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科室简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创建于1952年,是我国首批成立的西医骨科之一,几代湘雅骨科人经过70余年的奋斗,学科逐步发展壮大,目前有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手显微外科、骨病专科、足踝外科6个亚专科及1个小儿骨科专业组。2010年被卫生部授予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应急救援为一体的国家区域骨科医疗中心。湘雅骨科是医院领军学科之一,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青”1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名、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3名、中南大学湘雅名医7名。本学科现有专科医生76名,其中教授18名、副教授35名;90%以上人员具有博士学位、46名医生具有一年以上的欧美留学经历。目前开设病房7个、开放病床324张(包括分部病房2个、病床98张),每年接诊门诊患者已达18万余人次、开展疑难复杂手术8000余台。湘雅骨科1983年成立了骨科学硕士点,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湖南省第一个骨科学博士点,目前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3名,科室至今共招生硕士研究生537人,其中已毕业硕士生438人,在读硕士研究生99人;共招生博士研究生403人,已毕业博士生340人,在读博士生63人;共招生博士后45人,博士后出站22人,在读23人。2014年我科成为湖南省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2018年成为国家第二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专科培训基地。迄今为止,科室共招生9届住培学员共188人,已毕业学员128人,在培学员60人。2021年,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操作考核通过率100%,专业理论考核通过率100%。截至2021年底,我科累计共招录进修学员3000人次,学员以主治及以上职称为主,进修学员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湘雅骨科是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支撑学科之一,目前拥有老年骨关节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关节退变与损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埃米医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骨关节炎防治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金属与陶瓷医用植入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高性能仿骨生物工程材料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关节外科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中南大学骨科研究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运动系统损伤修复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显微重建临床研究中心等10大科研平台。先后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牵头2项、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1项、面上项目4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项,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项,省部级及以下科研项目259项。在JAMA、NEJM、BMJ、AnnInternMed、EurHeartJ、AnnRheumDis、BrJSportsMed、NatCommun、SciAdv、ArthritisRheumatol、AdvFunctMater、BioactMater、Biomaterials、ACSNano、AdvSci、IntJSurg、ACSApplMaterInterfaces、JCachexiaSarcopeniaMuscle、EbioMedicine、eLife、ActaBio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1165篇,其中SCI论文735篇,IF>15论文29篇,IF>10论文68篇,IF>8论文80篇。牵头制定临床诊疗指南3项、牵头制定专家共识7项、参与制定临床诊疗指南8项,参与制定专家共识10项。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美国)、国家发明专利101项,实用新型专利205项,累计转化3.9亿元。主编、主译专著26部,参编专著20部。荣获“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各类奖项46项。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医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医学会运动医疗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关节外科学组、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足踝外科学组、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肩肘外科学组、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数字骨科学组、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湖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湖南省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关节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南省关节外科诊疗中心、湖南省骨科腔镜质量控制中心均挂靠本科。骨科领军人雷光华教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及关节炎学组组长、内镜医师分会关节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SICOT中国部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副会长及骨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学科建设与医学创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老年骨关节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是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骨科主任唐举玉教授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第九、第十届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兼再植再造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骨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太显微重建联盟中国部副主席、SICOT中国部骨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荣获中国荣耀医者公益评选外科领域最高荣誉“金柳叶刀奖”,被评为“白求恩式好医生”,入选“人民名医(卓越建树榜单)”和“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湘雅骨科专家团队在国内骨科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较大的学术影响。栉风沐雨七十余载,砥砺奋进再续华章。湘雅骨科遵循医院“12368”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湘雅“3354”高质量发展模式,认真践行新时代湘雅文化价值体系,以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聚焦骨科临床未解难题,研发一批原创诊疗技术,打造一批特色诊疗中心,努力建设成为“区域引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骨科中心,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湘雅力量。
详情

科室疾病

梁清华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三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00
去挂号
教授
博导
擅长:风湿类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等;心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梗塞等;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各种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胃癌等;脊椎骨关节病及各类痛症如腰椎盘突出、骨关节炎及肌肉、筋膜、神经、血管疼痛等;妇、儿疾病及内科系统疑难杂症。
王成功
副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59
去咨询
副教授
博士
华中专科声誉骨科第3名
擅长:足踝外科、关节外科疾病诊疗,尤其擅长数字骨科精准手术、微创手术技术诊疗,足踝疾病、踝扭伤、平足、跟腱损伤、足痛、踝关节炎、足踝骨折、人工关节置换、骨科微创手术、数字骨科等。
肖文峰
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
华中专科声誉骨科第3名
擅长:关节疾病与运动损伤的诊断与微创治疗,包括骨折、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骨坏死、骨癌、骨肿瘤、骨感染病、骨髓炎、骨关节病、骨缺损、韧带损伤、关节损伤、运动创伤、关节炎、骨结核病、骨延长、手部创伤、断肢再植、风湿病、骨软骨病。
肖勇兵
主治医师骨科
三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40
去咨询
博士
华中专科声誉骨科第3名
擅长:手足先天畸形、四肢外伤、急诊手外伤、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慢性骨髓炎、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的诊治。
雷光华
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教授
博导
华中专科声誉骨科第3名
擅长:应用关节外科手术、人工关节置换与翻修手术、关节镜手术治疗骨科疾病,包括全身各关节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损、关节感染后遗畸形及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与股骨颈骨折不愈合、人工关节置换后感染或松动、全身各关节各种伤病。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左侧尺骨征阳性是什么意思
2023.12.29
左侧尺骨征阳性是指左侧的尺骨撞击征阳性,其形成原因是下尺桡关节出现半脱位或脱位,而导致左侧尺骨征变异,进而会顶TFCC往上抬。在活动腕关节时,尤其是做尺偏运动时,尺骨茎突可能撞击到三角骨,长期撞击会出现三角骨被撞出痕迹,甚至形成切迹,出现疼痛的感觉,此时再做尺偏动作,可以出现尺侧疼痛。出现左侧尺骨征阳性时,需要通过双侧腕关节的正位片,可以看到左侧尺骨征变异的严重程度。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行尺骨短缩的方法来将左侧尺骨征变异往下拉,从而在做尺偏运动时,不再继续撞击三角骨。还可以在关节镜下部分治疗,减轻尺侧疼痛的症状,从而减轻压力,但手术方式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左侧尺骨征变异长度以及年龄等因素来选择。
肖勇兵主治医师骨科
15.17万
7
孩子驼背探颈是怎么回事
2023.12.27
学习负担沉重,导致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减少;写字姿势不正确、胸部与桌子距离过近、头部离桌面太近,也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传统游戏被高科技替代,孩子们的时间更多地花费在玩电脑游戏和看电视上。另外,有些女孩因为乳房发育而感到害羞,导致伸颈含胸。 家长不应该只是强制阻止孩子使用电脑,而是应该告诉孩子如何注意休息和调节。例如,每隔半小时,孩子可以站起来做一些缓解疲劳和伤害的运动,如双肩向后用力、胸向前顶、仰面抬头看天花板(同时转动眼球),每个动作坚持10-15秒,并连续做几次。此外,加强体育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肌肉力量。建议孩子书包背在前面或前后换背以减轻负担。 除此之外,养成正确的走姿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走姿应该是肘关节伸直,上臂自然摆动,摆幅不要过大。在行走时应该保持步态平稳,两脚跟内侧在一条线上,步行速度不要太快或太慢。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疲劳和预防身体伤害。 参考资料:周建跃,阎炯主编.孕前妊娠分娩育儿[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2.
杨序程副主任医师骨科
4718
100
佝偻病患儿常有哪些表现
2023.12.21
佝偻病通常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表现为出汗多和夜间惊醒、骨骼改变、肋骨和胸骨改变、四肢改变等。 1、出汗多和夜间惊醒:患儿经常出汗,特别是在夜间睡觉时,往往容易惊醒,枕秃现象也比较常见。 2、骨骼改变:在活动期,患儿的头部、胸部和四肢都会出现明显的骨骼改变。例如,患儿可能仍有颅骨软化的现象,严重者可呈马鞍形或十字形,牙质缺乏釉层而易患龋齿。 3、肋骨和胸骨改变:在活动期,患儿的肋骨可能会出现串珠现象,即肋骨骺端肥大突出,肋缘外翻。严重者可见鸡胸、漏斗胸等胸部骨骼改变。 4、四肢改变:6个月以上的患儿可能出现手腕和足踝部形成椭圆形环状隆起的现象,即手镯和脚镯。在站立开始走路后,因骨质软化、肌肉关节松弛,会在身体的重力影响下造成下肢弯曲,形成X形腿或O形腿。 5、全身表现:患儿颈部无力、肌肉松弛,坐、站、走较正常孩子晚,腹肌无力以致腹部膨隆。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佝偻病虽然不是一种严重疾病,但长期缺乏治疗可能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资料:冷维春编著,孕产胎教育儿1000问[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成亮副主任医师骨科
4351
54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