在医生的指导下,家长需要制定一个哮喘行动计划,包括哮喘的触发因素、症状、药物治疗以及急救措施等;4、避免哮喘触发因素:家长需要尽量减少孩子接触哮喘触发因素,如烟草烟雾、宠物毛发、花粉、尘螨等;5、确保良好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空气污染和潮湿,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和窗帘等;6、加入哮喘支持团体:家长可以加入哮喘支持团体,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获取更多的哮喘管理知识和资源。
肖春玲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孩子抑郁了家长怎么办
"孩子抑郁,家长应该抓紧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评估,然后接受治疗。孩子抑郁程度也不一样,轻度、中度可能门诊接受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性治疗办法,让孩子适当的在门诊治疗能上学,或者边休学、边治疗。\n如果是到了严重的抑郁,应该住院治疗。因为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生命不能保证,可能会出现其他的意外情况,所以一定要积极治疗。家长也应该耐心,因为抑郁症的治疗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家长可能要陪伴、支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