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外科

科室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创建于2010年,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也是我国规模最大、医疗水平最高,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胃癌外科诊疗中心之一。科室设有2个病区,总床位92张,年手术量超过1100台;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健全,拥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7名;教授4名、副教授4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7名。科室建立起胃癌现代外科治疗新理念,总结出一套合理高效的胃癌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率;在福建省最早开展腹腔镜胃癌手术、机器人胃癌手术和微创减重手术。截止2020年已经累计完成超过8000例腹腔镜胃癌手术居国内第一,手术质量居国内领先地位。科主任黄昌明教授作为唯一来自中国的手术演示专家,连续两年受邀赴罗马参加意大利消化外科年会并进行现场腹腔镜胃癌手术演示。同时,在机器人手术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累计完成500余例机器人胃癌根治术,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机器人对比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结果。此外,科室还开展多项创新性手术技术,在国际上首创腹腔镜胃癌脾门淋巴结清扫“黄氏三步法”、远端胃切除“改良三角吻合术”和全胃切除“延迟离断over-lap吻合术”,并在国际上率先以RCT证实吲哚菁绿(ICG)荧光标记在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中的价值等,相关技术已经在国内外获得推广应用。科室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津贴专家、福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在内的高层次人才,曾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全国“TOP10”。科室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目前仍在研国家自然基金7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2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出版5部中、英文专著;获包括福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科室每年受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医院进行手术演示50余次,并全国各地医院会诊手术100余台,在全国范围内传授腹腔镜胃癌手术技术。科室先后主办12届“全国胃癌外科规范化治疗高峰论坛”和113期“全国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高级培训班”,每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进修医生50余名,培训了国内大批胃癌微创外科医师,有力的推动了我国胃癌外科的发展。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胃癌晚期一直发热怎么回事
2024.04.29
晚期胃癌患者有时可能会表现为发热,量体温有时也确实比正常高,此时一定要寻找病因。因为发热原因可能不一样,这需要通过相关检查。具体如下:1、胃癌晚期炎性反应:比如晚期胃癌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的部分患者,有时还伴有相关的呼吸道问题,比如哮喘、肺部感染、支气管炎等。此时如果有感染,则有可能会发热,其临床表现为发烧,体温高达39℃、40℃,这些则是炎性反应;2、腹腔吸收热:如果晚期胃癌患者,本身状况不好,已经有腹水或者腹腔已经被感染,则也有可能伴有发热。综上,胃癌晚期的炎性反应、腹腔吸收热都有可能导致发热,所以需明确发热的具体病因。
夏泽锋主任医师胃肠外科
16.99万
75
神经内分泌肿瘤G1手术切除了就算治愈了吗
2024.01.19
对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1,进行手术干预时,可以进行内镜下局部的ESD和EMR手术,也可以进行胃切除手术。切完后是否算临床治愈,有时要根据手术情况,如是否切干净,尤其是基底切缘是否有切干净。如果切干净,手术后定期随访,如果3-5年后没有明显的复发转移,此时才称为临床的治愈。对于比较进展G1期的患者,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手术后根据病变情况,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包括化疗、免疫治疗、生长抑素类似物的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叶延伟主任医师胃肠外科
10.51万
94
需要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吗,有哪些筛查方法
2024.01.19
在中国,结肠癌中位的发病年龄是在50-60岁,因此,提倡超过40岁的病人常规地进行定期的肠镜筛查,这种筛查主要是通过全肠道的肠镜检查来实现。对于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再进行大便潜血,甚至肿瘤标志物,如CEA的筛查。当然这些只是间接地进行检查,有可能会出现漏诊。根据结肠癌的生物模型的研究来看,多数结肠癌病人的结肠表面会有相应的结肠息肉,这样的息肉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会发生不断改变,继而发生恶变,到最后的进展期结肠癌、发生远处转移。好消息就是这个转变的过程,有的时候非常漫长,可能接近10年,甚至更长,这也为早期发现这些所谓的癌前病变提供了机会和时间可能。总之,预防肿瘤的一个最佳办法,就是定期地在专科和专门的医院进行相应的癌症筛查,这可能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郭春光副主任医师胰胃外科
10.83万
5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