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

科室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分为神经内一科、神经内二科和神经内三科神经内一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国家中西医结合博士点,神经病学硕士点,卫生部神经病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院先进科室。神经内一科是大连市认知障碍基地之一,病房33张床位,目前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2人。科室整体技术力量雄厚,主持及参与省、市及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辽宁省、大连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在SCI收录杂志及中华系列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科室人员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以“服务、创意、做什么都要好”的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本学科对神经科的常见病、疑难复杂疾病诊治经验丰富,主要有以下特色:1.记忆障碍:目前已开展各种类型痴呆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并熟练掌握国际公认的痴呆量表的应用,同步进行脑结构、脑功能及脑代谢检查,使痴呆早期规范化的诊断、治疗与国际同步;开设记忆障碍门诊,建立患者档案库,定期跟踪与随访;积极开展痴呆的药物治疗及家庭康复指导,开展公益宣传,提高家属的识别率。在此领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已达到我市领先、我省先进水平,此项研究已得到省、市多项资助。2.运动障碍:目前已开展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临床、神经心理学和影像学研究,已开展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进一步探索脐带血干细胞治疗;积极开展帕金森氏病非运动症状的早期识别及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及铁代谢研究,此项研究已得到省、市科技局资助。3.遗传病:在我省率先开展中枢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检测,经基因检测已确定大连地区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SCA)家系14个,进一步完成大连地区SCA家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建立基因库,积极探索干细胞及神经营养治疗,并针对SCA患者进行婚育及康复训练指导。4.周围神经病:我们已积极开展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及电生理检查,并开展规范的免疫治疗,提高患者早期识别率及临床治愈率。神经内二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二科是大连市快速提升医疗软实力脑血管病诊疗基地之一,老年痴呆病诊疗基地,病房有34张床位,目前有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科室有博士3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人;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3人。本病房特色:运动障碍性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肌张力障碍病的诊治,特别是晚期帕金森患者的疗效减退和异动症的规范化治疗有良好的效果。肉毒毒素治疗:在东北地区最早开展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性疾病,目前是东北地区该项治疗的培训中心,在应用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肢体痉挛等疾病方面成绩突出。痴呆:开展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识别及治疗。癫痫:在省内率先开展成人癫痫病规范化诊断与药物治疗,在难治性癫痫、癫痫病生育指导、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建立癫痫病电子病例档案库,设立癫痫疑难病例会诊制度。周围神经病:针对以肢体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周围神经病进行病因筛查及规范的电生理检查,开展了常见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基因筛查。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治: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留疼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开展规范化治疗路径。优质护理:以临床“一线式”护理为宗旨,提供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在全院率先成立“康复之家”活动中心,将优质护理延伸至家庭。曾多次荣获省、市及院级的优秀团队荣誉称号。神经内三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三科依靠大连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及大连缺血性卒中诊疗基地二个专业平台,为广大脑血管病患者服务。作为大连地区唯一的脑血管病诊疗中心现有医生36人,其中正高级14人,副高级6人。拥有二个省级实验室,辽宁省神经医学转化中心实验室,中英再生医学中心实验室。近年完成及在研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共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多次主办和承办了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大连脑血管病论坛是辽宁省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术会议,已成为该学科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神三脑血管病科作为脑血管病诊疗中心的核心病房拥有三个服务平台专为脑血管病患者提供国家级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服务。科室亮点脑血管病规范化诊疗平台-卒中单元:在辽宁省率先开展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其他脑血管病诊疗领域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CISS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综合防治、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药物及介入治疗等技术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涉及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脑保护、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及治疗干预的试验研究等领域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承担了卫生部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任务,开设了卒中预防门诊,以卒中预防门诊为依托,重点开展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工作与研究,形成更多的优势亚专科研究方向,为脑血管患者提供国家级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脑血管病及神经系统疑难病大会诊平台:2009年建立,为辽宁省最早、大连市唯一的多学科联合会诊平台,每周四上午为2-3名脑血管病及神经系统疑难病患者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现已经为400余名疑难病患者进行了会诊,为许多常年到处奔波求治的疑难病患者确定了诊断,制定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获得了业内人士广泛好评及认可,已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脑血管病及神经病理诊断平台:2012年以来开展了安全、规范、全面的肌肉及神经活检技术,全面开展了组织学、组织化学、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由神经内科医生与病理科医生共同阅片为患者进行病理学诊断。如今,已经在肌肉活检水平为大连地区几十例患者确诊了包括运动神经元病、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1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线粒体肌病、周期性瘫痪等疑难的神经肌肉疾病,并在肌肉病理诊断基础上指导基因诊断。目前,我科全面开展的肌肉及神经活检技术在取材、安全性、规范性、染色技术项目全面性方面均居于国内先进水平,处于辽宁省领先水平。
详情

科室疾病

梁战华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三甲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博士
擅长:老年病、神经系统脑血管病、脱髓鞘病、锥体外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眼睑痉挛、书写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节段性肌张力障碍(Meige综合征)、面肌痉挛的局部肉毒毒素注射,辅助工具及康复治疗。
宋凡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三甲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擅长:癫痫病的诊断、药物治疗、生育与生活指导,以及神经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如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脊髓病。
雷征林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三甲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擅长:各种神经功能性疾病,如血管神经性头痛、眩晕、肢体麻木不适等神经症状,以及神经系统老年性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种少见、疑难杂症等临床诊治。
王哲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三甲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博士
擅长:诊治神经科各类型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神经病理性疼痛、脑炎、周围神经病损、脑梗塞、脑肿瘤、三叉神经痛、头晕等。
雷阳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三甲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教授
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治,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瘤。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中国每年多少人中风,有哪些中风类型
2024.05.10
根据2001-2010年国家统计局和卫监委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增卒中人数大约在170万-190万,其中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卒中大约占65%-70%,其他的病例包括心脏疾病,如房颤、瓣膜病、脑动脉炎、脑外伤、动静脉发育畸形,这是从病因学角度进行分类。另外根据血管的完整性,脑中风又分为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慢性脑缺血状态。根据血管是否破裂还可以分为脑出血,脑出血包括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脑梗死和脑出血也可以存在混合型,即既有可能发生脑梗死,同时又可能发生脑血栓,以上是目前中国人中风的大致情况。
邵自强主任医师神经科
9.53万
67
头部眩晕,天旋地转,原来是耳石脱落导致的!
2024.05.07
经常发生天旋地转,并且久治不愈,总以为自己患了颈椎病或者是梅尼埃病,实际上往往是患了耳石症。患耳石症的人,往往是近期受过外伤,包括补牙在内,就容易造成耳石脱落。耳石脱落以后,会在内耳的范围管里面创击前庭神经,造成出现眼球的震颤,就会觉得是外物及自身在旋转,这是眩晕的根源。病理判断很简单,躺在床上面向左睡或者是向右睡,以及坐起来或躺下去,做这四个动作时,如果出现天旋地转的感觉,充分说明患有耳石症。耳石症患者在之前都是通过手法复位,治疗时医生很累,患者也很痛苦,并且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现在有转椅问世,通过转椅代替手法复位,它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效。一般通过转椅5分钟就可以把耳石复位,达到治愈的目的。
席刚明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10.95万
78
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能代替吗
2024.04.29
侧支是指侧支循环,若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能否代替取决于两种情况,具体如下:1、闭塞发生的急、慢性:若是慢性的大脑中动脉闭塞,且周围有比较充足的侧支循环,有时间让侧支循环生长。若是此类情况,可能侧支循环的代替效果会更好一些。但若急性发生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此时侧支循环的代替功能就比较差,甚至不能代替,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以烟雾病为例,烟雾病又称为Moyamoya病,该病是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远端慢性闭塞,此时颅底的软脑膜、穿通动脉、侧支循环会生长。但此类患者通常也不是完全正常,可能会发生脑梗或脑出血的情况,成年患者多数是发生脑梗塞,而儿童患者或青少年患者会以脑出血的形式表现。因此,发生Moyamoya病时相关侧支血管的生长,仍然不是完全正常,此时血液供应有问题,会导致脑梗或出血的情况发生。因此,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侧支循环能否代替,取决于大脑中动脉闭塞是急性还是慢性,若是急性则可能很难代替;2、是否有症状: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能否代替也与是否有症状的因素有关。即使患者有慢性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此时侧支循环是否能代替,也取决于侧支循环代替的好坏,是否能保证足够的血液供应。
母艳蕾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14.23万
1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