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

科室简介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91年,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药物/临床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认知中心、中国及江西省卒中中心联盟成员单位。赣州市卒中急救地图定点医院,江西省一级卒中中心及全国高级卒中中心;江西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合作成员科室;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赣州分会老年病学委员会主委单位;江西省睡眠医学重点建设;江西省发作性睡病及睡眠增多诊治联盟成员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睡眠医学联盟成员;江西省神经系统疾病疑难重症联盟单位。美国林肯纪念大学临床实习科室等。设有章贡、黄金两大院区,现有编制床位167张,2023年拟增开神经ICU床位20张,普通病区床位200张,达到全科220张床位规模。学科开设了脑血管病溶栓取栓绿色通道、神经危重症、帕金森和神经变性病、认知障碍和癫痫病、神经免疫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周围神经病和肌肉病、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头痛头晕等门急诊亚专业,组建了赣南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拟设立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睡眠诊治中心、癫痫中心、认知障碍中心、赣州市无创性神经调控重点实验室及赣州市脑血管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神经内科科室人才梯队合理,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数名科室成员曾留学澳大利亚、美国。现有教授、主任医师6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博士及在职博士6人,硕士21人。科室多位医师在全国、省、市各级专业组织担任委员。近年来,科室努力推动改善就医体验活动,2019年获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科室成员先后获得“江西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赣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先进个人”、“赣州市优秀医师”等荣誉称号。神经内科护理团队护理人员共计65人,其中副高以上3人,中级25人,专科护士9人,护理硕导1人。在医院大环境的影响下,科室重视护理人才培养,护理人员在全国百强医院对口专业进修深造人员达28人。科室护理组负责人在对应专业具有一定影响力,在全国、省、市各护理学会担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主任委员等职务。护理团队在2018年获“江西省护理健康教育创新”科普大赛三等奖,2019年获中华护理学会“微视频”大赛三等奖和优秀奖,2020年、2021年获全国睡眠医学职业技能大赛“百里挑一”奖项。多名护士获赣州市“优秀护士”称号。历年来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培训班10余项,率先在赣南地区开展昏迷病人床旁促醒,膀胱压力容量测定、间歇导尿、良肢位摆放、IOE等护理技术,推行磁性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很好的推动了地区护理专科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目前神经内外科、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和康复科联合组建了江西省一级卒中中心,有完善的脑血管病院内急救体系、临床路径和卒中危重症监护单元,常规进行脑梗死的动静脉溶栓、动脉内取栓吸栓、支架置入等血管内治疗术。此外,科室有动态血管内微栓子监测,基因指导下抗血小板及脑保护等个体化治疗,在省内神经内科最早开展无创性神经调控治疗,赣州市神经内科最早开展帕金森病DBS术后程控治疗,并成立了帕金森病MDT组。医院作为赣州市唯一一家国家罕见病网络成员医院,已为多名患者提供免费的基因检测,助力罕见病诊断治疗。我科配有神经电生理室(脑电图、肌电图)、多导睡眠监测室、经颅多普勒室和经颅磁刺激诊疗室。同时,护理上针对吞咽困难、尿失禁患者开展了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及间歇导尿技术。科室具有年轻的科研团队,依托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赣南分中心,有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研究和交叉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至2019年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厅级课题20余项,发表SCI收录文章1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文章20余篇,主编专著3部,参与编写国家级教材1部,参与承担“973项目”、“2011计划”等重大项目,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3年科室将迎来大发展的一年,随着新设备和新病区开设,将广纳各方贤士能人,扩招研究生队伍,科室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必将更上一层楼。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中国每年多少人中风,有哪些中风类型
2024.05.10
根据2001-2010年国家统计局和卫监委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增卒中人数大约在170万-190万,其中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卒中大约占65%-70%,其他的病例包括心脏疾病,如房颤、瓣膜病、脑动脉炎、脑外伤、动静脉发育畸形,这是从病因学角度进行分类。另外根据血管的完整性,脑中风又分为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慢性脑缺血状态。根据血管是否破裂还可以分为脑出血,脑出血包括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脑梗死和脑出血也可以存在混合型,即既有可能发生脑梗死,同时又可能发生脑血栓,以上是目前中国人中风的大致情况。
邵自强主任医师神经科
9.53万
67
头部眩晕,天旋地转,原来是耳石脱落导致的!
2024.05.07
经常发生天旋地转,并且久治不愈,总以为自己患了颈椎病或者是梅尼埃病,实际上往往是患了耳石症。患耳石症的人,往往是近期受过外伤,包括补牙在内,就容易造成耳石脱落。耳石脱落以后,会在内耳的范围管里面创击前庭神经,造成出现眼球的震颤,就会觉得是外物及自身在旋转,这是眩晕的根源。病理判断很简单,躺在床上面向左睡或者是向右睡,以及坐起来或躺下去,做这四个动作时,如果出现天旋地转的感觉,充分说明患有耳石症。耳石症患者在之前都是通过手法复位,治疗时医生很累,患者也很痛苦,并且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现在有转椅问世,通过转椅代替手法复位,它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效。一般通过转椅5分钟就可以把耳石复位,达到治愈的目的。
席刚明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10.95万
78
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能代替吗
2024.04.29
侧支是指侧支循环,若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能否代替取决于两种情况,具体如下:1、闭塞发生的急、慢性:若是慢性的大脑中动脉闭塞,且周围有比较充足的侧支循环,有时间让侧支循环生长。若是此类情况,可能侧支循环的代替效果会更好一些。但若急性发生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此时侧支循环的代替功能就比较差,甚至不能代替,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以烟雾病为例,烟雾病又称为Moyamoya病,该病是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远端慢性闭塞,此时颅底的软脑膜、穿通动脉、侧支循环会生长。但此类患者通常也不是完全正常,可能会发生脑梗或脑出血的情况,成年患者多数是发生脑梗塞,而儿童患者或青少年患者会以脑出血的形式表现。因此,发生Moyamoya病时相关侧支血管的生长,仍然不是完全正常,此时血液供应有问题,会导致脑梗或出血的情况发生。因此,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侧支循环能否代替,取决于大脑中动脉闭塞是急性还是慢性,若是急性则可能很难代替;2、是否有症状: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能否代替也与是否有症状的因素有关。即使患者有慢性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此时侧支循环是否能代替,也取决于侧支循环代替的好坏,是否能保证足够的血液供应。
母艳蕾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14.23万
1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