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
淄博市中心医院

中医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淄博市中心医院北院中医科成立于1956年,设置中医内科、中医肛肠和针灸推拿3个专业,主要承担中医内科、肛肠科、妇科、儿科、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的诊疗。配有中医特色治疗室、肛肠检查治疗室和膏方加工室,开展普通针刺、督灸、腹灸、雷火灸、腹针、揿针、穴位敷贴、穴疗法、脐灸、艾箱灸、颈腰椎小关节紊乱推拿、神经阻滞、小针刀等传统特色疗法及膏方制作。科室概述科室坚持走“衷中参西、中西并重、综合诊治”的道路,发挥中医传统诊疗优势,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对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各类肿瘤患者术后和放、化疗后的调理等,形成了一系列规范的诊疗方案。创新应用中药免煎颗粒剂制作膏方,并因此被山东省科协授予“山东省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服务站”。中医肛肠专业于1989年开始开展业务,能独立开展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等肛肠常见疾病的手术治疗,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混合痔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和复杂肛瘘造袋术。中医科于2016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21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专业特色科室坚持走“衷中参西、中西并重、综合诊治”的道路,发挥中医传统诊疗优势,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在中医优势病种管理、中医临床路径等方面独具特色。在控制药占比、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方面均有独特优势。本科对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各类肿瘤患者术后调理及放、化疗副作用的治疗方面,既坚持中医辨证论治,又借鉴现代医学诊疗方法,融汇中西,疗效颇佳。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肛肠疾病如:混合痔、肛瘘、肛裂、肛门直肠脓肿、肛裂等,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换药疗效好。充分发挥传统医学特色,开展了膏方、督灸、腹针、穴位敷贴、耳穴疗法、中药熏洗等特色诊疗。医疗技术最早提出并施行辨证应用中药注射剂于临床诊疗中,增强了疗效,减轻了副作用。创新应用中药免煎颗粒剂制作膏方,并因此被山东省科协授予“山东省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服务站”。全市最早开展督灸业务,辨证用药与督灸相结合,提高了治疗效果。全市最早开展腹针业务,疗效肯定。全市最早开展穴位敷贴业务,改进穴位敷贴,创新应用磁疗贴,促进药物渗透,增强了疗效。将耳穴疗法应用于青少年假性近视治疗,远期效果明显。1989年开始开展中医肛肠专业,目前可以施行硬膜外麻醉和局部麻醉下的常规肛肠手术。同时开展了RPH套扎术、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PPH术、TST术,彩超下肛周脓肿定位引流术、肛瘘的生物蛋白胶封堵术、肛门成形术、皮瓣推进术等一系列的微创手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科室拥有先进的结肠水疗机、电子乙状结肠镜和生物反馈治疗仪,在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顽固型便秘等疾病上具有特色。术后常规应用中药熏洗,可减少术后感染,减轻疼痛,促进刀口愈合。科研教学承担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山东中医药大学、齐鲁医药学院本、专科教学工作。科室重视交流学习,先后派多名医师前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学习交流,促进了学科发展与青年医生的成长。科室先后承担市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1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发明专利4项。科室荣誉山东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山东省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服务站淄博市中医药重点专科学术优势科室多位人员分别在国家、省、市级学会中任职。其中国家级学会任职委员、理事6人,省级学会任职副主任委员2人、常务委员2人,委员22人。多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门诊:0533-2360198;0533-2360186病房:0533-2360447;0533-2360715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薏芽健脾凝胶要长期服用吗
2024.05.20
薏芽健脾凝胶不要长期服用,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使用,以防引起身体不适。
王宝凯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3986
44
赤豆补血吗
2024.05.10
赤豆即赤小豆,赤小豆是一种食物。赤属红,红就可以入血,所以赤小豆能够补血有一定道理。这是从比类取象上来考虑。但是真正的赤小豆补血作用并不是很强。赤小豆最主要是以清热利湿为主,能够利下焦的湿。所以临床当中用赤小豆补血,一定要配合其他的一些药物,比如大枣或其他的补血之品,才能够有一定的效果。而赤小豆皮也是红色的,也有一定的补血之功,但是它补血之力非常弱,整个赤小豆还是以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为主。所以临床中用赤小豆补血的时候非常少,虽然五红汤里边有赤小豆,但是从中医的药理上来说,赤小豆补血的功效并不是很好。它和大枣这一类的补血之品,功效相差甚多,所以临床中不能单纯用一味赤小豆进行补血。
逯俭主任医师中医科
18.14万
95
如何去宫寒
2024.05.07
宫寒一般会引起小腹隐痛、月经不调、四肢发凉等,可以用温经散寒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艾附丸、桂附理中丸等,进行温补脾肾、温经散寒,达到去宫寒的作用。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忌抑郁,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或水果,多吃富含白蛋白以及维生素的食物,才能达到较好的去宫寒的作用。
朱清静主任医师中医科
9.36万
1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