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

科室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始建于1957年,为全省中医专业创建最早的科室.是国家新药临床试验机构、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中医护理学)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症医学协作单位、山西省重点(中医外科)学科。中医科下设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针灸科、推拿科四个二级学科,另外还开设有中医乳腺门诊、中医妇产保健门诊、中医康复门诊、小儿推拿门诊等。中医科注重传承和发扬传统中医特色,底蕴深厚,人才济济,临床经验丰富,临床效果显著。目前拥有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名、山西省名老中医5名、山西省中青年中医临床领军人才2名、山西省中医优秀人才6名、山西省“百千万才培养工程”人才1名及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5名。目前承担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项。中医内科以中医辨证施治和专病专方相结合,结合现代先进诊疗手段治疗临床常见并多发病及内科疑难杂症,尤其在胃肠并肝胆并外感并皮肤并小儿病等中医治疗上疗效显著,在内分泌代谢、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现代并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上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与神经内科、普外科、疼痛科、肿瘤科、介入科、放疗科、老年科等科室建立了多学科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中医外科是传统优势学科,内外兼治治疗乳腺炎、糖尿病足、压疮、皮肤溃疡等顽固性疾病,组织修复快,创面愈合后癫痕组织小,创面不易感染,并发症少,在省内享有广泛的知名度。针灸专业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开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等多种疗法,擅长治疗骨伤科疾患,面瘫、面痛、耳鸣耳聋、头痛头晕等头面疾患,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尿失禁、呃逆、呕吐、腹痛等内科疾患,失眠、漉并亚健康等精神神志病以及牛皮癣、座疮等皮肤玻。推拿康复专业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地运用调摄情志、饮食、正骨、推拿,药物等各种方法,对病残、伤残、老年并馒性病等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辨证康复的治疗。预防与康复结合、长于功能康复、注重利用自然、外治与内治结合、药疗与食疗并举,使患者机体生理、心理功能上的缺陷得以改善和恢复。中医科全体人员齐心协力,为建设一个更加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科室时刻奋斗。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起风湿疙瘩是怎么回事
2021.01.18
风湿疙瘩可能是临床的荨麻疹症状,皮肤出现高起、瘙痒,甚至有些灼热等症状,患者可能误认感染风湿。风湿疙瘩主要原因为汗出当风或汗出淋雨,容易皮肤起风湿疙瘩,如身体较热,突然进空调房间,或吃火锅后大汗淋漓,突然冲冷水澡,也有患者身体出很多汗,在风口处行走,起风湿疙瘩。 所以汗出当风、汗出淋雨是临床容易起风湿疙瘩的原因,如果及时避免诱因,可预防发作。
武嫣斐主任医师中医科
12.28万
329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1.01.13
慢性萎缩性胃炎用中药的方法治疗行之有效,在临床上最主要的方法是辨证处方,还可以用中成药,配合药膳进行治疗。此外,针灸、艾灸、推拿都可以进行配合性治疗。如临床中有肝胃气滞证,可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胃郁热证,治疗要清肝泻热、和胃止痛,可以用化肝煎与左金丸加减。此外,脾胃虚寒型非常常见,治疗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主,代表方剂是黄芪建中汤。临床上,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虚证较多,所以黄芪建中汤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之一。 此外脾胃湿热证,可以清热化湿、和胃醒脾,可以服用连朴饮加减。胃阴不足,要养阴和胃、理气止痛,可以用一贯煎与芍药甘草汤加减。另外还有一种类型为胃络瘀阻型,胃络瘀阻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结合胃镜下表现,这一型可以灵活应用,最主要的要治以化瘀止痛,常用豉翘散与丹参饮加减。中成药也比较多,比如治疗气滞型的气滞胃痛颗粒、达立通颗粒,治疗脾胃虚寒的温胃舒胶囊、摩罗丹等。
郭洪波主任医师中医科
9.54万
302
穴位注射可以治疗面瘫吗
2021.01.13
穴位注射可以治疗面瘫。在面瘫治疗过程中,如果在使用针刺或艾灸等治疗后效果仍然不理想,可能是治疗方法不太合适,穴位注射是很重要的配合治疗手段。建议对后期面神经恢复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采用营养神经药物给予局部穴位注射,比如甲钴胺等,可促进营养神经。 进行穴位注射后患者会感觉面部肌肉对比之前更为舒适,紧张僵硬的感觉也会逐渐消失。因此,穴位注射为面瘫很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与针刺、艾灸相结合,在面瘫的不同阶段综合应用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王忠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12.47万
56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