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科

科室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科,始建于1963年,在老一代学科带头人赵正元先生、胡青山教授和于材声教授的带领下,是国内中医院建立血液病科最早的科室之一。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科室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在学术带头人孙伟正教授的带领下,成绩显著,1986年被批准为黑龙江省重点专科,1988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02年被黑龙江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血液病重点专科,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血液病重点专科。同时被批准为血液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目前在专科和学科带头人孙凤主任的领导下,对中医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2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3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血液病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单位,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专业委员常务委员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分会会长单位。建有研究型门诊、临床研究室和血液实验室,名中医工作室1间,特诊诊室1间,门诊诊室4间。血液病科拥有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职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国家名中医暨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1名,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1名,黑龙江省名中医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博士后人员2名,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6人;担任国家级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1名、副主委1人、常委1人;省级学会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2人、常委2人。血液病科拥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理论创新和疗效机制研究;2.血液病优势病种的中医理论传承与有效制剂疗效的研究;3.中医药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和机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专项、教育部高等院校博士点基金、省科技攻关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10项,厅局级奖励1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40部。科室承担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进修学生等各层次学生的中医内科学和西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与培养任务,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国内外博士后5人,博士研究生35人,硕士研究生150余人。
详情

科室疾病

孙凤
主任医师血液病科
三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教授
博士
擅长:中医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疗效显著,尤其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良好效果。
孙伟正
主任医师血液病科
三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博导
擅长:贫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血液肿瘤性疾病、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及内科病症等疾病的诊治。
尹艳
主任医师血液病科
三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博士
擅长: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尤其是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刘丽波
主任医师血液病科
三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等血液系统疾病。
郝晶
主任医师血液病科
三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贪血、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血小板增多症、不明原因的发热、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癌症不是偶然的,这10个症状还是要记牢
2024.04.07
癌症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一点点堆垒起来的,下面这10个表现,可以记下来。1、排便:如果大便的形状、次数有明显的变化的时候,要警惕肠癌;2、反复突然咳嗽:它跟普通咳嗽不一样,它不是一两周就恢复了,长期的咳嗽要警惕肺癌;3、长期的口腔溃疡,舌头白斑,一直不愈合,要小心癌症的信号;4、骤然体重下降:主要像糖尿病、甲亢、恶性肿瘤都要小心;5、吞咽困难:这种情况出现的很少,但是如果伴有像骨头的疼痛要小心;6、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而且食欲减退等等要重视;7、头痛加重,而且伴有恶心的情况,不能忽视;8、嗓子疼:这种疼没其他的疾病,要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9、无缘无故的出现出血,像宫颈癌一些癌前病变就有;10、像淋巴结的肿大,如果长期不消退,硬又伴有疼痛,要警惕肿瘤的可能。
倪磊副主任医师血液肿瘤科
15.30万
72
慢性白血病的日常护理和预防
2023.07.28
一、慢性白血病的日常护理 1、注意休息,避免疲劳,脾大者取左侧卧位。 2、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每日多饮水。 3、定期检查血象、血尿酸和尿沉渣。 4、遵医嘱服用化疗药物,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慢性白血病的预防 1、戒烟、戒酒,规律作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远离电离子辐射环境,特殊职业做好防护。 3、避免接触有害化学药品。 4、定期体检,关注自身身体情况。
唐旭东副主任医师血液科
4.37万
261
血虚吃什么
2023.04.12
对于血虚的患者,主要就是机体的饮血不足,而出现的虚弱的现象。多因脏腑虚损、失血过多、思虑过度、阴血虚耗、脾胃功能失常等原因造成,多见于女性。血虚的患者饮食上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厚味以健脾:对于胃气尚可的患者,要以厚味补之,如动物的肝脏、蛋类、牛奶、豆制品,和适量的脂肪都可以摄入;2、清淡宜养胃:对于兼有脾胃虚弱、饮食不好的患者,可以多吃绿叶的蔬菜如菠菜、白菜、西红柿等,水果如杏、桃、李子、葡萄、柠檬、桂圆等,杂粮如黑豆、黄豆、玉米、荞麦、甘薯、土豆等;3、赤色以补血:基于中医的形象类比思维方式,赤色就是红色的食物来补血。可以多摄入红肉如精瘦肉,还有胡萝卜、红枣、桑葚,红豆、紫薯等。
马薇副主任医师血液肿瘤科
11.26万
64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