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耳鸣怎么中医治疗

李俊义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
济南市人民医院三甲
咨询
播放语音内容
01:22
耳鸣中医认为与肾虚有关,肾开窍于耳,所以说肾虚的情况下会出现耳鸣,肾虚包括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等,可能会出现腰部肌肉酸软、男子遗精盗汗、阳痿早泄等。
可以采用活血化瘀,通脉的治疗方法,可以针灸、穴位按摩、中药熏蒸、穴位贴敷,亦可用耳穴压豆等治疗办法。可以用银杏干叶泡茶,坚持喝对于治疗耳鸣有一定的效果。
中药可以选用三拗汤、蔓荆子散、甘露消毒丹、清气化痰丸、左慈丸、杞菊地黄丸等方药治疗,用药的同时可以进行针灸按摩等治疗,目前耳鸣的治疗还是比较困难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2023-06-20浏览23283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耳鼻喉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王文礼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二级
中医如何治疗耳鸣
中医治疗耳鸣有以下途径:1、中药:肾阴虚患者宜益阴潜阳,选用耳聋左慈丸、大补阴丸等。肾元虚衰患者宜温补肾阳,选用补骨脂丸。老年耳聋则选用河车大造丸。肝胆火旺患者宜清肝泻火,选用柴胡清肝散,与龙胆泻肝汤加减使用;2、针灸:一般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结合辨证循经取穴,肝胆火旺者,配伍太冲穴、丘墟穴。外感风邪者,配合谷穴、外关穴。肾气亏虚者,配太溪穴、关元穴。痰湿瘀结者,配劳宫穴、丰隆穴。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姚暄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三甲全国第36
中医怎么治疗耳鸣?
中医对于耳鸣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汤剂或者中成药。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针灸、按摩等方法。口服药和针灸都需要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穴位和针刺手法。 很多人耳鸣之后自认为是肾虚,盲目去补肾,这样做是非常不可取的,轻则延误病情,对于一部分实证的患者来说,很有可能造成病情进一步加重。如果出现耳鸣的症状,可以在西医的常规诊治的基础上,找正规的中医大夫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辨证施治,选用中药和针灸的治疗。 另外在这我教大家一个自我保健的方法,叫做鸣天鼓,怎么做呢?首先调整好呼吸,两个手的掌心紧贴两耳,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对称的横按在脑后,枕部的两侧,两侧的中指抵在一起,将两手的食指叠放在中指之上,然后用力把食指从中指上滑下去,重重的去叩击枕部,这个时候可以听到很洪亮的咚咚声,就像击鼓一样,所以叫做鸣天鼓。 每次做的时候先做左手24次,再做右手24次,然后两只手同时叩击48次。这种鸣天鼓的方法和药物治疗配合起来,对于减轻耳鸣会有一定的帮助。如果出现了耳鸣或者其他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李辉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耳鸣中医治疗
在古代中医里,耳鸣和耳聋往往放在一起,即耳鸣和耳聋有较大相关性。中医看到耳鸣或耳聋病人,首先看是虚还是实。所谓虚实,即实证耳鸣,往往发病较突然,耳鸣声音较响亮。虚证耳鸣,病人可能时间较长,缠绵不愈,且耳鸣时作时止,声音较低微。有不同情况,即有不同虚实。中医认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耳鸣常伴以下几种兼症:1、恶寒发热、有风热症状;2、病人有急躁易怒、肝火旺盛症状;3、病人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阳虚,潮热盗汗肾阴虚。因不同的辨证,用中医处方有相应不同变化。如针灸治疗时,对耳鸣是通过不同渠道治疗耳鸣症状。如头部重镇安神,可做耳部局部促进微循环的治疗,亦可用后头部风池或颈部腧穴促进后循环,综合治疗耳鸣症状。
申金霞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耳鸣的中医治疗
"耳鸣是常见症状,容易反复发作,不容易治愈是因为导致耳鸣的病因比较多,首先有听觉系统的疾病,比如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中耳炎、耳硬化症、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噪音性耳聋、老年性耳聋、听神经瘤等。还有全身性的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精神紧张、抑郁、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颈椎病、颞颌关节紊乱等。\n所以耳鸣的治疗要重视病因治疗,同时运用药物治疗,可以用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耳鸣抑制药和神经营养药等,也可以结合中医治疗,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的观点,可以口服杞菊地黄丸或者耳聋左慈丸等等。对于精神紧张、抑郁的患者可以运用心理咨询和调试的方法,可以用掩蔽治疗,比如耳鸣治疗仪、耳鸣掩蔽器等,也可以用耳鸣习服疗法。"
孟庆超主治医师
北部战区总医院三甲
中医如何治疗耳鸣
"耳鸣主要是由于听神经受损所出现的,持续2个小时以上的耳鸣就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营养神经类以及改善血液循环类。所以中医治疗耳鸣也需要使用具有上述作用的中药制剂或者是中成药制剂。常用的有左聋耳慈丸、耳聋胶囊等。有一部分人认为,耳鸣是由于着急上火产生的,所以也可以加用牛黄解毒片,这一类具有清火去热作用的中成药制剂。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耳鸣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按摩和针灸翳风穴、听宫穴来缓解耳鸣。"
王琳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83
耳鸣的中医治疗
耳鸣的中医治疗主要包括按摩法和针灸,按摩主要是按摩双耳,双手掌搓热,用捂热的掌心捂住双耳,然后松开双手,每天重复30-50次。 按摩听会穴,用拇指和食指轻柔的按压听会穴5分钟左右。听会穴位于耳前,张口凹陷处,进行按摩主要可以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耳部的紧张。 针灸疗法,针灸可以通过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还有身体的其他穴位,阴都穴、太溪穴、风池穴、中注穴等等。通过穴位刺激来疏通经络,也可以达到缓解耳鸣的作用。
李国徽主任医师
银川市中医医院三甲
耳鸣中医治疗方法
耳鸣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称为神经性耳鸣,或者老年性慢性耳鸣。表现为患者自身能听到自己耳朵发出来的不同声响,如电锯发出的滋滋声,或者电流的流动声,流水的哗啦声或者蝉鸣声等等,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并且这种长期耳鸣影响患者休息,让人烦躁。更重要的是耳鸣是耳聋的“姐妹病”,长期耳鸣的病人到最后的结局必定走向耳聋,最后耳朵不响了,并不是不耳鸣了,是因为耳聋了,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所以耳鸣不是一种小病,作为耳鸣的治疗方法,传统中医药的针灸治疗,对耳鸣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耳部的耳前3针,耳后筛区穴和耳尖率谷、透角孙,以及项部的项九针针刺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善内耳血供,调节内耳神经,对不论是急性耳鸣,还是慢性老年性耳鸣都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刘建华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三甲
耳鸣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好多脏腑功能失调都可以引起耳鸣,在临床上主要和肺、脾、肾,还有肝,与功能失调有关,还有是心脏功能失调,也可以导致耳鸣。临床上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往往表现为其病情病程短,表现为外邪淤血、痰火郁结耳窍,可以引起耳鸣。虚证往往表现为时间长,耳鸣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这种往往表现为脾、肾、肝、脏腑虚损,耳窍失调、耳窍失养会引起来的耳鸣,所以临床上要注意辨证,最常见的就是外感风热所引起的,这种往往发生于感冒以后,除了鼻子堵、流鼻涕、嗓子疼之外,可以感觉到耳朵堵,耳朵堵、耳朵响,一般像吹风样低频调耳鸣,有的自己感觉自己说话声大、有回声,然后可以看到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考虑外感风热所引起,所以治疗应疏风散邪,可以选用银翘散加减。中医有句话叫耳聋治肺,由于肺功能失调,可以引起耳鸣和听力下降,所以通过宣肺散邪的方法来治疗,比较常见,由外感所导致。临床上还比较多见的,就是肝火上扰耳窍引起的,这种往往好发于急躁易怒,脾气比较暴躁的患者,由于着急生气,突然引起耳鸣,这种耳鸣声音比较大,像打雷的声音,然后同时伴有耳朵听力下降,伴有头晕,伴有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然后胸胁胀满,然后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这种考虑肝火上扰耳窍所引起来的,肝和耳朵关系非常密切,中医讲是肝气通于耳,如果着急生气肝失疏泄,肝郁化火,肝火循经上扰耳窍,可以引起耳鸣。这种可以用清肝泻火的方法来治疗,可以选用龙胆泻肝汤,有中成药。有的病人知道急生气引起耳鸣,吃去火的药,特别是清肝火的药,多数能缓解。还有临床上可以看到就痰火郁结耳窍,这种耳鸣往往也是时间短,突发性,同时伴有眩晕,觉得晕,天旋地转,有的人可能耳朵发堵、发闷,有的可能有咯痰,然后不想吃东西,头沉、头重、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这种考虑是痰火郁结耳窍所引起,像这种要清热化痰,然后通窍开络,可以用清气化痰丸加减,这种突发性伴有眩晕,往往是痰火郁结耳窍所引起。
黎艳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甲
耳鸣中医治疗的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可给予中药内服或者是针灸耳穴等外治法。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五窍,其中肾脏对应的是耳,所以出现耳鸣多认为病位为肾脏,主要有肾气虚和肾阴虚两种情况,如果是肾气虚多表现为周身乏力、神色疲惫不堪、小便频多甚至失禁,男子可由早泄、滑精,女子可由月经淋漓不尽的症状,应当给予补肾气治疗。 如果周身出现头晕、牙齿松动、失眠健忘、烦热盗汗、男子多出现遗精,女子出现月经量少等症状,应当给予滋补肾阴治疗。对于耳鸣可以到针灸科行针灸治疗,主要刺激耳部周围穴位或者是少阴经上的穴位,也可以选用脚底按摩、耳穴压豆等外治法。
郭晓文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甲
耳鸣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于首先可以口服中药治疗。耳鸣根据不同证型,中药选择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1、风热侵袭症:需要疏风清热,宣肺通窍,例如银翘散加减;2、肝火上扰型:采用清肝泄热,开郁通窍,例如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汤;3、痰火郁结型:需要应用化痰清热,散结通窍的清气化痰丸;4、气滞血瘀型:需要用活血化瘀,行气通窍的通窍活血汤治疗;5、肾气亏损型:基本慢性耳鸣患者多见,需要应用补肾填精,滋阴潜阳的耳聋左慈丸加减;6、气血亏虚型:需要应用健脾益气,养血通窍的归脾汤。此外中医治疗还有很多其他办法,例如针灸、耳针、温针、穴位注射等。一般选用颅息穴注射药物治疗,进行穴位贴敷、耳穴埋豆、导引法,鼓膜按摩,耳鸣治疗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