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

科室简介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依托省临床重点专科、省临床重点学科——三香路院区神经内科建立,是其诊疗分中心;并设有电生理、经颅超声、睡眠监测等下属医技部门;同时与急诊科、康复科等兄弟科室开展广泛合作,优化、简化诊疗流程,提高诊疗水平。神经内科立足苏州西北要冲浒墅关镇,承接原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地区影响力,依托群众信任,努力服务好地区群众,积极打造服务优良、技术过硬、患者放心、群众满意的苏州市内区域神经疾病诊疗中心。神经内科由国内知名专家包仕尧教授创建于1988年,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学科,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重大神经精神疾病诊疗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优秀医学创新团队。现有固定床位151张(其中本部101张,浒关50张),独立的睡眠监测病房床位9张,3个护理单元。开设了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睡眠障碍、头痛、记忆障碍和神经心理等专病门诊,并建设成立卒中中心、苏州市神经疾病研究中心,设有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帕金森病诊治中心、睡眠中心及肉毒毒素治疗中心。科室人才梯队合理,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多人曾留学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刘春风主任医师、教授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病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江苏省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学组组长。罗蔚锋主任医师、教授是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学组副组长。曹勇军主任医师、副教授是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专业委员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组成员,江苏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缺血性卒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脑血管病现代诊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室还有多位医师在全国、省、市各级专业组织担任委员。科室现拥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1人,已培养博士生96名,硕士生199名。科室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在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睡眠障碍、A型肉毒毒素的基础和临床科研处于国内、省内先进水平,与国内外多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2015年至今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及青年项目10项、省市级课题项目20项,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90余篇,中华系列杂志30余篇。科室重视临床新技术的开展:1.国内较早应用TCD栓子的检测;2.国内较早开展多巴胺转运体显像,用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3.国内较早开展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局灶性肌张力障碍、难治疗性三叉神经痛、重度流涎等疾病;4.2001年将磁刺激技术应用于改善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和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等;5.2007年底多学科合作建立睡眠中心,开展了癫痫视频脑电监测、神经变性疾病、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障碍疾病的检测及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6.2010年初建立苏南地区首家卒中病房,成熟开展全脑血管造影、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动静脉溶栓、颈动脉、椎动脉以及颅内动脉血管内支架直入术和脑动脉栓塞术,并于2014年通过江苏省卫生厅神经血管介入的资质认证,2015年5月获得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中心”认证、2017年6月获得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认证、2018年5月成为国家卫健委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7.目前已建立帕金森病、脑卒中、A型肉毒毒素治疗和癫痫患者数据库,对其进行登记、观察临床特征、药物使用情况,对药物的反应性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对其治疗进行规范化指导,优化治疗方案。
详情

科室疾病

曹勇军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三甲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5
去挂号
博士
擅长:脑血管病急性期再灌注治疗、重症脑血管病综合救治、脑血管病病因及危险因素筛查与干预等;擅长神经系统少见病、疑难病诊治。
罗蔚锋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三甲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50
去挂号
教授
博导
博士
擅长:帕金森病、面肌痉挛、肌张力障碍(眼脸痉挛,痉挛性斜颈)、癫痫、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脑血管病等诊断与治疗。型肉毒毒素治疗在神经科的应用。
邵国富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三甲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5
去挂号
教授
擅长:脑血管疾病、癫痫、运动障碍及神经内科各种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治。
章春园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三甲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5
去挂号
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重症脑血管病综合救治、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治、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及卒中一、二级预防有系统认识。熟练掌握周围神经病、眩晕、头痛、失眠、躯体形式障碍、帕金森氏病及神经科其它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刘晶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三甲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5
去挂号
研究生导师
擅长: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变性疾病,肌张力障碍疾病诊治,擅长面肌痉挛、眼睑痉挛、米-吉综合征、痉挛性斜颈、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卒中后肢体痉挛、流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的诊治。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中国每年多少人中风,有哪些中风类型
2024.05.10
根据2001-2010年国家统计局和卫监委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增卒中人数大约在170万-190万,其中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卒中大约占65%-70%,其他的病例包括心脏疾病,如房颤、瓣膜病、脑动脉炎、脑外伤、动静脉发育畸形,这是从病因学角度进行分类。另外根据血管的完整性,脑中风又分为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慢性脑缺血状态。根据血管是否破裂还可以分为脑出血,脑出血包括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脑梗死和脑出血也可以存在混合型,即既有可能发生脑梗死,同时又可能发生脑血栓,以上是目前中国人中风的大致情况。
邵自强主任医师神经科
9.53万
67
头部眩晕,天旋地转,原来是耳石脱落导致的!
2024.05.07
经常发生天旋地转,并且久治不愈,总以为自己患了颈椎病或者是梅尼埃病,实际上往往是患了耳石症。患耳石症的人,往往是近期受过外伤,包括补牙在内,就容易造成耳石脱落。耳石脱落以后,会在内耳的范围管里面创击前庭神经,造成出现眼球的震颤,就会觉得是外物及自身在旋转,这是眩晕的根源。病理判断很简单,躺在床上面向左睡或者是向右睡,以及坐起来或躺下去,做这四个动作时,如果出现天旋地转的感觉,充分说明患有耳石症。耳石症患者在之前都是通过手法复位,治疗时医生很累,患者也很痛苦,并且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现在有转椅问世,通过转椅代替手法复位,它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效。一般通过转椅5分钟就可以把耳石复位,达到治愈的目的。
席刚明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10.95万
78
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能代替吗
2024.04.29
侧支是指侧支循环,若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能否代替取决于两种情况,具体如下:1、闭塞发生的急、慢性:若是慢性的大脑中动脉闭塞,且周围有比较充足的侧支循环,有时间让侧支循环生长。若是此类情况,可能侧支循环的代替效果会更好一些。但若急性发生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此时侧支循环的代替功能就比较差,甚至不能代替,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以烟雾病为例,烟雾病又称为Moyamoya病,该病是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远端慢性闭塞,此时颅底的软脑膜、穿通动脉、侧支循环会生长。但此类患者通常也不是完全正常,可能会发生脑梗或脑出血的情况,成年患者多数是发生脑梗塞,而儿童患者或青少年患者会以脑出血的形式表现。因此,发生Moyamoya病时相关侧支血管的生长,仍然不是完全正常,此时血液供应有问题,会导致脑梗或出血的情况发生。因此,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侧支循环能否代替,取决于大脑中动脉闭塞是急性还是慢性,若是急性则可能很难代替;2、是否有症状: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能否代替也与是否有症状的因素有关。即使患者有慢性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此时侧支循环是否能代替,也取决于侧支循环代替的好坏,是否能保证足够的血液供应。
母艳蕾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14.23万
12
更多专家科普