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
菏泽市立医院

神经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内科有6个病区,分别为神经内科一病区、神经内科二病区、神经内科三病区、神经内科四病区、神经内科五病区和神经内科六病区。神经内科一病区为菏泽市立医院附属脑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菏泽市卒中中心的重要组成科室之一,担负着急、慢性脑血管病的预防、诊治、科研及教学工作;同时为我院癫痫及神经系统遗传代谢性疾病、睡眠障碍的亚专业病区,为我区癫痫疾病预防、诊断、救治的重点专业机构。一、优势病种急、慢性脑血管病;癫痫及神经系统遗传代谢性疾病、睡眠障碍等疾病。二、专业特色癫痫的诊断与规范治疗,发作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癫痫持续状态的监测与治疗,睡眠障碍的评估与治疗,免疫性脑炎及CJD相关发作症状的的评估,癫痫手术(外科手术、迷走神经刺术、DBS)的术前监测、评估、术后随访;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三、技术队伍医疗人员9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均具有硕士学历(学位);护理人员15人。科室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承担有:1、山东省老年医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山东省立医院授予的“脑与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临床研究基地”;2、山东省老年医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纽约大学拉斯克(Rusk)康复医院授予的“国际会诊中心”;3、山东省癫痫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神经内科二病区是以脑血管病、急性脑卒中溶栓、取栓、支架植入等介入诊疗、帕金森病、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变性病的诊疗和临床科研为主要任务的专科诊疗中心。一、优势病种1.脑血管病(急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取栓);2.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神经系统遗传病、神经代谢疾病、小脑-自主神经疾病、周围神经病及心身疾病等。3.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震颤类疾病、肌张力障碍、抽动症、共济失调、舞蹈症、跌倒类疾病、4.认知障碍相关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记忆力衰退、正常颅压脑积水等疾病。二、专业特色(1)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取栓治疗;(2)颅内血管介入治疗:颅内支架植入手术、动脉瘤栓塞术;(3)帕金森病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4)震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5)肌张力障碍、舞蹈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6)痴呆及认知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7)熟练掌握UPDRS评分、异动症评分及新的认知专业量表评分;(8)规范的完成多巴负荷试验评估;(9)掌握肉毒素的治疗方法;(10)熟练掌握帕金森病的宣教及康复训练。针对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及遗传学帕金森综合征、肌张力障碍、舞蹈病等运动障碍性疾病开展规范化诊疗及管理,成立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疾病专科门诊、专科病房及运动障碍诊疗中心。针对认知障碍、痴呆和变性疾病,中心设有认知和变性病专科病房、记忆门诊、神经心理评估中心、认知护理单元等。围绕认知障碍和多种神经变性疾病建立了系统的诊断流程,特色评估和特色诊疗单元。三、技术队伍医疗人员9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3人;护理人员12人。科室人员近3年发表论文10篇,出版专着2部,科研成果3项,并获菏泽市科技进步奖,同时承担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菏泽家政学院的见习、实习等教学任务,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及各县区进修、全科、研修医师的教学工作。目前承担有:1、成功加入“中国帕金森联盟成员单位”;2、成功加入“山东省阿尔茨海默病科技创新联盟单位”;3、成功加入“世界国际运动障碍协会”并成为世界运动障碍协会(MDS)会员;4、成功获得认知量表评估、帕金森UPDRS量表评估及MDS-UDysRS量表评估专业资质证书。神经内科三病区系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病区,在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孙卫亚主任医师的带领下,针对我国神经内科领域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科学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一、优势病种各种急慢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自身免疫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等神经免疫相关性疾病。二、专业特色运用规范的激素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新型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浆置换、个体化治疗等多种手段,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再发率及致残率,效果显着,并将逐步开展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基础性研究。同时在脑血管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三、技术队伍医疗人员10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3人;护理人员12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已形成了专业、先进、严谨、专注的医疗团队。我科人员将不断进取,不负厚望,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神经内科四病区为脑血管病神经肌病专业组,病区实施“专科有特色,技术有专长”的发展战略,规模完善,开放床位36张。脑血管病神经肌病专业组是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具有团结、拼搏、奉献精神的技术队伍,科室医教研全面发展,专科特色显现,掌握了多种针对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疾病诊治的新技术,具有较强的临床综合诊疗能力。一、优势病种各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脑血管疾病;常见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等症状的诊断与治疗;脊髓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遗传代谢性疾病;各种周围神经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等)、各种代谢性肌病、炎症性肌病、中毒性肌病、先天性肌病、肌营养不良、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等。二、专业特色(1)开展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等,能为脑血管病患者提供规范的、个体化的诊治及早期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服务;(2)熟练开展脑血管造影检查,进一步明确脑血管病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3)病区团队长期致力于周围神经病和肌肉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基础研究,通过完善的辅助检查如临床检验、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检查、基因检查等为各种周围神经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等判断预后、遗传咨询、提供治疗,并已经建立起一套先进、规范、有效的疾病诊断流程和治疗手段;(4)逐步建立神经病理实验室,为四处奔走的疑难患者解决诊疗难题。三、技术队伍医疗人员7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6人为神经病学硕士,均经过系统全面的神经病学学习,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护理人员12人。四、仪器设备科室设备先进,配套大型检查仪器有脑血管造影仪、3.0T和1.5T磁共振、256排CT、肌电图、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神经内科五病区以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为统领,提高并完善脑血管病的综合诊治技术能力,在脑血管病的综合治疗方面居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水平。科室长期与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天坛医院、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国内一流医院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横向合作、交流会诊,加强与国内外实验室的研究协作、资源共享,并设置了相关研究技术平台,实现与国内最高诊疗水平接轨。一、优势病种各类脑血管病,头痛头晕、脑炎、癫痫、帕金森氏病、遗传性共济失调、变性疾病、痴呆、周围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等。二、专业特色2018年9月成为国家级卒中中心,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多模式介入机械再通术、颅内外脑动脉狭窄介入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颅内大动脉闭塞(CTO)介入开通术等神经介入治疗领域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前列水平。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机械取栓手术在2020年11月份全国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排名中位于第4位。三、技术队伍医疗人员8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护理人员12人。神经内科六病区为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专业组,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技能求发展、以病人满意为追求目标、以口碑创信誉”的建科宗旨,开放床位36张;是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具有团结、拼搏、奉献精神的技术队伍,科室医教研全面发展,专科特色显现,掌握了多种针对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疾病诊治的新技术,具有较强的临床诊疗能力。一、优势病种(1)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及脑血管畸形。常见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多虑易怒等症状的诊断与治疗;(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种颅内感染性疾病:病毒性、细菌性、结核性、隐球菌性、阮蛋白病、神经梅毒、脑寄生虫病等。二、专业特色神经内科脑脊液细胞实验室:可独立完成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脑脊液细胞学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寄生虫具有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意义。作为菏泽市立医院附属脑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菏泽市卒中中心的重要组成科室之一,对脑血管病患者,形成了集治疗、预防、康复为一体诊疗措施,并与介入科积极合作,规范化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治疗。开展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等,能为脑血管病患者提供规范的、个体化的诊治及早期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服务。熟练开展脑血管造影检查,进一步明确脑血管病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规范化溶栓治疗、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筛查、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支架治疗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脑血管病采用新的治疗模式,重视个体化、精准治疗,早期进行神经康复手段干预,促进尽早进入恢复期,有效降低后遗症,改善患者预后。三、技术队伍医疗人员9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护理人员12人。科室多人曾到北京301医院、北京天坛医院、西安西京医院等多家大医院进修学习国内最先进神经内科技术,基础理论扎实,对神经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承担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菏泽家政学院的见习、实习等教学任务,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及各县区进修、全科、研修医师的教学工作。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中国每年多少人中风,有哪些中风类型
2024.05.10
根据2001-2010年国家统计局和卫监委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增卒中人数大约在170万-190万,其中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卒中大约占65%-70%,其他的病例包括心脏疾病,如房颤、瓣膜病、脑动脉炎、脑外伤、动静脉发育畸形,这是从病因学角度进行分类。另外根据血管的完整性,脑中风又分为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慢性脑缺血状态。根据血管是否破裂还可以分为脑出血,脑出血包括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脑梗死和脑出血也可以存在混合型,即既有可能发生脑梗死,同时又可能发生脑血栓,以上是目前中国人中风的大致情况。
邵自强主任医师神经科
9.53万
67
头部眩晕,天旋地转,原来是耳石脱落导致的!
2024.05.07
经常发生天旋地转,并且久治不愈,总以为自己患了颈椎病或者是梅尼埃病,实际上往往是患了耳石症。患耳石症的人,往往是近期受过外伤,包括补牙在内,就容易造成耳石脱落。耳石脱落以后,会在内耳的范围管里面创击前庭神经,造成出现眼球的震颤,就会觉得是外物及自身在旋转,这是眩晕的根源。病理判断很简单,躺在床上面向左睡或者是向右睡,以及坐起来或躺下去,做这四个动作时,如果出现天旋地转的感觉,充分说明患有耳石症。耳石症患者在之前都是通过手法复位,治疗时医生很累,患者也很痛苦,并且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现在有转椅问世,通过转椅代替手法复位,它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效。一般通过转椅5分钟就可以把耳石复位,达到治愈的目的。
席刚明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10.95万
78
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能代替吗
2024.04.29
侧支是指侧支循环,若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能否代替取决于两种情况,具体如下:1、闭塞发生的急、慢性:若是慢性的大脑中动脉闭塞,且周围有比较充足的侧支循环,有时间让侧支循环生长。若是此类情况,可能侧支循环的代替效果会更好一些。但若急性发生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此时侧支循环的代替功能就比较差,甚至不能代替,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以烟雾病为例,烟雾病又称为Moyamoya病,该病是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远端慢性闭塞,此时颅底的软脑膜、穿通动脉、侧支循环会生长。但此类患者通常也不是完全正常,可能会发生脑梗或脑出血的情况,成年患者多数是发生脑梗塞,而儿童患者或青少年患者会以脑出血的形式表现。因此,发生Moyamoya病时相关侧支血管的生长,仍然不是完全正常,此时血液供应有问题,会导致脑梗或出血的情况发生。因此,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侧支循环能否代替,取决于大脑中动脉闭塞是急性还是慢性,若是急性则可能很难代替;2、是否有症状: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能否代替也与是否有症状的因素有关。即使患者有慢性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此时侧支循环是否能代替,也取决于侧支循环代替的好坏,是否能保证足够的血液供应。
母艳蕾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14.23万
1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