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22位医生
科室介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胃肠外科一区(17区))是国家级重点专科---普通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室现有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11人,博导2人,硕导6人,博士7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科室已建立和完善以胃癌、结直肠癌、肠瘘、炎症性肠病、胃肠息肉等胃肠道疾病为主要对象的微创化外科诊疗体系,目前开放床位60张。

熟练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如完全腹腔镜下胃肠肿瘤根治切除、腹腔镜下脏器联合切除(如全胃+左半结肠+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等,其中2017年单孔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019年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Uncut+Roux-en-Y吻合术、2021年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反穿刺吻合口)获得医院新技术新项目评审三等奖,同时积极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胃肠道肿瘤根治切除术,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提高了核心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腹腔镜手术比例显著增加。在围手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全程规范化营养管理理念,努力建设无痛有养病房,减少患者疼痛等不良体验,提高舒适度及医疗安。

2020年通过福建省首批加速康复外科标准病房评审并挂牌,2021年通过福建省首批营养标准病房评审并挂牌,2022年作为福建省唯一一家参评单位,顺利通过国家级首批规范化外科诊疗示范病房评审并挂牌,多次在泉州、漳州、宁德、三明、南平、邵武、柘荣、惠安等八闽大地开展巡讲推广加速康复外科及规范化营养管理理念,多次成功承办国家级及福建省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通过建立ERAS小组及NTT(营养治疗团队),将ERAS理念及全程营养管理理念细节落实到人,成立质控小组,采用PDCA的质控流程,确保有反馈有整改,每周定期开展“医师-临床药师-护理师”三师联合查房至少2次,开展营养门诊,依托膳理易营养管理小程序进行营养风险动态筛查及评估随访,并进行线上指导,每月开展面对面围手期营养健康宣教1次,自去年8月份至今覆盖人次已达600多人次。联合惠安县总医院、柘荣县总医院等开展多中心肌少症等临床营养相关研究,并建立了肠道粘膜屏障及菌群数据库,运用基因测序等手段研究ERAS及营养干预对肠道粘膜屏障及菌群的影响。

开展胃肠癌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DT),通过基因测序、类器官等手段精准制定治疗方案,化疗基础上联合靶向、免疫、腹腔灌注等手段,提升晚期胃肠肿瘤转化治疗成功率,在影像学评效的基础上,联合开展ctDNA、MRD等分子水平的随访评效,对肿瘤是否进展进行预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进展期胃肠癌新辅助治疗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开展联合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临床研究,有效降期;注重肿瘤营养及心理全程管理,有效减少肿瘤恶液质的发生,提升肿瘤患者治疗耐受,保护免疫功能,努力通过“化疗-免疫-靶向-营养-心理”多维度管理模式提高肿瘤治愈率。

科室成员参与编写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科室近年获国自然基金1项,省级厅级校级科研项目30余项。累计发表CSCD十余篇,SCI三十余篇,累计影响因子100+,并发明四项专利。

科室擅长
胃癌
胃肿瘤
克罗恩病
直肠癌
结肠癌
胃肠道间质瘤
乳腺癌
大肠癌
功能性胃肠病
残胃癌
溃疡性结肠炎
盲肠癌
十二指肠癌
急性出血性胃炎
急性浅表性胃炎
急性胃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
小肠克罗恩病
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乙状结肠癌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
小儿肠梗阻
乙状结肠肿瘤
高位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
回肠癌
横结肠癌
多发性结肠癌
升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