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

科室简介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中医科(中医经典科)是在1999年12月成立的中医科基础上发展而来。科室是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东莞市重点专科、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设有“黄帝内经书院”、“东莞市李可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和“东莞市邝卫红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东莞市阮永队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东莞市马春玲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东莞市莫冰泉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科室以回归经典、追求疗效、传承创新、振兴中医为理念,以解答中医的难题为突破口,以振兴中医为终极目标。住院部床位47张,现有医生15人,护士15人。东莞市医学领军人才1名,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人才1名,东莞市医学学科带头人及杰出青年人才1名,东莞市名中医3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3名,博士5名,硕士7名。科室纯中医诊治常见病、疑难杂病、急危重症特色突出。2005年来,在全国著名老中医李可(李可为全国唯一一位用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老中医,被中国中医界泰斗邓铁涛老先生称为“中医的脊梁”)及全国著名中华文化学者刘明武先生的指导下,追寻中医源头,从古天文历法认识中医的核心理论,致力于回归、传承、复兴、创新古中医之研究。自2010年至今已系统完成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难经》、《周易》、《肘后备急方》、《温病条辨》、《千金要方》的学习。运用中药内服、外用、针刺、艾灸、刺络放血、火针等纯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肿瘤、中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急慢性心系疾病、急慢性肺病、脾胃疾病、肝胆病、风湿免疫性疾病、颈肩腰腿痛等多种疑难杂症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尤其是在急危重症方面,科室坚持纯中医诊治,如治疗急性脑出血、脑梗塞、肿瘤、重症肝炎、急性心衰、高热、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尿毒症、哮喘均运用纯中医手段诊治,取得良好效果。突出的纯中医治疗特色与疗效吸引了省内外30多家医院来参观交流。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50余篇,获国自然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基金3项,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20余项,市厅级重大项目2项,东莞市科技进步奖三项。广东省一流课程3门,省教改课题3项。一、科室诊治范围或医疗业务范围:科室运用中药内服、外用、针刺、艾灸、刺络放血、火针等纯中医治疗各种疑难、急危重症特色突出。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诊治肿瘤、中风、糖尿病、慢性心衰、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慢性胃炎、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疸、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甲状腺疾病、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血小板减少症、失眠、颈肩腰腿痛、痛风、面瘫、湿疹、银屑病、月经病、乳腺疾病、不孕不育、小儿感冒、咳喘、消化不良、遗尿等疾病。护理实行“经典五法”中医特色护理,开展各种灸法、耳穴、刮痧等中医特色技术20余项。二、特色病种:肿瘤:发挥中医优势,运用李可名老中医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与经验,中药内服、外用,结合火针、刺络放血、艾灸等,采用攻、破、下之法,破阴驱寒,行气破瘀,逐痰破结,攻癌排毒对病治疗;采用扶阳气,保胃气治身之根本,扶正祛邪,对肺癌、胃癌、肝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骨癌等肿瘤的治疗收到良好疗效。糖尿病:运用中药、针刺、艾灸等纯中医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可迅速改善症状、平稳降低血糖,提升胰岛素作用,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2型糖尿病可有治愈的疗效,对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眼病、皮肤病变等并发症及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均有较好疗效。2008年、2012年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糖尿病协作单位。中风:突出中医特色,运用中药、针刺、艾灸等方法在急性期重视通腑泄浊、醒脑开窍、尽快祛除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恢复肢体肌力及语言,避免或减少后遗症的产生;在恢复期重视温扶人体阳气、益气通络,促进肢体肌力和语言等的恢复,避免中风的再次发生。急慢性肺病:运用中药及艾灸对免疫力低下反复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可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急性发作,改善呼吸功能及心功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冠心病:运用李可名老中医所创制的“破格救心汤”加味可减轻冠心病冠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消除心绞痛,改善心肌供血。坚持治疗可有效改善血管功能,避免血管的再次狭窄或闭塞。肝胆病:对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胆结石、胆囊炎等肝胆病疗效确切。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尤其是对治疗黄疸及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腹水患者疗效突出。科室主任:马春玲学科带头人:邝卫红、阮永队门诊诊室位置:门诊部二楼中医门诊住院病房位置:住院部内科楼九楼咨询电话:89190266
详情

科室疾病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薏芽健脾凝胶要长期服用吗
2024.05.20
薏芽健脾凝胶不要长期服用,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使用,以防引起身体不适。
王宝凯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3986
44
赤豆补血吗
2024.05.10
赤豆即赤小豆,赤小豆是一种食物。赤属红,红就可以入血,所以赤小豆能够补血有一定道理。这是从比类取象上来考虑。但是真正的赤小豆补血作用并不是很强。赤小豆最主要是以清热利湿为主,能够利下焦的湿。所以临床当中用赤小豆补血,一定要配合其他的一些药物,比如大枣或其他的补血之品,才能够有一定的效果。而赤小豆皮也是红色的,也有一定的补血之功,但是它补血之力非常弱,整个赤小豆还是以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为主。所以临床中用赤小豆补血的时候非常少,虽然五红汤里边有赤小豆,但是从中医的药理上来说,赤小豆补血的功效并不是很好。它和大枣这一类的补血之品,功效相差甚多,所以临床中不能单纯用一味赤小豆进行补血。
逯俭主任医师中医科
18.14万
95
如何去宫寒
2024.05.07
宫寒一般会引起小腹隐痛、月经不调、四肢发凉等,可以用温经散寒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艾附丸、桂附理中丸等,进行温补脾肾、温经散寒,达到去宫寒的作用。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忌抑郁,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或水果,多吃富含白蛋白以及维生素的食物,才能达到较好的去宫寒的作用。
朱清静主任医师中医科
9.36万
1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