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

科室简介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目前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是目前浙江省内最大的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基地。科室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专科医护人员72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具有博士学位2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1人,拥有全国名老中医专家2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浙江省名中医1人,浙江省中青年名中医2人,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1名,创新人才1名,入选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2人,浙江省医坛新秀3人。科室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对常见病及多种疑难杂症,包括中风后遗症、眩晕、带状疱疹、帕金森病、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顽固性面瘫、强直性脊柱炎、脊髓损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均有独到之处。学术地位科室重视学科建设和专科发展,目前拥有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为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承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和浙江省中医药重点专科(专病)(中医脑病、眩晕病)的建设任务。设有国家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全国城市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临床实践基地、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浙江省针灸推拿国际培训中心等多个医疗、教学、科研机构,为省针灸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近五年,科室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分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1项,厅局级课题40余项;获省部级奖项9项,其他各类奖项16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出版专著10余部。在国外正式发表刊物100多篇,其中被SCI索引收录20余篇。对脑血管病、各种痛症、颈性眩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治疗方案优化和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技术优势科室具有明显的中医诊疗特色,配备了韩式疼痛治疗仪、多功能艾灸仪、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药物熏蒸仪等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以针灸、中医药为主要治疗手段,专科设有中风后遗症、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腰腿痛、帕金森、头痛、面瘫、子宫内膜异位症、支气管扩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共十个重点病种。目前科内分设门诊及住院部,主要收治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痴呆、脑瘫、失眠、抑郁、面神经炎、偏头痛等神经内科疾病,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炎、劳损骨骼关节疾患和月经不调、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围绝经期综合症等妇科疾病以及其它免疫调节、脏腑功能紊乱相关疾病患者。专科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针灸治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有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技术、三位一体针灸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技术、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治疗脑病技术、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技术、调和营卫针刺结合缠针震颤治疗偏头痛技术、隔药饼灸治疗内异症技术、银质针治疗软组织损伤技术、穴位贴膏治未病技术等。其中,“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技术”和“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技术”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十一五”全国重点科技推广项目。门诊每年伏天开展“冬病夏治”特色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均有很好疗效。研究方向1.慢性疼痛的针灸治疗研究。该方向主要集中于针灸治疗各类慢性痛的临床效应研究,针灸镇痛的疗法创新及其效应与机制展开。一直围绕在国内首创的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治疗痛症(主要是肩痛和癌性痛)的,浅刺丛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头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偏头痛、银质针丛刺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并首次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探讨电针抗炎镇痛新机制,从对脏器保护效应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在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的应用,同时已在临床开展;从疼痛与疲劳相关性探讨针灸抗疲劳中枢机制和疼痛、疲劳的治疗,这一科研成果也已验证于临床。近来,本专科针对炎性痛、神经病理痛和其他病理原因(如缺血痉挛)疼痛进行针灸适宜疗法及其疗效的研究。2.脑源性疾病的防治研究。该方向主要工作集中于脑源性疾病的防治研究,围绕针灸对卒中后遗症、帕金森氏病、智力障碍、眩晕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开展,开展“南一北一中”三种针法有机结合(即南派“靳三针”、北派“项针”和“醒脑开窍针法”以及本专科首创应用的“百会长留针法”)对脑源性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并从神经干细胞和神经递质与受体等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等针灸治疗的中枢作用机制,将在针灸防治脑源性疾病谱及其深层次作用机制方面取得突破,在临床应用将更有说服力,更能体现优势。3.针灸特色疗法的临床研究。该方向主要工作集中于针灸特色疗法的临床研究,围绕传统特色针灸疗法的发掘和新应用进行临床研究。该方向近年来主要开展传统和新型特色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与开发研究,在省内乃至全国领先;在国内首次对“头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经皮电刺激”、“耳尖放血法”等进行规范化并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应用研究,其研究成果已经被列入国家中管局全国农村与社区推广项目,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循证医学方法开展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隔药饼灸治疗子宫内异症、银质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等研究,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将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科特色“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技术”、“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症技术”等已被列为国家中医适宜诊疗技术推广项目,临床疗效卓著。门诊常年开展多项特色疗法,如中风后遗症三位一体针灸综合疗法、头皮针、腹针疗法、铺灸疗法、银质针疗法、火针疗法、隔药饼灸疗法、穴位埋线等。每年伏天开展“冬病夏治”特色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妇科等疾病均有很好疗效。
详情
王樟连
主任医师针灸科
三甲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00
去挂号
教授
擅长: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扩唠血、哮喘慢性肾炎蛋白尿、肾性高血压治疗;针灸治疗失眠、心律失常、腰椎、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均有显效。
张全爱
副主任医师针灸科
三甲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30
去咨询
博士
副教授
擅长:针灸治疗眩晕、梅尼埃病、中风、偏头痛、失眠等,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痛经、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胃肠炎等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杨丹红
主任医师针灸科
三甲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教授
擅长:擅长运用传统针灸和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盆腔炎、卵巢早衰、乳腺增生等妇科病,及内分泌失调导致的痤疮、黄褐斑、肥胖症等,同时对偏头痛、眩晕、面瘫、顽固性失眠、帕金森病及慢性肠炎、荨麻疹等疑难病症有较深入研究。
林咸明
主任医师针灸科
三甲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教授
博导
擅长:针灸、中药治疗中风病、偏头痛、面瘫、面肌痉挛、颈源性头痛及眩晕、重度失眠其他神经系统疑难病症等。
方剑乔
主任医师针灸科
三甲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教授
擅长: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神经痛、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失眠等病。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针灸后第二天疼痛加重怎么回事
2021.02.22
针灸后第二天疼痛加重,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可能是医生操作针刺的时候手法太重,刺激量太大而引发患者的疼痛加重。第二、可能是针刺的时候,没有进行细致的辨经和辨证,选穴配方不能符合病情的需要,针刺以后出现疼痛加重。第三、可能是针刺的过程中刺破血管或者刺中神经,而引发的局部的血肿或者神经刺激症状,而诱发了疼痛加重。以上只是简单的评判,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由于出现了疼痛加重情况,要对患者善于解释,勤于梳理,进行安慰,通过迅速、有效的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播放语音
张全爱副主任医师针灸科
14.91万
92
面瘫针灸治疗的利弊
2020.03.02
针灸治疗面瘫有非常好的疗效,针灸本身就是一种绿色疗法,患者不需要服药,所以也是非常受欢迎。针灸治疗要选择不同的时期,一周之内神经水肿是不能进行针灸,但其实应用正确的针灸方法、正确的刺激手段也可以进行针灸。不只是急性期、恢复期的治疗,出现后遗症也可以用针灸进行治疗。 弊端主要是个体上的差异,很多人怕针,也有的人容易晕针,对这些病人就不能选择针灸的方法。可以用中药、穴位按摩、穴位敷贴的方法,比如按灸翳风、地仓、颊车的穴位,有助于患者恢复。
马睿杰主任中医师针灸科
8.79万
201
针灸能治疗肩周炎吗
2020.02.29
针灸治疗肩周炎效果相对较好,尤其是在疼痛期,止痛效果比较明显。但针灸松解肩周炎的粘连,效果相对较差。与肩周相关的经脉,包括手阳明大肠经,向前方的手太阴肺经,向后方的手少阳三焦经,再向后方的手太阳小肠经,以上经脉上的穴位是治疗肩周炎常用的局部穴位,包括肩髃、肩髎、肩贞、肩前。 如果疼痛位置能够明确到具体经络,则可以更多的选取该经络上相关的止痛穴位,比如疼痛属于阳明经位置,也就是手阳明大肠经,就可以选取手阳明大肠经的温溜穴、曲池穴止痛。肩周炎疼痛还可选用很多远处的特定穴位治疗,比如脚部中平穴、条口透承山穴。远道取穴治疗时,要一边在取穴的位置做手法,一边活动患侧肩关节,止痛效果立竿见影。同时肩周炎的疗效也与患者致病时间有关,比如患病三个月,甚至半年的患者,通过1-2次治疗很难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若患病时间较短,比如一周、半个月,则远道取穴治疗效果较好。
韩德雄主任中医师针灸科
10.38万
86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