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科
衡阳市中心医院

医学检验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衡阳市中心医院检验中心,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实验室,衡阳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设置在本科室。科室设有六个专业实验室,包括:生化室、免疫室、细菌室、临检室、血液室及PCR实验室,科室多数专业临床检测技术水平处于市内领先。现有工作人员40人,其中检验专业主任技师3人、副主任技师10人、主管技师16人;具有在读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8人。科室拥有省级学会委员3人,市级学会副主任委员2人。先后主持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SCI论文3篇,获发明专利2项。其中1篇论文获得省级优秀论文证书。参编教材1部。每年要接待省内各地实习进修人员六、七十人次。科室各实验室建立了全面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管理,保证了样本快速检测及检验质量;开展的检测项目都参加了国家卫健委及湖南省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室间质评,2008年至2021年,合格率为99.6%。科室主要仪器设备:科室现配具有10万元以上诊疗与科研设备50台,总资产约2000万元。有美国、日本等多台超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法国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德国血液培养仪、美国血气分析仪、德国尿有型成分分析系统仪、日本血液分析仪及血凝仪、德国特定蛋白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全自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大型检测仪器,精高端的仪器设备保障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出具报告的及时性。特色检查项目:1、肝、胆、心、肾脏病等相关标志物及酶学监测。2、风湿病、自身免疫疾病的相关自身抗体检查。3、糖尿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免疫性抗体。4、儿童保健、孕产妇生殖、生育系列、微量元素、产前风险Troch监测。5、微生物及病毒类检测。除常见细菌、真菌检验、培养外,还做支、衣原体、流感、合疱病毒及腺病毒等相关抗原抗体检测;肝炎全套相关病毒、艾滋病及梅类等相关抗原抗体的定性及定量检查;6、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对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新冠肺炎病毒、甲乙流病毒及人乳头瘤病毒等病原体核酸进行检测及基因分型。检验中心现开展检验项目达300余项日检测标本量近3500人份实行生化、临检及凝血项目当天出报告,免疫室及分子生物室项目部分结果最迟隔天出具报告,细菌培养三天报告的制度,节假日照常检测,尽量保障远地就诊患者当天能拿到检验报告单。地址1:本院内门诊四楼电话:0734-8275740地址2:华新分院医技楼一楼电话:0734-8675208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血浆丙酮酸偏高的饮食护理
2023.07.27
血浆丙酮酸偏高的患者应均衡饮食。维生素B1缺乏症的患者注意饮食中补充维生素B1,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调整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的比例,少食多餐,保持血糖平稳。心力衰竭患者应清淡饮食,限制脂肪、食盐的摄入量。腹泻患者应食用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血浆丙酮酸偏高的患者饮食宜忌如下: 1、维生素B1缺乏症的患者宜食用粗加工的谷类、杂粮,少食用精加工食品,多食用瘦肉、动物内脏、豆类等食物,淘米次数不宜过多; 2、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高糖饮食,宜食用一些粗粮,使血糖减少波动; 3、心衰患者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量,以免出现或加重水肿; 4、肝损伤患者应避免油腻食物的摄入,日常饮食以清淡和优质蛋白类食物为主。
钟堃副研究员检验科
10.34万
452
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的饮食护理
2023.07.27
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提示不适合该移植物或调整自身免疫正常后方可移植,因此,患者无需调整既有饮食原则,依照原有健康饮食习惯即可。 肾移植患者多处于肾病终末期,饮食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总体上,应低盐、限钾、限磷、限制蛋白质、保证充足热量摄入等;肝移植患者多处于急性、慢性肝病终末期,应注意严格戒酒,避免硬食、油腻食物,有效控制蛋白摄入;心脏移植患者多处于终末期心脏病,饮食中应限制热量供给,降低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心脏负担;胰腺移植患者多处于胰腺癌晚期,应选择富含营养、易消化、少刺激性、低脂肪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肺移植患者多处于肺病终末期,应注意饮食调理,补充高能量、高蛋白,严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章迪副主任医师检验科
1.97万
247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报告异常是怎么回事
2023.07.25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异常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 1.低蛋白血症:报告表现为总蛋白减少,白蛋白显著减少,β-球蛋白部分减少或升高,提示可能是低蛋白血症。 2.肾病综合征:报告表现为白蛋白显著减少,α2-球蛋白明显增加,β球蛋白及γ-球蛋白亦可能下降,提示可能是肾病综合征。 3.急性肝炎:报告表现为α2-球蛋白及白蛋白降低,特别是乙型肝炎,α2-球蛋白可显著降低,提示急性肝炎。 4.肝硬化:α2-球蛋白及白蛋白降低的同时,伴有γ-球蛋白增加,提示可能是肝硬化。 5.急性炎症:表现为α1球蛋白及α2-球蛋白增加,白蛋白减少,提示可能是急性感染、心肌梗塞、血栓形成、恶性肿瘤、休克等。 6.慢性炎症:表现为α1球蛋白和α2-球蛋白增加,γ-球蛋白增加,白蛋白降低,提示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 7.M蛋白高峰:表现为γ-球蛋白区带位置多出现狭窄,在M蛋白带区出现狭窄的高峰(M带),血清中正常的γ-球蛋白几乎消失。提示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H链病。 8.高脂血症:表现为β球蛋白或α2-球蛋白增加,提示可能是高脂血症。
贾玫主任医师检验科
4704
8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