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科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小儿骨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小儿骨科源于本院的小儿外科,是小儿外科下设的专业学科之一。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创建于1985年,经过近30余年的发展,本学科已成为基础扎实、人才梯队健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医教研结合发展的学科。中心现有医护人员8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0余人;年门诊量接近50000人次,住院手术约5000台次,目前已成为山东半岛最大的小儿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小儿骨科是外科中心的重要组成学科,具备雄厚的实力和强劲的发展态势,拥有优秀的学科团队和独特的专业技术。在学科带头人董震博士的带领下,小儿骨科于2013年创立,专注于儿童肢体矫形与创伤的治疗及康复。科室在短短数年内已发展成了拥有专业医护人员24人,床位45张,门诊量18000余人次,年手术量1500余台次,三四级手术比率达50%以上,省内领先的儿童骨科专科之一。小儿骨科主要从事0~18周岁儿童和青少年骨骼肌肉类疾病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多年的业务积累,小儿骨科已形成了以“儿童脊柱肢体矫形为特色,儿童骨折微创治疗为优势”的学科特点,技术力量雄厚。治疗范围涉及先天性、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支具矫正及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各年龄段儿童髋关节疾患的个性化手术和康复治疗,新生儿马蹄内翻足的Ponseti方法矫治及以后各种残余或复发畸形的系统矫治,运动损伤及关节镜微创治疗,儿童骨肿瘤创伤后遗症畸形、脑瘫后遗症及神经肌肉性疾病的综合矫治,各类肢体不等长的恢复,症状性扁平外翻足矫治,儿童手足整形及功能重建等领域。在儿童骨折创伤的治疗上秉承法国南锡理念,骨折治疗技术与国际保持高度同步。形成“儿童微创治疗骨折”为特色的治疗理念,微创率达90%以上。在多种疑难疾病的临床诊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深得广大专家和同行的广泛好评。科室近几年来不断引进和开发了多项新技术,如成功开展了低龄儿的半椎体摘除伴脊柱侧弯矫形术、大龄儿神经纤维瘤病脊柱侧弯矫形术、多发性肢体挛缩症矫形手术;采用Ilizarov(伊里扎洛夫)技术对大脑性瘫痪等神经肌肉性疾病的步态矫正及力量平衡,包括蹲伏步态矫治,马蹄内翻足步态矫治以及扁平外翻足矫正等;髌骨脱位滑车成形术;镜像手畸形、复杂复拇及并指畸形的矫正和功能重建;“8”字钢板骨骺阻滞术矫正肢体力线;弹性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及长骨骨干骨折;3D打印手术导板辅助骨肿瘤切除术等。新技术获得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可,良好的治疗效果为广大儿童骨科患儿带来福音。小儿骨科在科主任董震博士的带领下,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断进取。董震主任被聘为青岛市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骨科学专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小儿骨科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委员会全国委员、SICOT小儿骨科中国组委员、中国医促会足踝学组委员等。此外,科室还与国内多家慈善团体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成为他们信赖的慈善救助定点单位。截止目前,包括QIPA基金、华泰基金、青岛市残疾儿童基金会等慈善团体先后捐助100余万元,共救助50余名罹患骨科疾病的孤儿或贫困家庭儿童,使其得到科室全方位的救助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小儿骨科的服务理念是“精英团队,热情高质,温馨人文,欢乐骨科”。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将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患儿提供最细致、最专业、最科学的服务,力争最大限度减少儿童疾病所致伤残、恢复肢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为儿童健康事业而奋斗。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什么是后交叉韧带
2024.01.15
后交叉韧带起源于股骨内髁的外侧面,靠近后部,由前外侧束、后内侧束和半月板股骨韧带等组成。前外侧束约占止点面积55%,后内侧束约占止点面积45%。后交叉韧带的作用是防止胫骨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损伤在儿童极少见,但是如果发生,就会对关节的稳定、运动起到很多的影响。后交叉韧带损伤一般多见于交通事故和严重的运动损伤,且多为复合性的韧带损伤,可以导致膝关节次要稳定因素进一步松弛,造成局部疼痛、肿胀、不稳定等。可以根据外伤史、病史、症状、体征、核磁共振等明确诊断。当后抽屉试验阴性时,应在麻醉下再做检查,常可获得阳性结果。其受伤机制为屈膝位胫骨上端受到来自前方的直接外力及膝关节过伸型损伤而导致,通常导致交叉韧带自胫骨止点处连带一部分骨折撕脱。如果骨折的修复位置不佳,将发生骨折的不愈合以及后叉韧带的松弛和功能不全,最终导致膝关节功能受限。
孟钊主任医师骨科
15.76万
36
小儿足内翻如何矫正
2024.01.02
小儿足内翻的治疗要根据足内翻的原因来进行,临床中常见的足内翻大致分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神经性马蹄内翻足,同时还包括创伤或者是手术后的马蹄内翻足,具体如下:1、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一般主张早期纠正,在小儿出生1个月内就开始进行石膏的矫正,通过分期的石膏矫正往往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小儿在3-4岁的时候,要长期地使用支具进行维持;2、神经性马蹄内翻足:即由神经系统异常引发的马蹄内翻足,需要考虑神经系统疾病能否治疗。如果神经系统疾病能够治疗的基础上,先寻求原发病的治疗,之后对于残余畸形往往采取手术加石膏或矫正器的治疗方法;3、其他足内翻: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马蹄内翻足,要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同时在临床中经常会见到一种情况,就是小儿在出生之后习惯脚向内翻,但并不是僵硬性。也就是小儿可以自主活动,而且用手轻推小儿的足部能够马上改变内翻的状态。这种其实不是真正的马蹄内翻足,不用引起过度的紧张。如果家长观察到小儿是柔软的内翻状态,类似于马蹄内翻足的外观,但实际上又不具备马蹄内翻足的僵硬性,大可不必担心,这种柔软性的足内翻状态往往会随着小儿年龄增长逐渐改善。
范竟一副主任医师骨科
16.37万
84
儿童肩胛骨突出是什么原因
2023.12.28
儿童肩胛骨突出要引起重视,因为儿童肩胛骨突出通常要考虑的原因如下:1、脊柱侧弯或胸廓不对称:若是一侧的肩胛骨突出,则要怀疑是否是胸廓的不对称、脊柱侧弯等因素造成;2、高肩胛症(先天性高肩胛症):儿童肩胛骨突出,在儿童骨科也有一个较常见的疾病,即先天性高肩胛症。先天性高肩胛症是由于在胎儿期,儿童的肩胛骨下移,肩胛骨分化和成形障碍,出现了一些肩胛的先天性畸形,进而造成肩胛骨变形。先天性高肩胛症的儿童,通常会出现明显的不对称,而且影响的并不仅是肩胛骨外表问题,同时影响儿童上肢的上举活动。因此,家长发现儿童肩胛骨突出时,要看一下儿童的两侧手臂是否都能活动正常。若儿童觉得都举不起来、上举有受限,则要引起重视,此时要怀疑先天性的高肩胛症。但若儿童的手臂活动都好,此时再观察儿童的脊柱是否歪。上述情况可能在家里也能引起重视,并进行观察。
沈品泉主任医师小儿骨科
11.97万
96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