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科
四川省肿瘤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四川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一、科室简介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最早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40年的全面发展,科室已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集科、教、研、转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特色肿瘤专科。科室是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肿瘤精准医疗、经方治疗和外治法专委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四川省大健康产业协会肿瘤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筹备单位,四川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针灸学会肿瘤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肿瘤学会骨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中医药治疗中心技术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单位。党的二十大召开以后国家出台了关于中医药发展的系列方针政策,医院制定了新时期肿瘤专科发展的重要决策,提出了传承创新与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最新模式。在全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综合能力和采取内培外引人才发展计划,科室综合实力迅速得到了极大的的提升,2023年成功获批国家50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单位(全国肿瘤专科医院获批仅2个单位)。现科室设置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区、肿瘤中医外治特色治疗区、肿瘤中医康复治疗区、肿瘤防治中医治未病区,设置院士工作站、国家大师工作室、岐黄学者工作室、名中医工作室和博士后工作站,院本部设置床位50张、天府院区规划床位50张,设置20个中西结合肿瘤专科门诊。自获批全国50家旗舰医院建设单位以来,科室抓住新时期和新阶段发展的重大机遇,在领导的全力支持和关怀下,科室成立了中西医结合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和传承创新工作室,名老中医经验与经典研究室,筹建了国家恶性肿瘤临床研究分中心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与转化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干细胞与免疫治疗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CAR-T与CAR-NK细胞治疗中心、中医治未病与肿瘤防治早筛中心、中医药理学研究中心和中医药电子信息创新中心。科室临床与科研技术力量雄厚,目前拥有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名中医3人,主任中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5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著名专家8名。科室专科护理人员技术精湛,拥有护理人员20余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理硕士研究生1人,其余均为中西医护理本科以上学历,设置中医专科护理、重症专科护理和安宁疗护专科护理三个专业。二、科室治疗技术建科以来,科室坚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卫生方针政策,遵循指南坚持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原则,以中西医结合模式、突出中医药特色,中药全程参与肿瘤化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和术后康复以及维持治疗等专科治疗。科室经过不断总结和长期的实践,开展了中医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和系列中医药特色治疗,主要有中药内服、穴位敷贴、穴位注射、耳针、中药熨烫、中药封包、中药塌渍、拔罐、刮痧、中药浴足、艾灸、经穴推拿等,这些技术在肿瘤患者症状管理、放化疗相关副反应防治、提高机体免疫力、癌性疼痛控制术后康复、提高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提高生活质量和提升治疗的耐受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且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部分成果正在实施临床转化应用。科室年门诊量10000余人次,中医治疗率几乎达到100%,科室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三、科室专家简介1、双聘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教授、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国家中医和岐黄学者梁繁荣教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杨思进教授、四川省学科带头人谢萍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裴瑾教授、肿瘤研究所所长由凤鸣教授,基础研究刘贻尧教授、临床专家熊绍权教授等。2、科室主任:杨忠明,教授,中西医结合科支部书记、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肿瘤学术技术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四川省名中医,肿瘤遗传学博士,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肿瘤学术技术带头人,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肿瘤精准医疗专委会理事会、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肿瘤经方治疗专委会届理事会和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肿瘤外治法专委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循证医学中心肿瘤循证创新联盟专委会执行委员,国家中医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学会血液病专委会委员,中国西部放疗协会妇瘤专委会委员,四川省肿瘤学会骨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从事肿瘤工作30年,先后得到国内多位知名中西医肿瘤前辈、领军人才和院士的精心指导和培养;近年来承担省部级等各类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肿瘤专著3部、参编3部;牵头组建了中西医结合肿瘤传承创新协作科研团队,目前重点从事院士团队开展国家肿瘤干细胞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工作,在常见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专家团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杨忠明刘芳四川省名中医:杨忠明、刘芳、杨祖贻高级职称:杨忠明、刘芳、陈红、李自全、杨祖贻骨干医师:付饶、罗洁、赵彪、宋玉琴、梁路博士团队:杨忠明、陈红、李华伟、付洪芳
详情

科室疾病

杨祖贻
主任医师肿瘤中医科
三甲
四川省肿瘤医院
擅长: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中医药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中医药预防和维持治疗,尤其对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乳腺癌,鼻咽癌,恶性淋巴瘤的维持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祖蓉
主任医师肿瘤中医科
三甲
四川省肿瘤医院
擅长:掌握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擅长肺癌、乳癌、消化道癌症,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多种癌症的化学治疗,热疗。
刘芳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三甲
四川省肿瘤医院
擅长:中药内服外用,对肿瘤手术放化疗毒副作用PRO康复评定,物理治疗;针灸康复对肿瘤重症-吞咽功能障碍、胃肠功能损伤、腹胀便秘、肠梗阻、肠炎、尿失禁、骨髓抑制康复,提升体质控制肿瘤复发转移;中风偏瘫、颈肩腰腿疼痛、关节疼痛康复。
杨忠明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三甲
四川省肿瘤医院
教授
博士
擅长:各种恶性肿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消融治疗和中医治疗等多学科中西医综合治疗。
李自全
副主任医师肿瘤中医科
三甲
四川省肿瘤医院
擅长:各种常见多发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肿瘤放化疗中不良反应的中医预防及治疗。对风湿、类风湿、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痛经、慢性胃炎、慢支炎肺气肿、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杂症有独特的中医见解和疗效。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海曲泊帕能治好血小板减少吗
2024.04.29
海曲泊帕能治好血小板减少,但是要强调海曲泊帕的适应证主要是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类型。还有一种类型是将其作为二线药物来选择,像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以使用该药。因为海曲泊帕的作用机理是作用于巨核细胞的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和释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比较好,可以作为二线的首选药物。除了这个类型以外,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以用这个药。但是临床上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并不是所有的血小板减少都可以用海曲泊帕来治疗,比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用海曲泊帕效果就不是很好。还有的是免疫性,像风湿免疫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白血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或者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用海曲泊帕也能使血小板上升,但效果没有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种类型的血小板减少效果好。所以临床上选择这个药物时,一定要根据说明书来选择最好的适应证。
黎金庆副主任医师肿瘤科
13.80万
73
中医认为食道癌是怎么引起的原因
2024.04.11
中医学认为食道癌的发生,主要与下面几个方面有关:1、饮食不节:中医认为过食肥甘油腻、辛辣之品,嗜酒过度或助湿化热,酿成痰浊,日久痰热互结,或者是积热消阴,津伤血燥,食道失于濡润,所以就会发生噎膈。噎膈在古代来说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食道癌;2、情志内伤:在《内经》中显示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就是由于情志而导致阻塞,最后引发了噎膈,也就是食道癌;3、脏腑失调:脏腑阴阳失调、正气虚损是患病的主要的内在原因。张景岳就这样指出说少年少见此证,而惟中衰耗伤者有之,老年肾虚或久病失治,均可以导致气血不足,津液耗损,食管疏于濡润,久发为病。意思是说这种病很少见于年轻的人,一般都见于老年人,因为老年肾虚,阴津耗损,因为食道失于濡养,所以才会发生食道癌。
张茗主任医师肿瘤科
14.07万
18
子宫肌瘤吃益母草有用吗
2024.04.01
子宫肌瘤患者能否使用益母草的答案是有争议的。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中年女性。症状包括月经不调、腹部肿块、经血有血块等。而益母草味苦、辛,性寒,归心经、肝经、膀胱经,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帮助调节月经、缓解痛经。但对于子宫肌瘤的患者来说,益母草可能会刺激子宫的收缩,导致肌瘤增大或者是引发疼痛。因此,子宫肌瘤的患者是否可以使用益母草,用多少剂量,需要根据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月经情况,以及子宫肌瘤的具体部位、大小,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谨慎对待,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张铁权副主任医师肿瘤科
14.22万
3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