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02:12

耳鸣中医治疗方法

李国徽针灸康复中心主任医师
银川市中医医院三甲
主页

耳鸣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称为神经性耳鸣,或者老年性慢性耳鸣。表现为患者自身能听到自己耳朵发出来的不同声响,如电锯发出的滋滋声,或者电流的流动声,流水的哗啦声或者蝉鸣声等等,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并且这种长期耳鸣影响患者休息,让人烦躁。更重要的是耳鸣是耳聋的“姐妹病”,长期耳鸣的病人到最后的结局必定走向耳聋,最后耳朵不响了,并不是不耳鸣了,是因为耳聋了,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所以耳鸣不是一种小病,作为耳鸣的治疗方法,传统中医药的针灸治疗,对耳鸣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耳部的耳前3针,耳后筛区穴和耳尖率谷、透角孙,以及项部的项九针针刺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善内耳血供,调节内耳神经,对不论是急性耳鸣,还是慢性老年性耳鸣都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2023-02-16浏览91815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针灸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刘建华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三甲
耳鸣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好多脏腑功能失调都可以引起耳鸣,在临床上主要和肺、脾、肾,还有肝,与功能失调有关,还有是心脏功能失调,也可以导致耳鸣。临床上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往往表现为其病情病程短,表现为外邪淤血、痰火郁结耳窍,可以引起耳鸣。虚证往往表现为时间长,耳鸣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这种往往表现为脾、肾、肝、脏腑虚损,耳窍失调、耳窍失养会引起来的耳鸣,所以临床上要注意辨证,最常见的就是外感风热所引起的,这种往往发生于感冒以后,除了鼻子堵、流鼻涕、嗓子疼之外,可以感觉到耳朵堵,耳朵堵、耳朵响,一般像吹风样低频调耳鸣,有的自己感觉自己说话声大、有回声,然后可以看到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考虑外感风热所引起,所以治疗应疏风散邪,可以选用银翘散加减。中医有句话叫耳聋治肺,由于肺功能失调,可以引起耳鸣和听力下降,所以通过宣肺散邪的方法来治疗,比较常见,由外感所导致。临床上还比较多见的,就是肝火上扰耳窍引起的,这种往往好发于急躁易怒,脾气比较暴躁的患者,由于着急生气,突然引起耳鸣,这种耳鸣声音比较大,像打雷的声音,然后同时伴有耳朵听力下降,伴有头晕,伴有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然后胸胁胀满,然后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这种考虑肝火上扰耳窍所引起来的,肝和耳朵关系非常密切,中医讲是肝气通于耳,如果着急生气肝失疏泄,肝郁化火,肝火循经上扰耳窍,可以引起耳鸣。这种可以用清肝泻火的方法来治疗,可以选用龙胆泻肝汤,有中成药。有的病人知道急生气引起耳鸣,吃去火的药,特别是清肝火的药,多数能缓解。还有临床上可以看到就痰火郁结耳窍,这种耳鸣往往也是时间短,突发性,同时伴有眩晕,觉得晕,天旋地转,有的人可能耳朵发堵、发闷,有的可能有咯痰,然后不想吃东西,头沉、头重、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这种考虑是痰火郁结耳窍所引起,像这种要清热化痰,然后通窍开络,可以用清气化痰丸加减,这种突发性伴有眩晕,往往是痰火郁结耳窍所引起。
郭晓文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甲
耳鸣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于首先可以口服中药治疗。耳鸣根据不同证型,中药选择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1、风热侵袭症:需要疏风清热,宣肺通窍,例如银翘散加减;2、肝火上扰型:采用清肝泄热,开郁通窍,例如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汤;3、痰火郁结型:需要应用化痰清热,散结通窍的清气化痰丸;4、气滞血瘀型:需要用活血化瘀,行气通窍的通窍活血汤治疗;5、肾气亏损型:基本慢性耳鸣患者多见,需要应用补肾填精,滋阴潜阳的耳聋左慈丸加减;6、气血亏虚型:需要应用健脾益气,养血通窍的归脾汤。此外中医治疗还有很多其他办法,例如针灸、耳针、温针、穴位注射等。一般选用颅息穴注射药物治疗,进行穴位贴敷、耳穴埋豆、导引法,鼓膜按摩,耳鸣治疗仪等。
张磊主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甲
耳鸣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耳鸣属于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属于难治性疾病。采用中医药对耳鸣治疗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首先可以对症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比如肾精亏损型的耳鸣,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或者金匮肾气丸,起到补肾填精,聪耳息鸣的作用。气滞血瘀型的耳鸣可以服用通窍活血汤,起到活血化瘀通窍的作用。肝火上炎型的耳鸣,可以服用龙胆泻肝汤,起到清肝泻火、通窍利耳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配合针灸治疗,可以针刺听宫、听会、耳门等穴位,起到通耳利窍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配合中医手法推拿按摩,比如鸣天鼓。"
黎艳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甲
耳鸣中医治疗的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可给予中药内服或者是针灸耳穴等外治法。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五窍,其中肾脏对应的是耳,所以出现耳鸣多认为病位为肾脏,主要有肾气虚和肾阴虚两种情况,如果是肾气虚多表现为周身乏力、神色疲惫不堪、小便频多甚至失禁,男子可由早泄、滑精,女子可由月经淋漓不尽的症状,应当给予补肾气治疗。 如果周身出现头晕、牙齿松动、失眠健忘、烦热盗汗、男子多出现遗精,女子出现月经量少等症状,应当给予滋补肾阴治疗。对于耳鸣可以到针灸科行针灸治疗,主要刺激耳部周围穴位或者是少阴经上的穴位,也可以选用脚底按摩、耳穴压豆等外治法。
刘滢副主任医师
北部战区总医院三甲
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
"耳鸣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治疗办法有很多,但是疗效都一般。有的时候耳鸣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情,患者可以尝试用中药治疗耳鸣,可以用半夏、陈皮、白茯苓、甘草、扁蓄、木通、黄柏,用水加上生姜煎服,患者一般空腹服用,早晚各一次。同时患者也可以配合针灸和按摩来治疗,在生活中一定避免到特别吵闹的环境里去,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树立耳鸣可以治愈的信心,尽量让耳鸣的存在成为一种习惯,平时可以听一听轻音乐。"
张立文主治医师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三甲
中医治疗耳鸣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常用的方法,包括中医中药、穴位按压、针灸、理疗、按摩、艾灸等疗法。中医中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辨证施治,然后采取相应的药物来治疗。比如从中医角度来讲,耳鸣主要是由于肾阴虚或者肝胆火旺所导致,对于肾阴虚的患者常服用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等治疗。而对于肝胆火旺的患者,常选用清肝泻火的药物比如柴胡清肝散、龙胆泻肝汤等。而针灸疗法主要是采取相应的穴位,通过穴位的针灸达到缓解的目的,所以中医治疗耳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刘建华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三甲
耳鸣的中医治疗方法
根据引起耳鸣的原因不同,所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常见分析如下:1、外感风热:可采用疏风清热方法进行治疗,如银翘散;2、肝火上热耳窍:可采用清肝泻火的方法进行治疗,如龙胆泻肝丸;3、痰火郁结耳窍:可采用清气化痰丸进行治疗;4、瘀血阻滞引起耳窍失养:可用行气活血、通络开窍的方法进行治疗,如丹参滴丸、银杏叶片等;5、气滞血瘀、气血不足引起耳窍失养:可用补气养血方法进行治疗,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益气聪明丸等;6、肾阳虚:可用补肾阳的方法进行治疗,如金匮肾气丸;6、肾阴虚:可用耳聋左慈丸进行治疗,也可采用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黎艳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甲
耳鸣的中医治疗方法
耳鸣也是常见病,多是由于风热侵袭,肝火上炎,肝肾虚弱等引起来的不适症状。临床多表现风热上扰、耳鸣、耳内胀满、口干,多伴有风热感冒症状,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可以用中药、针灸推拿治疗,以银翘散加减为主,局部阿是穴、加翳风、曲池、合谷等预防感冒。 肝火旺盛多表现耳鸣如雷、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心烦、眩晕头疼、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等,治疗以清肝泻火为主,可以中药、针灸、放血等治疗,用龙胆泻肝丸加减,可以关冲、大椎、耳尖等点刺放血,局部翳风、耳门针刺。 注意油腻食物少吃,保持大便通畅,调节心情;肝肾亏虚,多表现耳鸣微微持续时间较长,伴随腰膝酸软、眼花、眼干涩、舌质红、少苔、脉细,治疗以补肾益精、滋阴潜阳为主,可以用中药、针灸等治疗,用耳聋左慈丸等药,针灸肾俞、翳风、三阴交、养老等穴位,注意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张立文主治医师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三甲
中医耳鸣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的手段也是比较多的,从中医角度来讲,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淤血阻络、痰湿蒙蔽都可能会导致耳鸣的症状出现,通过辨证施治用中药进行调理。中药可以包括中成药或者汤药,在服用中药治疗的同时,也可以辅助中医学的针灸、理疗、按摩等方法。有些特殊的比如拔罐、艾灸方法对耳鸣都有明显的缓解。治疗耳鸣的时候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烦躁、焦躁,耳鸣本身病因非常复杂,保持良好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良好的睡眠,适当的转移下注意力。"
唐旭霞主任医师
浙江省中医院三甲
中医治疗特发性耳鸣的方法
医学上不存在神经性耳鸣诊断,神经性耳鸣通常称为特发性耳鸣,即排除其他,如中耳炎、外耳道炎症或中耳肿瘤、听神经肿瘤外的无法查出病因,伴或不伴有神经性耳聋耳鸣。从西医角度,长期特发性耳鸣可用音乐或激素治疗。中医则讲究全身辨证论治,首先将全身调理好,即饮食、睡眠或者情绪。纠正上述三方面的不恰当之处,再进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将耳鸣原因分为气血亏虚型、肝火上扰型、肾阳亏虚型,分型后,再用中药、汤药、针灸、艾灸、经络推拿等治疗,再针对进行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