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
网站导航
神经外科切换
简介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是江苏省神经外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始建于1959年,是国内最早开展颅脑外伤、颅内浅部肿瘤、脑脓肿、脊髓肿瘤、先天畸形等手术的单位之一。1972年神经外科拥有的5万转超速离心机、手术显微镜都属国内首次引进,脑动脉瘤夹、双极电凝器、脑室-腹腔引流管器械在当时均为国内空白。并且是国内最早使用带导管的穿刺针作脑血管造影术、最早研制并使用脑室-腹腔引流管治疗各种类型的脑积水、最早自行研制和使用国产第一枚脑动脉瘤夹夹闭颅内动脉瘤。

在1972年成立了国内最早的脑神经研究室,1983年培养成功中国第一株人脑胶质瘤体外细胞系SHG-44,又相继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人脑胶质瘤裸小鼠膜型NHG-1,抗人脑胶质瘤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SZ38、SZ39,这些研究当时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举办了神经外科进修学习班,为全省和华东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神经外科人才,有力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是国务院首批博士生招生单位,全国首批5位博士生导师中2位在我科(鲍耀东,杜子威),1999年成立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是卫生部首批进修医师培训基地(1982年),江苏省重点学科(1997年),江苏省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所在单位,是首批认定的国家级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历任的神经外科主任有鲍耀东、杜子威、周岱和张世明教授。

现任科主任为王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为江苏省333工程人才,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委员,江苏省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神经肿瘤、脊髓疾病、微侵袭技术和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委员,个人独立开展动脉瘤手术已逾2300余例,肿瘤切除手术2000余例,多次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日本、芬兰、香港等国家地区交流访问。

主持在研的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6项,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60余篇(SCI论文37篇),参编专著2本,获授专利4项,以第一或第二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

在鲍耀东、杜子威、惠国桢、周岱等前辈的辛勤耕耘下,在学科带头人王中教授的领导下,医护人员形成了一个团结和睦、高效有序的团队,不断拓展和探索新的手术技巧和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脑血管病和脑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并在在国内率先引入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前循环动脉瘤和鞍区肿瘤。目前已形成了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超早期手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基础研究、垂体瘤的外科治疗与基础研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与基础研究等学科的主要技术特色与优势,其中多项新技术填补了省内与国内的的医疗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新的脑神经研究室建成,面积达到1500余平米,开展脑血管病和脑胶质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并成立和配备了显微解剖研究室,开展颅底解剖入路的解剖学研究和显微外科操作技术培训和教学工作,每年承办国家级《现代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继续教育学习班。

神经外科现有床位156张,4个病区(十梓院区2个,平江院区2个),3个重症监护病房,拥有医护技术人员128人,其中医务人员40人,护理人员75人,实验室技术人员13人。共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导10人,教授6人,副教授5人,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10人,主治医师10人,住院医师10人,实验室技术人员13人。整个医疗队伍体现了老中青三代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人才梯队合理,结构层次分明。

职称结构的合理性保证了临床工作的有序进行。科室鼓励年轻医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年轻护士攻读大学学位甚至研究生学位,努力地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目前,医师队伍中85%以上人员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历占75%,除刚分配人员外基本为博士毕业生。科室特别注重中青年医师的培养,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计划具体。与多个世界知名大学和神经外科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先后派出20余人次到美国、日本、芬兰、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学习进修和交流,形成了一批充满生机活力的中青年医师队伍,推动了科室的科研和医疗水平的发展。

各亚专科小组均由高中初级职称医师组成,各级医师熟练掌握相应的神经外科专科技术,胜任专科病种及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工作。科室以临床亚专科发展为方向,形成了脑血管疾病、脑胶质瘤、神经内分泌(垂体瘤)、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创伤及脊柱脊髓疾病等医疗梯队,各医疗梯队精诚协作,负责日常临床工作及科研、教学工作。学科形成了以“复杂脑血管病和高风险颅底深部肿瘤手术治疗”为主流,兼顾功能神外(癫痫和帕金森手术)和缺血性脑卒中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和颅内外搭桥术)为特色的临床布局。

除临床工作之外,还配备了13名实验室技术人员辅助科室完成基础研究及实验室的工作。科室瞄准国际研究前沿,结合科室实际,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注重应用研究。近5年来,本学科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28项,含国家科技重大支撑项目1项(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建立2014BAZ048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江苏省重大临床专项1项,成为苏州市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1000万资助)以及获得苏州市重点实验室项目和苏州市临床专项基金。在研经费约3000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2项,主编专著4部,发表SCI论文130余篇,中华级论文70余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承继着先辈辛勤汗水开创的光辉事业的同时,我们深感肩负的重任,过去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全科人员都在王中教授的带领下,凝聚一心,潜心钻研,不断创新,为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响应及时

  • 真实医生

  • 不接诊随时退

医生推荐

更多
暂无医生信息
科普内容
更多
本院医生未创作科普,显示平台其他内容

面肌痉挛达到什么程度可以手术?

陈琳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面肌痉挛分很多的级,0级可能是一个正常状态,当然还有一个叫4级的,4级就是整个的面部持续的痉挛状态。所以一般来说,对于面肌痉挛什么时候手术、什么程度手术,实际上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当然和患者的需求、工作的性质、文化背景等也有关系。例如从医学的角度认为,如果是患者比较重的面肌痉挛,就需要手术。另外对于患者面肌痉挛的时间长短,例如从发病到三个月以后,如果持续存在比较严重、明显的面肌痉挛,也是一个明确的手术指征。有些患者可能需要经常的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讲话,例如老师,老师的治疗需求还是比较早的,他的面肌痉挛会影响到社会形象和工作,所以这种患者求医和就医的需求是比较迫切、也比较早的。对于一些在家里工作的,不太见更多的人的人群,有时候往往是得病很长时间,甚至二三十年,并没有更多的求医的需求,后来直到都眼睛睁不开了,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才来接受治疗,接受手术,所以和这些因素都有一定关系。
56191 23
2024-03-04

脑外伤会不会引起面肌痉挛?

陈琳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脑外伤会不会引起面肌痉挛,实际上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分析如下:1、脑外伤包括一些骨折,像颅底的骨折就比较容易发生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如果是处理的不好、不及时、不妥当,后期就会出现这种联带运动。联带运动实质上是神经错位再生导致的,它不是典型的面肌痉挛,从这点上,实际这个外伤导致了面瘫,继而出现了联带运动,并不是面肌痉挛;2、有少量的患者,是面部出现了一些损害,如打一拳等,它又激发了潜在的这种面肌痉挛的发生,所以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以上两个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63099 16
2024-03-04

面肌痉挛会引发头疼吗?

陈琳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面肌痉挛本身是一个运动问题,也就是以面部一侧为主,也有个别的患者是双侧。这一侧为主的面肌痉挛,按理论上来说是不会引起其他的一些问题,但是也有个别的患者,因为局部比较发紧,也会导致了三叉神经的累及,这个可能是更晚期的,或者是伴有一定的焦虑的患者,会导致头部的一些不适,甚至头痛。所以这个概率不是特别高,但是也有少量的患者存在这个问题。建议要及时处理面肌痉挛,如果面肌痉挛好了以后,再辅以一定的对症治疗头痛的药物,患者就可以痊愈了。
66799 81
2024-03-04

为什么面肌痉挛以眼皮跳为首发症状?

陈琳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面肌痉挛的首发症状是眼皮跳,特别是下眼睑跳。从我的知识的储备,和观察来讲,我是提出了一个假说,或者是一个初步的理论,也是供大家参考。实际上脑部的神经和整个的结构,它和整个的体表的面积和占的这种空间,实际上不是成正比。神经纤维更多的是集中在精细化、经常运动的效应器。举个例子,手和上肢比下肢要小得很多,但是手控制手的神经纤维和脑细胞,要远远多于下肢的脑细胞和神经纤维。面部的眼睛、眼皮这一块的运动,实际上更加的频繁,也就是眨眼是不断的在眨眼,除了睡觉,但是口周围的肌肉,并不是时刻在运动,所以从这点上可能控制眼睑周围的眼轮匝肌的肌肉、神经更加的多。所以同样的压迫整个的面神经根部的时候,控制眼皮的神经,就被受累的概率就要大一些,因为它的神经纤维更多,神经元更多,所以它受压迫以后,同样压迫一个地方,但是它受到的压迫的概率很高。从这点上,它可能是首先出现眼皮的抽动,进而拓展到下边的面部的口角的抽动,这也是我提出了一个个人的这种推论,也是供大家去做参考。
34595 22
2024-03-04

帕金森病诊断的金标准

潘宜新 副主任医师 功能神经外科
帕金森病的诊断目前没有金标准,目前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还是以症状学诊断为主。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肢体僵直、姿势步态异常等。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有震颤症状,大约有15%的患者可能终生都没有震颤症状。帕金森病的诊断中,运动迟缓是核心症状。帕金森病一般对多巴胺类的药物反应比较敏感,在检查方面,头颅的CT、核磁共振等检查,只能反映患者目前的状态,并不是帕金森病的核心诊断。PET-CT检查是目前原发性帕金森病很好的一个辅助诊断方法,如果PET-CT检查发现基底节出现明显的代谢异常,是支持帕金森病的一个诊断,但也不是诊断的金标准。总之,如果怀疑帕金森病,建议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综合的检查、诊断,对以后的治疗都有帮助。
52998 59
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