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

  • 二甲
  • 专科医院
  • 公立医院
  • 医保定点
logo
肩关节脱位复位后注意事项
杨光洲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肩关节脱位复位后需要将患肢放置胸前,进行三角巾悬吊固定,手与肘关节坚持适当功能锻炼,如手腕屈伸功能锻炼、手握拳、肩关节伸直屈曲活动,同时可增加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饮食方面,尽量多食用含钙质食物,如鱼、虾、豆制品、牛奶蹬,每天保持2小时左右时间太阳照射,促进钙质吸收,利于骨骼生长,促进肩关节恢复。受伤部位避免热敷、按揉等理疗,以免加重损伤程度。
13.93万
209
2018-05-16
骨质疏松引起压缩性骨折的原因
杨光洲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骨质疏松属临床常见疾病,因椎体骨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易引起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摔倒、打喷嚏或弯腰提拉重物均可诱发骨折。老年患者无明显外伤史,出现腰、背痛,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可进行平片、CT或核磁共振检查,其中磁共振检查对胸腰段骨折诊断最为明确,诊断率可达95%以上。综合所述,患者遇到上述类似情况,应及时就诊专业医生检查确诊。
12.42万
185
2018-05-16
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性骨折要卧床多久
杨光洲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性骨折患者,选择保守治疗者,需卧床一个半月到两个月,随后进行复查,结合复查结果决定能否下床活动。 卧床期间可适当进行翻身动作,一周后待水肿及疼痛减轻或消退,可尝试腰背肌以及上下肢功能锻炼。与此同时应注意清淡饮食,多进食鱼、虾、豆制品、牛奶等钙含量较高的食物,促进骨质愈合,缩短卧床时间。
9.73万
338
2018-05-16
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性骨折适合哪些运动
杨光洲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性骨折患者,卧床恢复期即椎体成形术后,早期适合进行平卧位手、脚功能锻炼,待水肿消退,一般7-10天后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五点支撑:仰卧位屈膝,以双脚、肘关节、头部作为支点,将腹部托起,腰背部抬离床面; 2、三点支撑:经过五点支撑练习后感觉到腰背肌力量增加者,可改为三点支撑练习,即以头及双脚进行支撑锻炼; 3、燕子飞:患者俯卧位,头与双脚向上翘起。
13.62万
310
2018-05-16
腰椎滑脱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杨光洲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腰椎滑脱手术最常见并发症后遗症包括以下四方面: 1、全麻手术风险; 2、切口感染:与患者个人病情及体型相关,肥胖患者相比体型较瘦者易发生感染; 3、断钉、断棒危险:目前此情况发生几率较低,术后患者严格遵从医嘱,坚持功能锻炼及保养,基本不发生此类危险; 4、栓塞:手术易产生血栓,可堵塞心脏、肺脏或大脑,引发相应疾病危及生命。
13.23万
332
2018-05-16
骨折了如何手法复位
杨光洲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骨折后复位方法常包括两种,即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患者就医后,应进行影像学检查判断骨折情况,确定复位方式。一般首选手法复位治疗,如手腕部骨折,常采取秒手复位方法,即1秒钟内将骨折复位,患者尚无感觉时已经结束复位手法,再通过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此复位方法具有复位迅速、痛苦小、时间短、最快恢复关节正常功能的特点。如手法复位效果欠佳,可考虑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
9.15万
305
2018-05-16
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
杨光洲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肩关节脱位多见受伤后肩部着地引起,检查搭肩试验阳性,表现为手无法搭到对侧肩膀。此时需进行影像学检查判断病情,最常见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常见两种: 1、牵拉足蹬法:患者平卧位,医生将脚正对患关节腋下部分,一位助手牵住患者上肢,另外一位助手固定身体,牵拉服务,此种方法复位,成功率可高达90%以上; 2、椅背法:患者坐于靠椅上,患肢放置椅背上,腋下放置棉花或软垫,通过牵拉上肢的方法复位,成功率亦可达90%以上。
9.78万
30
2018-05-16
什么是肘关节脱臼
杨光洲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肘关节脱臼又称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一般发生于3-5岁或更小年龄儿童,因前臂牵拉,引起患儿前臂、上肢突然无法活动,屈伸功能障碍。此时应避免牵拉、热敷、涂抹红花油等,以防加重病情。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详细询问病史,多数患儿为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即脱臼,进行手法复位后,患儿手臂可马上恢复正常功能。复位后需注意避免过度牵拉儿童小臂,以防再次脱位。
18.07万
316
2018-05-16
肩关节脱位复位后怎么固定
杨光洲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肩关节脱位固定方法,即将患肢抬起放置胸壁,采用三角巾悬吊,简单固定即可。复位后患者应注意坚持握拳活动,三周后进行肩关节外展活动,四周后可尝试大动作功能锻炼。尊医嘱循序渐进锻炼,预后较好。肩关节脱位患者固定后,还需注意饮食调理,适当多食用鱼、虾、牛奶、豆制品等钙含量较高食物,利于骨骼创伤恢复。患者注意谨记医嘱,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恢复时间。
7.32万
36
2018-05-16
腰椎滑脱分几型
杨光洲
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
临床中腰椎滑脱常见先天性腰椎滑脱及退变性腰椎滑脱,其中先天性腰椎滑脱患者,早期见明显腰疼,晚期可见腰、臀部、下肢或脚跟放射性疼痛,甚至麻木。该病按滑脱程度可分五型,以椎体长度为标准,低于25%属Ⅰ度滑脱;介于25%-50%之间称为Ⅱ度滑脱;50%-75%之间属Ⅲ度滑脱;全部滑脱称Ⅳ度滑脱;Ⅴ度滑脱较少见。患者滑脱不超过Ⅱ度者,下肢症状较轻,卧床休息即可缓解。
18.18万
414
201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