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

科室简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成立于建院之初,是集药品供应、药品调剂、医院制剂、静脉药物配置、药品质量管理、临床药学服务、药学教学、药学科研、药事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医技科室。药剂科下设12个工作单元,包括门诊药房、中药饮片药房、急诊药房、病房药房、药库、制剂室、临床药学室、实验室、I期临床研究室、白塔寺院区综合药房、清河院区综合药房、通州院区综合药房。药剂科现有药学技术人员147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84人;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30人。随着时代变革,药剂科职能正逐渐从保障药品供应向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转型,“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提供精准化、全方位药学服务作为学科发展方向。药剂科率先在全国尝试第三方药品物流延伸管理服务模式(SPD),将现代物流管理与医院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药品的入库验收到临床使用,实现了全程电子化闭环管理。利用信息化精准分析数据,使院内药品库存量持续降低20%以上,药品周转大大提高,大幅减少了医院资金的占用。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静脉用药、口服药单剂量调剂并配送到各病区,全年无休。临床药学工作已在全院13个临床科室深入开展,配备13名专职临床药师,为医、护、患提供多角度、多层次临床药学服务,结合临床反馈和需求,围绕药物评价、药物个体化应用,重点开展药物经济学、循证药学以及药师主导的临床转化研究。同时,结合国家卫健委委托的医改课题,开展侧重于培训基层药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优化选择及慢病用药整合研究,率先在北京市4家社区卫生机构、1家二级医院,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国产化的尝试。药剂科被评为北京市药物警戒站、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合理性评价成员单位、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合理用药咨询示范基地”。2011年获得中国医院协会颁发的全国药事管理优秀奖,2012年获得中国药学会颁发的中国医院药学奖—优秀团队奖、“医院临床药师制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二等奖,2016年获得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颁发的临床合理用药建设突出贡献奖、2017年“基层药师治疗药物管理为核心的药学服务”成为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对业内药学人员的培训教材。特色诊疗多年来,药剂科一直致力于为医、护、患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临床药学服务。现已培养13名专职临床药师,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呼吸、肾内、神内、内分泌、风湿免疫、儿童、老年、心内、妇科、骨肿瘤、胸外、重症医学、急诊等)发挥药学专长,参与临床查房,疑难死亡病例讨论,会诊,协助医师做好药物遴选、用药协调等工作;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药学教育,构建微信用药教育大众平台,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纠正患者用药错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了科学、优质地实现精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已开展多个项目,分别为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霉酚酸酯、雷帕霉素、甲氨蝶呤、地高辛、茶碱、万古霉素、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羟氯喹、伏立康唑、替考拉宁、伊马替尼、达沙替尼,测量全国领先,极大地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教学科研教学药剂科目前是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徐州医学院等药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承担着北京大学药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系、北京大学医学部网络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药理学》等教学授课任务,同时也是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初级、高级药学实践培训基地,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天津医专、徐州医学院药学实践基地。药剂科积极完善药师继续教育体系,为卫健委首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设有呼吸内科、抗肿瘤药物、小儿用药、通科、抗感染、肾内、免疫、急诊、内分泌9个专业,拥有带教师资资格人员9人。同时也是北京市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近年来,多次举办国家级和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如“京津冀医院药学信息服务发展论坛”、“北京药学会阳光药师沙龙”,承办《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社、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药物经济学专委会年会分论坛等。2018年在卫健委药政司、基层司指导下,分别在北京、云南普洱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北京房山、通州开办了四期基层药师治疗药物管理(MTM)培训班。药剂科教学工作不断前行,任重而道远,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课题1项、医院教学课题3项。科研近五年,药剂科先后获得包括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项GCP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子课题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承担多项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学学会委托课题及各级学会课题。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200余篇,SCI30余篇;主编《中国300种疾病药学服务标准与路径》特发性皮炎分册、社区获得性肺炎分册,主译《实用临床药物治疗学:老年疾病》;参编、参译多部教材及专著,如《药源性疾病》、《科学用药导论》、《临床用药须知2020版》、《Advancesinneurobiology17》、《哈里森内科手册(第18版)》、《牛津大学临床药学手册》(中文版)、《新编药物学(第18版)》、《中国国家处方集》、《澳大利亚治疗指南-口腔分册》、《基本药物应用指南》、《用药错误》等多部。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唑尼沙胺片的副作用有哪些
2023.06.29
唑尼沙胺片适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其副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 服用唑尼沙胺片后如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就医: 警告/注意:有些人在服用药物时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您有以下迹象或症状,请立即就医: 1、过敏反应:伴有或不伴有发热的红肿、起泡或脱皮、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吞咽或说话困难;皮肤表面或舌头、喉咙肿胀。 2、酸中毒:如意识模糊;呼吸急促;心跳异常;胃痛、胃部不适或呕吐;困倦;感到非常疲倦或虚弱。 3、高氨水平:如心跳异常、呼吸异常、皮肤苍白、心跳缓慢、癫痫发作、出汗、呕吐或抽搐。 4、皮肤反应:皮肤发红、肿胀、起水泡或脱皮(发烧或不发烧),眼睛发红或发炎;口腔、喉咙、鼻子或眼睛出现溃疡。 5、记忆障碍、平衡能力异常、沟通障碍、幻觉,情绪或行为异常变化,出现自杀意念或者自残行为或意念。 6、少汗、高烧或持续高烧。 7、腹痛、血尿,排尿困难或排尿量发生变化。 8、骨痛、背痛、 胸痛、 肌肉疼痛或无力。 9、视力模糊或其他视力变化、眼睛充血(发红)和眼内压升高。 10、肝脏问题:如尿色深、感觉疲倦、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或胃痛、大便色浅、呕吐或皮肤或眼睛发黄。 二、 服用唑尼沙胺片后如出现下列情况应咨询医生: 1、腹泻、胃部不适、胃痛或食欲不振。 2、头晕、头痛、失眠、困倦、疲倦或虚弱。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黄琳主任药师药剂科
4638
96
鱼腥草合剂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有何注意事项
2024.05.06
鱼腥草合剂是中成药,在中医上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因此在临床上可以治疗风热所引起的感冒症状,包括咽喉肿痛等。鱼腥草合剂是甲类非处方药,可以在药店、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即应用鱼腥草合剂时并不需要必须在医院购买。对于鱼腥草合剂的疗效发挥,患者需要注意,在用药前查看说明书,充分了解其注意事项、用法用量、用药禁忌等。用药3-5天内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出现症状加重以及不能耐受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用药过程中发生任何不能耐受的症状,也应该及时停药前往医院就诊。中成药的使用区别于西药,西药适合急、重的症状,而中药相对慢一些,因此需要对自身的情况有初步的判断,如果不能自行判断,需要在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贺飞副主任药师药剂科
14.34万
67
头孢三代药物有哪些,一代、二代和三代的区别
2024.01.19
头孢三代抗菌药物比较多,比如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唑肟等等。还包括头孢类加酶抑制剂,比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都属于头孢三代药物。头孢一代、二代、三代是根据头孢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作用特点和发明年代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区分的。比如一代头孢对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对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弱,部分头孢一代药物有一定的肾毒性。头孢二代、三代抗菌药物的特点是对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作用逐渐减弱,但是对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逐渐增强。尤其是头孢三代抗菌药物,主要是对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比较强,对于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更为稳定,所以抗菌作用更强。头孢三代药物的肾毒性有所减弱,所以在临床上也有非常广泛的用途,需要注意的是头孢类抗菌药物是处方药,必须要凭医生的处方来合理使用。
张碧华主任药师药学部
14.19万
5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