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
江西省胸科医院

检验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江西省胸科医院检验科由叠山路病区实验室和乌石桥病区实验室组成,承担着全院日常的临床检验、健康体检、教学及科研任务。由临床基础检验室、临床生化室、临床免疫室、临床微生物室、分子生物室及血库6个专业组组成,各专业组高度重视检验质量,确保结果准确性,多年来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室间质评均获得优秀成绩。科室全体工作人员遵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准确、有效、及时的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人员状况:检验科拥有一批技术力量雄厚高素质的检验技术队伍,现有检验工作人员33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5人,医学硕士5名,科室人才梯队配置合理,每年都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掌握先进的检验技术和领先理念,是一个组织结构健全,具有较高素质的服务团队。科室设备:检验科设备科学先进,种类齐全,现拥有引进自美国、日本、法国等多个国家的先进仪器设备,包括西门子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西门子DimensionEXL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雅培12000SR化学发光仪、希森美康XT-4000i及XN-1000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液流变仪、血沉分析仪、优利特UC-1800与UD-1320尿液分析系统、科域KU-F10粪便分析仪、希森美康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全自动荧光定量PCR仪、万孚FS112全自动免疫荧光定量检测仪、BDBACTECMGIT-960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系统以及爱康全自动酶免仪等,信息系统LIS与HIS连接,实行网络即时报告和纸质报告相结合的信息传递。近三年门急诊、住院检测人次:住院检测人次:2017:247513人次2018:321389人次2019:349650人次门急诊检测人次2017:109188人次2018:131046人次2019:142050人次诊疗项目:检验科开展临床检验项目300余项,包括常规化学、血气和酸碱分析、内分泌、肿瘤标志物、特殊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全血细胞计数、凝血试验、尿液干化学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尿沉渣形态学检查、寄生虫形态学检查、红细胞沉降率、白带常规、脂类分析、临床微生物学、呼吸道病毒病原学检查、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等项目。同时开展了多项特色检验项目:过敏原检测、七种肺癌自身抗体、ENA、呼11谱、TB-IGRA、T-SPOT、T细胞亚群、结核培养、菌型鉴定、药敏的检测等。近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室每年都会开展新的检验项目,为临床疾病诊断、疗效追踪等提供精准的科学检验依据。科研方面:科室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完成省、厅级课题10项,在研课题2项。论文方面: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29篇。临床试验准备情况:1.硬件设施:检验科实验室符合《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和《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要求,具备符合临床试验的试验场所,仪器设备科学先进,种类齐全,为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科室专门配备了试验资料档案柜1个、受试者接待室1间。2.人员职责分工:为了科学、规范的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更好的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检验科共选7名检验人员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团队,其中专业负责人1名,主要研究者2名,质控员3名,设备管理员3名,资料管理员2名。专业负责人满足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经过了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技能和GCP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培训,研究人员满足医学专业、中级职称以上并经过了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技能和GCP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培训。3.人员培训:2人参加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举办的培训班,均已获得证书,并多次参加院内组织的GCP、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和相关技术技能的培训及本科室自己组织的科室内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①有关药物临床试验的法律法规,如GCP等;②有关伦理知识,如伦理委员会的历史背景,《赫尔辛基宣言》和《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等;③临床试验分期、方案设计、AE及SAE处理和上报流程;④药物临床试验资料解读,如药物临床试验方案、CRF、ICF等。4.参与上市后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无。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血浆丙酮酸偏高的饮食护理
2023.07.27
血浆丙酮酸偏高的患者应均衡饮食。维生素B1缺乏症的患者注意饮食中补充维生素B1,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调整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的比例,少食多餐,保持血糖平稳。心力衰竭患者应清淡饮食,限制脂肪、食盐的摄入量。腹泻患者应食用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血浆丙酮酸偏高的患者饮食宜忌如下: 1、维生素B1缺乏症的患者宜食用粗加工的谷类、杂粮,少食用精加工食品,多食用瘦肉、动物内脏、豆类等食物,淘米次数不宜过多; 2、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高糖饮食,宜食用一些粗粮,使血糖减少波动; 3、心衰患者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量,以免出现或加重水肿; 4、肝损伤患者应避免油腻食物的摄入,日常饮食以清淡和优质蛋白类食物为主。
钟堃副研究员检验科
10.34万
452
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的饮食护理
2023.07.27
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提示不适合该移植物或调整自身免疫正常后方可移植,因此,患者无需调整既有饮食原则,依照原有健康饮食习惯即可。 肾移植患者多处于肾病终末期,饮食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总体上,应低盐、限钾、限磷、限制蛋白质、保证充足热量摄入等;肝移植患者多处于急性、慢性肝病终末期,应注意严格戒酒,避免硬食、油腻食物,有效控制蛋白摄入;心脏移植患者多处于终末期心脏病,饮食中应限制热量供给,降低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心脏负担;胰腺移植患者多处于胰腺癌晚期,应选择富含营养、易消化、少刺激性、低脂肪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肺移植患者多处于肺病终末期,应注意饮食调理,补充高能量、高蛋白,严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章迪副主任医师检验科
1.97万
247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报告异常是怎么回事
2023.07.25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异常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 1.低蛋白血症:报告表现为总蛋白减少,白蛋白显著减少,β-球蛋白部分减少或升高,提示可能是低蛋白血症。 2.肾病综合征:报告表现为白蛋白显著减少,α2-球蛋白明显增加,β球蛋白及γ-球蛋白亦可能下降,提示可能是肾病综合征。 3.急性肝炎:报告表现为α2-球蛋白及白蛋白降低,特别是乙型肝炎,α2-球蛋白可显著降低,提示急性肝炎。 4.肝硬化:α2-球蛋白及白蛋白降低的同时,伴有γ-球蛋白增加,提示可能是肝硬化。 5.急性炎症:表现为α1球蛋白及α2-球蛋白增加,白蛋白减少,提示可能是急性感染、心肌梗塞、血栓形成、恶性肿瘤、休克等。 6.慢性炎症:表现为α1球蛋白和α2-球蛋白增加,γ-球蛋白增加,白蛋白降低,提示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 7.M蛋白高峰:表现为γ-球蛋白区带位置多出现狭窄,在M蛋白带区出现狭窄的高峰(M带),血清中正常的γ-球蛋白几乎消失。提示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H链病。 8.高脂血症:表现为β球蛋白或α2-球蛋白增加,提示可能是高脂血症。
贾玫主任医师检验科
4704
8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