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科室简介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骨科,是扬州市唯一的小儿骨科重点专科,是国家残联与省残联确认为儿麻后遗症矫治手术定点医院、省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定点医院,2018年获得“十三五”科教强卫工程创新团队称号,2020年成为国家骨科、康复网络单位,2021年成为吴阶平基金会骨科学专家委员会“骨关节炎阶梯治疗专家工作室”,并设有“南京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楼跃教授工作室”、“王加宽小儿骨科名师工作室”。在儿童骨折创伤的诊治方面,各年龄段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先天性马蹄足、膝关节内外翻、脑性瘫痪后遗复杂肢体畸形的矫治等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在开展婴幼儿的髋关节超声筛查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市残联的资助下,每年为十名左右肢体残疾儿童实施免费公益手术,社会反响较好,小儿骨科已成为区域性优势学科。学科特色优势主要有:1、形成完整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与治疗体系:开展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早期筛查技术,在全市范围推进新型的三级网络,并在扬州市妇幼保健联合体为网络进行实施,目前院内已筛查7万多例婴儿,联合体单位筛查5万多例,观察治疗婴儿4000人次左右,治疗婴儿500人次左右,创经济产值超1000万元,举办2次省级继续教育、4次市级继续教育,覆盖面21省108家单位,培训学员800名学员,接收24人次进修学习。开展国际交流2次,培养骨干医生12人,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产品,在国内学科影响力巨大。针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多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如Pavlik吊带、髋关节支具、髋关节石膏等非手术方法,开展多种截骨手术治疗大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如Salter、Pembertom、Dage、Colonna、Ganz截骨术等。2、儿童骨与关节损伤的微创治疗:针对儿童骨折的特点,开展多种非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各种创伤、骨折、骨骺损伤以及骨折后的并发症,针对儿童骨折的特点开展微创手术治疗,如肱骨髁上骨折的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四肢骨干骨折的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关节内骨折的切开复位穿针内固定、复杂骨折的LISS内固定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先天性或发育性畸形的矫治:开展儿童各种先天性或发育性畸形的矫治,如,采用Ponseti法系列石膏矫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矫治、先天性垂直距骨的诊治、先天性多指(趾)及并指(趾)的手术矫治、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的手术治疗、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骨骺阻滞技术、复杂肢体畸形如马蹄内翻足畸形Ilizarov矫治技术等,开展脑性瘫痪后遗肢体畸形的矫治,创造性设计开展了同步多平面手术一次矫脑瘫后遗复杂肢体畸形,临床效果明显,开展脑瘫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股骨头骨骺生长控制手术矫治,疗效明显。4、成人骨与关节损伤的手术矫治:常规开展成人骨与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采用各种内固定器械手术治疗复杂的骨与关节损伤,开展全身各部位的关节置换手术,开展脊柱疾病手术与内固定治疗,开展各部位的断指(肢)再植手术、再造、重建手术。特别在近几年来引进3D打印技术用于TCVO截骨术的手术规划,填补了国内空白。5、骨与关节损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也秉承并发扬了原有的中西医治疗手法,在传统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损伤、颈肩腰腿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承担二十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新技术引进奖十八项。骨伤科与国内一大批知名专家建立有长期合作及交流的关系,可以为就诊的患者提供良好的专家服务。咨询电话:门诊:0514—87932557病区:0514—87932220学科带头人介绍:学科带头人王加宽,扬州大学兼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骨科主任,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4期)、江苏省首批“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市“十三五”科教强卫领军人才、扬州市第五批市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专家(“王加宽小儿骨科名师工作室”)、江苏省/扬州市医疗损害/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扬州市肢体残疾鉴定专家、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科技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复杂骨与关节损伤的微创治疗,特别是儿童骨与关节损伤如儿童四肢骨折及骨骺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发育性、创伤性肢体畸形的矫治与修复重建,如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筛查与干预、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期与成人期的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系列治疗,脑性瘫痪后遗复杂肢体畸形的治疗。主要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任职:SICOT(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协会)中国部小儿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足踝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与关节发育畸形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小儿骨科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新转化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创伤分会小儿创伤学组委员、扬州市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基金会区域医疗协作体骨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扬州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江苏省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学术成就:主持承担省级课题10项、市级课题8项,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注册证1项,有20余项成果获奖,其中省级奖项3项。在《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骨科杂志》、《中华妇幼临床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等本专业核心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什么是后交叉韧带
2024.01.15
后交叉韧带起源于股骨内髁的外侧面,靠近后部,由前外侧束、后内侧束和半月板股骨韧带等组成。前外侧束约占止点面积55%,后内侧束约占止点面积45%。后交叉韧带的作用是防止胫骨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损伤在儿童极少见,但是如果发生,就会对关节的稳定、运动起到很多的影响。后交叉韧带损伤一般多见于交通事故和严重的运动损伤,且多为复合性的韧带损伤,可以导致膝关节次要稳定因素进一步松弛,造成局部疼痛、肿胀、不稳定等。可以根据外伤史、病史、症状、体征、核磁共振等明确诊断。当后抽屉试验阴性时,应在麻醉下再做检查,常可获得阳性结果。其受伤机制为屈膝位胫骨上端受到来自前方的直接外力及膝关节过伸型损伤而导致,通常导致交叉韧带自胫骨止点处连带一部分骨折撕脱。如果骨折的修复位置不佳,将发生骨折的不愈合以及后叉韧带的松弛和功能不全,最终导致膝关节功能受限。
孟钊主任医师骨科
15.76万
36
小儿足内翻如何矫正
2024.01.02
小儿足内翻的治疗要根据足内翻的原因来进行,临床中常见的足内翻大致分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神经性马蹄内翻足,同时还包括创伤或者是手术后的马蹄内翻足,具体如下:1、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一般主张早期纠正,在小儿出生1个月内就开始进行石膏的矫正,通过分期的石膏矫正往往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小儿在3-4岁的时候,要长期地使用支具进行维持;2、神经性马蹄内翻足:即由神经系统异常引发的马蹄内翻足,需要考虑神经系统疾病能否治疗。如果神经系统疾病能够治疗的基础上,先寻求原发病的治疗,之后对于残余畸形往往采取手术加石膏或矫正器的治疗方法;3、其他足内翻: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马蹄内翻足,要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同时在临床中经常会见到一种情况,就是小儿在出生之后习惯脚向内翻,但并不是僵硬性。也就是小儿可以自主活动,而且用手轻推小儿的足部能够马上改变内翻的状态。这种其实不是真正的马蹄内翻足,不用引起过度的紧张。如果家长观察到小儿是柔软的内翻状态,类似于马蹄内翻足的外观,但实际上又不具备马蹄内翻足的僵硬性,大可不必担心,这种柔软性的足内翻状态往往会随着小儿年龄增长逐渐改善。
范竟一副主任医师骨科
16.37万
84
儿童肩胛骨突出是什么原因
2023.12.28
儿童肩胛骨突出要引起重视,因为儿童肩胛骨突出通常要考虑的原因如下:1、脊柱侧弯或胸廓不对称:若是一侧的肩胛骨突出,则要怀疑是否是胸廓的不对称、脊柱侧弯等因素造成;2、高肩胛症(先天性高肩胛症):儿童肩胛骨突出,在儿童骨科也有一个较常见的疾病,即先天性高肩胛症。先天性高肩胛症是由于在胎儿期,儿童的肩胛骨下移,肩胛骨分化和成形障碍,出现了一些肩胛的先天性畸形,进而造成肩胛骨变形。先天性高肩胛症的儿童,通常会出现明显的不对称,而且影响的并不仅是肩胛骨外表问题,同时影响儿童上肢的上举活动。因此,家长发现儿童肩胛骨突出时,要看一下儿童的两侧手臂是否都能活动正常。若儿童觉得都举不起来、上举有受限,则要引起重视,此时要怀疑先天性的高肩胛症。但若儿童的手臂活动都好,此时再观察儿童的脊柱是否歪。上述情况可能在家里也能引起重视,并进行观察。
沈品泉主任医师小儿骨科
11.97万
96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