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管及甲状腺外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6位医生
科室介绍

血管外科于1993年由我省著名血管外科专家陈幸生教授创立,是我省最早成立的相关专业学科。科室于省内率先开展多种瓣膜重建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动脉旁路术治疗动脉闭塞症、颈动脉内膜切除治疗颈动脉狭窄/闭塞、静脉动脉化治疗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及动静脉取栓术、腹主动脉瘤切除术等开放手术。

自2006年起,在学科带头人官云彪主任带领下,科室大力开展微创腔内介入手术,开展了胸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内脏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及肢体动脉闭塞的支架成形术,开拓性开展髂静脉狭窄闭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介入治疗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灌注溶栓治疗和“一站式”机械吸栓治疗;开展杂交手术治疗下肢动脉多节段广泛闭塞;目前,还开展了保留内脏动脉及髂内动脉的复杂腹主动脉瘤全腔内修复重建。其中多项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

目前血管外科年手术量3000余台,其中血管介入手术近1800台,成功率高、效果好。科室于2023年7月经福建省卫健委遴选成为福建省外周血管介入技术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官云彪主任为质控中心主任和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团队现有10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目前承担多项省级、厅级科研项目,参与并完成了多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近5年发表含SCI等高质量论文20余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是福建省最早实现甲状腺专科化建制的科室、第一个甲状腺专科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点,福建省外科学会甲状腺专业学组组长挂靠单位。省内最大的甲状腺疾病外科诊疗、临床教学、科研中心之一。拥有高级职称4人,在职医师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年均门诊量超4万人次,手术量超2000例,癌占比84.06%,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科主任赵文新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开展了福建省第一例3D腔镜甲状腺手术、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癌根治术.目前机器人及腔镜甲状腺手术量稳居全省第一。赵文新带领团队多次获得豪韵达人秀甲状腺手术视频大赛各种术式的全国总冠军;荣获福建省科技奖、医院医疗技术创新奖。累计主持省级以上基金项目10余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手术视频被收录于《VideoEndocrinology》作为美国甲状腺协会(ATA)专业指导视频。

科室致力于“甲状腺癌的细针穿刺精准诊断”、“微创及腔镜手术治疗”、“术中神经检测与甲状旁腺识别与保护”及“晚期、疑难甲状腺肿瘤综合治疗”,全方位为甲状腺癌患者保驾护航。

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是福建省组建的第一个血管外科专业团队,现拥有高级职称3人,血管外科专业博士1人,硕士4人。在血管外科开放手术及微创介入腔内治疗方面均处于福建省领先、国内先进水平。血管外科在陈幸生教授的带领下,于省内最早开展外周血管系统疾病的专科诊治,包括动静脉造影、肌袢成形术、动脉旁路术、静脉动脉化、腹主动脉瘤的人工血管重建术、曲张静脉的激光/微波治疗等。2006年官云彪主任在福建省内最早开展经腘/小隐静脉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又相继开展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微创机械吸栓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布加综合征的微创腔内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包括主动脉弓上分支、内脏分支、髂内动脉重建等技术),以及下肢动脉闭塞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内脏动脉瘤、血管畸形、血透通路、糖尿病足等疾病诊治,年手术量1500台左右。

血管外科在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及专业学科建设,李南副主任医师曾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血管外科访问学习,官云彪主任医师目前担任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国际静脉联盟中国静脉学会委员,同时官云彪主任医师、李南副主任医师分别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同时还参与或主持多项包括国自然、省卫生厅、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多项,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科室擅长
甲状腺炎
甲状腺瘤
甲状腺癌
主动脉瘤
静脉曲张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瘤
甲状腺结节
亚急性甲状腺炎
单纯性甲状腺肿
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慢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囊肿
甲状腺疾病
腹主动脉瘤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髂动脉闭塞
急性甲状腺炎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弥漫性甲状腺肿
无痛性甲状腺炎
下腔静脉梗阻
下肢静脉性溃疡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下肢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