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科
徐州市中医院

推拿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徐州市中医院推拿科,成立于建院之初,为徐州市中医重点专科,在淮海经济区享有较高的声誉,承担着大量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科室现有医生12人,其中主任中医师2人,副主任中医师2人,主治中医师2人,中医师6人。经过多年发展,科室在伤科推拿、内科推拿、小儿推拿等多个亚学科,形成了成熟的诊疗方案,如“理筋正骨法”治疗颈椎病、“三期分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动静结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等。科室秉承《黄帝内经》“杂合以治”的思想,善于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内治外治相结合,对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安全、快速、高效。目前该科常规开展的治疗项目包括:推拿、针灸、牵引、拔罐、刮痧、中药内服、中药熏药、中药塌渍、穴位贴敷、刺络放血等;现代理疗手段包括中频、磁振热、中药离子导入、超声波治疗等,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推拿科常规诊疗病种:1.骨伤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痛等,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炎、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落枕、坐骨神经痛、腕踝关节扭伤等。2.内科疾病:面瘫、头痛、头晕、失眠、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腹泻、便秘等。3.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等。4.儿科疾病:发热、咳嗽、厌食、腹泻、遗尿、斜颈、发育迟缓等。5.慢性虚损性疾病、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调理。推拿科特色疗法1.颈椎病“理筋正骨法”:该院推拿科治疗颈椎病遵循《黄帝内经》“杂合以治”的理念,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主张给患者制定个体化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采用推拿、针灸、牵引、理疗、中药内服外用等治疗方法,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预防疾病复发。同时,颈椎病往往不仅有“骨”的病变,还有“筋”的病变,因此推拿时可采用“理筋正骨法”治疗颈椎病。推拿时根据筋骨病变的主次,选用针对性的理筋、整骨手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2.腰椎间盘突出症“三期分治法”:该院推拿科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阶段的特点,创立了“三期分治法”,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康复期,根据不同的阶段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大大提高了保守治疗的疗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阶段往往存在局部神经根的水肿,此时应以消肿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可以给予脱水、活血消肿、止痛的药物治疗,配合针刺理疗止痛。急性期推拿时需采取特殊的“远道取穴法”,以疏通经络止痛,切忌在病患局部采用重手法操作,以免加重突出局部的水肿;待3-5日后,急性水肿有所好转,进入缓解期,此时可以针灸推拿协同治疗以疏通经络解痉止痛,并可根据病情辨证给予中药内服。此期的推拿以“松解黏连、整复错位”为目的,多以法、揉法、弹拨法、正骨手法治疗为主。经过这两个阶段的治疗,多数腰突症患者都能恢复,只有少数老年人或体质虚弱的成年人症状迁延不愈,进入康复期,此期的主要矛盾是正气不足,筋骨萎软,需要扶正为主,根据患者的情况辨证给予补肝肾强筋骨或补益气血等治疗为主,具体方法可以通过中药内服、腹针疗法以扶正。此期的推拿可以脏腑推拿为主以扶助正气,配合相应部位的点穴手法补益脏腑功能,从而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3.肩周炎“动静结合法”:肩周炎可分为急性期、粘连期、恢复期。徐州市中医院推拿科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针对肩周炎不同分期的主要病理特点,归纳形成了特色推拿方法— “动静结合法”,临床应用效果显着。“静法”:具有舒筋通络止痛的作用,以轻柔的放松手法为主,主要用于肩周炎的急性期。轻柔的手法作用于肩关节局部可以达到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促进炎症的吸收及水肿的消散。疼痛期不宜采用过重的手法及大范围的关节活动类手法,以免造成肩关节的二次损伤,加重局部组织水肿。同时可以配合针灸、中药熏药等方法以通络止痛,提高疗效。“动法”:具有松解粘连的作用,以运动关节类手法如摇法、扳法等为主,配合弹拨、点按等经筋松解手法,并要求患者做主动的功能锻炼,如爬墙运动、体后拉手等,以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主要用于肩周炎的粘连期。“动静结合法”:“静法”与“动法”结合使用,适用于肩周炎的恢复期。此期的患者,疼痛与关节活动受限都较前有所改善,做到“动静结合”,可以兼顾患者的疼痛与肩关节的活动受限。此期可配合其它扶正固本的方法,如推拿补法、针灸、或中药内服等,以促进身体机能恢复。4.伏九贴敷疗法:该院推拿科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防”,“子午流注、适时开穴”之传统理论,总结古人及多位名老中医数十年临床实践经验,利用某些名贵中药芳香走窜之性,潜心研制出伏九贴,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手段,使之通经走络、拔病外出,达到治疗预防疾病之功效。该疗法可调节机体免疫,减轻症状,缓解病情,减少疾病复发率在周边地区有深远影响,目前每年均有约1.5万人次接受该疗法治疗。5.腹针疗法:腹针疗法是一种以先天经络系统暨神阙系统为核心,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调控全身各种机能达到治疗目的从而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一种新针灸疗法。腹针疗法的主要适应症为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疑难病、慢性病。该科常见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等,部分患者与脏腑的正气不足相关,故采用腹针疗法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调控全身各种机能达到治疗目的。6.筋针疗法:筋针疗法是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特制的筋针,选取筋穴,浅刺皮下,激发卫气,无感得气,舒筋散津,从而速治筋性痹病、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的一种独特的经典针法。在治疗经筋相关疾病中具有优势。7.专病专方:该院推拿科针对科室常见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根据其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研发了外治、内治系列协议方,如外治协议方肩凝散、项痹散、腰痛散、增生散;内服协议方肩凝汤、项痹汤、强腰汤、增生汤等,临床应用效果显著。8.颈腰椎牵引:拉伸颈腰椎间隙,解除神经受压症状,对于颈椎病、腰突症伴有上、下肢疼痛、麻木时效果良好。9.中频调制脉冲治疗仪: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引起骨骼肌收缩,防止肌肉萎缩。对颈椎、腰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疼痛效果较好。10.磁振热治疗仪:具有磁场兼振动按摩的双重作用,利用生物磁振产生的非机械振动,能有效提高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组织营养状况,促进炎性产物排出,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痛急性期,加速疼痛、肌肉痉挛的缓解。11.超声波治疗仪:超声波穿透力强,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细胞修复,具有独特的高能量特性。可用于治疗:跟痛症、腱鞘炎、网球肘、腕管综合征、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等。
详情

科室疾病

刘峰
主任医师推拿科
三甲
徐州市中医院
教授
擅长: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对于便秘、营养不良、头痛、失眠等疾病也较为擅长。
司井夫
主任医师推拿科
三甲
徐州市中医院
教授
擅长:推拿、针灸、中药结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比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腰椎劳损等,以及头痛、眩晕、失眠、腹泻等,对于内科、妇科各种慢性病、亚健康调理有独到之处,也擅长膏方对慢性筋骨疾病、慢性虚损性疾病及亚健康状态调理。
张运生
副主任医师推拿科
三甲
徐州市中医院
副教授
擅长:对颈、肩、腰腿痛及小儿疾病的推拿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尤为擅长治疗眩晕、胃下垂、小儿腹泻及斜颈等,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等也比较擅长。
宋濂
副主任医师推拿科
三甲
徐州市中医院
副教授
擅长:对于使用针、推、正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疾病十分擅长,比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脊柱侧弯、眩晕、肩周炎、膝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筋膜炎、失眠、肥胖症等。
胡庭君
主治医师推拿科
三甲
徐州市中医院
擅长:对于常见疾病较为擅长,比如颈椎病、肩周炎、腰痛、小儿腹泻、斜颈、神经衰弱(头痛、头晕、失眠)、网球肘、关节炎等,且过程中十分耐心。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缓解姨妈痛的穴位
2023.11.13
姨妈指月经,缓解月经疼痛的穴位,也就是治疗痛经的穴位,首先在腰骶部的肾俞,气海腧,大肠俞,以及骶椎的上髎、中髎、次髎、下髎,统称为八髎穴。 第二部分是腹部的天枢、气海、关元,再有小腿内侧缘外踝上3寸的三阴交穴位。最后还可以配合手部的合谷穴治疗月经疼痛,也就是痛经。 综上疗效比较显著,按摩缓解疼痛,一定要注意手法轻柔和缓,先让病人俯卧,按摩完背部的穴位,再按桡腹部的穴位,最后按腿部以及手上的穴位等。具体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操作。
王丽主任医师推拿科
4586
96
鼻子不通气按摩哪个穴位
2023.11.13
鼻子不通可以按摩面部的印堂穴、迎香穴、上迎香穴以及手部合谷穴,还有手腕处的列缺穴,以及头顶的百会穴、通天穴。 这些穴位都有很好的通窍的作用,可以治疗外感引起的鼻塞不通、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除了按摩以外,还可以针刺或者艾灸。按摩的时候,每个穴位每次可以按摩5-10min,每天1次,注意手法不能太重。 着凉受寒往往会引起感冒,导致鼻黏膜的水肿,从而出现鼻塞等症状,因此要注意平时多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饮食方面,患者也应当注意尽量少吃寒凉生冷的食物,避免感冒。如果鼻塞不通,通过按摩不能缓解,可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袁叶副主任医师推拿科
4022
126
头晕按摩哪个穴位最有效
2023.10.25
中医认为,头晕需要具体辨证分型,然后决定按摩的穴位。除了辨证分型外,也有几个常规的穴位选取,主要是以头面部的穴位为主。 如印堂(两眉之间)、神庭穴、百会穴、四神聪和太阳穴。一种手法叫开天门、推坎宫,对于头晕的缓解也有好处。 在后边的话,最常用的穴位是风池穴。另外,可以用双手的五指从前往后梳理头发,也能缓解头晕。除了头面部的综合选取穴位外,需要辨证分型。 如果患者是肝阳上亢、血压较高、容易生气,可以按三阴交、太冲。如果是气血虚弱、面黄肌瘦、没有力气,可以点足三里穴、血海、关元。 如果是因为颈肩部的不舒服引起的头晕,还可以点按肩井穴、天宗穴,以及颈肩部的肌肉按压,都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头晕患者需要具体辨证分型,并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按摩。除了常规的头部和面部穴位外,还应根据不同的病症类型点按相应的穴位。
王宾副主任医师推拿疼痛科
4402
6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